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得有人背鍋才行

對於這個讀書人不把人家蠻子當人看的行爲,崇禎皇帝表示這很正常,很給力。

半獸人麼,獸字在人字前面,不當成人看是對的。

對於這種對味口的讀書人,崇禎皇帝很大方的表示酒樓走起,老哥請你喝酒。

然而剛剛走到酒樓的大門,就聽着轟的一聲巨響,地面也開始了一陣晃動。

隨行的方正化等一衆內廠太監已經尖着嗓子喊道:“護駕!”,與此同時也不知道從身上哪裡抽出來的短刀就已經握在了手中,將崇禎皇帝緊緊的圍了起來,並且將那個書生給隔離開來。

魏良卿所帶着的錦衣衛則是隨手脫去了外袍,露出了錦衣衛標誌性的飛魚服之後,人人皆是一把短銃在手,腰間則掛着繡春刀。

好在地面的晃動只那麼兩下就停止了,街面上的人也慢慢的穩定了下來。

然後就呼啦啦的跪倒了一片。

早就聽說大明現在的崇禎皇帝沒事兒就喜歡出宮私訪,沒想到今天竟然就看到了活的……

方正化低頭道:“皇爺,王恭廠方向發生爆炸,不如先行回宮?”

回個屁的宮!

王恭廠那破地方離着皇宮只有六裡地的距離,而且這破地方好像不是第一回爆炸了吧?

天啓六年五月的時候就已經炸過一回了,拔大樹二十餘株,根在上而梢在下,近廠房屋傾倒,木石在上,而瓦在下,殺千人。

崇禎二年三月炸了一回,十一月的時候又炸了一回。

天啓六年的那一次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王恭廠大爆炸事件,只要不是二傻子,基本上都是聽說過的,而後面的兩次則是自己經歷過的。

這他孃的再這麼炸下去可怎麼了得,隨着以後這破玩意的威力越來越大,早晚有一點得順帶着把皇宮給炸掉。

然後自己沒有因爲快遞李小哥而掛到樹上去,也沒有因爲建奴進關而死社稷,結果卻死在了自己家的火器局的爆炸之下。

簡直就是千古第一逗逼的死法。

心情不爽的皇帝陰沉着臉吩咐道:“去王恭廠!”

方正化躬着身子道:“皇爺恕奴婢不敢從命!請皇爺回宮!”

冷哼了一聲之後,崇禎皇帝又道:“怎麼,連你也要違背朕的意思了?”

方正化的身子根本就沒直起來,而是一直保持着躬身的姿勢:“回皇爺的話兒,王恭廠乃爆炸之地,皇爺去了,奴婢沒有把握保證會不會再有什麼問題。

如果皇爺生氣,可以砍了奴婢,奴婢絕無半句怨言,但是奴婢也絕不敢讓皇爺履涉險地。”

崇禎皇帝氣哼哼的道:“回宮!”

崇禎皇帝倒也不再強行要求往王恭廠去了,方正化這個死心眼的傢伙確實不會讓自己去王恭廠那種險地,除非先砍了他。

問題在於大明的太監有的是,但並不是每一個太監都是東方不敗,而且也不是每個東方不敗都會像方正化這樣兒忠心耿耿。

回到宮裡的崇禎皇帝直接就吩咐道:“傳工部尚書來見朕!”

最近薛鳳翔的心情已經好多了,不再糾結於自己被馬伕給綠了這件小事兒上面。

畢竟不管是那個賤人還是那個馬伕,都已經化成灰了,而自己現在手裡的活計也開始慢慢的輕鬆下來了,以後也不用擔心,這心情就難免會好一些。

可是隨聲王恭廠的一聲巨響,薛鳳翔就知道自己剛剛過了沒幾天的好日子算是完犢子了。

果然,自己正在琢磨着這事兒該怎麼辦的時候,皇帝陛下就派人過來把自己給提溜到宮裡來了。

對於崇禎皇帝提出來的外遷火器局並加強管理的事兒,薛鳳翔表示了一半兒的同意。

對於火器局這種要害部門來說,管理上面再怎麼嚴格都不爲過,尤其是在崇禎七年這時候搞出來這麼一出,在全國形勢都一片大好的情況下玩了這麼一出大爆炸,說不丟人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薛鳳翔本身也有意好生整頓一番,再加強火器局的管理,爭取以後不要再出這種妖蛾子。

