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謂窮秀才

土地不夠的事兒,在目前的大明來說是個問題,但是以後肯定就不會是問題。

秀才的事兒,在目前的大明來說不是個問題,但是以後肯定就是個大問題。

根子還是出在大明的人口基數上——大明此時的人口是近萬萬的,也就是說,大明以後的人口單位要用億來計算。

這時候可沒有雜交水稻那種逆天的玩意,畝產低的令人髮指。

要不然的話,所謂的王朝輪替,也不會發生在地力不足以養活人口之時了。

因爲就那麼多的地,人口卻慢慢的多出來了。而後來學會了“要臉”,或者說被忽悠瘸了的中原王朝又沒想着去多搞點兒土地,最後的結果就是人均分配到的糧食不夠吃,也就必然會有人餓死。

不甘心等死怎麼辦?

那就只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

至於什麼五行輪迴,什麼吏治腐敗,不過是表面現象,用來扯犢子忽悠人罷了。

土地好辦,但是這人,尤其是這些秀才多出來之後,可就真的令人很頭疼了。

雖然都說是窮秀才,可是真的窮嗎?

在大明,想要成爲一個秀才,起碼得過了縣府二級的考試之後成爲童生,然後再經過歲試之後才能成爲秀才。

而秀才又分爲三等,按照成績,最好的稱爲“稟生”,其次稱爲“增生”,然後是附生。

所謂廩生,就是秀才經過歲考和科考兩試成績優秀者。廩生由大明朝廷每月給廩食。並有資格被選爲貢生。

所謂貢生,就是地方政府如縣,州,府乃至省向朝廷推舉的,經過學政選拔,成績特別優秀的生員而成爲國子監的學生。但是與其他國子監學生不同,貢生是正途所出,也就是說,不是花錢買來的。

“增生”,同樣也是秀才,但是大明朝廷不再發給糧食了。

至於“附生”,就是才入學的附學生員,還不如廩生和增生。

可是在大明,僅僅是一個秀才,就開始享有免除徭役、免除稅賦八十畝的福利。

八十畝地能產多少糧食?而且還不用交稅。

如果說一個秀才本身就是個窮逼,突然間飛上枝頭變秀才,所以家裡沒田地,不要緊,到時候自然有人會送。

當遇上天災和朝廷加賦的時候,很多農民收成不好交不起稅賦,他們就會把田地送給秀才或者舉人,寄居到他們的名下,也就是所謂的投獻。

而目的也很簡單,因爲只要投獻到秀才老爺或者是舉人老爺的名下,從此以後,他們就不需要在交稅,只需要向秀才或舉人老爺交一些就行了。

也就是說,身爲秀才,最起碼可以坐享八十畝田地的收益。

這還是在這個秀才是個真正的窮秀才,沒有人脈關係,沒有隱瞞少報的情況下所享受的利益。

如果有點兒門路,再多認識一些官老爺什麼的,兩百畝變成八十畝都很正常。

而且,成爲秀才以後,這就是屬於“士”的階層,從此就是有功名在身,見官不跪是最先享受到的福利待遇。

而隱形的福利就是,哪怕是一個秀才犯了罪,縣令也沒辦法直接喝一聲:“與本縣重重的打!”

因爲要對一個秀才用刑,最起碼得先經常提學官,也就是學政,先革去了這個秀才的功名在可以。

其次,中了秀才,人家都要尊稱你一句秀才公,這在一個普通的鄉縣,一個秀才基本上算是名流了,可以混個鄉紳階層。

即便後面沒有中舉人,最起碼這個秀才在當地也算是有一定聲望的,至少可以在當地當個先生,或者去衙門混個小吏。

所以所謂的窮秀才真的窮?

後世的穿越者培訓基地靠碼字爲生的撲街作者幾萬十幾萬,哪個也沒有秀才老爺們活的滋潤。

然而現在更可怕的是,這種秀才公馬上就要大批量的出現,最多過上個幾年之後,估計就得有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於上千萬的秀才老爺出現。

到時候整個大明全投獻給他們算了!

