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仁宗之仁

解除了枷鎖的甘奇,直感覺渾身輕鬆起來。這個時代的枷鎖,由枷與鎖組成,木枷,就是一塊厚重的大木板,二三十斤的重量,其中一個大洞,用來放脖頸,兩個小洞,用來放手腕。

把這麼重的東西放在脖子上掛着,掛一會還好,掛久了,那就真是受罪了。還有鎖,就是鐵鏈子,加在一起三四十斤。若是戴着這些東西,發配幾千裡趕路,可見其中受的罪過之深,罪犯的脖子都會潰爛。

甘奇不過感受了兩個多時辰,已然受不了,這戲實在難演。

趙禎已然開口發問:“甘奇,朕問你,皇城司中,可有爲難與你?”

甘奇搖頭答道:“回稟陛下,不曾爲難。”

一旁的胡瑗聞言,連忙又與甘奇急道:“道堅啊,皇城司乃粗魯軍漢之所,豈能不爲難你?陛下當面,直管說就是,自會與你做主。”

胡瑗這話不假,府衙的大獄裡,進去之後,自然就會受罪,甘奇也知道,所以甘奇才前後謀劃了一番,讓自己不受罪,那押官李明本也準備把甘奇帶回去之後,好好懲治一番,奈何後來他也不敢了。

甘奇看了看胡瑗,答道:“胡先生,皇城司之人,本也是奉命行事,此事與他們本就無關,罷了罷了。”

甘奇這一刻,戲精附體。卻正中仁慈皇帝的下懷,趙禎大概覺得甘奇也有一顆仁慈之心。

卻見趙禎點着頭,往文彥博看了看,問道:“文卿,那皇城司之事,當真與你無關?”

文彥博心在打鼓,卻是口中連忙說道:“陛下,此事當真與臣無關啊,許是甘奇真犯了什麼律法也不一定。”

趙禎當了三十多年的皇帝,仁慈也不代表傻,在這與士大夫共天下的大宋,有些事情可爲,有些事情不可爲。在皇帝趙禎心中,也是如此,一般小事,他都可以得過且過,甚至一般疏忽,他也可以睜隻眼閉隻眼,但是許多事情,總要有個底線。

比如甘奇之事,甘奇詬病文彥博蜀錦之事,乃至甘奇說御史唐介罷官之事,這些事情,甘奇並未說錯,因爲趙禎就是當事人之一。趙禎也可對文彥博得過且過,不去深究。

但是文彥博千不該萬不該,把甘奇這個說直話的人拿來打壓。這就不符合趙禎的處事方式了。

卻聽趙禎開口:“李憲,去把皇城司幾個勾當公事都叫來,叫到隔壁小廳等候着,朕要親自見一見他們。”

叫到隔壁等候?文彥博一聽這話,就知道大事不好,若是叫到書房裡來,那還好,至少還有文彥博辯駁的餘地,文彥博也可以與押官李明暗示一些什麼,但是叫到隔壁去,問題就不一樣了,甚至也代表皇帝心中真起了疑心。

文彥博連忙開口說道:“陛下,臣有罪,臣有大罪。”

“嗯?文卿何罪之有啊?”趙禎頗感意外。

“臣之罪,在於教子無方,犬子文德彰,竟然敢縱容奴僕毆打太學生,致使胡先生與諸多太學生如此氣憤,雖然臣也曾到得太學親自謝罪,也給受了欺辱的太學生們賠償了湯藥休養費用,此事之後,臣也把這個不孝之子送到了開封府受罰,但是子之罪,父之過也,還請陛下責罰。”文彥博一邊說着,一邊慢慢往地上跪去,也是個涕淚俱下。

文彥博這麼說一通,目的何在?

趙禎聽到這裡,微微嘆了一口氣,卻問起了甘奇:“甘奇,朕且問你,這份傳於民間的京華時報,可是你起的意?”

