第370章 真的無能

竟然先從京城開始的,廢止紙鈔的告示剛貼出去就被人給撕了!百姓手裡的大量紙鈔已經成了廢紙,很多人多年的繼續一夜之間就成了泡影,這種憤怒是無以倫比的!人羣開始衝擊官府和皇家第一銀行!

大量人羣從一開始向從銀行那裡換回相應的銀兩和黃金,但銀行顯然頂不住這種擠兌,很快就關門上板打烊了,手握着大把紙鈔的百姓於是前往官府,期望官家能夠給個說法!但官府只是秉承朝廷皇家的旨意而已,對於這些亂民自然是亂棍趕出來的。

於是人羣終於憤怒了,他們攜帶者棍棒等武器開始衝擊官府和皇家第一銀行的所有網點,從開始的衝擊到最後的打砸搶,他們將官員和手下抓出來,剝光衣服亂棍打死!然後衝進府庫搶劫,皇家第一銀行自然也在被搶的行列。

京城之內巡城兵馬司的武裝現在由原來蕭明整訓的皇家近衛軍一部分負責,但精銳的部隊基本上都在去了前線,後來戰事平息後,就在當地駐防,由軍方的樞密院節制,而康京之內護衛的禁軍在全部整編成近衛軍之後,留下來的是一些老弱病殘!

這些年由於軍方一直在內閣和樞密院的監管之下,整個康京的武裝護衛力量基本上都是這些二線的近衛軍負責,高宗曾經對蕭明提出要求,所以蕭明轉化了一部分虎衛軍作爲京畿之地的護衛軍,被稱爲大宋皇家虎威軍!

巡城司面對自然不能袖手旁觀,立刻吹着哨子出動了,他們驅散了人羣,抓捕那些尋性滋事的地痞流氓和打砸搶的首惡分子!但巡城司卻沒有裝備先進武器,手裡面全是棍棒,刀槍還在庫房放着,沒有樞密院的指令,根本拿不出來!

巡城司以二線的近衛軍作爲班底,但隨着很多人選擇退役,而加入工廠做工,人員大批流失掉了,無奈之下只好在社會上招收,但目前國家穩定,百姓富裕,這個時候是沒人願意當兵,只有那些社會的閒散人員願意,還是衝着巡城司增加了月餉之後去的,所以這些人的素質也不高,在鎮壓的時候,自己也參與搶劫的事情時有發生!

無奈之下朝廷調動鎮江的劉琦所部的近衛軍耀武師和班定師兩萬多人進京平亂,這是目前大宋朝比較精銳的部隊了,裝備了最先進的步槍和大炮!劉琦所部一進京師,即被鎮壓,這些人都是一些烏合之衆,百姓雖然憤怒但缺乏正確的訴求主張和領頭之人,所以鬧得快散的也快!

但很快,這種亂勢開始蔓延,先是京師近郊的幾個縣,最後主要城市也開始了,杭州和明州的整個街道全部一片狼藉,百姓關門閉戶,繁華的城市街上全是打砸搶的暴民!商戶全都關門躲避,很多人不敢上街。

當地官府的衙役和衙門捕快根本應付不了這種情況,無奈之下,劉琦的部隊從京師再次趕往這些城市滅火,但撲住了這塊那塊又着了,到了第二個月江南各道,兩浙路全部亂了起來,並且全國也開始了大規模的亂勢!

整個內閣憂心忡忡,這種亂局如果不停止,下一步定然會發展成武裝!整個社會就要變得動盪不安起來,幾位重要閣僚全都覲見高宗,陳情局勢,希望高宗停止廢止紙鈔的舉動先穩定局面再說,但高宗仍然大怒。

“讓你們商量拿出辦法來,結果你們拿不出來,如今我拿出辦法來你們又反對!你們內閣有什麼用處,當下亂勢必用重典,寡人不但要堅持,還要嚴厲鎮壓,領頭者誅九族,看哪個還敢鬧事?”

與此同時第三批鐵路債卷的兌付到期了,由於大家對整個國家的前景不做好的預期,於是債卷的價格也是一再的狂降,整個債卷市場也陷入了低迷中,而在此前高宗爲了斂財不但大量增發紙鈔,還發行了第六期鐵路債卷!

