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章 陳妍的破格提拔

(爲書友26784426朋友加更,多謝朋友的打賞。另外多謝早春無敵朋友的月票。)

柴公公暗歎了一口氣,他覺得,怎麼封賞王錚都不過分,王錚雖然不計較虛名。可其他將士們不服的話怎麼辦?如果因爲對王錚的屢次封賞不公,而引起軍變的話,那可就會牽扯到許多人的性命。

“正是,護國大將軍之職,歷史上絕無僅有。皇上不想按規矩封賞王將軍的話,不封就是了,弄出個護國大將軍的虛職,糊弄人作甚?”

錢望對皇上的做法深惡痛絕,他極少這麼說話,今天也是忍不住了。

皇上和房相兩人的老臉上,是一陣青一陣紅的。

大鄭言論自由,任何人都不會因言獲罪。這是祖訓,祖訓類似於後世的憲法。即便朝臣們說的再難聽,即便黑老包再次噴皇上一臉唾沫,他也沒有任何辦法。

鄭成擡眼看看其他人,卻看到諸大臣均是義憤填膺。沒說話的那些,顯然也對封賞王錚的做法不滿。

朝廷如果不按規矩來,那以後的封賞制度就亂了套。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一旦亂了套,就是朝堂生亂的開始,是兩幫人有理由爭吵的開始,也是黨爭的苗頭,此例萬不可開。

所有大臣,均嚮往着萬國來朝宣睿盛世,都想在史書上留一個大大的好名聲。

而現在,經過大家數十年的不懈努力。主要是,經過王錚這三四年的不懈努力,大鄭是越來越富強,眼看着,宣睿盛世已不遠矣!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怎能因爲皇上對將領的封賞不公,而引起禍事?

假如···萬一王錚不服,他的手下不服,禍事一起就無法收拾。

試想,放眼全大鄭,甚至周邊所有的大國小國,誰會是王錚的對手?誰能打得過,王錚手下的那些煞神?

王錚的忠心,大家有目共睹,他不管有再大的兵權,他也不會帶兵造反。

如果王錚有野心,別的就不說了,他僅需去了蒙遼,找他婆娘肖燕燕就行了。以他和肖燕燕的能力,王錚在蒙遼就能做皇上,夫妻倆同心協力,即刻橫掃六合八荒。

屆時,放眼整個華夏的所有區域,誰會是他們夫妻的對手?

因此,即便封王錚爲天策上將又能如何?

他不想造反的話,封他爲天策上將,讓他開府建衙,他照樣不會反。

他如果想造反的話,他就算是現在的罪囚身份,依然能振臂一呼從者雲集。

所以說,封不封王錚爲天策上將,結果都是一個樣。那皇上,還何必不按規矩來,讓王錚的手下不服氣呢?

“朕意已決,封賞王將軍的職銜和爵位不變,但是···”

皇上咬着後槽牙,狠狠地說道:“王將軍的爵位,可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封國洛陽府。”

皇上鄭成的這句話,把所有大臣驚得目瞪口呆。

這一下,所有人都不吭聲了。

皇上爲了不讓王錚掌握太大的軍權,竟然允許王錚的爵位可世襲罔替,居然還封國洛陽府。

世襲罔替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卻是所有的文臣武將,想都不敢想的。大鄭自開國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先例。異姓開國公封國也沒有先例。