但是對於火器局外遷,薛鳳翔表示不能同意——這玩意多特麼危險啊,要是被某些心裡陰暗的人給弄去了,這影響可就真的要了命了。

但是崇禎皇帝顯然不在意這一點,一般人弄火器沒有什麼鳥用,弄這玩意要麼爲了殺人要麼爲了造反。

而早就已經造反的建奴現在被圍困在遼東生死兩難,要不是大明自己的屁事兒太多,崇禎皇帝現在就能去徹底懟死他們。

至於說大明的百姓們會弄了火器然後造反,這種事兒當個笑話聽一聽就好了——陝西倒是反過,可是現在也平定下來了,而且其他地方遭災的也有,可是在崇禎皇帝砍了大批的人頭之後,賑濟也算是基本到位,根本就沒有人打算造反。

倒是有不少百姓在家裡供奉了崇禎皇帝的長生牌位,暗祝這位皇帝能再活他個五百年,最好能長生不老。

但是崇禎皇帝心大,薛鳳翔可不敢心大,這種事兒一個不小心就是要掉腦袋的問題,誰也隨隨便便的就答應啊。

想了想,薛鳳翔乾脆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陛下若是一定要讓火器局遷出城外,臣請陛下調派衛所以守護,免爲小人所趁。”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後說道:“朕自然會調撥衛所守護,這一點愛卿可以放心,但是火器局絕對不能在城中,否則危險性太大。

縱然危及不到宮中,但是對於百姓們來說,一旦出事就是一場大災難,天啓六年之事,斷不可重現!”

但是還沒等崇禎皇帝的話音落下來,許顯純就匆匆忙忙的跑來了:“啓奏陛下,南京急報,應天府地龍翻身!”

崇禎皇帝噌的一下就從椅子上面站了起來。

應天府這是第幾次了?就算是之前的地龍翻身都不是以應天府爲中心,應天府僅僅是有震感,可是這一次卻是應天府變成中心了。

應天府啊,南直隸,太祖高皇帝定都之所在,就算是成祖皇帝北遷至順天府,應天府那裡可也是有着完整的皇宮及各部的,連各級官員都是齊備的。

甚至於皇帝只要一個人去了應天府,整個大明的行政系統就能立即在應天府發揮作用。

更關鍵的是,孝陵還在南京呢——朱元璋他老人家掛了之後可沒有埋到鳳陽的祖陵裡面,而是埋在了南京。

也就是說,如果這事兒處理不好,崇禎皇帝下個罪己詔什麼的簡直不要太正常——連太祖高皇帝寢陵之所在都發生了地龍翻身,皇帝到底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兒了?

就算是一個兩個的傳言不足爲懼,可是人多了呢?

三人成虎,積毀銷骨。

雖然說崇禎皇帝大部分時間都不怎麼要臉,可那是針對於朝堂百官們來說的,崇禎皇帝對於自己在民間的形象可是很重視的。

薛鳳翔也是暗自叫苦不迭,本來工部的破事兒就多,滿大明的打井還有疏通河道橋樑也就算了,修路的事兒也像鐵路修建一般推給了交通部,可是其他的事兒還是多的要死。

現在皇帝陛下安排的火器局外遷的事兒還沒有辦呢,這應天府就玩了一出地龍翻身,到時候光是應天府那邊就得佔去一部分人手。

緩緩的坐了下來之後,崇禎皇帝才吩咐王承恩道:“命人傳溫體仁過來見朕。”

等溫體仁匆匆忙忙的趕過來後,崇禎皇帝纔開口道:“錦衣衛急報,應天府地龍翻身。”

