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未來計劃

南洋戰事稍歇,而同樣是洪武二十五年,大明國內也發生了不少事情。

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京城周邊以及江南地區。

作爲生產地,京城沿着秦淮河,在上游建立起了不少的棉紡織廠,因爲改進了水力大紡車,讓原本並非用於棉紡織的大紡車可以適用生產,因此工廠區順利發揮出了聚集效應,形成了江南的松江府、蘇州府等棉花產地供應棉花,京城進行紡織,同時作爲商品集散地向大明其他地方進行銷售。

莫愁湖的大市場上,相比於之前也出現了很多販售棉紡織品的店鋪。

夏日的午後,朱雄英坐在馬車上,與太子朱標一起行過莫愁湖市場的街道。

因爲這裡的市場是朱雄英進行改造的,因此爲了防止交通擁堵,考慮到肯定會有兩側小販佔道,還有雙向交通的問題,所以朱雄英在規劃的時候,就已經把這些都安排好了,馬車行駛在專門劃出來的馬車道上,並沒有太多左右空間窘迫的感覺。

他們乘坐的是普通馬車,因此並沒有向內開的窗戶,而是窗簾,朱雄英稍微掀開馬車的窗簾,微風拂過,帶來一絲絲若有若無的涼意,卻也夾雜着市井的喧囂熱鬧之聲。

京城在這個時節,溫度還是相當高的,而再過一段日子,就要進入連綿不休的梅雨季節了,到了那個時候,可就真是在屋子裡待着也不是,出去也不是,人都要長毛了。

朱雄英出神地看了看外面,琢磨着,是不是要趁着就藩之前,先出去一趟,把五京的巡視工作做完。

不過巡視五京,並非是他一個人的工作,實際上,一旦真的決定成形,那麼他作爲代天子巡視的“天使”,是需要全套儀仗的,會有一大羣人跟隨他一起。

因爲作爲“天使”,無論是朱標擔任這個職責,還是朱雄英,在本質上都是沒區別的,所以按照國朝制度“擇文武之臣扈從,皆給道里費”是應該的。

而有一個冷知識,所謂的“巡撫”就是從這裡開始的,只是尚未成爲官名。

朱雄英這一年多來,在中樞也算是通過這些事情初步建立了一些威望,而目前對於他來講,在地方上施加自己的影響力,就顯得尤爲重要了,畢竟如果想要成爲未來的皇位繼承人,那就不能像是空中樓閣一樣,只在最上頭有自己的影響力,而是要下面也能撐得住。

但這裡還涉及到一個關鍵人物,就是秦王。

身爲天下藩王之首,秦王是不可能長久地被軟禁在京城裡的,哪怕沒有宗人令的身份,這也不像話.從朱元璋的性格角度出發,朱元璋也不會這麼做。

而西安又註定要成爲西京,畢竟從端平入洛時起,洛陽就已經衰敗的不成樣子了,或者說,這幾百年來,洛陽都是在持續衰敗的。

隋唐的時候,洛陽是全國或是第一或是第二的大城,只有長安能與之媲美。

而經歷了唐末戰亂,到了五代十國以後,雖然都在衰敗,但長安的地位還能勉力維持,洛陽就幾乎是斷崖式下滑了。

宋朝的時候,因爲開封的虹吸效應,洛陽更是被吸走了大量的富戶、百姓,而長安反倒是因爲離得遠,而且又是宋朝對抗西夏的核心後勤基地,一度繁榮了起來,直到女真人崛起方纔漸漸衰退。

所以這個時候,洛陽是怎麼都競爭不過西安的,洛陽離東京開封又太近,西安就是西京的不二之選。

而西安,就繞不開秦王。

怎麼都得給個說法,不能把堂堂天下藩王之首,一直關在封地外面。

這一點,陝西布政使司,有很多官員都是上書了的。

當然,他們上書不是爲了給秦王求情,而是想確認,這混世魔王是不是真的能別回來折騰他們了.