現今,大鄭的爵位承襲制度,基本上是普通世襲制和終身爵。

普通世襲制,是子孫每承襲一次則降一級,過幾世之後,假如沒有新的大功勞,再次被朝廷提升爵位的話,爵位也就沒有了。

包括皇上鄭成現在的叔伯兄弟,數代以後,也是平民一個。

終身爵更慘,終身爵是,只有立下大功的本人有爵位,本人死後,則身死爵滅。後代子孫不能繼承。

而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就是後世所說的鐵帽子王的意思。

就是說,只要大鄭這個皇朝一直存在,王錚的子孫,就永遠能繼承他的爵位,並且不會被降級。

由此可見,皇上爲了不讓王錚,掌握太大的軍權,是下了多麼大的決心。

說白了,皇上也怕王錚不服,更怕王錚手下的將領不服,從而引起戰禍。他還擔心王錚的軍權太大,會危及他子孫的皇位。纔不得不這麼辦。

他今年已近六十歲,已沒有多少年好活,可王錚還不到三十,他還太年輕。

他相信,王錚念着和他的情誼,絕對不會造他的反。

可在他百年之後,他的兒子如果繼承了皇位,如果得罪了王錚的話,他就不敢保證,王錚還會像對待他這樣的忠心了。

所以,爲子孫後代計,皇上寧願破例允許,王錚的爵位世襲罔替與國同休,封國洛陽府,也不想封王錚爲天策上將。

天策上將的軍權太大,職銜太高,皇上鄭成不得不防。

天策上將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種,職位在親王、三公之上,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可三師幾乎全是死後的追封,活着的一個也沒有。

天策府則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衛府之上;天策上將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爲天策府中的官員。

假如封王錚爲天策上將,則他就成了大鄭,除了皇上和太子外的第三人,是兩人之下,億兆人之上。而天策府‘許置百官’,就是大鄭的另一個小朝廷。

即便是驃騎大將軍,也是天下兵馬大元帥,也是類似後世,三軍總司令一級的人物,也有極大的軍權。

華夏曆史上,一共纔有不足十位人物,曾被封爲天策上將。

五代十國時就有六位,但五代十國,卻是個大混亂大破壞的時代。

有一首詩說得好:朱李石劉郭,樑唐晉漢周,都來十五帝,播亂五十秋。

整個五代十國,十五個皇帝加起來,卻僅僅有五十三年的帝位。

所以說,五代十國時的天策上將,可以直接忽略。

遼國好像有一位皇帝,曾經把他自己封爲天策上將,自封的更是糊弄人,也可以忽略。

歷史上,真正名副其實的天策上將,僅有唐朝的李世民一人。

可李世民就是因爲軍權太大,最後和太子李建成爭帝位,發動玄武門之變,誅殺了他的親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

並且,蔚遲恭手拿鋼鞭逼迫李淵退位,李世民政變成功才得登大寶。

五代十國時的那些天策上將,也有不少是軍權太大,殺了皇帝后自立爲帝的。

現在的大鄭,雖然沒有唐朝和五代十國,但在前朝的大梁朝和大陳朝末期,也發生很多,和隋唐以及五代十國類似的事情。

前朝有過的血的教訓,皇上鄭成不可能不慎重,他未雨綢繆,不可能封王錚爲天策上將。

只是爵位的世襲罔替就好多了,只要王錚沒有太大的軍權,爵位就只是他的榮譽,能讓他和他的子孫,世世代代地生活的很好。他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就會大大減少。

