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大明人多的是

崇禎皇帝確實不按套路出牌。

以前沒有第二輪考試?

沒關係,現在不就有了?

同樣是《韓非子·八奸》裡面所說的,不使羣臣虞其意。

身爲皇帝,就是不能讓臣子猜到自己在想什麼,正所謂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機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拜前世在穿越者培訓基地的培訓所賜,雖然沒好好學習,可是崇禎皇帝在穿越之初也掌握了一個最基本的技能——面癱。

如今自己的底牌越來越多,拳頭也越來越硬,所以崇禎皇帝倒是不需要裝面癱了,但是對於不使羣臣虞其意這一點,崇禎皇帝還是極爲認同的。

所以老子就是不按套路出牌,你們就慢慢受着去吧!

崇禎皇帝爽了,底下正在答卷的學子們就頭疼了。

這道題比剛纔的送命題要好的多,但是,這是道得罪人的題!

尤其是對於京城附近的考生來說。

遠一些的,比如嶺南的考生還可以說自己是路過的太多,大概的寫一寫就算了,離的近的呢?

比如昌平的考生寫了昌平的縣令怎麼怎麼樣,然後這貨還倒了黴……

而昌平一共有幾個考生?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傻子都能猜到是怎麼回事兒。

然而崇禎皇帝的不按套路出牌明顯不止於此。

在這一道題的答卷被收上來之後,崇禎皇帝又開始出了第三道題。

沒錯,就是第三道題。

這道題可以說是最輕鬆的一道考題,但是也是崇禎皇帝最爲看中的一道考題。

前面的兩道考題,第一道是送命題,就是拿來折磨考生玩的。

第二道題,崇禎皇帝是打算看看這些個考生有幾個是真正的注意到民生問題的。

至於這一道題,纔是崇禎皇帝真正打算選拔人才的試題。

沒有理會下面一臉懵逼的朝臣和學子,崇禎皇帝道:“藩王們開國海外已經是我大明人盡皆知之事。如今唐王,秦王,慶王,三位藩王已經出海,並且找到了一片大陸,其上更是有殷商之遺民存在,朕已經將之命名爲新明島。

據大明海軍南海艦隊提督鄭芝龍所報,新明島與其說是島,倒不如說是一片大陸,其地廣袤無比,堪比我大明。

朕現在想問的是,對於那一片新發現的大陸,該如何處置?對於藩王,該如何管理?大明向彼處移民又該如何管理?

新大陸的發現,對於我大明有何好處?壞處又是如何?對於民間有何影響?請試言之。”

崇禎皇帝的話一出口,溫體仁就先站了出來:“臣爲大明賀,爲陛下賀!”

隨着一片拍馬屁的聲音響起,崇禎皇帝笑着擺了擺手道:“不過是一片大陸罷了,先讓諸位學子們答題要緊。”

看着崇禎皇帝挺重視學子答題,可是學子們也蛋疼。

這道題確實不是送命題,也不是得罪人的題,可是這道題完全就是一道只能瞎雞兒寫的題!

如果說問的問題是針對於大明本土,那麼大家還能作答一下。

可是現在的問題針對的是新明島那個地方的,在場的人除了崇禎皇帝心裡有點兒數,剩下的誰知道那個地方?

既然都不知道,那就只能靠蒙靠猜,然後瞎雞兒寫了。

但是真個要瞎雞兒寫,後果不會比第二道題瞎糊弄的結果強到哪兒去。

今天在這個大殿之中的,不管是朝臣們還是參加殿試的學子們總算是搞清楚了一件事兒,那就是崇禎皇帝打算把法家學說重新撿起來。

但是要先拿新明島試驗一番。

其實崇禎皇帝倒真沒有想那麼多。

搞出來韓非子的法家學說,倒是崇禎皇帝故意搞出來的。

但是說到拿新明島試驗,崇禎皇帝倒沒有那個打算。

因爲崇禎皇帝在翻看《韓非子》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都說儒家是講究什麼君君臣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實際上,法家明顯更會玩——在第一篇《初見秦》裡面就開篇明義的指出了一個問題。

此無異故,其謀臣皆不盡其忠也。

這玩意怎麼理解呢?

