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市政府常務會

到了5月底,淮揚市政府常務會終於召開了。政府常務會是非常繁瑣的,研究的都是一些具體的工作,這次的會議,因爲經委的班子調整,推遲了幾天。

徐少傑一直在調整,從淮安市委書記成爲淮揚市副市長,需要一個轉變的過程,以前在淮安市,徐少傑是一把手,說話就是算數的,但成爲淮揚市副市長之後,一切的情況都發生改變了,徐少傑不是市委常委,在市政府副市長之中,排名在最後,不客氣的說,和以前李明在沙隆縣時候的地位是差不多的,那麼,開展工作的時候,就要擺着自身的位置,副市長的職位,在淮揚市,意味着爲幹部說好話的機會不多,因爲自身的權力不夠,說壞話很有可能起作用,因爲可以直接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告狀。不少的縣市委書記,擔任副市長之後,都有一個較長的適應期,徐少傑的情況要好很多,因爲徐少傑一直以來都是很低調的,出任淮安市委書記的時間不長,加之在沙隆縣的時候,遇見了太多的事情,徐少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不是獨斷專行的。

徐少傑進入會議室的時候,看見有幾個副市長已經在會議室裡面了,徐少傑是新任副市長,算起來是第一次參加真正研究工作的政府常務會,所以,徐少傑和大家打過招呼之後,在最邊上坐下了。不一會,郎世福和賀一鳴進來了,後面跟着蔡思維,郎世福進入會議室,意味着會議就正式開始了。

這次的政府常務會,主要研究的是半年的財政收入問題,以及城市建設、農業生產等方面的問題,這些議程,與徐少傑分管的工作,都沒有多大的關係,徐少傑如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淮揚市棉紡廠,一直在考慮着如何着手搞好棉紡廠改制之前的準備工作,所以,相關部門負責人彙報工作的時候,徐少傑不是很在意,表面上看在認真聽着彙報,看着大家發表意見,實際上在想着自己的事情,徐少傑相信,其餘的副市長,一定也是這樣的看法,別人分管的工作,知道就可以了,在發言的過程中,說的最多的就是郎世福和賀一鳴,研究所有工作的時候,他們都要做出強調,其餘的副市長,除非是涉及到分管的工作,否則很少有人發表什麼意見的。

會議的時間是一天,研究討論的過程中間,徐少傑感覺到了疲憊和浪費時間,你必須要集中精神,但想的並不是常務會研究的工作,徐少傑在筆記本上面記載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對棉紡廠相關工作的設想,到了下午,徐少傑甚至快要忘記了上午研究了那些重要的工作。

終於到了個人彙報工作的時候,首先是賀一鳴彙報,賀一鳴分管的工作,在今天的會議中,已經進行了重點的研究,所以,沒有多少可說的,所以,賀一鳴的發言,沒有超過10分鐘,一天的會議下來,大家都感覺挺累的。

輪到徐少傑彙報了,徐少傑發現,有些副市長,已經開始在收拾筆記本了,大概想到,徐少傑上任的時間不長,分管的工作又很單一,這些日子,都是呆在市政府的,沒有多少的事情可以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徐少傑已經做好了準備,沒有什麼工作可以彙報,但是,有幾件事情,需要常務會通過的。

“郎市長,賀市長,各位領導,我上任的時間不長,目前還在熟悉工作的過程中,所以,暫時沒有什麼工作需要彙報的,不過,針對目前淮揚市工業企業的情況,我有幾個具體的要求,請會議研究批准。”

聽到徐少傑這樣說,其他幾個副市長都有些驚奇,徐少傑分管的工業企業,問題一大堆,提出來要求是正常的,不過,時間至少是在一個月之後,想不到徐少傑這麼快就提出來了相關的工作要求,所有人都看向了徐少傑。郎世福的神態穩重一些,大概想到了徐少傑會這樣說,年輕人,做事情總是有些風風火火的。

“目前,我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淮揚市棉紡廠,棉紡廠的具體情況,我就不彙報了,我已經思考一段時間,決定首先對棉紡廠進行改制,從方方面面瞭解到的情況看,今年,中央很有可能出臺關於企業改制的指導性文件,所以,我們目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籌備工作,包括清產覈資工作、合適人員的身份性質工作等等,如果我們的這些工作都完成了,中央依舊沒有出臺文件,那麼,我們就按照97年出臺的企業改制的要求,進行操作,我的想法是,政府不保留股份了,棉紡廠必須要一次性的徹底解決問題。我們必須要避免出現那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爲,從根本上解決企業的問題。”

會議室裡面很安靜,大家沒有想到,徐少傑居然準備對棉紡廠動手了,誰都知道,棉紡廠是老大難,一般情況下,躲避都來不及。

“徐市長,你考慮過先從中小企業動手的思路嗎,中小企業的改制,難度小很多的,而且可以起到借鑑的作用,棉紡廠太大了,可以放到後面的。”