如今第三期到付時,大宋皇家第一銀行和戶部已經根本拿出、不出錢來兌付了,大宋皇家鐵路公司信譽掃地,門口擠得都是人,大家紛紛大罵說他們言而無信,很多亂民趁勢起鬨,準備將鐵路公司的辦公地點砸了!

同樣的事情發生在皇家第一銀行的各個網點,還有皇家鐵路公司的主要辦公地點上,已經有不少地方被砸了,銀行的夥計基本上全不敢再去上班了,但很快在所有鐵路公司的辦公地點都貼出了一張告示!

上面聲稱,由於鐵路是長期發展的事業,所以參與此事的都會有很好的回報,目前來講,第一銀行不能支付兌付,但日昌隆盛銀行卻可以兌付,請持有債卷的投資人前往日昌隆盛銀行兌付債卷,同時銀行還收購新近發行的各期債卷。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頓時大量的人羣前往日昌隆盛的銀行網點,兌付債卷,日昌隆盛的兌付非常穩定,是按照債卷目前的實際價值兌付的,並且給與的是一種海外的銀幣!這種銀幣是在某種情況下偷偷摸摸的進入市場的,他一出現就受到了追捧!

日昌隆盛銀行聲稱,這種銀幣由於鑄造的工藝很是先進,已經獲准和日昌隆盛銀行儲存的黃金掛鉤,按照市值也可兌現黃金,這無疑給投資者一種信心,那就是日昌隆盛黃金儲備異常的雄厚,很多人都知道日昌隆盛背後實際就是蕭明。

日昌隆盛大肆的吸進了大量的鐵路債卷,這樣的事情其實一直在進行,而那種海外銀幣也是蕭明在首里港鑄造的,日本流向首裡的白銀被全部用來鑄造銀幣,這樣的銀幣不斷地流向大宋的國內,不但是收購了大量鐵路債卷和大肆吸納那些有着雄厚實力的礦山、農場、大型機械製造、造船等優質資產!

這樣的事情自然會被行人司察覺的,所以不斷有這樣的報告送抵高宗那裡,高宗趙構對此事自然非常憤怒,他終於決定要出手了,針對的目標就是已經從皇家第一銀行辭職的日昌隆盛的實際掌門人艾奇立!

行人司會同京城的捕快一塊行動迅速包圍了艾奇立在京城的宅邸,可是他們卻撲了個空!艾奇立早已不見了蹤影,而高宗還不能對人家日昌隆盛銀行下手查封,因爲根據商貿市易法的規定,從事金融的和商業行爲的銀行受到法律保護,而整個刑部目前不具備對銀行和大商戶的司法行使權!

高宗這才知道,原來蕭明所指定的很多法律法規都是削弱皇權和朝廷權利的,這讓他更爲惱火!倒黴的事情還沒有完,三日之後,朝廷內閣之內除了沈該和湯思退之外,所有首輔大臣全部向高宗辭職!大家無力改變現在的亂局,只能撂挑子!

內閣肩負的整個大宋國的方方面面,首輔基本上都是百官推選出來的,尚書省和秘書省以及樞密院的幾位首輔大臣目前只留下了樞密院的幾個人,在軍事上不能沒有人存在,內閣總辭職使得整個朝政頓時癱瘓,高宗不得不自己參與國家的整個政事!

可是集權全國的已經產生,而派軍隊前往鎮壓是需要樞密院的幾位首輔大臣同意的,高宗也知道他們是不會同意的,如果自己強烈要求,並且插手,放着皇權的重壓下他們也回不得不同意,但如此一來肯定逼得這幾人也會辭職,那個時候就完蛋了!