就是秦王誒,您老人家這麼牛逼,大秦也是這麼牛逼,瞪誰誰懷孕,地盤一天比一天大。

可是現在呢?

軍備困頓,士民疲憊,貯備空虛,田地荒蕪,糧倉乏糧,四周的諸侯都不怎麼服氣。

這原因沒別的,就是您老人家的手下臣子們不夠忠誠!

得,一句話就把秦王的責任給摘的一乾二淨,一切不好的後果都是臣子們不用心,太扯蛋的原因導致的。

而且後來的法家學者也是前赴後繼的實現了這一點——比如晁錯,搞出來了削藩,同時也引發了七王之亂,把鍋一背就上了法場了。

這麼好的法家,崇禎皇帝怎麼可能不喜歡?難道要喜歡那些沒事兒就唧唧歪歪什麼天人感應,絕人慾而順天理的程朱理學?

關鍵是你朱扒灰自己還娶了尼姑呢。

麻賣批!

等到殿試過了,崇禎皇帝就回到了宮中,打算拉着溫體仁和張瑞圖一夥人一起看看這一批的士子都是些什麼樣兒的水平。

崇禎皇帝想起了自己剛回京時,田爾耕就向自己報告的消息——沒有人造反,也不是哪裡又出了大問題,而是有人在暗中組織宣揚法家學說。

這下子崇禎皇帝就樂呵了,自己剛剛在南方大殺特殺了一波,這就有人看到了機會?

聰明人果然還是很多。

所以也出現了崇禎皇帝突然間弄出來法家題目噁心人的情況。

而且崇禎皇帝還打算以後每年都要換一家學說來噁心人。

只是批閱試卷還沒有開始,崇禎皇帝就突然間開口道:“張愛卿批閱所有試卷的第三道題目,溫愛卿批閱所有試卷的第二道題目,朕來批閱第一道題目。”

因爲崇禎皇帝突然就想起來前世看過的著名歷史讀物《唐磚》裡面批閱玉山書院入門試卷就是這麼幹的。

而且這樣兒還杜絕了第一道題目會被溫體仁或者張瑞圖故意黜落的情況。

人心,經不起試探,倒不如從根子上就杜絕出問題的可能。

只是等到崇禎皇帝開始批閱試卷之後,都不禁被氣的笑了起來。

有些混賬東西真的就是不食人間煙火。

比如說有一個士子答第二題的時候是怎麼回答的?

“路過某縣,百姓極多,食得飽,老有所依,幼有所養,政通人和,皆稱陛下善政也。”

還有的就是沒腦子。

“算秦設郡縣,迄今數千年矣。新明島亦爲我大明之國土,例當同設郡縣。”

還有的在做答第一題的時候,乾脆就是破罐子破摔,就答了區區個四字:“此歪理也。”

如果說第二題第三題的回答是各種逗逼,第一題裡面出現這種回答的就是傻逼。

崇禎皇帝現在就很想把這個士子拎到跟前問問他丫的,你丫的聽清楚朕的問題了沒有?

朕問的是怎麼杜絕八奸的存在,你丫跟朕說韓子學說是歪理學說?

那秦漢是怎麼浪到一漢當五胡的?

看到這種回答,崇禎皇帝乾脆連看第二題和第三題的興趣也沒有了,直接選擇了黜落。

這種連題都聽不明白的混賬東西要是當了官纔是扯犢子。

當然,第二題瞎雞兒寫的也統統給黜落了。

崇禎元年的時候這道題就考過了,第二年的時候還出了這道題,但凡不是個傻子,就應該心裡有點兒逼數吧?