從國朝法理上來講,藩王跟地方官員的關係,是很複雜的。

地方官員,在法理上不接受藩王的指揮或管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經常需要協助王府的屬官體系去辦事。同時,藩王的錢,有一部分是來自地方劃撥的,也就是說哪怕賞賜給藩王一些土地,這些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百姓,也跟藩王沒有半文錢關係,但是地方官府得給錢。

誰願意給錢呢?

秦王又是格外能花錢的主,動不動就要官府掏錢,花光了賞賜土地的田賦不算,還要搞苛捐雜稅的攤派。

“這莫愁湖市場,如今可比以往熱鬧多了。”

朱標的話語,打斷了朱雄英的思緒。

朱標目光溫和地掃過街邊的每一處景象,尤其是那些販售棉紡織品的店鋪,顧客更是絡繹不絕,確是呈現出一派繁榮之景。

這裡面最受歡迎的,就是棉汗巾。

呃,之所以不用下去看也知道,是因爲門口的木牌子上直接寫了“棉汗巾已售罄”的字樣。

江南的夏天,實在是太過溼熱,愛出汗的人只要走出屋檐,往街上一站,不消多時便會額頭和後背見汗,再過一會兒,則是辣眼睛般的大汗淋漓。

因此,在肩膀上搭一條吸水性極佳的棉汗巾,就成了很多京城市井百姓的最佳選擇。

畢竟都要討生活的嘛,也不可能因爲天熱了就不出來。

而其他的絲絹錦緞或是麻布,要麼太貴,要麼吸水性不好,都不是什麼好選擇,以前沒得選,現在有了物美價廉的好選擇,沒人會拒絕。

“黎庶得以便利,商賈轉運貨物,何樂而不爲呢?”朱雄英笑道。

不過,朱標還是稍微提醒了一句:“放開直隸的路引限制,也有不少事情發生,有大臣上疏專門提及了,還是要小心些,回頭讓五城兵馬司嚴加覈查。”

“是。”朱雄英點點頭,“京城首善之地,若是治安不好,那確實不像話,還是要嚴加控制的。”

朱標沒有深說。

對於兒子的表現,朱標總體來講,還是很滿意的。

雖然有時候兒子不是那麼“聽話”,但對於他來講,也不需要一個完全“聽話”的兒子,或者說,大明作爲一個老大帝國,需要的是一個有決斷的繼承人,而不是一個平庸的昏君。

當然了,決斷是個中性詞,決斷會帶來好的一面,同樣也會帶來壞的一面.你不能說隋煬帝楊廣沒有決斷吧?

不過朱標還是覺得,朱雄英爲這市場所做的改造,確實令人刮目相看。

不僅解決了以前莫愁湖市場場地狹小、道路破爛、交通擁堵等問題,還使得市集更加井然有序,百姓生活也因此更加便利。

這麼看來的話,其實朱標確實是一個仁君,嗯,仁君也不是貶義詞,仁君不代表沒有手段和威望,只是對於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處理方式不同罷了。

“吾兒做事老練,也讓人放心。”

朱雄英聞言,心中還是挺有感觸的,畢竟父親的認可對他來說,情緒價值其實很高。

“其實一開始只是想讓京城更加繁榮,讓百姓的生活更加便捷富足,只不過這一路走下來,您看,這棉紡織業的興起,不僅帶動了經濟,也讓許多人家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朱標輕輕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說道:“治國理政,最終還是要落到百姓的生計上,棉紡織業的興盛,其實也是我們大明國力增強,百姓安居樂業的明證。”

馬車繼續緩緩前行,朱雄英聊了聊自己對於未來城市規劃的設想,如何進一步優化佈局,提升百姓生活質量,而朱標則不時提出一些還算是中肯的建議.每個人的閱歷和立場不同,考慮的東西肯定不一樣,再加上朱雄英受過現代教育,自然不少事情若是真的說出來,就有些太過超前了。

超過時代一步是天才,超過兩步就是瘋子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如果朱雄英沒有時空蟲洞這番奇遇,如果他沒有這個極其特殊的嫡皇長孫的身份,那麼肯定會被這個時代的人當成瘋子。

