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實際困難

雖然說引進了大項目,但是,德陽市的經濟狀況,短期內是不會有所改變的,到年底了,工資等方方面面的支出,都需要有錢來開支的,這個時候,實際的困難,已經是擺在了徐少傑的面前了。嚴格說,徐少傑是可以不關心的,按照財政體制的關係,縣市是獨立的財政,自己負責發工資,但德陽市的情況有些特殊,以往,盧雲凱擔任市委書記的時候,大量的拿到了縣市的項目資金,說是統一協調,年底用於平衡各縣市的資金,實際上,這些錢,很多都是被德陽市財政開支了,所以說,縣市和德陽市的收入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德陽市幹部職工的收入不低,包括年底的福利待遇。

趙華軍帶着劉森林到了徐少傑的辦公室,專門彙報這些情況。

徐少傑得知這些情況之後,很不高興,以前趙華軍和劉森林都沒有彙報,徐少傑的主要精力,在於項目上面和幹部的調整方面,到年底了,徐少傑得知了這些情況之後,感覺到目瞪口呆,盧雲凱以前的膽子也太大了一些,市財政憑什麼卡下面的項目資金啊,這是人家自己要到的錢,何況,國家級貧困縣和省級貧困縣,就是在項目上,可以想到不少的辦法的,這些錢被德陽市財政調控了,下面用什麼。

徐少傑沒有在趙華軍的面前發脾氣,但是,很不客氣的問了劉森林,這樣的情況,爲什麼不早點彙報,究竟應該怎麼處理,以前是怎麼處理的。這一刻,徐少傑想到了吃紅薯的學校老師,原來,這一切的原因造成,居然與市財政有關係,與市委市政府有關係。

劉森林是不願意背這樣的黑鍋的,他已經看出來了,徐少傑在德陽市是一定會有新的工作思路的,以前的那些做法,徐少傑一定是不贊成的,所以,劉森林實實在在彙報了所有資金的去向,按照以往的處理辦法,80%的項目資金,還是下面縣市自己使用,市財政截留20%。這20%已經不是小數目了,高達數億元,這些錢,主要就是保證市委政府日常的開支,僅僅是市委市政府的儲備金,就高達5000萬元。按照規定,儲備金是市委書記和市長才能夠有的,但德陽市的情況不同,所有市委市政府領導都有儲備金,所謂的儲備金,慢慢演變成爲了小金庫的性質,主要就是保證領導的日常開支。德陽市的領導,出門的機會對,出去之後,需要用錢,這些錢當然要保證開支了。其次就是接待費和年底的拜年等開支,也是一個無底洞,到省城甚至是北京去,需要很多的開支,初步的計算,已經超過兩千萬元了。最後就是單位的日常開支,令徐少傑驚奇的是,有些單位的醫療費用,居然還存在實報實銷的情況,這算是天方夜譚的情況了,就算是淮揚市那樣好的情況,也不敢說醫療費實報實銷,早就實行了醫保的政策了,德陽市如此貧困的地方,還有醫療費實報實銷的情況。

劉森林的彙報,令徐少傑感覺到心情沉重,現在,下面的有些縣市,還在爲工資發愁,起碼的工資都不能保證了,可德陽市的某些幹部,還在享受着這樣的待遇,對比起來,誰不寒心啊。

徐少傑惱火趙華軍的態度,劉森林彙報之後,趙華軍將問題擺到了徐少傑的面前,意思是以前就是這麼做的,現在徐少傑是市委書記,市委可以討論研究,做出來新的決策,政府依照執行,已經是年底了,這些問題都是要解決的。

徐少傑知道趙華軍的打算,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如果市委現在改變以前的政策,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淮揚市的幹部待遇得不到保證,下面縣市的情況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如果市委維持以前的資金使用情況,那麼,下面的問題依舊存在,而且責任是市委的,總之,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大難度在於,德陽市缺錢。

徐少傑幾乎沒有怎麼考慮,就做出了決定,他強調指出,資金的開支問題,是政府的事情,市政府一定要想辦法,綜合協調,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這是目前政府最爲重要的工作。徐少傑不動聲色將皮球推回去了,他不會上趙華軍的當,也不會提出來資金的缺口問題,早不彙報這樣的事情,現在拿出來說,以爲他徐少傑是傻瓜啊,明明沒有好的選擇,想着轉移矛盾,想着找難題,徐少傑不會幹。

