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鍾一回到酒店就被扛着長槍短炮的記者包圍,他們儘可能的希望得到第一手的資料,因爲王鐘的事情已經被人曝光,泰國民衆迫切的希望瞭解這位來自中國的法師是一位什麼樣的人,誕生自中國的道教和佛教又有什麼相同和區別!
人們想要了解道教,並不意味他們要更改信仰,他們還是忠實的佛教徒,之所以想要了解,那是因爲對道教這種外來宗教的好奇!
而且王鍾承諾幾天後開示《老子化胡經》,有的華人已經知道這部經典的來歷,泰國人也多少有些猜測,那就是這部經典是用來解釋道教和佛教關係的經典!
佛本是道!
不知道是哪家媒體爲了吸引人們的眼球,打出這麼一個大的標題!
初期的佛教傳揚不易,所以常依附於黃老道教而行。佛教攀援道教老子大抵可以從東漢明帝時楚王英說起,《後漢書》說其“晚節更喜黃老,學爲浮屠齋戒祭祀。”黃老、浮屠可以共祠,除佛教初期爲了闡教刻意依附老子(老子“我有三寶,慈、儉、不敢爲天下先”和佛教重慈悲、戒貪、謙卑相同,可以比附)外,還和當時流傳老子入胡爲浮屠有關。《後漢書》之《襄楷傳》所說:“或言,老子入夷狄爲浮屠。”《老子化西胡品》引《太平經》雲:“老子往西越80餘年,生殷周之際也”(《太平經》撰成在襄揩前)。並且,這種說法,未必出自道教徒,下一步極爲可能是佛教初傳,爲求在中土流行,而刻意攀附。佛教攀附道教。混老子浮屠爲一,自佛教傳入伊始就是如此,似乎一直沿襲到漢末。漢獻帝時牟融《牟子理惑論》中依然混佛老爲一。到了三國魏末,魚豢《魏略西戎傳》沿成其意說:“《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爲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別號二十有九。”到了西晉惠帝世,道士王浮根據漢魏流傳下來的傳說撰寫了《老子化胡經》。
最後總結的說道佛本是道,佛本來就是道教的一個分支延伸!
這家報社徹底的火了。雖然他們遭受到大多數民衆的抨擊,畢竟這件事情是動搖他們信仰的大事,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報社真的火了,至少全國的老百姓記住了他們,他們報紙的銷量也蹭蹭的上漲!
看其勢頭,有從小報社變爲大報社的趨勢!
有了這個榜樣的作用,其他的報社的記者自然不能閒着,想要了解道教,或者是瞭解道佛之間的關係。還有什麼比採訪王鍾本人更加的直接呢?
所以這裡才聚集了如此多的記者!
“王先生,可否簡單的談談道教?”
泰國日報的一個記者最先搶的採訪權,激動的說道。
升官。發財,提升銷量,靠的就是話題!
只要王鐘的話,稍微有些偏頗,他們就能寫出一部連載體小說,而且內容不帶重樣的,這就是記者的工作!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爲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爲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曆史。道教爲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餘人。宮觀是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餘座。”
王鐘的話很官方,讓他沒有任何發揮的可能,不過他並沒有放棄,他繼續問道:
“請問王先生,你怎麼看待佛教和道教的關係?”
這個問題相當的尖銳,要知道泰國可是佛教大國,稍微有些過激的言論,有可能就會引發社會效應。
“這個問題,在法會的時候我會講解,請下一位提問!”
王鍾微微一笑,並沒有往坑裡跳,他可不想被示威遊行,就算要放炮也要等到法會的時候,反正開完法會王鍾就會離開泰國,他們總不能跑到香江表達自己的不滿吧?
“道教,是發源於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爲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爲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後期纔有教團產生,益州的天師道奉老子爲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爲大道元闕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爲最高信仰,認爲“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佔據着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和婆羅門教的梵我合一思想有些類似!”
王鍾笑着說道。
記者在下面刷刷的記着,王鍾法師說道教和婆羅門教類似!
《從天人合一和梵我合一看道教和婆羅門教的關係!》
《長生不死的宗教——道教》
各種各樣的標題黨充斥期間,王鍾雖然有些阻止,但卻沒有那個能力,記着的筆桿子那可是一個戰鬥力強悍的武器!
文人殺人不用刀!
他們雖然手裡沒有武器,但是戰鬥力卻能頂的上一個機械化師!
王鍾可不想和這些無冕之王有什麼不好的接觸,而且被忽悠的是泰國人,和他何干?
“佛門有大乘經典,小城經典,甚至還有大乘之上的金剛乘經典傳世,其數量多如浩瀚星海。不計其數,不知道道教有什麼經典傳世?”
有記者站起來發難道。
王鍾一看就知道這位定然是一位虔誠的佛教信徒,所以纔能有這樣的氣勢。但是王鍾只是微微的一笑:
“道教認爲,道經是三清天尊——三洞教主爲拯救宇宙衆生。使用自然妙氣書寫的先哲聖典。道經藏於“七寶玄臺”,神仙通過乩仙降筆等方式將經書傳授給高道名士,再由他們傳播佈道於世間民衆。道教經典卷帙浩繁,包羅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煉法術、齋醮科儀、傳道弘道與風水推算等各方面內容。”
“陸靜修的《三洞經書目錄》爲道教經典的編纂創立了三洞、四輔、十二部的體例和原則,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四輔指太平、太玄、太清、正一,十二類爲本文、神符、玉訣、靈圖、譜錄、戒律、威儀、方法、衆術、記傳、讚頌、奏表。道藏是古代的大百科全書,載有哲學、政治、軍事、經濟、教育、文學、歷史、藝術、醫學、化學、天文、地理、數學、技術各方面的豐富的內容。”
“外道。都是外道!”