嗯,他這種已經超過三步的,反而成神了。

但兩人相同的是,在他們心中,有一個共同的願景——打造一個強盛的大明,讓每一位百姓都能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

今天難得出來,看了看市井的變化以後,朱標也是有些乏了。

棉紡織工廠區,前段時間他去看過,今天就不打算去看了。

兩人回到皇宮,卻接到了皇帝的口諭,讓他們去奉天殿接受召見。

奉天殿內,夏日的陽光斜照進來,將整間大殿映照得金碧輝煌而又莊嚴肅穆。

朱元璋身着常服,端坐於龍椅之上,雖然相比於去年,他有些明顯的衰老了,但依舊保持着令羣臣感到極度壓迫的威嚴。

軍機司的幾位大臣侍立在他的身旁,連聲音都不敢發出來。

這些大臣,被戲稱爲“無帽宰相”,但在皇權面前,卻顯得分外的卑微。

見到門口的人,幾個大臣也都精神了起來。

朱標帶着朱雄英步入大殿,躬身行禮,恭敬地等待着召見。

雖然朱標已經是半個皇帝了,但儲君就得有儲君的樣子,從小接受的教育,以及父子兩人的相處模式,都註定了這一點。

而關於“規矩”的外在表現,也不僅僅是朱標個人的事情,而是他作爲儲君,要爲整個天下作表率。

大明不像是晉朝那樣只有一個“孝”說得出來,但不管如何,南宋朱熹搞的這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東西,依舊是大明維持統治的基礎不要小瞧這個東西,雖然很落後,但是毫無疑問,在帝國轉向另一個軌道的關鍵時期,這些東西依舊是無可替代的。

之所以說無可替代,是有兩點,第一點,這東西不能輕易動,就像是屎山上運行的代碼一樣,要是動了,那整個屎山都得塌.想一下,算上交趾布政使司,如今大明十四個布政使,上百個州府,六千多萬人口,這麼多年來奉行的道德思想標準都是這套,忽然間就改了,那要造成多大的想混亂?第二點,就是對於皇權來講,這套東西已經最優解了,就算是朱雄英以後完全掌握了權力成爲了皇帝,並且願意在維持整個國家穩定發展的前提下讓渡權力,那也最多就是弄君主立憲制,當然這玩意搞不好就成了大明特有的“君主離線制”,皇帝不上朝,文官首輔把持朝政。

而且歸根到底,思想這東西,都是在不同的經濟基礎下產生的,老祖宗說的很清楚了,“倉稟實而知禮節”嘛。

器物可以從現代拿來用,但是思想直接拿來用,沒有對應的經濟基礎,很容易就會水土不服,所以先把經濟發展起來是要緊的事情,以後的人才會考慮這些思潮方面的問題。

對於這些大概率是身後事的事情,朱雄英秉持的態度倒也佛系,那就是四個字,順其自然。

或許其他人無法看穿未來的發展趨勢,但是朱雄英能看穿,隨着經濟的發展,大明終歸是要進入到下一個歷史階段的,到時候有沒有皇帝可能都說不定了,畢竟皇權在客觀上是阻礙歷史發展的。

這種浩浩蕩蕩的歷史大勢,是誰都無法阻止的,朱雄英也不打算改變什麼,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讓大明成爲一個全球性的帝國,全面地進入工業時代,對於朱雄英來講已經夠了。

不過這些都是長遠的、以後的事情,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做好手頭的工作。

“不必多禮了。”

朱元璋的聲音有些啞,應該是沉浸於工作,半天沒喝水了。

“此次召見你和英兒來,是有兩個消息。”

朱元璋拿起旁邊的茶杯,喝了口水潤了潤嗓子,頓了頓,繼續說道:“舊港一戰,我大明艦隊大獲全勝,不僅震懾了滿者伯夷帝國,也向南洋諸國展示了我大明的實力,但這次勝利只是開始,接下來如何在南洋擴張勢力,鞏固戰果,纔是重中之重。”

艦隊上下的封賞,以及舊港宣慰使司的官員委派,這些都弄得差不多了,如今艦隊既然開始休整,那接下來的事情,也得謀劃謀劃大明不算是巨大的草臺班子,但這種頂層戰略,尤其是涉及了不少嚴重超出很多人認知的東西,還是沒有人有太多可行的建議以及對應的戰略眼光的。

