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大朝會

不知是兵部尚書蘇劉義的幾分薄面起到了作用,還是陳靖元的暗中授意,三日後的軍營安穩過渡,竟然沒有如約發生十幾萬將士齊卸甲之事。

但是楊太后沒有像陳宜中、張世傑等人那麼樂觀,因爲這都是暫時的。如果十日後的大朝會此事還是無法從根子上解決,那麼到時候軍營爆發的狀況也許會來得更加猛烈。

滿心焦灼的等待中,數日後,大宋朝終於迎來了三月一次的大朝會。

滿朝文官,五品以上京官,王公貴族,皇親國戚各個盛裝出席,陸續進入了勤政殿,前來面聖。

在兩排近三百來人山呼皇帝萬歲,太后千歲之後,大朝會終於緩緩拉開了帷幕。

小皇帝繼續一副昏昏沉沉的神情,不停打着哈欠地坐在龍椅上發呆,而楊太后則是左顧右盼,在朝堂三百來號人中尋覓着陳吊眼的蹤跡。可任是楊太后挑花了眼,愣是沒找到陳吊眼的人影。

一旁的李敬忠見狀,立馬會意到楊太后的心中想法,也是踮着腳尖在朝堂之上尋摸着...

尋了半晌,也是沒找到陳吊眼的人影,隨即輕聲對着楊太后低吟道:“太后娘娘,這,這陳大人好像真的沒來,興許是路上耽擱了吧?”

耽擱?鬼才信。

楊太后心中暗恨,這陳吊眼看似外表忠厚,沒想到骨子裡也跟他家的逆子一般膽大妄爲,竟然連哀家的旨意都敢不從。

哼!

楊太后一記冷哼,直接將眼光對準陳吊眼的親家李倫,徑直問道:“李愛卿,哀家之前就傳令中書省給陳吊眼陳愛卿下過旨意,讓他務必參加此次的大朝會。怎的?難道陳愛卿如今膽大如斯,連哀家的話都當成了耳旁風了不成?”

大朝開始就被楊太后點了名,李倫心中一沉,不由得對早已遁至東瀛各地賞櫻花的陳吊眼一陣腹貶,真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傢伙,說走就走,扔下這麼一個爛攤子給老夫,嗨...

李倫硬着頭皮走了出來,實話實說道:“稟太后娘娘,陳大人幾日前便攜妻周遊東瀛各地而去。陳大人曾對老臣言及,既然已經不居廟堂,便沒有逗留京城的必要,免得太后和官家看着陳家心中膈應,破壞了君臣之間最後一點情誼。”

這叫什麼話?

楊太后聽罷心中頓時不快,說得好像自己和朝廷對陳家刻薄寡恩,心胸狹隘容不下功臣似的。

“呔,放肆!”

不甘寂寞,離開朝堂半年之多的國丈翟國秀聽罷李倫之話後第一個挺身而出,對着李倫數落起陳家來:“陳吊眼好大的膽子,竟敢罔顧旨意而冒然離京,當太后的懿旨,朝廷的法度爲何物?其子陳靖元更是大逆不道,暗中唆使麾下將領和士卒向朝廷發難,正所謂子不教父子過,陳吊眼論罪當誅,其子陳靖元更應受那五馬分屍、車裂之刑。”

嗤,李倫白了一眼翟國秀,心中納悶無比,怎麼這世上還有這麼蠢笨如豬之人?難道他不知道現在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女婿手中嗎?不過陳吊眼這老東西也是,現在正好是朝廷談判的好機會,怎麼就冒然離京周遊東瀛各地去了呢?

一旁的陳系三大支柱之一的吏部尚書王澤恩出班對着翟國秀說道:“國丈啊,你一把年紀浸淫官場幾十年,又是官家的岳丈,身份顯赫,說起話來嘴邊怎麼就沒有個把門的?應該長點心啊!”

呃...

翟國秀臉色一變,剛要反擊王澤恩,陳系朝班中走出一個青年,對着翟國秀奚落道:“國丈大人還能長什麼心?八成他的心都被狼給叼走了,被狗給吃了,不然也不會幾次被逐出朝堂又沒臉沒皮死乞白賴地走進勤政殿了。”

說話之人正是禮部員外郎,陳系年輕一代的中堅力量,昔日大阪縣令李淵風。

翟國秀乍聽,臉面頓時擱不住了。

先是二品尚書王澤恩數落自己,再是一個小小的從五品禮部員外郎奚落自己,翟國秀顏面盡失怒罵李淵風道:“你算什麼東西?一個小小的從五品員外郎而已,竟敢奚落當朝國丈?”