不等溫體仁開口說話,崇禎皇帝又緩緩的道:“朕自繼承大統以來,戰戰兢兢,夙興夜寐,唯恐有傷我大明曆代先帝之遺德。

今應天之事,乃上天之警也,不可不慎。

其令,南京工部調派人手,對於受遭需重建之外,無論官衙還是百姓民居,都要做好重建。

着應天府着力撫卹民間,萬不可生了亂子。

免應天府崇禎七年、八年、九年之賦、稅,受災之商戶,免崇禎七年秋稅。”

崇禎皇帝這也算是大出血了,光是應天府一地的商稅,哪怕只是秋稅,估計都是三五百萬兩上下,而且這還是往少了算的。

而且自己只要開了這個口子,不知道應天府裡面會多出來多少受災的商戶——哪怕原本是揚州的,估計也會連夜跑到應天府去。

崇禎皇帝永遠都不敢小瞧大明的這些個混賬東西們,也不敢高估他們的底限。

畢竟這些傢伙到了幾百年後那麼發達的時候還是這鳥樣,更何況現在這麼一個完全靠人工的時代了。

社會學這玩意就不能說是一門科學,人心難測更難懂,人性的下限更是低的可怕,經不起試探。

崇禎皇帝在肉疼商稅的事兒,溫體仁和翔鳳翔可就真的很蛋疼了。

這位爺現在出了這麼大的血,再讓這位爺把這個鍋背起來明顯是不可能的事兒了。

畢竟皇帝是明君,不可能出錯以至於天地震怒到地龍翻身的地步。

那麼地龍不僅翻身而且還是在應天府這麼個關鍵的地方,這個鍋要是沒有人背起來,妥妥的就只能靠皇帝一個人背。

背了就得下個罪己詔,說明皇帝以前肯定是幹了什麼狗屁倒竈天怒人怨的事兒了,現在知道錯了,求老天爺原諒,請天下百姓見證一番。

這種事兒換成別的皇帝,估計不背也得背,因爲大臣們需要皇帝來背這個鍋。

然而崇禎皇帝會背麼?

溫體仁和薛鳳翔心裡正在胡亂的想着,崇禎皇帝就直接吩咐道許顯純道:“派人查一查應天府,到底是哪個混賬在亂搞事情以至於上天震怒,查出來後直接鎖拿進京。

另外,民間之事也要盯緊了,別因爲應天府免了一半的商稅就有些混賬東西坐不住!”

許顯純自然是無所謂,當下便躬身應了,剩下溫體仁和薛鳳翔可就蛋疼的很了。

不過再怎麼蛋疼也沒有用,皇帝不想背的鍋,誰也沒辦法強制讓他老人家背起來不是?

而且應天府離着順天府那麼遠的距離,就算是現在着急上火也沒有什麼用了,只能暗自祈禱那邊的官員們能給力一點兒,別太掉鏈子,到時候讓錦衣衛給抓到京城來砍了腦袋。

當務之急,還是應天府那邊的賑濟和火器局的搬遷事宜——總之,各有各的鬧心之處。

隨着崇禎皇帝的要求,火器局便迎來了崇禎七年的大搬遷——從離着皇城六裡遠的位置直接搬到了房山那邊的山溝裡,而且周圍被一個抽調了士卒新組建的火器衛給圍了起來。

這下子崇禎皇帝放心了,最起碼以後就算是出了啥問題,也不會影響到京城裡面的百姓了。

畢竟後世的那些個玩槍炮彈藥研發製造的地方哪個不是在深山老林人跡罕至的地方?又有哪家敢在鬧市區了?

這種要命的玩意不出問題還好,一出可就是要命的問題了。

還嫌不足的崇禎皇帝乾脆決定把盔甲廠和刀劍廠也一起找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搬過去算了。

然後崇禎皇帝又少了一樁鬧心事兒,洪承疇心裡又多了一樁鬧心事兒。

對於火器局什麼的搬到深山老林裡,洪承疇原本是同意的,而且也樂得看工作忙成狗的笑話。

可是隨着崇禎皇帝要求修建從深山老林到房山再到通州的鐵路,洪承疇可就笑不出來了。

大佬您是不知道這大明現在修鐵路都已經忙成什麼樣兒了吧?

整個鐵道部現在有多少人您知道不?