軍機大臣們就是如此,讓他們針對一些常規的事情,去提出建議,或許可以,大多數還比較靠譜,但是要讓他們針對大明在南洋如何繼續擴展來提出建議,那就不太行了一方面是文臣不知兵,很多時候都會有一些異想天開的,或者說“他們不覺得有問題但實際上問題很大”的想法;另一方面則是對於南洋的地理環境和勢力分佈,即便是這些人,也不掌握詳細全面的資料,所以根本就是無從談起。

而五軍都督府的高級將領們,倒是沒有文臣在這兩方面的不足,可他們提出的建議,也都是有着自己的立場的,甚至有人還不太想看水師立下太多的功勞,總之什麼都有吧,所以朱元璋聽了聽,也沒有發現有特別符合心意的建議。

朱標顯然已經對於此事有了不少的思考,上前一步道:“父皇,兒臣以爲,南洋之地,物產豐富,商貿發達,實乃我大明海外擴張的絕佳之地。我們不僅要控制關鍵港口,如淡馬錫港、舊港,更要加強與當地豪強的合作多一些力量總歸是好事情,主要在於共同抵禦外敵,同時促進海外與大明的貿易往來。”

“所言不差。”

朱元璋微微頷首,顯然對朱標的見解頗爲滿意:“不過,滿者伯夷帝國雖遭重創,但根基未動,仍需警惕,還是要制定長遠戰略,逐步蠶食其勢力範圍,確保南洋局勢的穩定。”

對於朱元璋來講,這種謹慎當然是有必要的。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更何況是這麼大一個帝國呢?就算是驟然崩塌,那也得有個過程,不會一下子就塌了,秦末、隋末的天下大亂烽煙四起,也不是馬上就起來的。

而且站在大明的角度來看,這場大海戰雖然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但是對於滿者伯夷帝國的創傷程度,依舊是存疑的,就跟拿着一根棍子打狼一樣,一下子錘腦袋沒打死,那狼兇性上來了,就會追着你咬了,就算不被咬重傷,那也得掉塊肉。

朱元璋就不懷疑,滿者伯夷帝國依舊有捲土重來的可能。

接着,他將目光轉向朱雄英:“英兒,你覺得接下來滿者伯夷那邊,是會全力報復,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還是會繼續亂下去?”

“孫兒覺得,應該會繼續亂下去,滿者伯夷在南洋驟然興起,不修德政,以超絕武力統治千島,如今引以爲傲的艦隊又被我大明擊敗,內部定然紛擾不休,再加上其主剛剛繼位,法統不足,如果不能迅速地鎮壓,那麼只會越來越亂,是無法凝聚舉國之力,來與大明再行征伐的。而且,想要鎮壓叛亂,震懾不服從的地方諸侯,就需要強橫的軍隊,滿者伯夷現在哪還有這種能力呢?”

朱元璋點了點頭,朱雄英的分析,未嘗沒有道理。

只不過,朱元璋的性格里還是有不少悲觀的東西在裡面的.這跟從小的經歷有很大關係,朱元璋很早就學會要做好打算去面對最困難的處境的心理底線了,凡事都是往最壞的方向去預計。

但是如今看來,舊港大海戰結束了一段時間,滿者伯夷帝國依舊沒什麼反應,應該是沒這個能力再與大明一決雌雄了。

實際上,滿者伯夷帝國,之前就已經到了擴張的極限。

這一點,是有很多端倪來證明的。

爲什麼滿者伯夷帝國,把三佛齊王國的地盤,吞噬到了只剩一個蘇門答臘島,卻遲遲不肯全力進攻?