趙華軍的態度也是明確的,直接說到了資金缺口的問題,徐少傑笑着說了,以前不也是解決了問題的嗎,事急從權,自己只有一個要求,保證幹部職工的工資,保證一定的福利,要維持德陽市的穩定。

辦公室裡面的氣氛有些緊張,劉森林坐在一邊無比的尷尬,看着市委書記和市長鬥心思,劉森林是說不出的難受,領導之間有不同意見了,他這個副職,到時候就要騎牆了,最終的矛盾,可能還是要落到他的頭上的。

果然,趙華軍開口了。

“徐書記,資金存在缺口,政府想不出來好的辦法解決,以前,我們都是召開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年底的資金開支問題,到了現在,我建議,還是召開常委會,集思廣益,大家一起來想辦法、出主意,劉市長是主管這方面工作的,要拿出來一個方案,到時候在會上研究討論,通過之後,市政府執行。”

“趙市長,我看暫時沒有這個必要,要常委會來研究年底開支的總體盤子,不是很現實,如今各自都有工作,也正是忙碌的時候,既然是市政府的工作,市政府召開市長辦公會或者是政府常務會,研究解決,我還是那句話,保證幹部職工的工資,保證一定比例的福利待遇,至於明年的資金開支渠道和辦法,劉市長可以多考慮一下,現行的體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在常委會上面研究,提出解決的辦法。”

趙華軍的臉有些紅了,他想不到,徐少傑會這樣乾脆,不留情面,無論怎麼說,都是在一個班子裡面工作,雖然說自己有爲難徐少傑的意思,但是,市委還是要承擔責任的,自己只是市長,況且,鍾林都強調過了,市政府要服從市委的領導。

趙華軍知道,自己心裡不服氣,就是要在一定的程度上找難爲,這次高速公路和鐵路的項目,市政府基本被排斥到了一邊,說話起不到什麼作用,趙華軍不舒服,既然你徐少傑有能力,那就大包大辦,所有事情都扛下來,都做出來指示。

“徐書記,目前的資金方面,的確存在困難,德陽市財政的問題不大,主要是下面縣市,存在一定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辦法,今天是小範圍的討論,我就直接提出來了,動用項目資金來發工資,徐書記爭取到的3000萬元的項目資金,已經到位了,還有市委市政府的儲備金,剩下不少,這些資金,補貼下面縣市,能夠保證工資的發放。”

徐少傑面無表情。趙華軍確實厲害,一直在逼着自己表態,動用項目資金髮工資,不是太大的錯誤,但也是錯誤,上面如果知道了,會追究責任的,目前這樣操作的地方不少,都是因爲財政困難的問題,但大家不會提出來,做了也就做了。

徐少傑對趙華軍已經不是一般的意見了,動用項目資金髮工資,你趙華軍做就是了,萬一有什麼問題,市委市政府集體承擔責任,可你在這裡提出來幹什麼,徐少傑相信,德陽市以前也一定是這樣操作的,本來就沒有什麼錢,不動用項目資金,幹部職工喝西北風啊。

“劉市長,你是主管財政的市長,你是什麼意見?”

徐少傑掃了一眼劉森林,雖然徐少傑相信,遲遲不彙報財政收支的情況,應該是趙華軍的主意,可你劉森林是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你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能力,爲什麼不早彙報,爲什麼事到臨頭了,在如實彙報。

劉森林的身體抖動了一下,這個時候,他知道徐少傑心存不滿,今天是一定要表態的,而且這樣的表態,涉及到了徐少傑和趙華軍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自己一定要做出來選擇。如果自己說出來按照以往的慣例,可以動用項目資金,就是支持了徐少傑,徐少傑可以不表態,如果自己推說想不到好的辦法,不知道該怎麼操作,就是支持了趙華軍,因爲自己和趙華軍一樣,逼迫這徐少傑表態,這樣的表態,是要承擔責任和後果的。

