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富相公,去御史臺嗎?

司馬光在忙着,甘奇也在忙。

如今富弼下獄了,司馬光也被這件事情纏着了。甘奇要正式開始田稅改革,攤丁入畝,把所有的農業稅全部併入土地之中。

京畿爲試點,首先開始進行。詳細的計劃書,操作流程,甘奇已然寫得極其完整,至於具體實際操作上的問題,那就得一邊幹一邊完善。

當甘奇在朝堂上宣佈這件事情的時候,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人開口反對。

朝中這種反應,又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甘奇這個時候開始推行田稅改革,便是想着趁熱打鐵,剛把富弼送進牢裡去,威勢正隆,立馬推行田稅改革,也就是想阻力小一點。

但是完全沒有一人出來說話,這也出乎了甘奇的意料。

攤丁入畝這件事情,明擺着就是動了士族階級的利益,因爲天下的土地,主要都在士族階級手上。所有的農業稅人頭稅,乃至徭役,都歸到土地裡去了,顯然就是要地主們多繳稅。

而那些沒有土地的佃戶們,從此就不用繳稅了。

再把田租做一個硬性的底線規定,賦稅之事,主要的大頭幾乎就都壓在了地主士族的頭上,然後就是少數一些富農階級。

滿朝文武,都是有產階級,都是地主,甘奇這個政策一推行,這些人每年繳稅的數目幾乎都要翻倍。

但是真就沒有一人出來說一句話語。

趙頊倒是聰明,已然開口:“既然諸卿皆無異議,那便按照甘相之法推行變法,從此,天下攤丁入畝,以土地爲繳稅依據,滋生人丁,永不加賦,京畿先行。”

所謂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個承諾看起來有點厲害,其實也就是攤丁入畝帶來的好處,就是說以後不論生出多少人口,朝廷永遠不加賦稅。因爲再也沒有了人頭稅,稅收永遠找地主。

趙頊顯然早就明白其中道理,甘奇在公開這項改革的時候,也早已與趙頊商量得非常詳細。

就這一條法律改革,足以解決大宋朝大部分的造反之事,也能減少很大一部分的行政成本,還能收攏民心,把朝廷與底層百姓的關係拉近,更使朝廷再也不必站在百姓的對立面上,再也不用因爲收人頭稅去得罪老百姓。

衆人依舊皆是不言,卻是內心之中,大小想法層出不窮。

這位年輕的甘相公要這麼幹,於朝廷而言,自然好處無數。但是……

無數人心中,都有這個但是。

但是,地主們能願意嗎?地主是誰?地主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就是士族,就是讀書人的家庭。

甘相公這一舉,把天下讀書人都得罪了。

許多人心中想,也好,終歸都給得罪了,那也就沒有必要在朝堂上說什麼了。

就看着事情,怎麼推行得下去……

就看看地方上,到時候要亂成什麼樣,也看看這位甘相公到時候該怎麼收場?

甘奇也在擔憂這個問題,這事情,怎麼具體在地方上推行下去?

不過有一點,甘奇身後,站着皇帝,這是皇帝的命令。

京畿先行,開封府,鄭州,河南府,汝州,鄧州,蔡州,陳州,潁州,唐州,錦州,襄州,均州,房州,隨州,信陽軍。

這就是京畿了。

怎麼推行下去?

土法煉鋼。

換,他媽的全部換,知州知府,全部換了,換成自己人。

甘奇這回是豁出去了,必須辦成。

換上去的人,既是積累經驗,也是培養人才,京畿做成功了,就得給許多人升官了,再調到天下各地去,繼續幹。

改革,就是這麼麻煩的事情。

換之前,甘奇還得開個幹部培訓班,好好培訓一下這一幫幹部們。

不用說,蔡確李定,陳翰,馮子魚,孔子祥,秦觀,黃庭堅……

馬上要開科舉了,蔡京也肯定要中的,甘奇門下書院裡,總也要再中七八個人,這些小年輕,都弄到京畿各個州府之下去當知縣,還得再從新科進士裡發掘一批人去最基礎,去之前都得上幹部培訓班。

甘奇這麼幹,是充分吸取了歷史上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上下脫節,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地方上實施不了,貫徹不下去。

甘奇自然得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那就是一批一批的培訓幹部,然後讓這些領會了甘相公改革精神的幹部下地方去。