甘奇點頭:“回稟陛下,正是學生創辦了此報,以教化之用。”

趙禎又俯身看了看報紙,說道:“嗯,教化之用,這報紙,朕也看過一次,說法,說詩詞,說遊記,還有百姓喜聞樂見的娛樂之事,好東西啊,你花費甚巨,辦此民報,還能大膽進言,不錯不錯。”

趙禎這是在誇,甘奇連忙謙虛答道:“陛下過獎,此報乃發售之報,是賣給百姓們的。只是頭前辦報之處,也被皇城司給封了。”

“賣?售價幾何?有人買嗎?”趙禎又問。卻並沒有去問皇城司封了甘奇報紙的事情。所謂簡在帝心,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了,其實趙禎心中瞭然。

“售價兩錢,買者甚衆。”

“兩錢?兩錢,聊勝於無啊,如此好物,當爲長久計,不能半途而停,依朕之想,便從內庫裡每個月撥一百貫錢與你,算是貼補了。”趙禎身爲皇帝,自然站在皇家的角度來思慮問題,給錢這件事情上,可不僅僅是爲了貼補報紙一直辦下去。更是爲了皇家的名聲,身爲皇帝,納諫之名,廣開言路之名,是必須要的,特別是趙禎這種皇帝。

還有一點,其實也在暗示甘奇,收了我的錢,那就得知道該怎麼說話。大膽進言沒事,甚至鍼砭時弊也無妨,有一點一定要記住,那就是皇家必須是正面的。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大概就是這麼一個道理。甚至以後,皇帝說不定也要利用一下這份報紙,引導輿論,灌輸思想,宣揚政策。

趙禎畢竟當了幾十年皇帝了,這點小手段,手到擒來。趙禎做得更聰明的是這一個月一百貫錢,不從戶部出,不從禮部出,甚至都不從太學出,而是內庫出,內庫就是皇帝的私錢。

話已經說到這裡,甘奇豈能拒絕?唯有連忙說道:“拜謝陛下恩典。學生一定把陛下的每一個錢用好,更要讓看報之人知道陛下之廣闊胸懷,一定竭盡全力辦好此報。”

甘奇也是上道,知道也要給皇帝掙一個名頭,如此也是各取所需。京華時報有了皇帝做後盾,往後甘奇也就心安了,想怎麼噴就怎麼噴,也不用擔心時不時被人查封。

此時的文彥博,見得皇帝忽然與甘奇說起了報紙的事情,完全沒有迴應他剛纔的話語,已然滿腦門子都是汗。

文彥博又開口說道:“陛下,臣有罪,還請陛下責罰。”

趙禎看向文彥博,點頭說道:“文卿,責罰就不必了,龍生九子,尚且各有不同,何況文卿乎?文卿這麼多年,爲國操勞,鞠躬盡瘁,朕都看在眼中,明在心中。頭前文卿送來請辭的奏摺,朕卻以家國之事奪了情分,此時一想,實在不該太過無情。”

文彥博大驚失色,連忙拜下,口中說道:“爲國鞠躬,乃臣子之本份,萬不敢居功。”

趙禎轉頭問了身邊人一語:“皇城司那幾個勾當公事到了嗎?”

一旁的內侍答道:“回稟陛下,還未到呢,想來不會這麼快。”

趙禎忽然擡手說道:“罷了,罷了,去吩咐一聲,叫他們不必來了。”

一旁的內侍聞言雖然疑惑,卻也連忙起身去傳旨意。

趙禎就是這麼一個皇帝,心中不爽,卻不出言怒斥,還要給文彥博留情面,不把文彥博至於那種真正尷尬丟臉的境地。

文彥博豈能不懂這些?又豈能不知道皇帝此時的意思?已然真正老淚縱橫,環顧左右,沒有一個出言相幫之人,唯有再下一禮,說道:“老臣年邁,不能鞠躬聖前,還請陛下一定多多保重龍體。”

趙禎揮了揮手,慢慢轉頭,似也有淚水一兩滴。然後開口:“胡先生,帶着學生們回去吧。”

胡瑗大禮而下:“陛下聖明,老臣告退。”

甘奇看得懂面前這些事情,對皇帝趙禎又多了一些認識。事情到得這個地步,證人也不見了,怒也不發,就這麼輕描淡寫過去了,一個宰相罷官,明面裡還如此保留情面,這皇帝,當真是個念及舊情之人。

今日也出乎了甘奇的預料,本以爲到得御前,應該是一番激烈爭奪分辨,哪裡想到是這麼輕描淡寫。上位之人,還真不是市井官司,這種場面,也給甘奇上了一課。

仁宗是仁,但他畢竟是個皇帝,而且還是當了三十幾年的皇帝,簡在帝心,不是一句假話。甘奇也明白,之後那幾篇詬病文彥博的文章,當不必在寫了。

甘奇也拜下,說道:“多謝陛下。”