偏偏沒有,還他孃的開始捧臭腳。

老子讓你捧,回家捧你的聖人書去吧。

至於第三題,崇禎皇帝則根本不在意這些人寫的是正確還是錯誤。

因爲第三題雖然是用來選拔人才的,可是這道題根本就沒有固定的答案。

因爲之前確實沒有先例。

如果說是大明本土,這些個學子不管誰敢答一個封藩制,那肯定是要倒黴的。

可是在新明島這種遠離本土的大島,不管是郡縣還是封藩,都隨便答。

只要能夠自圓其說,能夠讓崇禎皇帝覺得這些個想法有實現的可能,哪怕極小,那都算是回答正確。

大不了先在新明島試驗一番。

等看到一份試卷在第三題上面寫着其殷商之遺民是否心向大明,其地距其他西夷有多遠,大明駐軍人數所需幾何及需築城幾何的答案,崇禎皇帝笑了。

這回是真的笑。

大明的讀書人,二傻子是不少,可是真有幾分本事的也不是沒有。

就比如這份試卷,第一題的答案就是嚴格執行法律,有法必依,違法必究。

而且其中還很明顯的提到了大明的法律已經三百年未修,已經不再適應現在的情況,應當進行適當修改。

至於第二題,這傢伙是怎麼說的?

某縣縣令如何,其縣百姓幾何,貧者佔幾,富者佔幾,民間風評如何,而自己路過的時候大概是什麼時間,上面都寫得清清楚楚。

而且一寫就是二十多個縣。

雖然都寫得比較簡單,而且數據估計也不是準確的,但是在不依靠錦衣衛和東西廠情報的情況下,光憑着這份試卷,崇禎皇帝就能對這二十多個縣的大概情況有一定的瞭解。

第三題的回答,這傢伙的回答更是令人叫絕。

封藩,然後推恩,另外還要直接駐軍,數年一輪換。

大明有什麼新政一類的,同樣可以先在新明島先試驗,沒有大問題了再在本地實施。

總之就是要保證大明對於新明島的控制力,確保那些藩王們不管怎麼浪,都能保證新明島被大明牢牢控制在手裡。

而且還要充當實驗田的角色,同時也是一個前出基地的深色。

這種謀劃和崇禎皇帝與溫體仁等人商量了無數次的結果不謀而合。

終於有一個靠譜的了。

等到已經月上中天之時,三百份試卷才批閱完畢。

崇禎皇帝捏着最出彩的這一份答卷,看着上面寫着沈顥的名字,輕笑道:“來人。”

王承恩當即就躬身道:“請皇爺吩咐。”

崇禎皇帝道:“告訴田爾耕,讓他派人去核實一下這個學子的信息,尤其是此人答卷之上所寫的這二十餘縣的情況,實際情況與其所寫有多少差別。”

等王承恩將試卷上的姓名和提到的縣名記下來之後,崇禎皇帝又對溫體仁和張瑞圖道:“兩位愛卿再看看此人的答卷,若是沒有問題,朕欲以此人爲今科狀元。”

溫體仁和張瑞圖對於這份答卷的印象也很深刻,實在是對比其他答卷裡邊什麼答案都有的情況下,這份有數據有事實,條理無比清晰的答卷實在是太出彩了。

只是此人答卷之中偏向法家的思想痕跡實在是太重了,一時之間,倒讓溫體仁和張瑞圖感覺頭疼。

如今崇禎皇帝乾脆要指定此人爲今科狀元,兩人心中難免就有些擔心。

士子之間們扯蛋的事兒從來就不會少。

就像今天的殿試一般,考題只有區區三道,以後難免會有所交流。

當其他人知道榜首是個偏向法家的學子之後,會引發什麼樣兒的連鎖反應,實在是不好預料。

斟酌一番後,溫體仁便躬身道:“陛下,若是答卷內容傳了出去,只怕此子就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若陛下真要重用此子,倒不如先給個探花?”

崇禎皇帝笑道:“大浪淘沙,如果他連這一關都抗不過去,那也沒有再培養下去的必要了。”

培養下去?崇禎皇帝到底想要幹什麼?

崇禎皇帝想的其實很簡單,這個傢伙銳氣太盛,試卷之中目無餘子的氣勢一覽無餘。

偏偏這個傢伙才十六歲的年紀。

這種人不好好打壓一下,丫的就不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等到以後太子用起來這種人能順手?