所以崇禎皇帝不愁土地的事兒,沒有了去搶就是,等真的把全天下都搶回來了還不夠分的時候,要麼把目標盯向星辰大海,要麼再優生優育好了。

反正崇禎皇帝有生之年,甚至於他兒子他孫子有生之年都不用爲了這點事兒操心。

就算是老百姓再能生,全世界的土地還不夠分的?

更何況現在皇家學院之中以陳足奇爲首的那些傢伙天天都在琢磨糧食種子的事兒,萬一被這些傢伙搞出來高產的雜交水稻呢?

想了想,崇禎皇帝便開口道:“每個秀才可以免賦稅八十畝,而現在社學童子近兩百餘萬,就算是百人之中出一個秀才,那也是每年要新出萬餘的秀才。

若是人人都免八十畝,我大明的賦稅還能收上來幾分?”

溫體仁和孟紹虞也開始頭疼了。

崇禎皇帝說的這個事情是事實。

原本社學荒廢的差不多了,所以這秀才雖然多,可是也不至於出現每年都新增萬餘人的情況。

但是現在社學被崇禎皇帝重新搞起來了,而且是美其名曰祖制搞起來的,這就很頭疼了。

最起碼每年出現萬餘秀才的情況就很可能出現。

看着溫體仁與孟紹虞頭疼的模樣,崇禎皇帝不禁心中暗笑。

其實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把考試的難度增加不就行了。

就跟後世的高考一樣,題的難度增加了,考上大學的人數不就被人爲的控制住了?

但是溫體仁和孟紹虞的思維卻是被侷限住了,根本就沒有往增加考試難度上面想,而是想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倒不怪溫體仁和孟紹虞,因爲如果說人爲的增加考試難度以達到大浪淘沙的目的,最起碼就有一個問題擺在眼前。

考生會願意嗎?

之前的時候考試難度是什麼樣兒的?現在的難度又是什麼樣兒的?

新參加考試的無所謂,可是別忘了,還有大量的之前落榜的童生會再一次的參加考試。

這些人在經歷過一次考試之後,大概就對於兩次考試之間的難度水平有個大概的瞭解。

心生不滿是肯定的。

這種情緒再向着新參加考試的考生之中擴散,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鬧起亂子來。

然後呢?全殺了?

或者是再來一出南北榜?

問題是南北榜是解決南北之間文風不同而出現的,新舊之間的難度差異怎麼辦?

弄個新舊榜出來不是扯蛋麼?

崇禎皇帝見兩人還在考慮着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當下也不出聲打擾,就任由兩人靜靜的去想。

過了好半晌之後,溫體仁乾脆躬身道:“啓奏陛下,若是直接將八十畝的夠稅田改爲五十畝?”

溫體仁覺得自己提出這個建議就已經很到位了。

最起碼一個人省下三十畝,一百個人就是三百畝。一萬個人呢?

足足有三萬畝。

每年省出來三萬畝,這個數字可就是很可觀的了。

但是崇禎皇帝顯然不這麼想。

這他孃的能撐個幾年?到時候老子不還是一分錢的賦稅都沒得收?

賦沒了也就算了,可是稅了沒了,像郭允厚那種老摳還不得跑來跟朕哭窮,跟朕要內帑的銀子?

問題是,後面的幾十年年年有天災,皇家學院還各種要錢,撫卹陣亡的將士也要錢,內帑有能多少銀子這麼禍禍?