翟國秀這麼這一句*的話頓時拉起了嘲諷,朝堂之上一些五品、四品的官員皆紛紛對其怒目而視。

李淵風也是不慫,不退反進地朗聲道:“臣雖然位卑,但不敢忘國憂。不像某些人身份顯赫,卻是尸位素餐,吃得是朝廷的俸祿,乾的卻不是人事。”

好一個牙尖嘴利的小員外郎。

這一罵不單將翟國秀扯了

進來,順帶將國舅楊廷玉,陳宜中、魯王、端王一個個對號入座了進去。

幾人紛紛不屑地冷哼着,表示着自己的不滿。

太祖趙匡胤在開國初就立下過規矩,大宋天下不能因言獲罪,刑更是不上士大夫。

所以無論是王澤恩,李倫,還是李淵風這等品銜中低層的官員,無論爭吵和攻擊得怎麼厲害,楊太后是對他們一點招兒也沒有,也只有發發火的份兒。

隨即楊太后厭惡地擺擺手,冷聲道:“行了,別吵了。這麼吵下去,難不成想把這個三月一次的大朝會開到晚上或延續到明日去不成?既然陳吊眼陳大人無心朝堂,哀家也不能強留。今日召集衆卿家前來就爲一件事,如何安撫軍營外那十幾萬將士卸甲歸田之心,大宋江山苟延殘喘至今好不容易有了如今這麼一個穩定的局面,半點都亂不得啊。”

楊太后一力降十會,將幾人亂哄哄的嘴仗掰了開來,直接進入了今日的主題。

一說到這個主題,陳系中人一個個好像心有靈犀一般,個個沉寂了下來或裝啞巴,或裝沉思,或假寐佯睡,什麼都有就是不吭一句話。

至於國舅黨那邊的散兵遊勇們就不一樣了,抓住這個機會繼續大力抨擊着陳靖元的暗中唆使,陳系的膽大妄爲,賊膽包天。

但是這些答案都不是楊太后所要得,看着這些不爭氣的國舅黨官員,看着國舅楊廷玉和國丈翟國秀二人口沫四濺地討伐着陳家。楊太后心中大失所望,這幾人還是放不下心中的小算盤,如果陳家真的好那麼抄家滅族,哀家還能等到今天嗎?

唉,果真如那年輕的禮部員外郎所言,這些尸位素餐,吃拿朝廷俸祿,幹得卻不是人事啊。

既然國舅黨和陳系都指望不上,楊太后只能將希望重新放在端王、魯王這些皇室中人和張世傑、蘇郭義、蘇劉義等這些清流系官員身上了,希望他們經過這幾天的深思熟慮能有個好的、建設性的意見。

楊太后剛要開口,殿外突兀傳來一個小黃門的聲音:“稟太后娘娘、官家,中書省突然收到高麗急報,遣人送進宮來。”

高麗急報?

中書省兩位大佬左右丞相陳宜中和張世傑難得對視一眼,他二人上朝之前有過交代,除非是十萬火急之事,不然全部奏報都一律擱置,待他們二人返回衙門再做處理。

現在冒然傳進宮來,想必是真出了什麼大事了。

楊太后對李敬忠示意了一下,李敬忠走下金鑾殿,小跑到殿門口將急報接了過來。

當李敬忠將急報接過來之後,楊太后直接揮揮手說道:“現在高麗剛平定,能有什麼大事?李敬忠,念來聽聽。”

李敬忠喏了一聲,打開急報唱道:“末將蕭廣成率麾下十萬將士朝南叩拜吾皇萬歲,太后娘娘千歲。臣等隨燕國公陳大都督遠征高麗,鎮守高麗行省鴨綠江邊境已有半年之久。突聞陳大都督被奸人所陷,被朝廷削了兵權,奪了官職,臣以及十萬將士皆心寒意冷,惶惶不安,朝廷豈能如此屈辱有功之臣?素聞明君如唐太宗李世民者,方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昏君如隋煬帝者,方做那狡兔死走狗烹之事,還望官家、太后,還有朝廷諸位大人能夠明辨是非,驅除奸黨,還我陳大都督一個清白。如若不然,如若不然...”

念道這兒,李敬忠雙手發抖地念不下去了。

楊太后催促道:“如若不然怎麼樣?念下去。”

李敬忠應了一聲是,繼續念道:“如若不然,末將等人定與十萬兒郎齊卸甲,撤出邊境返故里,如此昏聵朝廷憑什麼讓我等捨生賣命?還望太后與官家,還有諸位王公大臣三思而後行。”

譁..

一石激起千層浪。

整個朝堂掀起了驚濤駭浪,議論之聲嗡嗡作起,越演越烈...

楊太后竭力遏制心中的驚駭與怒火,竟敢威脅哀家,竟敢辱罵朝廷,大膽,放肆,哀家,哀家定要斬了這幫混賬的腦袋...