幹得好的升官,再去外地接着幹,幹不好的滾蛋,一輩子當個編修文員。

這種時候,就得來硬手段了,多大能力,多大壓力,多大責任。

甘奇要開始真正的一言堂。

甘奇就喜歡如今這朝堂裡沒人說話的氛圍,有什麼想法,都憋着。

爲了敲打滿朝文武,甘奇還故意發問:“司馬中丞,不知富相公之事調查得如何了?若是沒有什麼問題,也不要太爲難富相公了,早早把富相公放回去,朝堂上有富相公坐鎮,我行這變法之事,也有人問一問。”

甘奇這話說出,就是說給所有人聽的,讓這些人知道,如今甘相公是不能得罪的。

倒是司馬光沒有多想,他還真以爲富弼之事與甘奇無關,便答道:“回稟甘相,下官已然把人員指認清楚了,那些人皆是富相心腹不假,許多還沾親帶故。審問之下,那些人也招了一些事情,那百萬貫的財物,便是劉六符送與富相公的,不過富相公說他不知此事,知曉了也不會收,富相公一口咬定,他從未通敵賣國。”

甘奇又道:“我倒也不信富相公會通敵賣國,司馬中丞可要秉公執法,莫要弄一些莫須有之事,早早把富相公放出來吧。”

司馬光點着頭:“通敵賣國之罪甚大,下官謹慎非常,但是……”

通敵賣國,那可是要滿門抄斬的,司馬光顯然也不敢隨意給富弼定這麼大的罪。

“有話直說。”甘奇說道。

“但是……富相公把朝廷之事與敵國……”司馬光還沒有想好這事該怎麼定性,也是不好定性,想得一想,看了看衆人,又道:“想來諸位也都知曉了那書信的內容,富相公那般做派……下官以爲,着實不該,當也是罪。”

司馬光一直把話語說得謹慎小心,也在保持自己的不偏不倚,如今富弼之事,早已滿城風雨,甚至富弼的書信,都登上的京華時報。

民間百姓罵聲震天,朝廷官員也多覺得富弼不該如此行事,朝廷內部鬥爭,卻去搬敵國之人來幫忙,這事情太過惡劣了。

至於富弼到底有沒有收遼人的錢,幫着遼人苟延殘喘,這倒不是重點。

卻是司馬光話語謹慎,皇帝趙頊卻不樂意了,直接開口:“既然調查清楚那些人皆是富弼親信,此事還有什麼好說的?三堂過審,定下罪名,依法辦理!”

趙頊,顯然記仇,記着富弼不把他當回事的仇,記着富弼不聽他的話的仇。有了這麼好的藉口,就得給富弼一點顏色瞧瞧。

一個有抱負的年輕皇帝,是不能得罪的,更不能得罪之後還露出破綻。

若是富弼不得罪趙頊,趙頊也不至於如此不念舊情分。

司馬光直諫:“陛下,萬不可如此輕易定奪。富相公乃三朝老臣,若是真定一個通敵叛國之罪,滿門抄斬,怕是……”

“怕是什麼?他做得,還罪他不得?”趙頊氣憤說道,說起富弼,他就來氣。

本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富弼就是不聽他這個皇帝的安排,就是要倚老賣老,如今還有什麼情分可講?

司馬光倒也不聽皇帝的,答道:“陛下,還得三堂會審之後,讓臣與大理寺刑部諫院諸多同僚商議之後,再來稟報。”

司馬光也剛,富弼是要獲罪的,但是滿門抄斬,那得謹慎又謹慎。

趙頊也來氣,皇帝當得是真憋屈,只能說道:“好好審,莫要有任何偏袒。”

“遵旨!”司馬光躬身。

“有事再奏,無事退朝。”趙頊一臉不快,卻也沒人怕他,至少司馬光是不怕他,也就只有悶悶不樂了。

退朝了。

甘奇往政事堂而去,卻有一人跟着甘奇往政事堂而來。

只等甘奇回到班房落座,門外就傳來聲音:“相公,三司馮相公請見。”

甘奇並不意外,只道:“請進來。”

馮京立馬入得班房,轉頭還把門給關上了。

再看馮京,竟然雙膝一跪,一頭磕在了地上。

甘奇連忙起身去扶:“當世兄,你這是做什麼呢,我如何等得起你如此大拜,折煞人也。”

“只求甘相公留我岳父一條生路啊!”馮京已然涕淚俱下。

甘奇知道馮京來找,必然就是此事,朝堂上的局勢,馮京看得一清二楚。皇帝的態度已然明朗,此時不來求甘奇,富家上下,怕是難有活口。

雖然司馬光謹慎,但是謹慎歸謹慎,若是真到了那一步,司馬光必然也是秉公的。

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甘奇的態度,甘奇若是想要富弼死,富弼哪裡還會有生路?再來一百個司馬光,富弼也活不了。

