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水軍成

“太子去世,但太子仍舊有子嗣,朕準備裡皇長孫朱允炆爲太子。 ”

朱樟的這句話出口之後,整個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

大家相互張望,怎麼都沒有想到會是這種情況。

如今朱樟還活着,算立太子也應該是立皇子啊,他爲何要立自己的孫子?

這完全不附和常理啊。

那個做皇帝的,不都想讓自己的兒子當太子?

這種情況,百官都有點難以接受。

而朱棣和朱權兩個人,則完全傻眼了。

他們兩個人覺得,如果只能有一個太子的話,肯定是從他們兩個人選啊,可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朱樟竟然要立自己的孫子爲太子。

這算什麼事嗎?

兩個人眼眉凝着,心裡都有點不舒服。

事情的發展,有點讓他們意外。

不過很快,他們開始發動自己的人反對起來。

“聖,這絕對不行啊,您有這麼多皇子,怎麼能立孫子爲太子呢?”

“是啊,這不符合規矩啊,這是很不好的情況,對我明國不利。”

“還請聖三思,切莫衝動行事啊。”

“聖,此舉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

不管是朱棣的人,還是朱權的人,現在都開始反對朱樟的這個行爲,不過,他們雖然說的很多,朱樟卻是搖了搖頭,十分堅定的說道:“朕意已決,不會更改。”

朱樟十分的堅定,朝羣臣雖然仍舊再說,卻仍舊無法改變什麼。

而且,朝的一些人,也是支持這件事情的,如此,事情也鬧的有點僵持。

退朝之後,朱棣十分的氣憤。

“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父皇……父皇爲何要立朱允炆爲太子?”

朱棣很不開心,而在他的旁邊,無機和尚卻是神色平靜,作爲朱棣的謀士,好像沒有什麼事情能夠難住他。

或者說,沒有什麼事情能夠讓他的心神產生波動。

“王爺,立朱允炆爲太子,對明國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聖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對的。”

“那對本王呢?”朱棣的眼眸凝着,似乎十分的失落。

“對王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對本王來說是好事?”朱棣有點不解,自己沒有成爲太子,這怎麼對自己來說是好事了?無機和尚點點頭,道:“對王爺來說的確是好事,因爲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你與朱權繼續爭鬥下去,誰都成爲不了太子,如此,倒不如緩一緩再說,等找到機會可以一下子弄死朱權後,再爭奪太子之位,朱

允炆的年紀太小了,他不足以成爲明國的太子,王爺所需要做的,只是等待而已。”

無機和尚把情況跟朱棣說了一番,朱棣聽完之後陷入了沉思,不過他並沒有沉思太久,很快他便想明白了其的道理。

以今天的情況來看,他和朱權只怕都讓他們的父皇很不滿意吧,在這的情況下,他們想要成爲太子,也無法服衆,而且他跟朱權半斤八兩,這樣一直爭鬥下去也不是辦法。

倒不如養精蓄銳,靜待時機。

明白之後,朱棣也點了點頭:“不錯,不錯,既然父皇這般堅持,那暫且隱忍吧,本王,又不是沒有隱忍過。”

朱棣選擇隱忍,朱權回去之後,跟自己的謀士一番商議,也選擇隱忍。

如此,朱允炆也順利的成爲了明國的太子。

------------------------

天氣一天一天熱,長安城更是如此。

不過相較下,長安城的百姓要其他地方的百姓舒服一些。

因爲現如今的長安城有很多可以解暑的東西,如說可以用硝石製冰,然後製作一些冰棒出來,讓人吃了解渴等等。

能夠想夏天製冰,這讓長安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

而在這個時候,有關明國的一些情況,也都陸陸續續的傳了過來。

“聖,明國太子朱標死了,不過朱樟沒有讓自己的兒子爲太子,而是立了朱允炆這個皇長孫爲太子…………”

這些消息在大殿被人說了出來,唐煜聽到這個之後,倒不覺得意外。

朱樟的兩個兒子,實力都差不多,要在他們兩個人之間選一個,實在是很難的,不管選誰,都會讓他們明國陷入一種動盪不安當。

如此,雖然立皇長孫有點不合情理,但對於明國的穩定來說,卻是最好的。

唐煜點了點頭,對於這個並沒有說什麼。

而這個時候,韓信又站了出來:“聖,五萬水軍已經全部訓練完成,我們唐國,也大概有一百艘巨型船隻,兩百艘型船隻。”

唐國的船隻不少了,水軍的數量也不少,再配備他們有的那些兵器,也是一支十分強悍的兵馬了。

韓信說完這些之後,唐國大殿之,立馬喧囂起來。

“聖,我唐國水軍已成,臣以爲,我們差不多可以對明國用兵了。”

“沒錯,若是再這樣等下去,明國也會慢慢的強大起來,那個時候想要滅掉他們,可不容易了,所以,要及時出兵啊。”

“聖,臣也覺得,要趕快對明國出兵才行,滅了明國,我們唐國的版圖更大了一些。”

“…………”

唐國的臣子信心是十足的,在他們看來,只要水軍訓練的差不多了,那要滅掉明國,自然也沒有什麼問題了吧?