如果說顧忌其他方向的敵人,那麼滿者伯夷帝國明明後續對淡馬錫港進行了毀滅,理論上有相當長的窗口期去登陸蘇門答臘島,滿者伯夷帝國也沒動靜啊。

原因並不難猜,除了老國王的身體已經撐不住了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帝國到極限了。

海洋帝國,比陸地帝國的統治成本,要高得多。

這其實是一個第一眼看起來合理,第二眼看起來不合理的事情。

貌似碎片化分佈在海洋上的島嶼不好統治,但實際上,也不需要對邊緣小島進行有效統治,玩羈縻就行了,而且水路運輸比陸路運輸的成本要低得多。

但之所以這麼說,自然也有其原因所在。

——因爲地理條件的限制,帝國的統治層級,被扁平化了。

陸地帝國,譬如大明,可以通過“布政使司-州府-縣”的三級管理方式,來實現政令的上傳下達,對百姓進行管理。

但海洋帝國則不是這樣,即便是有鬆散的行省制度,到了地方,本質上玩的還是島嶼酋長制度。

能不能跟陸地帝國一樣,搞改土歸流,派大量的流官進行管理?

做不到。

至少滿者伯夷帝國是做不到。

制度演進和改良,都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滿者伯夷帝國興起的太突然,本質上也不是一個獨立的文明,所以就嚴重缺乏這方面的底蘊。

即便是經歷了強權宰相的整頓,建立了一套看起來還像回事的文官系統,但看穿了表面,還是能看出來裡面的內核,是極爲簡陋的。

用“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來形容,最合適不過。

而行政管理能力的低下,就意味着滿者伯夷帝國雖然疆域遼闊,但是在戰敗後,是無法動員大量的後備軍隊或者調集足夠的人力物力,在短時間內重新建立起一支龐大的艦隊,並且給這支艦隊準備好充足的物資的。

朱雄英沉吟片刻,又補充道:“而且孫兒以爲,我們同時要利用外交手段,分化瓦解其內部,孤立其勢力,此外,對於滿者伯夷帝國西邊的三佛齊王國以及東邊的呂宋王國,我們也應多加交往軍隊還是要控制住,不應該讓他們深入蘇門答臘島的內部,只要在舊港站位腳跟就好了,加強那裡的海防建設,確保海上通道的暢通無阻。畢竟北面有淡馬錫港,南面有舊港,大明已經在南洋立於不敗之地了,進退都有憑仗,也能夠鉗制住海峽的東段出入口。”

總而言之,大明接下來在南洋的戰略,就是發展貿易,儘量避免動兵。

這一次,大明雖然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但是還是有一些損失的,艦隊裡不少船隻沉沒,剩下的艦船也大多都需要修補,人員也都有傷亡,精神上更是疲憊。

在這種狀態下,既然滿者伯夷帝國不來再度發難,那大明也樂得休養生息。

同時,下南洋最重要的目的,自然就是搞海上貿易。

這次大明的雷霆出手,狠狠地震懾了占城以南的這些南洋勢力,讓他們都意識到了,大明可不是什麼好惹的勢力,相反,大明絕對能做到讓你初一滅國不用等到初二。

所以雖然沒有出現“萬國來朝”的盛況,但南洋的各個勢力,不管是叫得上名,還是叫不上名,還真就都不約而同地派人來大明覲見了,只不過有一些如今到了廣州,有些還在路上。

這一仗,給南洋也算是打出了一個相對和平的貿易環境,陳祖義的海盜們,跑到了滿者伯夷帝國的地盤上,有着大明艦隊的威懾,再加上舊港這個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海盜們也沒有什麼好的機會流動劫掠了,南洋應該不需要多久,就會以舊港和淡馬錫港爲節點,開始貿易的大爆發。

接下來,朱雄英又大概講了講自己的想法。

而說到了海外貿易,自然就順理成章地談到了今天父子兩人看到的經濟的改善。

說到這裡,朱雄英話鋒一轉:“海上貿易一定會帶動國內經濟,棉紡織業的興起不能僅僅滿足於此,除了民間的熱賣,這種好東西,在海外也一定是有市場的,肯定會廣受歡迎,所以還需商人們把貨帶出去,進一步拓展市場,然後棉紡織工廠區這邊,也要提高生產效率.接下來可能會迎來一波需求的大爆發。”