甘奇扶起馮京,慢慢說道:“當世兄,你知曉的,我不是那般的人。”

“我知曉,我知曉,我就是知曉甘相公不是那般的人,所以纔來求甘相公,能救我岳父一家老小的,也唯有甘相公了,陛下也會聽你的勸……”馮京有些亂了方寸,那上下百十口人命,這麼多年下來,都是他的親人,他自己是江夏人,在這京城裡一直靠着富家,這個時候豈能不幫手?

“唉……當世兄還是信不過我,以爲我真要富相公的命?當世兄可是以爲適才在朝堂上我說的話語,皆是虛言?”甘奇反問一句。

倒也真說中了馮京的心思,馮京就是怕甘奇要富弼的命,其實皇帝要富弼的命,還有轉圜的餘地,御史臺刑部大理寺的那些人,大多並非心狠手辣之輩,只要不能證據確鑿板上釘釘,終究難定下滿門抄斬的死罪。

怕就怕甘奇要富弼的命,那富弼真的就難逃此劫了。

馮京聽得甘奇這麼說,立馬問道:“甘相公當真未想過要我岳父大人的命?”

看來,甘奇在馮京心中,也是一個心狠手辣之輩。

甘奇這麼多年的行事風格,馮京是看在眼裡的,能親手刺殺文彥博的甘奇,已然就不是心地善良之輩。

到得如今,甘奇的那些人設,對於普通人而言,對於朝堂之外的人而言,是騙得過去的。但是對於朝堂那些人精來說,其實早已心照不宣明明白白。

這纔是今日朝堂上無人說話的真正原因。甘奇,讓人怕了!

馮京豈能不知甘奇的手段?

不過馮京今日之語,也提醒了甘奇,提醒甘奇每天在人前的裝模作樣可以少一點了,鋒芒畢露可以多一點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也就沒有必要在說什麼聊齋了。

讓人怕,倒也不知是不是好事。

甘奇點着頭,沉默了片刻,才認真說道:“我不殺他。”

馮京已然大喜,躬身再拜:“謝甘相公大恩!”

“當世兄,你得幫我辦件事。”甘奇直白了。

“但憑相公吩咐。”馮京哪裡還能不願?甚至還覺得心安不少,只要甘奇開口,那這事才真的定妥了,富弼才真的活了。

“如今你在三司,我還想你把開封府兼了,以往你就在開封府,如今你兼了開封府,把田賦變法之事辦妥!”

甘奇缺人用,開封府又是天下中心,還是龍盤虎踞之地,滿大街的龍虎,城外無數的良田,皆是這些達官顯貴的產業,開封府的變革是阻力最大的。

所以要有一個人去衝鋒陷陣,丈量清查所有的田畝數據,每一家每一戶把稅收到位,還要監察各家對於佃戶田租的收取數額,這都是強硬的事情。

需要一個有經驗有手段有智慧的人去做,馮京正好。還有一點,那就是馮京不算甘黨。

馮京聽得是這事,面帶猶豫,卻又咬了咬牙:“甘相公,攤丁入畝之事,利國利民,不論其中有多少艱難險阻,下官也定然把此事辦成。”