雖然心中如烈火焚焚,但是楊太后儘量讓自己壓抑心中怒意,臉上還是依舊地陰沉,沒有將憤慨立刻爆發出來。

這時,權衡輕重多時的張世傑出班啓奏道:“太后啊,鴨綠江防線對面就是蒙古元軍,十萬守兵千萬不能撤啊!如今大宋朝剛緩過氣來,但還不是和蒙元朝廷開戰的好時機,如果這十萬守兵一撤,防線一垮,元軍渡江後果不堪設想,不堪設想啊!”

張世傑所說這話,楊太后又豈能不知呢?壓制她心中怒意的正是這個擔憂和驚駭。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邊還消停,殿門外又傳來一記小黃門的聲音:

“啓稟太后娘娘,中書省傳來急報,哥薩克行省總督莫里尼、哥薩克駐軍都護府大都護楊煥鵬將軍聯名上奏。”

第三百九十五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章 月黑風高夜第四百二十章 急流勇退方顯英雄本色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一百六十一章 陳靖元的雙贏之計【爆發第四更】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幽小院品茶打機鋒【爆發五更之五】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七十六章 假神父加恩休斯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十九章 元軍囤糧第一百八十五章 嫂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六十章 太傅張世傑來訪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二百九十五章 興辦講武堂的念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一百七十九章 替張遷侯討封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上偶遇共謀大計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征前的雲動【爆發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之後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二百九十二章 十萬鐵蹄破開京【今日小爆發】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征前的雲動【爆發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陸秀夫哭廟,左光斗明志第二百九十三章 狡兔死,走狗烹【加長版】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三十一章 初創鷹揚軍(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九十四章 活捉羅權夫婦,斬!第一百六十章 李沅芷說情【爆發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一包鄉土第九十章 戰前:分配任務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救大喬與小喬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三百二十五章 給魯王出的金點子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上偶遇共謀大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好一條漢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魯王歸來,太后醉酒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七十八章 加恩的海戰論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九十九章 朝議之時聞捷報第一百一十四章 琢磨陳系的文官班子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一百一十章 蘇門七進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一百五十四章 和公主鬧掰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二十三章 琉球小鎮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三百二十五章 給魯王出的金點子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九章 福州馬步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突襲(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火燒第八十五章 竹山噩耗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喜一怒間
第三百九十五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五章 月黑風高夜第四百二十章 急流勇退方顯英雄本色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一百六十一章 陳靖元的雙贏之計【爆發第四更】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三百一十二章 清幽小院品茶打機鋒【爆發五更之五】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七十六章 假神父加恩休斯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七十三章 薛府晚宴第十九章 元軍囤糧第一百八十五章 嫂子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都講武堂竣工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一百二十章 滿叔到底怎麼了?第六十章 太傅張世傑來訪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一百五十二章 沐春怒斬狗男女第二百九十五章 興辦講武堂的念頭第一百六十二章 賀綱的搖擺【爆發第一更】第一百零九章 酒肆救美第一百三十三章 你算個什麼東西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一百七十九章 替張遷侯討封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上偶遇共謀大計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征前的雲動【爆發第三更】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一百零五章 時機已到,攻城!第四百二十七章 之後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作繭自縛,活該。第二百九十二章 十萬鐵蹄破開京【今日小爆發】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征前的雲動【爆發第三更】第二百一十三章 陸秀夫哭廟,左光斗明志第二百九十三章 狡兔死,走狗烹【加長版】第三百八十八章 呂文喚的命運第四十四章 天生的鬥氣冤家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一百四十章 合歡散第三十一章 初創鷹揚軍(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宜蘭城外十萬兵第九十四章 活捉羅權夫婦,斬!第一百六十章 李沅芷說情【爆發第三更】】第二十四章 一包鄉土第九十章 戰前:分配任務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楊太后的暗招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救大喬與小喬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沅芷第三百六十五章 郭瑾璇的倔強第三百二十五章 給魯王出的金點子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二百二十五章 海上偶遇共謀大計第一百二十三章 好一條漢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魯王歸來,太后醉酒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喬小喬返宜蘭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問心無愧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七十八章 加恩的海戰論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八十七章 合縱連橫、三系妥協第九十九章 朝議之時聞捷報第一百一十四章 琢磨陳系的文官班子第五十一章 林家阿斗是爛泥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一百一十章 蘇門七進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一百五十四章 和公主鬧掰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二十三章 琉球小鎮第三百三十九章 原來是你第三百二十五章 給魯王出的金點子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九章 福州馬步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突襲(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火燒第八十五章 竹山噩耗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二十七章 王戶曹大婚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喜一怒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