四處加急的驛馬快報不斷地將各地的情況向高宗彙報過來,而飛鳶系統早就不能爲整個朝廷提供信息了,這是墨家提供給日昌隆的附加裝置,但自從日昌隆被高宗強行收並之後,全國性的物資大漲價,墨家聲稱缺少必要的原材料,飛鳶的穩定性無法保證,例行的維護也無法完成了,於是驛馬快報制度又再次啓用起來。

事件到了第二個月的時候,情況更加的糟糕,北方大部分地區終於出現了糧荒,大批的饑民開始向江南和京師等地雲集,而江南等地頓時壓力劇增,要不了多久,江南等地也會糧荒,但擁有大批糧食的兩廣和福建路等地竟然也不能倖免,糧荒鬧得比別處還兇!

大監察署專門派人前往調查,卻發現各地囤積糧食的奸商渠道多種多樣,雖然抓了一大批這樣的人,可是卻無法斷絕這樣的事情,糧食的流向更加撲朔迷離,幾經轉換之後竟然不知所蹤,這讓稽查人員根本無從下手。

終於小面積的武力暴亂終於在幾處偏遠地方首先爆發,大宋朝節度使以下無權處置,因爲目前的節度使只是對軍方戰功卓絕的人的一種名譽官職,並沒有實際職權,而真正掌權的制置使卻無權調動軍隊,驛馬發到京師的報急奏表,在得到高宗授權之後,樞密院下令調兵,可是此時已經晚了。

首先是荊湖兩地首先形成了暴亂,起義的都屬於城鄉的赤貧人士,並且在得到了大批城市工人的支持下,不但獲得了武器還搞到了鐵路的控制權,這樣朝廷命令從兩湖流域向江南調糧的火車在經過他們控制的地區時就全被扣了下來,這下江南終於爆發了大面積糧荒了!

高宗趙構神情憔悴,幾日幾夜沒有睡覺了,黃門侍者們不斷的向勤政殿跑,將一摞摞各地亂情的加急奏表不斷往高宗的書桌上送,可是他根本看不過來了!長嘆一聲之後,高宗向後癱在龍椅之上了。

“難道寡人真是這樣的無能嗎?”趙構心灰意懶之極!

而此時大學士,內閣首輔湯思退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他跪下叩頭,口稱萬歲,高宗屏退左右之後湯思退上前稟報道:“朝中大臣傳言,當朝太師蕭明並未遇難,不日就要返回康京,陛下我等如何是好?”

“什麼!他要回來?”高宗驚問道。

“朝中羣臣都在傳言,這種事應該假不了!”湯思退言道。

高宗突然神經質的笑道:“好啊,好啊!回來好啊!我看這種亂局,他是如何解決!”

湯思退問道:“陛下,那日昌隆之事如何處置?”他是在日昌隆時間上幫助高宗最大的一個人,所以對此最爲關心。

“還給他就是了,反正也是個空架子了!”

湯思退道:“就怕他不肯甘休,如果這次全國亂局因爲他的額迴歸而人心所向,陛下的權威何在啊?”

高宗突然意興闌珊道:“一切但憑天意吧……!”