皇上嚴格控制王錚的軍權,即便不惜讓王錚的爵位世襲罔替,也堅持要這麼做。大臣們也就不再反對。

其實,皇上的想法是對的,大臣們也不想讓王錚的軍權太大,危及社稷安全。

王錚的封賞定了下來,就該說別的將領了。

只要王錚的封賞沒了問題,其他的就好說了,羣臣商量之後,在提到對陳妍的封賞時,皇上又看了房相一眼,房相一點頭,皇上也就明白房相是什麼意思了。

陳妍因爲曾被王錚戲稱爲母老虎,她對王錚非常的不滿。她還曾經氣呼呼地找王錚算過賬,那次皇上和柴公公都知道。

因此,鑑於陳妍與王錚不合,皇上和房相的意思是,破格提拔陳妍。

以後讓陳妍鉗制王錚。

大鄭的朝堂不能太一團和氣,必須有對立。有對立纔會有爭議,才讓皇上更放心,才讓皇上更容易管理大臣。

不怕文武官員的本事大,皇上和房相只要掌握好平衡之道,大鄭的朝堂,就始終會在控制之中。

因此,房相提議,皇上贊成。

陳妍因連滅數國功勞太大,也就被連升數級,被封爲鎮軍大將軍,柱國,二等開國伯。

如此一來,陳妍一躍而成了,比她叔父陳琦還高了半級的,從二品的柱國將軍。

但陳琦毫不介意,高興的嘴岔子咧到了後腦勺。

陳妍的爵位封的稍低了些,可這不是還有兩個小國沒滅嗎?叔侄倆相比,陳琦甚至都沒有爵位。

文官除非是,曾經率兵爲國家開疆拓土,要不都沒有爵位。爵位是專爲武將而設。

因爲王錚的原因,他教出來的將領,就不可能超過他的職銜。因此,韓庚也只是被升了爵位,成了一等開國侯,其他封賞不提。

項梁因爲這一戰,累功成了柱國將軍,三等開國侯。

萬喜和高丕,歷經千難萬險渾身浴血殺透重圍,及時趕到懷州攻克了懷州,並且還及時趕到了興州,幫助項梁等拿下了興州。

萬喜和高丕也是居功至偉,被封爲柱國將軍,一等開國伯。

韓客和石坤,均因爲對拿下西夏的都城興州,起了關鍵性作用,累功被封爲正三品的冠軍大將軍,上護軍。

他倆距離從二品的柱國將軍,已經僅有一步之遙。

申四因救援及時,是攻克興州的首功,被封爲從三品的雲麾將軍,護軍。

申四跟隨王錚學習了一年多,對王錚的戰法戰術最爲理解。獨領一軍時打的勝仗就太多。他這兩年的升遷速度,也讓別人眼紅。

而戴忠,因爲他攻克的交趾和寮國的都城,都是因爲陳妍的幫助,再說,他現今還沒有滅一國,就以後再議。

以後,假如戴忠能獨自滅掉佔婆和真臘,那他被破格提拔升爲柱國將軍,就也在情理之中。

可如果,還是陳妍拿下的佔婆和真臘,他的柱國將軍之職,就有點懸了。而陳妍,也必會被封爲開國侯。

其實,也怪戴忠太不爭氣,他的本事也確實太小。

他一個四五十歲的大男人,已領兵多年,現在帶領六萬兵馬,只是進攻一個還沒有蒲甘的領土面積大,屁大點的交趾和寮國,居然屢次需要陳妍數百里救援,才能攻克稍大點的城池。

朝臣們就有些不喜歡他,對他的封賞,也就沒有幾個人提議破格提拔,就這麼暫時擱置了下來。

對將領們的其他封賞,比如錢糧布帛土地宅院,以及陰襲幾個兒子等等,自然也都有,此處不再一一列舉。

除了這些領軍的主將,其他將士的封賞,待戰後按功再議。

這次的封賞,同樣是因爲王錚被壓制的原因,也沒有按規矩封賞。主要是爵位和職銜不符。

將領們的職銜封賞的還行,基本是按功勞升的職,可爵位就低了些。

比如,柱國將軍的爵位,至少也應是三等的開國侯。可萬喜和高丕,以及陳妍,卻只是被封爲開國伯,整整低了一級。

但因爲王錚被壓制的太狠,朝廷也只能這麼封賞別的將領了。

即便是這樣,陳琦也已經很滿意了。

他侄女兒陳妍,跟着王錚纔多久?

她一年多前還是個七品校尉,可這纔不到兩年的時間,陳妍居然就成了柱國將軍,開國伯。比他這個做叔父的職位,還高了半級。

他以後,凡是在正式場合和侄女兒陳妍說話,都要規規矩矩地稱呼一聲···陳大將軍。

總的來說,雖然不太合理,但也勉強能說得過去,應該不會引起,將領們太大的不滿。

南疆和西夏的兩場戰事下來,王錚的手下,又升上了四位柱國將軍。

要不,衛戌軍和其他衛鎮的將領,即便是擠爛頭,也都想跟着王錚上戰場殺敵呢!

可惜,王錚對手下將領,和軍士的要求太過於嚴厲。不是經過曹顯和韓庚特訓的,通不過魔鬼訓練的,誰都別想成爲他手下的精銳。

不是精銳就無法執行特殊的任務,就無法得到破格封賞。

比如,陳斌現在,還率領着十萬邊軍,在宥州附近晃悠呢!

