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

迎着衆人的目光,薛瑄伸手摘下了自己的官帽,端端正正的放在身前,叩首道。

“陛下,鎮南王一案,雖有人慾藉此事離間天家,但歸根結底,是朝野上下心中存有疑慮。”

“太上皇一日不歸,天家名分一日不定,朝野上下一日不安,宵小之輩一日不死其心。”

“臣諫陛下迎回上皇,乃是爲我社稷所圖,亦是爲陛下所謀,若太上皇於迤北倘有萬一,則大明與瓦剌必爲私仇,傾國之力一戰,必動搖社稷。”

“上皇在迤北,陛下在京師,則時日若久,萬民必議論陛下德行,唯有上皇南歸,名分各定,天下萬民方安,社稷則固,臣自知有罪,惟有此言,請陛下思慮。”

說罷,薛瑄深深叩首於地。

大殿之中一片安靜,誰也沒有想到,繞來繞去,這老夫子又繞回了這件事情。

迎回太上皇這件事,實在是太過敏感,尤其是剛剛發生了鎮南王一案,老大人們面面相覷,皆是不約而同的沒有說話。

就連力主此事的蕭維禎和羅通,躊躇了片刻,也沒有出言附和薛瑄。

局面發展到這個地步,沒有鎮南王的案子,便失去了逼迫天子即刻迎回太上皇的輿論。

此刻出言,實非最好的時機。

然而讓他們意外的是,天子這一次,卻沒有向以往一樣保持沉默,而是沉吟片刻後,緩緩開口道。

“朝野上下期盼上皇歸來之心,朕何不知?朕與太上皇乃兄弟至親,豈會不欲上皇歸來?”

“實則是此事幹系重大,若遣使前去,則必得有把握能夠迎回,方敢遣使,否則貿然遣派使團,恐有反效,更置上皇於險境。”

“朕自然期盼上皇能夠早日南歸,我兄弟可以團聚,但是這滿朝上下,誰人能有把握,真的能說服也先,迎上皇南歸嗎?”

關於這件事情,朱祁鈺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迎回太上皇是必須要做的。

就像薛瑄所說的那樣,太上皇長期留在迤北,是一個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一旦他死在瓦剌,那麼大明勢必要和瓦剌重啓戰端,而且必然是不死不休的那種。

但是平心而論,如今的大明若想要徹底剿滅瓦剌,難度實在太大。

到時候,明知這一仗收不到效果,卻不得不打,勞民傷財,並非良策。

這是於國的影響,對於朝廷來說。

太上皇一天沒有回來,名分就始終不定。

朱祁鈺如今雖然是登了基,成了皇帝,甚至佈告了天下,但是他始終沒有受到前一任皇帝的認可。

雖然登基詔書當中佈告天下,說有瓦剌使者帶來口詔,但是,這始終對於新皇的地位,是不那麼有支持力的。

所以需要太上皇歸來,徹底奠定新皇的正統性,這對朝廷來說,非常重要。

這也是朝中衆多大臣,包括于謙在內,一直希望能夠迎回太上皇的原因。

應該說,這是天子第一次在羣臣面前,正面的在迎回太上皇之事上表明態度。

於是,原本安靜的朝臣當中,立刻便出現了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武臣序列當中,張軏的神色一陣變化,顯然內心頗不平靜。

他沒想到,苦心謀劃了這麼久的鎮南王一案沒有收到效果,但是到了最後,卻峰迴路轉出現了轉機。

應該說,迎回太上皇一事,對於天子來說,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擱置不提。

只要提起來,就不會有其他的答案。

顯然,隨着鎮南王一案的落幕,已經沒有充足的理由,讓天子現在立刻遣使去瓦剌了。

但是薛瑄的一言,又讓這件事情翻了上來。

而最讓張軏意外的是,天子沒有像以前一樣冷處理的敷衍過去,而是正面給予了迴應。

他意識到,這是個機會!

同時,也可能是個陷阱!

要不要出手?

張軏有些猶豫不定。

如今寧陽侯陳懋,成安侯郭晟,駙馬都尉焦敬等人都被押入了詔獄,駙馬都尉薛恆沒有資格上殿。

定西侯府,撫寧伯府等幾家,和他們結交的都是家中叔伯輩的,真正有資格上殿的有爵位的年輕人,反而說不上話。

也就是說,如今的殿上,知道此事全部內情的核心的幾個人,就只剩下了他和張輗兩個人。

如果要出手的話,就只能他們親自上陣了。

可是,天子主動提起此事,絕不是無的放矢,很可能就是一次陷阱。

到底該怎麼辦?

短暫的猶豫過後,張軏便有了決斷。

哪怕是陷阱,也只能硬着頭皮上了。

張軏心中有數,既然廣通王等人的審訊權落到了錦衣衛的手裡。

那麼寧陽侯等人的罪名,是絕逃不過了。

錦衣衛的手段,他還是知道的。

如此一來,他們能夠在朝中說得上話的人,就更少了。

何況這一次鎮南王之事,天子明顯已經有了防備,之後想要再在朝中掀起輿論,恐怕就難了。

哪怕是爲了自保,他也得將迎回太上皇的功勞,牢牢抓在手裡,這樣就算天子要動他,也要考慮一些朝野上下的物議。

於是張軏深吸一口氣,上前開口道。

“陛下聖德昭然,天家兄友弟恭,臣等敬服,陛下既有迎回上皇之意,臣等自當爲君分憂,臣舉薦一人,可往瓦剌,迎回上皇。”

見張軏終於忍不住蹦了出來,朱祁鈺藏在冕旒後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平淡的問道。

“何人?”