有多少路段在同時開修您知道不?

現在還要再加上這麼一段,而且是專門往深山老林裡面修,您這是覺得鐵道部的人都太閒了是嗎?

其中波及到多少多少百姓?多少土地?

洪承疇的心思,崇禎皇帝自然是不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也不會放在心上——畢竟讓你洪承疇來幹這個鐵道部的部長就是要吃苦受累得罪人的。

對於這一點,洪承疇也是心知肚名,所以一道奏章又遞給了崇禎皇帝:“建奴白奴崑崙奴又不夠用了,再來一批苦力!”

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PY交易幾本書祭天!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怎麼這般不要臉的?第三章 朕沒有金手指?導演,換劇本!拿錯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準備!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不科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審袁(終於上架了,求首訂)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學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現實版三國演義第三十六章 商業無國界,商人有國界!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彈劾第六十二章 紅薯第六百一十章 是朕提不動刀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德之死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五十五章 觀刑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又一家想要內附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八十三章 毒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皇帝遭瘟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五章 有如關雲之長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二十七章 議他該當何罪?(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平公主(4千字大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三十三章 陛下親征!大明萬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兩派都是華族第九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禮可是有學問滴第七百四十一章 肉還沒到碗裡就先咬一口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
第三百六十章 老子跟你講道理PY交易幾本書祭天!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煩第四百三十四章 朕放出了一頭怪獸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八百二十七章 黃泥差點兒落褲襠第六百九十五章 臉都丟光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你是怎麼這般不要臉的?第三章 朕沒有金手指?導演,換劇本!拿錯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統統砍了省心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六百三十七章 殺人放火,雞犬不留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準備!第七百八十六章 換個更直接的方法!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麼跪,要麼滾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六百五十一章 連牌坊都不立!第二百四十八章 突圍的叛軍(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五百八十七章 這不科學!第一百二十三章 審袁(終於上架了,求首訂)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談就是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疇與孝莊不得不說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四十八章 第三條路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這水可是甜的很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學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誅九族和夷九族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大一盤棋第四百九十章 佔山爲王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歐洲的苟雷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黴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價,也值!第四百三十九章 大明爸爸的兩個孝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八股摻沙子第六百六十一章 現實版三國演義第三十六章 商業無國界,商人有國界!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彈劾第六十二章 紅薯第六百一十章 是朕提不動刀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他們不死,朕心不安!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圍宜川(今天萬更完成)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德之死第七百二十章 讀書的好處(第三更)第五十五章 觀刑第四百六十七章 乾脆玩把大的?第二百二十八章 許某要整頓海上勢力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誤傷……(第一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談一筆大生意第六百一十四章 等一出大戲!第二百五十一章 高迎祥(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九十三章 又一家想要內附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求個恩典去倭國第五百零七章 滿腔謀劃付東流第八十三章 毒計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後?第八百章 善人哉?惡人哉?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經不起這麼傷第五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海洋第七百二十四章 隨本督往城頭一觀!(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幾人歡喜幾人愁第四百五十五章 崇禎皇帝遭瘟了第六百四十五章 這誤會大了!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四十章 你在開玩笑?第八十七章 處置第七百二十五章 有如關雲之長第五百二十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百二十七章 議他該當何罪?(突如其來的4000字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一百九十五章 左右都是不要臉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蠻子三百萬人陪葬!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修德政,四海賓服(4千字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第七百六十二章 白皮黃心話戶籍第七百一十四章 人間慘劇(第三更)第六百七十五章 朕,崇禎,不高興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進第七百九十五章 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朕不信第四百一十三章 錦衣衛百戶史可法第六百七十六章 世界上只能有一個皇帝第十章 崇禎皇帝的軍改宣言第三百八十一章 孔雀明王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平公主(4千字大章)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們可是一家人啊!第三十三章 陛下親征!大明萬勝!第三百四十七章 兩派都是華族第九十二章 排隊槍斃第二百八十八章 瘋子囈語大全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禮可是有學問滴第七百四十一章 肉還沒到碗裡就先咬一口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理人慾朱扒灰第一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二百六十五章 給閻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