賀一鳴說出來這些話的時候,不少人都是點頭,唯有郎世福,沒有表明什麼態度,依舊看着徐少傑。

“我考慮過,棉紡廠是淮揚市最大的國營企業,停止生產已經好些年了,困難重重,矛盾和問題也很多,如果我們的改制從中小企業做起,在一些政策的把握上,或者是在改制的過程中間,出現了問題和麻煩,棉紡廠的幹部職工一定是非常關心的,後期再來進行棉紡廠的改制,會遇見更多的麻煩,企業改制,各地採取的辦法都不是完全一樣的,如果我們能夠一舉拿下棉紡廠的改制工作,後面的所有工作,要順利很多的,而且,只要我們開始進行企業改制了,一定會引發社會反響的,說不定棉紡廠就首先動作了,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建議,首先做好棉紡廠的改制工作。”

“我贊成你這樣的想法,徐市長,你有大致的工作思路嗎?”

郎世福開口了,意味着徐少傑首先對棉紡廠改制的思路,獲得了通過。

“大致的思路,我已經考慮了,首先是需要全盤掌握棉紡廠的情況,一方面是清產覈資,一方面是進行必要的審計,弄清楚棉紡廠的情況之後,下一步研究,具體採取什麼樣的改制辦法,這項工作,需要得到部分市直單位的通力配合,我考慮了一下,除了經委、工業局等單位,還涉及到了計委、審計局、公安局、財政局、勞動局等單位,要成立一個領導小組,全面統籌協調方方面面的工作。”

賀一鳴看了一眼徐少傑,目光中間,充滿的深意。

“嗯,你的思考是有道理的,企業改制是市政府的工作,市直部門參與到其中,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需要那些部門參加,需要採取那些措施,你擬出一個具體的方案,如果來得及,下一次的政府常務會研究,如果時間緊,到時候我和賀市長看看。”

郎世福說完,看着賀一鳴,賀一鳴是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在這樣的問題上,需要表明態度的。

“我沒有其他的意見,淮揚市的工業企業,因爲歷史和現實的原因,大部分都是難以維持了,政府每年爲了保持穩定,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說,改制工作,是必須要進行的,可以說,未來一段時間,企業改制工作,將成爲政府的重要工作,這樣做了,可以減輕政府的負擔,也可以讓企業的職工儘早的想辦法自謀生路,我是完全支持徐市長的意見的,如果在工作實施的過程中,遇見什麼困難了,我一定全力支持。”

賀一鳴說完之後,其餘的幾個副市長也都表態了,都是表示支持,這樣的說法,徐少傑見到很多了,嘴上說出來簡單,越是說的好的,最後落實越是有問題,那些準備真正幫助你的人,是不會說的這麼痛快的,棉紡廠的問題,如此的複雜,到時候,不知道這些人躲到什麼地方去了。

“好了,有關企業改制的工作,今天就不具體研究了,徐市長提出來的意見建議,我贊同,剛纔大家也表態了,算是原則通過了,有關企業改制的工作,我們還要召開專門的會議,進行研究的,企業改制是一項很複雜的工作,需要多方面通力協作,到時候,我們根據情況,召開不同層次的會議。”

會議結束之後,徐少傑走出了會議室,今天的會議,對於徐少傑來說,有作用的就是最後這一點的時間,前面純粹是浪費。徐少傑還有些奇怪,自己的話沒有說完,但郎世福立刻就做了總結,似乎不想自己再說些什麼了。

徐少傑剛剛走出會議室,已經提前走出會議的郎世福叫徐少傑,到他的辦公室去一下。徐少傑回到辦公室,放下公文包,拿着筆記本,進入了郎世福的辦公室。

“徐市長,我沒有想到,你這麼早就提出了企業改制的事情,而且是針對棉紡廠,依照我的考慮,你至少是3個月以後,纔會提到企業改制的事情,你上任快一個月時間了,現在,淮揚市的工業企業,已經出現了不穩定的苗頭,你要注意,今天的會議上,我沒有要你多說企業改制的工作,就是考慮到企業改制的複雜,如果不做好充足的準備,你很有可能面臨着一輪的上訪高潮的。”

“郎市長,我看了不少的材料,特別是關於棉紡廠的材料,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們對棉紡廠的情況,不是很清楚,所以我考慮,首先對棉紡廠進行審計和清產覈資,掌握真實的情況,在這個基礎上,再來考慮改制的事情,改制一定是有難度的,就說清產覈資和審計工作,也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的,在我看來,第一個實施改制的企業,要儘量穩妥,波動是避免不了的,所以我計劃的是半年以上的時間,就是說,從6月份開始,我的主要精力,就集中在棉紡廠上面了。”

郎世福微微點頭,臉色依舊嚴肅。

“你的考慮是有道理的,但今後你要注意,在會議上,儘量不要提這些事情,會議是難以保密的,如果你在會上說的東西,泄露出去了,會引發不少的風波的,所以,今後關於企業改制或者是前期的準備工作,你直接給我彙報,需要協調的事情,我直接安排下面的人辦理,除非是重大的事情會議研究。”