“好,你也不必擔心,富相公這相公之名怕是沒有了,但是這命,一定在。”甘奇與馮京再也不弄那些虛的了。

“拜謝甘相公!”馮京又拜。

“你去御史臺見見富相公吧,也算安慰。”甘奇把這人情賣到底了,讓馮京去見富弼,一來是讓馮京去勸勸富弼,老老實實的,不要跳了。

二來是把這個情分徹底賣個馮京,要讓富家人都知道,是馮京保住了他們一家老小。

馮京自然懂得其中,感激涕零,大禮而去。

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一百七十章 拜請甘先生教導第二百七十章 洛陽程頤(第四更)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四百五十九章 別跟本使來這一套,哼!第三百二十六章 扎心了,皇帝扎心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勇氣也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一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甘奇?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四百四十九章 契丹大爺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第四百五十八章 狄軍師攻略州府第二百零六章 你不懂,你還小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定要辦成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八十四章 教訓第十二章 開封有個包青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黃,焦黑,水,天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生,怎麼辦?第四百章 沒有安全感的蒲家,胡旋的姑娘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公英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碗吃不飽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落幕與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個人吧第三百一十九章 包拯躲起來了,王安石升官了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六十六章 學生此來,有一私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十六章 與狄青過不去的歐陽修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公英明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一百七十一章 哈哈……當真第五百三十六章 甘奇的軍事預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甘奇?第四百四十五章 往前,往前,再往前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五百四十一章 走,回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四百五十章 此乃大丈夫所爲乎?第一百六十二章 剛纔誰打我?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三百一十二章 立儲之應對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四百三十章 叫你們掌櫃的出來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九十一章 無曲可唱第三百三十九章 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快結束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甘奇是戲精,這是無解的第一百九十八章 甘奇向來小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誒,好兒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三百五十四章 毛頭小子愣頭青(四千多字)第五百三十八章 誓隨相公效死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四百六十四章 裹挾與大軍,遼皇的爲難第三百六十三章 沒有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送你一程第二百三十章 這雞太美,殺之可惜第四十五章 匠氣有餘,靈動不足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屁不通(感謝胡顏鸞羽的萬賞)第九十九章 勇夫第一百六十章 談一次,考一題第三百九十五章 甘大知州的一板斧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業與運動的絕配第四百四十一章 吃,我先吃給你看,這是牛肉第五章 且看躲不躲得過第二百二十章 無論如何,我也要去試一試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地善良的甘主事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五百一十一章 我……我就是傻逼第三百八十三章 首都市長馮京,虢國公趙宗諤(五千六)第三百零一章 甘正的人生巔峰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四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這都是爲什麼?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乃何物?第五百五十一章 朝堂風波起
第三百六十八章 考驗甘奇的危機第一百七十章 拜請甘先生教導第二百七十章 洛陽程頤(第四更)第二百四十二章 幹大事而惜身(感謝自酌自飲自逍遙萬賞)第三十一章 跪地求饒也饒不得他第四百五十九章 別跟本使來這一套,哼!第三百二十六章 扎心了,皇帝扎心了第四百六十七章 夫戰,勇氣也第六十七章 不準入內第一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甘奇?第三百八十章 侍御史第四百四十九章 契丹大爺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四百六十章 就他媽這場戲最難演第四百五十八章 狄軍師攻略州府第二百零六章 你不懂,你還小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定要辦成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八十四章 教訓第十二章 開封有個包青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黃,焦黑,水,天和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生,怎麼辦?第四百章 沒有安全感的蒲家,胡旋的姑娘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公英明第一百八十八章 一碗吃不飽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四百一十八章 落幕與開始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個人吧第三百一十九章 包拯躲起來了,王安石升官了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不了什麼?第六十六章 學生此來,有一私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十六章 與狄青過不去的歐陽修第五百六十三章 相公英明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一百七十一章 哈哈……當真第五百三十六章 甘奇的軍事預案第一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甘奇?第四百四十五章 往前,往前,再往前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五百四十一章 走,回城!第二百一十一章 哦?你又知曉了?上一章後面多加了六七百字,免費的,剛纔已經看了的書友可以回頭再看看。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四百五十章 此乃大丈夫所爲乎?第一百六十二章 剛纔誰打我?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達天聽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一百七十二章 讀書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三百一十二章 立儲之應對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四百三十章 叫你們掌櫃的出來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九十一章 無曲可唱第三百三十九章 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快結束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甘奇是戲精,這是無解的第一百九十八章 甘奇向來小氣第四百四十三章 誒,好兒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四百八十二章 燕國公,樞密使,濮議,危機第二百零九章 你打劫,我賞景,兩不耽誤。第三百五十四章 毛頭小子愣頭青(四千多字)第五百三十八章 誓隨相公效死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四百六十四章 裹挾與大軍,遼皇的爲難第三百六十三章 沒有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送你一程第二百三十章 這雞太美,殺之可惜第四十五章 匠氣有餘,靈動不足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屁不通(感謝胡顏鸞羽的萬賞)第九十九章 勇夫第一百六十章 談一次,考一題第三百九十五章 甘大知州的一板斧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商業與運動的絕配第四百四十一章 吃,我先吃給你看,這是牛肉第五章 且看躲不躲得過第二百二十章 無論如何,我也要去試一試第三百五十六章 心地善良的甘主事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五百一十一章 我……我就是傻逼第三百八十三章 首都市長馮京,虢國公趙宗諤(五千六)第三百零一章 甘正的人生巔峰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四百八十九章 爲什麼?這都是爲什麼?第一百一十九章 此乃何物?第五百五十一章 朝堂風波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