“徐書記,趙市長,我認爲,可以按照以往的辦法操作,德陽市的經濟條件不好,省裡也是清楚的,現在是年底了,保證工資的發放,是市政府的責任,雖然說德陽市不存在這方面的問題,但下面縣市存在困難,市政府不能坐視不理,我是支持趙市長的意見的。”

趙華軍的呼吸聲有些沉重,他沒有看劉森林,在市政府裡面,兩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趙華軍一直都是信任和支持劉森林的,想不到這樣的關鍵時刻,劉森林會倒戈,看來人都是不能相信的,特別是在官場上。

“好了,既然有意見了,市政府就去具體操作。”

趙華軍離開辦公室的時候,沒有和徐少傑握手,也沒有理睬劉森林,到了樓下,看見慢慢走過來的劉森林,趙華軍開口說了幾句話。

“劉市長,我最近身體有些不舒服,到省城去檢查一下。應該怎麼做的,徐書記有指示了,我也提出來意見了,你按照這些意見辦理,協調負責一下政府的日常工作,有什麼事情,和我電話聯繫。”

趙華軍說完上車了,劉森林站在門口,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車子啓動以後,趙華軍想了想,做就做到底,他掏出了手機,撥通了徐少傑的電話,告訴徐少傑,自己的身體有些不舒服,這些天到省城去檢查一下,市政府的日常工作,已經安排劉森林同志負責任了。

徐少傑接完電話之後,表情異常的冷峻,想不到這麼快就和趙華軍之間產生了矛盾,更想不到趙華軍會玩這一手,看來今後的工作,真的不會很順利啊。徐少傑到德陽市的時間不長,目前不能夠公開和趙華軍之間的矛盾,省委沒有調整趙華軍,總是有理由的,自己這個市委書記,還要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有不同意見了,就想着調整誰,就想着告狀,那是弱智的表現,是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現。

爲了德陽市的發展,徐少傑暫時不會計較趙華軍的所作所爲,或許趙華軍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會無所顧忌的,這也是一種態度,到了如今的高位,領導之間撕破臉皮的事情,是不會做的,大家見面之後,依舊是笑呵呵的,所謂當面叫哥哥,背後掏傢伙就是這樣的形容了,可趙華軍今天的反映有些反常,剛剛說到了資金的事情,趙華軍就將一攤子的事情,全部扔給了劉森林了。

幾分鐘的沉思之後,徐少傑明白了,趙華軍的這個做法,很大的程度上,是做給劉森林看得,徐少傑禁不住埋怨自己的弱智了,今天的小範圍討論,給予趙華軍最大打擊的,並不是自己,而是劉森林,劉森林是常務副市長,和趙華軍朝夕相處,關係應該是非常親密的,合作也是很不錯的,想不到今天劉森林會這樣表態,趙華軍一定是沒有想到的。換位思考,徐少傑覺得,趙華軍這幾個月來的時間,還是受到了一些打擊的,以前的盧雲凱過於強勢,趙華軍一定是有些憋屈的,好不容易主要領導調整了,自己來到了德陽市,以爲可以憑着資歷揚眉吐氣了,誰知道上下都難以得到支持。

徐少傑是不會發善心的,要做好德陽市的工作,很大的程度上,就是要集權,要給那些願意做事情的人權力,要控制一部分人的權力,幾個月的經歷,徐少傑已經感覺到了,趙華軍的主要精力,沒有在工作上,一直對權力的大小耿耿於懷。這樣的態度,不是徐少傑能夠接受的。

至於說劉森林,徐少傑暫時不會表態,以前跟着誰走,是形勢所迫,徐少傑可以不計較,但面臨的工作,還是要完成的,如果說劉森林能夠妥善處理好眼前的事情,能夠做好政府應該做的工作,徐少傑會和劉森林交心談心的。如果劉森林三心二意,想着兩頭都討好,到時候,徐少傑也不會客氣。腳在自己的身上,下一步怎麼走,就要看劉森林的選擇了。

徐少傑不喜歡做趁火打劫的事情,如果哪個幹部臨時改變了主意,對自己稍微有利了,都拉到了麾下,這樣的同盟是不牢固的,身邊沒有一幫人,沒有一幫真正做事情的人,徐少傑改變不了德陽市的現狀。如果說麾下的幹部還三心二意,還做出來窩裡斗的事情,徐少傑就感覺到更麻煩了。