徐少傑點點頭,郎世福說的是實際情況,保密一詞,在官場上有些靠不住,會議研究的事情,會在最快的速度泄露出去,甚至會議召開之前,相關的內容,外面都知道了,這是目前的實情,無法避免的。

“郎市長,我明白了,我現在計劃,從相關單位抽調一些人員,參與到改制的前期工作中,關於成立領導小組的事情,暫時可以放一放,免得引發風波。”

“嗯,你的考慮可以,我同意,需要抽調哪些人,你列一個名單,直接交給我就可以了,你要記住,做事情的時候,要有破釜沉舟的決心,不做就不做,做就做徹底,現在,我們有些幹部做事情,明顯有官僚主義的作風,放在有些工作上,可能短時間不會造成多大的影響,但你分管的工作是不能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徐少傑感覺臉有些發燙,郎世福這樣委婉的批評,徐少傑是明白意思的,快一個月時間了,徐少傑沒有到企業去看看,徐少傑本意是不想過早的摻雜到具體的事情中間。

“郎市長,我知道了,後面的工作,我一定會注意的。”

回到辦公室之後,徐少傑感覺到有些愧疚,也明白了工作的複雜性,從郎世福的話語裡面,徐少傑至少知道了,有時候,工作上的壓力,來自工作的本身,也有可能來自外界的干擾,這樣的干擾,可能比工作中的麻煩更致命。

徐少傑不會想到,自從他在政府常務會上面提出了首先對棉紡廠進行的改制的思路之後,會引發那麼多的驚天大事,更想不到,由棉紡廠牽涉出來了一系列的事情,令淮揚市迅速成爲了全國的焦點。

徐少傑已經考慮到,必須親自到棉紡廠去看一看了,現在不能迴避了,無論怎麼說,怎麼聽彙報,都是自己去看看情況,纔有可能掌握很多的實際東西的,徐少傑給黃志華打電話,要求黃志華通知黃光明和餘洪波第二天早上到自己的辦公室。

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32章 徐蘭的志願第801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2)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451章 大調整第574章 意外的招商(1)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259章 小風暴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305章 金點子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192章 困獸猶鬥第113章 年關(3)第451章 大調整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84章 你情我願第325章 故人來第599章 對策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5章 義氣第539章 導火線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94章 優勢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711章 演講(1)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685章 人心(3)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121章 面對**(3)第465章 突然的調整(1)一點感悟必看第792章 陳復禮的機會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26章 丁原書記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491章 秘書的奧妙第660章 關注點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732章 抉擇(1)第522章 辦法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
第260章 倔強的餘曉紅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32章 徐蘭的志願第801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2)第853章 必然的運氣第640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592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2)第812章 山雨欲來(4)第178章 侯義坤的選擇(1)第775章 頻繁的拜訪(2)第591章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1)第311章 各方態度第288章 武聖軍的態度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451章 大調整第574章 意外的招商(1)第606章 我們的信心(1)第743章 盧雲峰的態度第114章 市委常委會第259章 小風暴第914章 預料中的調整第872章 盧雲峰的變化第305章 金點子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192章 困獸猶鬥第113章 年關(3)第451章 大調整第754章 徐少傑的建議(3)第84章 你情我願第325章 故人來第599章 對策第826章 龍劍烽的動作(2)第526章 官場風向標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275章 不是機會第571章 香港考察(1)第5章 義氣第539章 導火線第341章 調整的奧妙第385章 侯義兵之死(2)第210章 徐義傑的生意第94章 優勢第888章 丁原的再次提醒第711章 演講(1)第158章 省委的決定第685章 人心(3)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619章 譚玲莉的想法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800章 你當我是病貓嗎?(1)第406章 令人震驚第779章 中央領導視察(1)第154章 北京之行(1)第644章 農民工子弟學校第897章 心路歷程第355章 抗洪搶險(2)第426章 案件的終結第121章 面對**(3)第465章 突然的調整(1)一點感悟必看第792章 陳復禮的機會第873章 劉志國的辦法第296章 小忍是美德 大忍有企圖(2)第397章 不可思議的碰撞(3)第232章 插手工程第144章 高層的風聲第719章 信陽公司集資案第537章 令人惱火的車禍第654章 馮桂雅的選擇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221章 普九的視察第411章 背後的佈置第731章 徐樹昆的視察(3)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51章 鄉政府的情況第155章 北京之行(2)第894章 隴南省省委書記(1)第303章 必要的關係第889章 周玉波的理解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26章 丁原書記第862章 重要談話第480章 背後的故事第753章 徐少傑的建議(2)第491章 秘書的奧妙第660章 關注點第474章 圈內圈外第785章 當變則變第706章 生死較量(7)第304章 特殊的理解第732章 抉擇(1)第522章 辦法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2)第68章 火龍村的血案(2)第540章 不妙的大會第273章 淮揚市班子的調整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750章 啓明縣的規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