既然有治本的方法,朕也不在乎多背一些罵名了。

想了想,崇禎皇帝乾脆開口道:“溫愛卿的提議不錯,只是解決了一時,卻解決不了一世。隨着生員的增多,免了賦稅的土地一樣在增多。

到最後,也不過是晚上那麼一些時間纔會收不上來賦稅罷了。朕的意思是,直接一勞永逸的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一勞永逸的解決掉這個問題很簡單,把這免賦稅的田地給去除就行了。

至於以後的秀才老爺們,有個見官不跪的特權,到哪兒被人尊一聲秀才老爺也就差不多了。

溫體仁當然也知道這是個解決辦法,可是這麼一來,可真就是把天下間的讀書人都得罪的死死的了。

而在得罪天下間的讀書人和得罪眼前的崇禎皇帝之間,溫體仁很明智的選擇了得罪天下的讀書人。

反正都得罪過了,也不怕得罪的更徹底一些。

而且崇禎皇帝就在眼前,這纔是最要命的。

基本一番後,溫體仁乾脆躬身道:“啓奏陛下,臣以爲,可以免去秀才的免賦稅的優待,保留免除徭役的優待罷了。”

崇禎皇帝龍顏大悅,眉開眼笑的道:“溫愛卿果然是公忠體國,盡心於王事。

另外,還有舉人的問題也是一般,秀才多了,舉人必然就跟着多,而舉人所享受到的這些優待,比之秀才可要多出來許多。

這樣兒罷,溫愛卿回頭與內閣諸位大臣們商量一番後,一同上書給朕看。”

溫體仁此時心中已經開始暗自感激崇禎皇帝了。

自己背黑鍋是肯定的了,但是現在崇禎皇帝一句話,卻是把內閣的其他閣臣也一起拉下了水。

反正決定就是這麼個決定,誰也改不了了。

但是在奏章之上署名的卻是內閣全體,傳出去也不是我溫體仁自己一個人的事兒。

有罵名大家一起擔着唄。

暗自感激不已的溫體仁當下向崇禎皇帝謝了恩之後,就與孟紹虞一起回到了內閣所在的文華殿。

等到溫體仁退去之後,崇禎皇帝就樂呵呵的去周皇后處看自己的心肝寶貝女兒去了。

今兒個確實值得高興,雖然一開始的那場戲看的有些虎頭蛇尾的意思,讓人不太盡興,但是後來跟溫體仁商量的事兒卻是讓人怎麼想怎麼樂呵。

別管溫體仁他們針對於舉人那方面商議的結果如何,哪怕仍然保留下一些土地的免賦稅特權,只要把秀才免賦稅的特權給去掉就算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畢竟舉人可不是那麼好考的。而從舉人再考到進士就更難了。

反正崇禎皇帝打定的主意就是每年只要三百個進士,多了不要。

當然,這三百個指的是正兒八經的考八股文章的進士,不包括格物科與明律、明算這三科的進士。

這三科的越多越好。

人才的流動,不止是向上,同時也會向下,也就是所謂的知識是由上向下擴散的。

朝廷能用的人就那麼多,剩下的難道真就混吃等死了?

明顯不太可能的事兒。

到時候,必然就會有大量過剩的人才,尤其是明算和格物科的人才會流入民間。

這些人不管是去當個賬房先生也好,或者是去當個師爺也好,或者是去幹點兒其他的什麼,最起碼起步就要比秀才高的多。

同樣的,在民間受到的待遇也會好的多。

這些人嚐到了甜頭之後,就會帶動民間更多的人去考明算、明律和格物科。

這纔是崇禎皇帝隱藏最深的目的。

既然民間主動去學習格物和算學什麼的人才不夠多,那就搞出點兒事情來,由上而下的逼着他們去做出改變。

更何況這種改變是良性的,而且只要出現,就很難再收回去了。

崇禎皇帝鬧心的事情算是解決了,可是京城之中的秀才和舉人老爺們可就開始鬧心了。

沈顥與王永忠辯論之事原本就傳的沸沸揚揚的,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兩夥人來了個割袍斷義,老死不相往來,這其中發生了什麼,就值得好好的研究一下了。

而後面傳出來的消息則更嚇人了。

八十畝的優待田要取消掉?

舉人只給五十畝,而且嚴禁投獻之事?

彼其娘之,老子十年寒窗,褲子都脫了,你就給老子看這個?