趙禎慢慢起身,掃視一番,然後起步,揮手說道:“都去吧,都去吧,到此爲止了。甘奇,你也回去好好讀書,來日考個進士,才能真正爲國分憂。”

“謹遵陛下教誨。”甘奇答着,也看着趙禎的背影慢慢離開,動作緩慢,腳步無力,這個皇帝,也老了。

甘奇慢慢起身,走出御書房,擡頭分辨了一下方向,卻被歐陽修叫住了:“甘道堅,稍慢,老夫與你同行幾步。”

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家先生來了!第十六章 與狄青過不去的歐陽修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四百一十五章 左諫議大夫,同知諫院。這位才俊裡面請!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第四十九章 你可是看不起我老趙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子瞻同學,該幹活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炮,工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七十五章 相敬如賓第三百零四章 還當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大姐的忽悠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胡說!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家先生來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魂歸故里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在背後搗鬼?第二百七十三章 戲精甘奇,再次上線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開你甘霸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三百一十六章 王安石可能要崛起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跡江湖的宰相之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堅,道堅啊,慎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堂風雨第二十三章 甘奇,你快出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老頭的太學博士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四十章 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一百頭,買夠爲止第五百九十四章 你得幫我辦件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行你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四十七章 世子趙宗漢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三百八十九章 伺候好,伺候好就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哥,當真回家嗎?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甘博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一百章 男兒當殺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君臣!(感謝書友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五十四章 打周侗!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五十七章 勇,退(感謝鹹魚蘇卡萬賞)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地善良的甘主事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之賭神篇第二百四十三章 何爲家國?老淚縱橫!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五百零八章 爲人民服務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下人進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老頭的太學博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六十一章 招攬?站隊?第四百五十四章 契丹狗不過如此嘛(五千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披枷帶鎖的滋味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不得奇事(第六更)第二百零七章 甘奇要殺人,要殺許多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第四十四章 大姐你盡胡說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說點啥呢?第一百五十四章 噴王的太學基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
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家先生來了!第十六章 與狄青過不去的歐陽修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四百一十五章 左諫議大夫,同知諫院。這位才俊裡面請!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第四十九章 你可是看不起我老趙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子瞻同學,該幹活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炮,工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七十五章 相敬如賓第三百零四章 還當真是個了不得的人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一百二十八章 趙大姐的忽悠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胡說!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家先生來了!第五百七十四章 魂歸故里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誰在背後搗鬼?第二百七十三章 戲精甘奇,再次上線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開你甘霸第一百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二章 蘇門學士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三百一十六章 王安石可能要崛起第三百章 父母之愛子,則爲其計深遠第四十三章 曾鞏有點老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跡江湖的宰相之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三百二十四章 道堅,道堅啊,慎言!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堂風雨第二十三章 甘奇,你快出來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老頭的太學博士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四十章 我真不是那個意思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一百頭,買夠爲止第五百九十四章 你得幫我辦件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你行你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頭痛哭,懷才不遇第二百九十六章 學院派,講學派,甘黨第四十七章 世子趙宗漢第一百零二章 不枉聖賢第三百八十九章 伺候好,伺候好就行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哥,當真回家嗎?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甘博士第一百六十八章 小廝高俅,治國本質第一百章 男兒當殺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五十五章 君臣!(感謝書友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三百七十五章 甘主事的手段(六千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議和,開邊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五十四章 打周侗!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五十七章 勇,退(感謝鹹魚蘇卡萬賞)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地善良的甘主事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之賭神篇第二百四十三章 何爲家國?老淚縱橫!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寫了一些,來晚了)第五百零八章 爲人民服務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下人進城第三百四十二章 胡老頭的太學博士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六十一章 招攬?站隊?第四百五十四章 契丹狗不過如此嘛(五千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披枷帶鎖的滋味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六百零九章 甘相公要舌戰羣儒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二百八十八章 算不得奇事(第六更)第二百零七章 甘奇要殺人,要殺許多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五百五十三章 這…………第四十四章 大姐你盡胡說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說點啥呢?第一百五十四章 噴王的太學基地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