那個記者聽到王鍾如此說,氣急敗壞的說道。
“你說的這些經典,都是外道,是不可取的!”
王鐘沒有管氣急敗壞的記者,只是輕輕的一笑,就結束了這場採訪,因爲王鍾要抓緊時間溫習《老子化胡經》,《老子化胡經》曾經有過真僞之辯,並且在元世宗的時候被統一燒燬!
現在王鍾手頭的版本則是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人們在偶然間發現了一座文化寶庫。那就是聞名中外的敦皇莫高窟書庫。從遺物中發現了670多年前已被銷燬的《老子化胡經》,但已殘缺不全,只存一、二、八、十等卷。各卷不是一人一時之作。
這些經典雖然殘缺,更有很多遺失,但是並不妨礙王鍾講法,因爲他從來就沒有打算講完整過!
因爲《老子化胡經》共有十卷,雖然已經被判定爲假經,是後人託老子名諱所作,但是裡面確實含有不少道門哲理,畢竟作假的高明手段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七分真三分假,只有這樣纔不容易被人揭穿!
《老子化胡經》就是這樣一部經典!
他是假經。但是卻也很真,著作這部經典的人在道學上有着非常高的造詣。否則也不會以假亂真,歷朝歷代更爲此邀請佛道兩派高人進行過多次辯論!
就在王鍾進行準備的時候,白龍王廟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着,因爲這次不僅有白龍王降臨聽法,據說連拾到金也打算前來聽法!
拾到金是泰國特有的一尊神靈!
查督堪(拾到金、拉馬迪)(jatukamramathep)是暹羅國的一位勤政愛民的國王,三分之二的暹羅國國土歸他管轄,身爲一國之君的他非常關注百姓的疾苦。當他逝世後,他愛民如子的精神感動天,被封爲天神,百姓有求於他,無不有求必應,紛紛建廟安奉其聖像膜拜。在泰南洛坤府,有一著名警長坤潘,他在任時屢建奇功,破案無數,凡是神秘、危險的場面,他都能趨吉避凶的平安度過,被人尊敬爲白衣長官。坤潘與拾到金結緣,起源於一名女乩童,拾到金上她的身,託人去叫坤潘來。當有人奉命去找坤潘時,坤潘已倚門而等,有上千人跟著他去寺廟。坤潘一到寺廟,拾到金馬上開金口說,他等坤潘已等了1千500年,過去因被一位白衣使者封銷風水而發揮不到功力,救不到人。因此囑咐坤潘幫他做一個金身,必須找一棵名爲theptharo的古樹來雕刻其神像。坤潘在森林找了很久,終於找到一棵theptharo古樹,坤潘指示此樹要由中間砍伐,但樹砍倒後,工人卻無法將樹搬出樹林,用盡各種方法都不能移動樹木。坤潘畫了一張虎眼符綁住樹身後,工人就輕而易舉的把樹運峪山來,由坤潘親自雕刻了拾到金神像。也因爲這件事,讓拾到金的名字重新在泰國流傳開來!
如果王鍾在這裡,一定會大吃一驚,因爲拾到金附體的那個長官他認識,正是那位白衣阿贊坤潘,他是第八區的警察長官,更是一位功力深厚的佛牌大師,但是沒有想到,他竟然也是一位神靈的附體!
等到第三天的時候,整個白龍王寺都被人羣包圍,密密麻麻的人羣聚集在一起,有的人站着,有的人坐着,還有的人發出各種奇怪的聲響,更有的人在地上彷彿蟒蛇一樣的扭動,如果有人上前搭訕,他們就會自稱是某某神靈降世,這次前來是爲了聽王鍾法師講法!
這些人都是被附身的民衆,附身他們的則是一些泰國的神靈,當然其中大多數是靈鬼,加託神靈之名而已!
這些人的到來雖然讓整個法會顯得十分的熱鬧,但是也顯得十分的雜亂。
白龍王廟的義工協調過好幾次,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就在衆人以爲這場鬧劇還會進行的時候,不論是在地上打滾的,還是瘋癲的神靈瞬間都站了起來,彷彿正常人一樣恭恭敬敬的看着廟門的方向!
“大護法來了!”
“大護法來了!”
“大護法來了!”
“別鬧了,小心大護法生氣!”
衆人詫異的看着廟門,他們不知道是誰能夠讓這些無法無天的鬼神收斂!
只見廟門附近的信衆自發的分成兩排,一身白衣的阿贊坤潘慢慢的走了過來,他走的很慢,卻是很穩,他的眼睛出奇的銳利,彷彿要看透人心一般!
不論是信徒還是神靈和他的眼睛對視之後,都會不由自主的地垂下目光!
“你來了,拾到金,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見到你!”
坐在椅子上,彷彿睡着了白龍王公瞬間睜開眼睛,用一種繞口的語言說道。
“是啊,我還以爲這一輩子在也不出來了,封印雖然鬆動,但是我能動用的力量還是十分有限!”
拾到金也用古梵語說道。他見到白龍王公顯得十分的高興,彷彿見到了多年未曾見面的老朋友一樣。
“這次託你的福,能夠聽到中土的法師講法,希望他能幫我指一條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