這點不假,南洋人,肯定是需要大量的棉紡織品的,這一點荷蘭人和英國人已經在另一個世界驗證過了。

所以,要是沒做好生產規劃,還這麼不緊不慢地生產,那到時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用棉紡織品源源不斷地收割南洋國家的財富,可比像陳祖義等海盜一樣直接劫掠,要好得多。

朱雄英說完了,朱標接茬道:“父皇,兒臣以爲,我們可以借鑑江南的成功經驗,將棉紡織技術推廣到其他地區,特別是南方各省。同時也得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提高農田灌溉效率,增加棉花產量,爲棉紡織業提供充足的原料。”

朱元璋點點頭,目光中透露出幾分讚賞:“不錯,農業乃是國家富強之本,棉花也算農業嘛,你去與禮部、工部制定出來一個詳細計劃。”

“是。”

朱標躬身應命。

隨後,他的目光有些閃爍,話語也猶豫了起來。

“兒臣還有一事想與父皇談一談。”

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90章 雪夜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83章 長夜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61章 朱允熥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78章 下下籤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33章 穿越大明
第242章 大明使團的遭遇第268章 強硬的滿者伯夷帝國第50章 沐錦月的決定第49章 拍賣會預展第3章 爺爺你穿越到大明瞭?第32章 爺爺你真是魂穿啊?!第57章 姜老師講內卷第164章 登錄在野謀士:道衍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118章 倭寇作亂之根源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283章 女真人的襲擾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170章 真是個烏鴉嘴第18章 簽訂合同,拿下土地!第297章 短暫的和平時代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90章 咱真是瞎了眼,立了這麼個皇太孫第184章 袁珙的投名狀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64章 女真人覆滅!第147章 等等,我啥時候去地府了!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23章 如何解決空印案?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93章 朱棣:好侄兒,放學別跑!第121章 馬皇后的擔憂第290章 雪夜第233章 風帆戰列艦下水第89章 朱元璋:老四,你真行啊!第126章 陰陽炁海最後一次開啓第102章 新式火銃帶來的震撼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42章 土豆紅薯玉米種子第271章 舊港宣慰使司第264章 海賊王陳祖義第74章 鄭和下西洋?第142章 還請王妃告訴我答案第163章 先找個狗頭軍師吧!第309章 合縱連橫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135章 靴尖上的大明第256章 聖賢 盜賊 豪傑第277章 大型露天煤礦第287章 李成桂的自信第80章 郭桓案爆發!第221章 朱雄英的邀請第83章 別古崖的秘密第270章 怒海驚濤,艦隊決戰!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17章 抗倭援朝!日本人的狼子野心第185章 塌坊建立,第一個任務圓滿完成第58章 清朝是怎麼回事?第167章 帝王之術第115章 龍江造船廠大匠們的驚歎第251章 兵臨富良江第178章 爆火的湖景別墅,藩王們的震驚!第219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212章 太湖蟲洞對應位置確定第183章 長夜第22章 朱元璋:所有人都瞞着咱!第59章 上架感言第171章 將信將疑的兩位藩王第269章 舊港夜亂第150章 你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第153章 我在地府那些年第188章 第二個任務第60章 憤怒的朱元璋【求首訂!】第131章 如何確認身份【求保底月票!】第161章 朱允熥第291章 決戰大同江第151章 來自朱樉的怨恨第306章 小田劍館第220章 東察合臺汗國的決定第206章 壓縮餅乾帶來的震撼第144章 藍玉到來(感謝‘37天下無雙’的上第39章 冰封四百年?第81章 沐勝的揭秘第225章 幼軍初立(八千字大章)第69章 時空蟲洞的秘密第274章 日暮途遠第128章 蒸汽機模型帶來的震撼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113章 航海展與古董航海儀器第17章 如何守住漩渦的秘密?第140章 殺身之禍第282章 顧此則失彼第78章 下下籤第227章 高麗使團第94章 朱標的推測:允炆就是“永樂帝”?第73章 卷什麼卷?出海吧!第305章 “風林火山”第114章 “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圖紙第129章 爺爺是什麼品級?第181章 蒸汽時代第133章 穿越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