張軏開口道:“太常寺卿許彬,曾提督四夷館,熟知邊情,定可馬到功成,順利迎回太上皇。”

其實,在張軏的心中,最合適的人選應該是楊善。

畢竟,楊善身在鴻臚寺多年,之前瓦剌數次入貢,都是他負責接待,熟知瓦剌人的習性。

而且口才絕佳,也有膽魄,更難能可貴的是,楊善對於迎回太上皇的信念十分堅定。

相較之下,許彬就差了一些,雖然也接待過一些瓦剌使臣,但是膽魄不如楊善。

不過,事到如今,楊善身陷囹圄,也只能由許彬頂上了。

畢竟,錯過了這次機會,再想要在朝中名正言順的提起此事,只怕就不容易了。

朱祁鈺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目光放在底下大臣的身上,掃了一圈,淡淡的問道。

“張軏舉薦太常寺卿許彬出使瓦剌,迎回上皇,諸卿何意?”

老大人們面面相覷,一時之間,拿不準天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就連王文和俞士悅兩個人,也有些躊躇。

這個時候,右副都御使蕭維禎忽然出列,道。

“陛下,臣以爲,迎回上皇之事,不可繼續耽擱,臣願與許寺卿同往瓦剌,迎回上皇。”

見此情況,許彬也明白了張軏的意思,狠了狠心,同樣出列道。

“陛下,臣亦願往,太上皇身在迤北,則我大明難安,臣願立軍令狀,此去瓦剌,若不能迎回上皇,誓死不歸京師。”

在場衆臣依舊沉默,沒有人出言反對,也沒有人出言附和。

在這般詭異的氛圍當中,天子的臉上忽然浮起一絲笑意,淡淡的道。

“既然幾位卿家,皆有爲國盡忠之心,朕豈能不準?”

“傳旨,擢太常寺卿許彬爲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鴻臚寺事,以許彬爲正使,右副都御史蕭維禎,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張軏爲副使,同往瓦剌,迎回太上皇。”

綸音降下,在場的衆臣都愣在了原地。

誰也沒有想到,天子竟然真的同意了此事。

就連張軏也有些措手不及,他本以爲,天子怎麼着都要再爲難他們一番。

不過也只是片刻,許彬最先反應過來,緊接着,蕭維禎和張軏兩人,也醒悟過來,三人聯袂上前,開口道。

“臣等領旨。”

天子目光落下,臉上浮起一絲笑容,開口道。

“此去瓦剌,一路艱險,朕不要爾等的軍令狀,只要爾等能緩和大明和瓦剌的關係,順利將太上皇帶回,便是大功一件,朕會命禮部,鴻臚寺等各個衙門,竭力配合,朕亦會手書一封送給也先,你們,不要讓朕失望!”

於是許彬等人再度叩首,道。

“陛下聖明,臣等定不負所托,誓死迎回太上皇。”

在場諸臣及宗室,亦齊齊拜伏,道。

“陛下英明。”

不過,在一衆大臣的行禮之中,豐國公李賢卻忽然擡頭,似乎是想起了什麼。

但是他這麼一擡頭,剛好看到天子對他微微搖了搖頭,於是李老公爺頓時嚥下了嘴邊的話。

緊接着,御階上傳來聲音。

“退朝!”

羣臣再度行禮,一衆內侍簇擁着天子離去,這場漫長的早朝,也終於落下了帷幕。

第1193章 商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1192章 朝中有人第1184章 無奈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876章 老渣男了!第八百五十八章:心機深沉成國公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五百九十四章:咱就是說,賣白菜呢?第六百一十八章: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一千零九十章:于謙下獄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四百七十四章:虛虛實實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三十九章:敢!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1013章 錢錢錢第三百五十四章:任禮的目的第1017章 要講理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八百六十章:原來本書還有主角啊……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968章 陷阱?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六十八章:驚天消息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五十二章:後宮動向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陛下真是個菩薩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883章 伊王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六百五十二章:查
第1193章 商稅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1192章 朝中有人第1184章 無奈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876章 老渣男了!第八百五十八章:心機深沉成國公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六百六十三章:長公主的無奈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一千零九十二章:試探第五百九十四章:咱就是說,賣白菜呢?第六百一十八章:各取所需第一百五十四章:不,那不是!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一千零九十章:于謙下獄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四百七十四章:虛虛實實第四百一十四章:權臣的自我覺醒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那肯定是沒完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934章 清流的未來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七百一十二章:弄巧成拙?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三十九章:敢!第五十一章:爲社稷計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911章 請陳師救我第七百九十三章:陛下是對的第1236章 于謙回京第1013章 錢錢錢第三百五十四章:任禮的目的第1017章 要講理第七百八十一章:想必你們也看出來了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八百六十章:原來本書還有主角啊……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1217章 朱見深的考題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七百五十五章:狐狸尾巴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一千零八十七章:風波起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八十一章:回府第四百四十二章:太后駕到第五十八章:值或不值第968章 陷阱?第十九章:太后懿旨(排行榜加更一)第五百三十二章:內閣存亡,在此一役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八百二十六章:國公爵位不好拿第六十八章:驚天消息第二百八十三章:矛盾激化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八百零八章:於少保的直覺第五十二章:後宮動向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陛下真是個菩薩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二百零二章:王文的去處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四百零八章:勸不動的於少保第一百零二章:彈劾奏疏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883章 伊王第三百零五章:他們也被騙了第五百四十四章:似曾相識的場景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八百一十章:真·各方配合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三百七十四章:那更要叩闕了!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四百一十七章:張輗的把握第六百五十二章: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