羣臣想要對明國出兵,而相較下,徐茂公等人也覺得,他們的時機成熟了,水軍既然成了,自然是要對明國出兵的,不然怕是要夜長夢多。

唐煜這邊,稍微思慮了一番,他要權衡一下雙方的實力,還要考慮一下其他的因素,如果有把握的話,那這場滅國之戰自然是可以打的。

這樣思慮過後,唐煜點了點頭:“諸位愛卿說的不錯,我們唐國,的確需要對明國出兵了。”

唐煜開口,羣臣頓時欣喜不已,因爲他們又可以打仗了,只要打仗,他們統一華夏的目標,會更近一步啊。不過,在這個時候,張良卻是站了出來:“聖,打仗可以的,但還是要運謀一番才行的。”

第347章 入楚第574章 蹴鞠第619章 綁架第272章 樑民之願第1567章 除害第1682章 剋制的沈變第1588章 收了青天第565章 神之手第735章 回長安城第964章 斷然拒絕第272章 樑民之願第985章 加兵第1729章 得知孟蕭身份第272章 樑民之願第1700章 救也不救第177章 有內應第1554章 安插第650章 鐵甲軍第925章 不臣心第365章 金陵第1265章 最大敵人第364章 設伏第291章 黃雀在後第538章 華佗不從第122章 展現實力第1773章 重創第506章 背後襲敵第915章 宵禁之爭第131章 老弱病殘第79章 三國大比第1496章 黑市第490章 安排第813章 徐茂公的計第326章 各自心思第1794章 番外2紈絝太子第674章 阻攔朱權第178章 御駕親征第322章 攻江夏城第1170章 殺了2第452章 軟硬兼施第574章 蹴鞠第652章 謀呂布第845章 失敗2第1709章 遼國退兵第1539章 刁民第1034章 下山了第1044章 借力第635章 明國太子第1074章 一戰勝第201章 擊敗樑軍第527章 三英戰呂布第326章 各自心思第1492章 比試一番吧第683章 明國亡第1352章 路遇莊園第237章 長安城破第1665章 得馬第1306章 分攻登陸第421章 僵持第454章 漢國皇儲之爭第1090章 飛鳥島第996章 吐蕃僧第1180章 滅穆利斯第666章 挑撥第645章 何戰第1676章 出使北唐第1731章 敗燕國第422章 明國的危機第1131章 真挖了第412章 臨安臨安第969章 暴富第519章 追第28章 花木蘭第1828章 番外36、駕崩第666章 挑撥第1352章 路遇莊園第1860章 番外68、不敬第680章 秘而不宣第1626章 老臣言第979章 直接要了第512章 日夜攻城第1159章 作何選擇第479章 風言風語第1115章 山倒第1212章 閱兵第636章 朱樟問策第914章 中秋第1748章 挑撥的機會第1476章 蒙田第248章 新年第一事第149章 所謂送子第1076章 死第215章 被扣押第1407章 投靠龍土司第1476章 蒙田第230章 雄闊海扛門第1251章 滅之兵馬第997章 夜襲不出第673章 回馬槍第278章 瘟疫
第347章 入楚第574章 蹴鞠第619章 綁架第272章 樑民之願第1567章 除害第1682章 剋制的沈變第1588章 收了青天第565章 神之手第735章 回長安城第964章 斷然拒絕第272章 樑民之願第985章 加兵第1729章 得知孟蕭身份第272章 樑民之願第1700章 救也不救第177章 有內應第1554章 安插第650章 鐵甲軍第925章 不臣心第365章 金陵第1265章 最大敵人第364章 設伏第291章 黃雀在後第538章 華佗不從第122章 展現實力第1773章 重創第506章 背後襲敵第915章 宵禁之爭第131章 老弱病殘第79章 三國大比第1496章 黑市第490章 安排第813章 徐茂公的計第326章 各自心思第1794章 番外2紈絝太子第674章 阻攔朱權第178章 御駕親征第322章 攻江夏城第1170章 殺了2第452章 軟硬兼施第574章 蹴鞠第652章 謀呂布第845章 失敗2第1709章 遼國退兵第1539章 刁民第1034章 下山了第1044章 借力第635章 明國太子第1074章 一戰勝第201章 擊敗樑軍第527章 三英戰呂布第326章 各自心思第1492章 比試一番吧第683章 明國亡第1352章 路遇莊園第237章 長安城破第1665章 得馬第1306章 分攻登陸第421章 僵持第454章 漢國皇儲之爭第1090章 飛鳥島第996章 吐蕃僧第1180章 滅穆利斯第666章 挑撥第645章 何戰第1676章 出使北唐第1731章 敗燕國第422章 明國的危機第1131章 真挖了第412章 臨安臨安第969章 暴富第519章 追第28章 花木蘭第1828章 番外36、駕崩第666章 挑撥第1352章 路遇莊園第1860章 番外68、不敬第680章 秘而不宣第1626章 老臣言第979章 直接要了第512章 日夜攻城第1159章 作何選擇第479章 風言風語第1115章 山倒第1212章 閱兵第636章 朱樟問策第914章 中秋第1748章 挑撥的機會第1476章 蒙田第248章 新年第一事第149章 所謂送子第1076章 死第215章 被扣押第1407章 投靠龍土司第1476章 蒙田第230章 雄闊海扛門第1251章 滅之兵馬第997章 夜襲不出第673章 回馬槍第278章 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