第328章 對吐蕃動兵第36章 入雲龍公孫勝第155章 保住遼東第304章 控制所有航線第218章 新鳳軍第30章 惡鬼出沒第30章 惡鬼出沒第200章 決戰奶頭山第324章 文化變革第252章 批鬥大會第289章 高麗大遷徙第163章 大號毛瑟槍第71章 巧遇徽宗第100章 選後背後的陰謀第116章 山東半島的基地第162章 三方獨立談判第351章 解放運動第39章 石鼓金文第74章 江湖匪號赤眉神第243章 破而後立第67章 奮起刀兵只爲鳥第124章 芒果小狐狸第199章 黃金軍團第215章 難調西軍第188章 何時歸宋?第273章 皇家近衛軍第282章 決死進攻第134章 阿什立江第328章 對吐蕃動兵第168章 洞房花燭夜第268章 苗劉兵諫第126章 戰馬十萬匹第190章 衆臣皆反第230章 欽宗登基第316章 戰局急轉第301章 怒伐南洋(一)第155章 保住遼東第62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第335章 塔塔爾人第82章 三十八道銅門第333章 作戰準備階段第336章 佔領關東第144章 進兵阿勒泰第277章 驕橫跋扈第379章 再次出征第81章 漢代的古井第52章 寶藏的兩條線索第80章 我要造大炮第48章 史家燒磁業第182章 太平銀莊第139章 打擊遼宋的貿易戰第43章 南湖泛舟第288章 自由有代價第169章 技術擴散第148章 西夏傀儡國第256章 鐵路債卷第377章 皇帝從軍第167章 無雙之喜第199章 黃金軍團第322章 燕京地震第187章 又見師師第26章 夾江而渡第248章 無兵可用第164章 三千對一萬第136章 波斯舞女第121章 大遼公主第332章 海上遇盜第333章 作戰準備階段第362章 就地正法第133章 接手南院第35章 殺個肥BOSS第137章 怒伐西夏第45章 童貫其人第331章 不軌之心第407章 造訪暹羅第158章 拿我問罪第271章 和尚原之戰第129章 奪兵權第229章 徽宗退位第198章 崇宗被殺第301章 怒伐南洋(一)第39章 石鼓金文第23章 嚐嚐厲害第305章 菲律賓大海戰第358章 王子阿魯木第368章 首裡密會第235章 留下一起來第151章 久別重逢第34章 楊震之子第75章 此雷池非彼雷池第378章 瓷器王國第115章 烏古敵烈統軍司第346章 科舉與大慶第160章 兵制改革第50章 第三房小妾的姦情第326章 戰俘暴亂第308章 憑弔李綱第63章 菊花春會第267章 未雨綢繆第390章 虎衛軍班師
第328章 對吐蕃動兵第36章 入雲龍公孫勝第155章 保住遼東第304章 控制所有航線第218章 新鳳軍第30章 惡鬼出沒第30章 惡鬼出沒第200章 決戰奶頭山第324章 文化變革第252章 批鬥大會第289章 高麗大遷徙第163章 大號毛瑟槍第71章 巧遇徽宗第100章 選後背後的陰謀第116章 山東半島的基地第162章 三方獨立談判第351章 解放運動第39章 石鼓金文第74章 江湖匪號赤眉神第243章 破而後立第67章 奮起刀兵只爲鳥第124章 芒果小狐狸第199章 黃金軍團第215章 難調西軍第188章 何時歸宋?第273章 皇家近衛軍第282章 決死進攻第134章 阿什立江第328章 對吐蕃動兵第168章 洞房花燭夜第268章 苗劉兵諫第126章 戰馬十萬匹第190章 衆臣皆反第230章 欽宗登基第316章 戰局急轉第301章 怒伐南洋(一)第155章 保住遼東第62章 非物質文化遺產第335章 塔塔爾人第82章 三十八道銅門第333章 作戰準備階段第336章 佔領關東第144章 進兵阿勒泰第277章 驕橫跋扈第379章 再次出征第81章 漢代的古井第52章 寶藏的兩條線索第80章 我要造大炮第48章 史家燒磁業第182章 太平銀莊第139章 打擊遼宋的貿易戰第43章 南湖泛舟第288章 自由有代價第169章 技術擴散第148章 西夏傀儡國第256章 鐵路債卷第377章 皇帝從軍第167章 無雙之喜第199章 黃金軍團第322章 燕京地震第187章 又見師師第26章 夾江而渡第248章 無兵可用第164章 三千對一萬第136章 波斯舞女第121章 大遼公主第332章 海上遇盜第333章 作戰準備階段第362章 就地正法第133章 接手南院第35章 殺個肥BOSS第137章 怒伐西夏第45章 童貫其人第331章 不軌之心第407章 造訪暹羅第158章 拿我問罪第271章 和尚原之戰第129章 奪兵權第229章 徽宗退位第198章 崇宗被殺第301章 怒伐南洋(一)第39章 石鼓金文第23章 嚐嚐厲害第305章 菲律賓大海戰第358章 王子阿魯木第368章 首裡密會第235章 留下一起來第151章 久別重逢第34章 楊震之子第75章 此雷池非彼雷池第378章 瓷器王國第115章 烏古敵烈統軍司第346章 科舉與大慶第160章 兵制改革第50章 第三房小妾的姦情第326章 戰俘暴亂第308章 憑弔李綱第63章 菊花春會第267章 未雨綢繆第390章 虎衛軍班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