但是有句老話說的好。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加上舉人和進士,其實也不成。

更別說這些人還沒有膽子去造這個反。

而且更缺德的是,在僅僅幾天之後,這事兒就變成了官方傳出來的正式消息。

大明半月報上正式刊文,對於優待田這事兒大書特書,彷彿不取消優待田,亡國之禍就在眼前不遠一般。

如今的大明半月報可不是剛出來的時候那樣兒,被天下人當成一個茶餘飯後的樂子來看。

現在基本上都知道這大明半月報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幕後真正的大老闆又是誰。

現在在天下人的眼中,大明半月報這玩意就跟朝廷的邸報一樣,屬於官方的喉舌。

只是邸報屬於正式版本,而大明半月報則屬於預告性質。

反正都是崇禎皇帝的。

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三十九章 難收的商稅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炊骨爲薪,煮肉爲食(4千字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八百零五章 以後行,現在不行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二百六十二章 崇禎皇帝的辦法(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一百零七章 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三百八十五章 王法?羞辱?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嚴打第二百九十章 寧德長公主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四百六十八章 都是自己作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懟黃臺吉要緊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三百三十七章 金汁是個好東西(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們跪的太久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黑鍋的毛文龍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四十五章 狗賊!第五百零九章 朕就是要給你們添堵第七百八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八百五十一章 哥薩克騎兵的絕唱第二十一章 比潑婦還潑婦的大明皇帝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六十章 倒黴的老回回馬守應(4千字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十章 移封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八十章 移封第二百七十章 給老子砸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
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八百零四章 幸福是對比出來的第四百三十七章 凍死哪個王八犢子第二百九十四章 還不如騾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六百零六章 搶生意的來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人心不是那麼好收買的一路同行,感恩有你——衆籌白銀萌感言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三十九章 難收的商稅第五百五十七章 五月飛雪第四百四十八章 子曰,頭疼第五百八十五章 朕對他真是太好了!第六百三十五章 預備第八百四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報入京,各方反應第十七章 錦衣衛辦事,白桿兵進京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炊骨爲薪,煮肉爲食(4千字第一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黃臺吉第八百零五章 以後行,現在不行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王不夠用了第二百章 被迫撤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誅連九族,一體斬絕第七十五章 噁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賭贏了第五百五十章 《巴達維亞合約》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五百九十四章 皇帝有點兒蠢第二百六十二章 崇禎皇帝的辦法(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三百六十九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們的炮彈,快不夠用了吧?第一百零七章 棋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萬事俱備,只缺髒水(4千字大章)第三百五十二章 此事必有蹊蹺!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三百八十五章 王法?羞辱?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南欲生變(第一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崇禎皇帝又缺錢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八百六十五章 最佳活力團體組織第四百七十三章 幾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總得有人犧牲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八百一十六章 立太子,嚴打第二百九十章 寧德長公主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四百六十八章 都是自己作死第三百一十五章 懟黃臺吉要緊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一百六十八章 諜中諜與計中計第八十六章 讓他們閉嘴第三百三十七章 金汁是個好東西(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們要多少,我們都要雙倍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們跪的太久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區區蠻夷,還算個事兒?第一百六十五章 背黑鍋的毛文龍第四百零一章 指點,無間第四十五章 狗賊!第五百零九章 朕就是要給你們添堵第七百八十四章 又捱揍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真正的山寨之王和智商稅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四百一十五章 人不狠站不穩第八百五十一章 哥薩克騎兵的絕唱第二十一章 比潑婦還潑婦的大明皇帝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拿下!第二百六十章 倒黴的老回回馬守應(4千字第二更)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變須臾間第三百二十四章 忽悠瘸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們這是要咱家去死第三十四章 爾等還有甚麼不敢的?第八十章 移封第一百一十二章 華夷之三問第四百六十章 瀋陽城門開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五十二章 養廉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禎皇帝不開心第八十章 移封第二百七十章 給老子砸第八百五十八章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八百一十章 天子詔至,冊封教皇!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明版人才培養計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又要養豬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這萬世罵名罷第四百八十五章 團結一心的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