陳斌和那十萬邊軍,能力不行戰力不強,就無法參與奇襲興州的大戰。

他們最後的封賞,和打下西夏都城,興州的那些將士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132章 上林苑詩會079章 新式武器474章 雞腸,雞血393章 紅水河遇伏163章 標準件生意054章 出兵草原181章 翁婿談心 2467章 新的貼身丫環463章 猿糞啊454章 比武招親061章 重獎245章 映花琳琅336章 狄青和楊廣511章 恆安有喜070章 惱人的風雪莊166章 破城之議413章 陳妍的憤怒308章 李昊現身312章 汝陽王府156章 軍改與否006章 可憐的莊稼地180章 翁婿談心 1355章 懷州失守279章 朝臣衆生相472章 高人指點327章 散盡萬貫家財318章 九天玄雷非死不能活逍遙丹319章 鬱悶的王錚225章 和肖太后的和談267章 小胖墩兒駕到056章 衛晃的蛻變326章 王錚的絕招523章 離開上京334章 好水川之戰132章 上林苑詩會177章 大婚186章 天子劍令289章 姐妹來訪523章 離開上京385章 長子王思錚054章 出兵草原038章 閒談021章 立威208章 策反蒙古部落340章 危急軍情316章 柳十孃的來歷080章提督人選101章 望遠鏡283章 胭脂奴的心事234章 夫妻談話168章 柴公公的來意526章 莊園裡的談話017章 逃命380章 靜州城外400章 婦人秋水383章 攻克靜州159章 聚會2353章 攻克興州城009章一派胡言249章 軍事任命171章 欺負公主308章 李昊現身419章 以死明志470章 項梁的第一次敗仗386章 戰俘的分配問題244章 兩個財迷018章 欽命王將軍165 蓆棚瑣事350章 興州戰事499 胭脂奴的殷勤307章 失魂的王錚324章 軍事規劃501章 儲君之爭152章 霹靂炮的改良420章 竟然是假自殺023章 王錚的論文135章 太子的目的019章 狙擊194章 神兵突進220章 生擒韓德壤257章 三個財迷452章 沒藏黑雲的要求082章 將士進京126章 蝶戀花046章 選拔237章 路遇老丈人181章 翁婿談心 2361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462章 沒藏黑雲來訪186章 天子劍令100章 管賢和木風152章 霹靂炮的改良187章 援軍開拔279章 朝臣衆生相395章李昊之死082章 將士進京302章 教肆坊381章 再添煩惱258章 母老虎057章 大捷
132章 上林苑詩會079章 新式武器474章 雞腸,雞血393章 紅水河遇伏163章 標準件生意054章 出兵草原181章 翁婿談心 2467章 新的貼身丫環463章 猿糞啊454章 比武招親061章 重獎245章 映花琳琅336章 狄青和楊廣511章 恆安有喜070章 惱人的風雪莊166章 破城之議413章 陳妍的憤怒308章 李昊現身312章 汝陽王府156章 軍改與否006章 可憐的莊稼地180章 翁婿談心 1355章 懷州失守279章 朝臣衆生相472章 高人指點327章 散盡萬貫家財318章 九天玄雷非死不能活逍遙丹319章 鬱悶的王錚225章 和肖太后的和談267章 小胖墩兒駕到056章 衛晃的蛻變326章 王錚的絕招523章 離開上京334章 好水川之戰132章 上林苑詩會177章 大婚186章 天子劍令289章 姐妹來訪523章 離開上京385章 長子王思錚054章 出兵草原038章 閒談021章 立威208章 策反蒙古部落340章 危急軍情316章 柳十孃的來歷080章提督人選101章 望遠鏡283章 胭脂奴的心事234章 夫妻談話168章 柴公公的來意526章 莊園裡的談話017章 逃命380章 靜州城外400章 婦人秋水383章 攻克靜州159章 聚會2353章 攻克興州城009章一派胡言249章 軍事任命171章 欺負公主308章 李昊現身419章 以死明志470章 項梁的第一次敗仗386章 戰俘的分配問題244章 兩個財迷018章 欽命王將軍165 蓆棚瑣事350章 興州戰事499 胭脂奴的殷勤307章 失魂的王錚324章 軍事規劃501章 儲君之爭152章 霹靂炮的改良420章 竟然是假自殺023章 王錚的論文135章 太子的目的019章 狙擊194章 神兵突進220章 生擒韓德壤257章 三個財迷452章 沒藏黑雲的要求082章 將士進京126章 蝶戀花046章 選拔237章 路遇老丈人181章 翁婿談心 2361章 接二連三的喜事462章 沒藏黑雲來訪186章 天子劍令100章 管賢和木風152章 霹靂炮的改良187章 援軍開拔279章 朝臣衆生相395章李昊之死082章 將士進京302章 教肆坊381章 再添煩惱258章 母老虎057章 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