反正崇禎皇帝不相信。

最大的可能是,自己剛死,這傢伙就會成爲下一個張居正,或者是司馬懿那樣兒的梟雄人物。

但是,崇禎皇帝是打算把太子用西漢時培養太子的模式培養一番的。

也就是說,這個傢伙如果真的是個人才,以後就是給太子用的家臣。

現在不打壓他一下,那什麼時候打壓?

至於說這個叫沈顥的傢伙抗不過去打壓怎麼辦,崇禎皇帝表示無所謂,反正大明人多的是。

PS:繼續推薦閱文第一逼王的兩本作品《三國之無賴兵王》《最強呂布之橫掃千軍》

第七百九十六章 陛下的意思是?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慶王兩個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絕密情報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七十三章 學院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四十二章 哭宮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二百一十六章 東南謠言起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五百章 你是說朕是昏君?(1/5)第三百三十章 該認慫時就得慫(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拋棄道德和良知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們,滾蛋!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路援軍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七百零二章 黃河大橋必須修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假道滅虢(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三十三章 陛下親征!大明萬勝!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七百三十七章 借殼上市?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來不喜歡隔夜!第八百六十三章 這智商……感人!第四百零四章 他們大概是死人了罷?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陛下將至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三十六章 商業無國界,商人有國界!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八百零二章 波蘭老表的騷操作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告,發現白夷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給坑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驚變,好機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裡到底歸誰?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六百九十三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年根底下剮人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
第七百九十六章 陛下的意思是?第七百九十三章 大型黑暗賣兒賣女交易現場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慶王兩個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中獎的速度加羣領獎,過期不候。第三百九十九章 首例涉外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絕密情報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帶來的紅利第四百八十一章 徹底慌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忽聞河東獅子吼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溫體仁第七十三章 學院第二十七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二百四十章 張之極進城(4千字大章)第四十二章 哭宮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漢奸之初見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第二百一十六章 東南謠言起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四百九十八章 連你也算計我!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開此先河第五百章 你是說朕是昏君?(1/5)第三百三十章 該認慫時就得慫(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八百二十四章 拋棄道德和良知第四百一十二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顆蘋果落下來第七百五十四章 都是吃飽了撐的!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一百六十章 約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通知他們,滾蛋!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七百零四章 就依皇后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路援軍第一百九十章 將士高歌得勝歸第七百零二章 黃河大橋必須修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第七百二十三章 假道滅虢(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關門打狗第二百五十五章 遍地烽煙的根源(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零九章 皇長子不是太子第三十三章 陛下親征!大明萬勝!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第三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燎原之勢(4千字大章)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歐洲身上吸血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託夢有話說第八百二十一章 你信不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有錢,任性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抄家果然會上癮!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七百三十七章 借殼上市?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來不喜歡隔夜!第八百六十三章 這智商……感人!第四百零四章 他們大概是死人了罷?第二百四十七章 雞犬不留(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六十八章 三分世界的第一步第一百零四章 血戰第六百八十三章 陛下將至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三十六章 商業無國界,商人有國界!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八百零二章 波蘭老表的騷操作第五百七十五章 作死的魯王世子第八百零一章 火燒倫敦第五百三十一章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險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零二章 潑婦和錦衣衛第二百五十九章 帶毒的糖到底吃不吃(4千字第一更)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三百四十三章 進退唯谷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們就是軍功!第五百九十章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蛋第四百六十六章 報告,發現白夷第三百九十四章 朕不均田地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個將要除名的部族第四十一章 玩泥巴的崇禎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基佬?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四百一十六章 又被皇帝給坑了第三百一十六章 驚變,好機會第一百七十六章 徹底除名的杜爾伯特族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裡到底歸誰?第八十八章 剃髮令第六百九十三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年根底下剮人第三十五章 朕要公審他們第三百零七章 開科取士的建奴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過分了第二百零四章 再複製一套驛站系統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飭?扯!第七百三十九章 就剩下我們六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