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172章 人盡爲我所用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915章 一個傳奇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309章 做人有傲氣 做事請低頭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389章 馬蜂窩第2章 打工第302章 拍板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683章 人心(1)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793章 不是容易的事情第424章 蛻變(2)第653章 改高高在上爲下訪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445章 驚人的交代(2)有關宦海無聲閱讀的幾點說明必看第308章 忙亂(3)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550章 地盤論(2)第486章 淡定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52章 瑣事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308章 忙亂(3)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282章 孫華的選擇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101章 不一樣的抗爭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174章 暫時的結盟(1)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602章 崩潰(2)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190章 提前的調整(3)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735章 抉擇(4)第433章 上任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218章 隱痛(2)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828章 遲來的視察(1)第83章 厲害的譚玲莉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62章 劉志華的辦法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416章 順藤摸瓜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481章 那些感動人心的事情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816章 老調重彈(3)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413章 黃志華的麻煩(2)第164章 孫勇的情況第701章 生死較量(2)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
第322章 革命化的春節第172章 人盡爲我所用第72章 該忍就要忍第663章 孟耀飛的軟肋第220章 風雲突變(2)第915章 一個傳奇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494章 特殊的客人(2)第317章 惡化的事態第309章 做人有傲氣 做事請低頭第104章 丁原視察花冠村第389章 馬蜂窩第2章 打工第302章 拍板第15章 夜市驚魂(2)第434章 現實情況第716章 不要遮羞布第328章 武聖軍和郎世福的態度第847章 風波驟起(6)第683章 人心(1)第99章 劉宏的婚禮第793章 不是容易的事情第424章 蛻變(2)第653章 改高高在上爲下訪第88章 水泥廠的風波(1)第528章 追查項目資金?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475章 江湖中的事情(1)第329章 餘懷祥的憤怒第639章 不要好高騖遠(2)第841章 省委常委會(2)第445章 驚人的交代(2)有關宦海無聲閱讀的幾點說明必看第308章 忙亂(3)第264章 沙隆縣的最後一件事情第150章 想不到的事情(1)第759章 事與願違(1)第550章 地盤論(2)第486章 淡定第833章 民族風情與旅遊資源(1)第821章 謝志偉的臭棋(2)第852章 瑣事第707章 生死較量(8)第387章 淮揚市政府副市長第615章 劉宏的懺悔第179章 侯義坤的選擇(2)第884章 難辨優劣第308章 忙亂(3)第289章 無奈的調動第282章 孫華的選擇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335章 鄭鬆的衝動(2)第101章 不一樣的抗爭第346章 意味深長的談話第174章 暫時的結盟(1)第234章 不平靜的春節(1)第602章 崩潰(2)第175章 暫時的結盟(2)第190章 提前的調整(3)第334章 鄭鬆的衝動(1)第287章 黃思軍的考慮第735章 抉擇(4)第433章 上任第227章 譚玲莉如願第218章 隱痛(2)第343章 遲到的調整第720章 尷尬的聽證會(1)第766章 大病救助(1)第747章 視察工作(2)第316章 突如其來的上訪第142章 李明的彙報第696章 僞造的報紙(1)第864章 歐陽雲濤的心裡話第757章 徐少傑的建議(6)第828章 遲來的視察(1)第83章 厲害的譚玲莉第261章 人事調整的較量(1)第62章 劉志華的辦法第737章 調整的風波(2)第432章 白長林的教誨第668章 宣傳的誤區(2)第607章 我們的信心(2)第416章 順藤摸瓜第626章 幹部的調整第180章 算計和反算計第481章 那些感動人心的事情第19章 家裡的安排(2)第798章 張勳的彙報(2)第816章 老調重彈(3)第236章 市政府領導的調整第310章 商人逐利第413章 黃志華的麻煩(2)第164章 孫勇的情況第701章 生死較量(2)第440章 死刑判決第883章 各有各的想法(2)第138章 漸漸浮現的矛盾第277章 老幹部的怒火(2)第27章 哥哥的終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