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五章 魏忠賢在浙江搞事

南京。

作爲大明曾經的國都、現在的二京之一,這裡一直都是繁華的代名詞。

再次走在南京的大街上,朱由校的情緒還是很複雜。

上次到南京來的時候,完全不是這種心情。不過這次更多的是輕鬆與愉快。

畢竟上次來的時候,還是來辦事的,心情根本就沒有現在這樣輕鬆,而是緊張和擔心頗多。

這次就不一樣了,放鬆了很多。

以一種平淡和遊玩的心情看待南京這座城市,讓朱由校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古老繁華的南京城真的很美、很漂亮。

走在玄武湖的邊上,踏着細雨紛飛,朱由校的心情很好。

此時的朱由校穿着一套長衫,打扮的就像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一樣,拋棄了身上的綾羅綢緞,穿上了棉衣長袍,看起來多了幾分秀氣。

手中的摺扇也沒有那麼名貴,畫的是普通的山水。

木簪子隨意的將頭髮別住,看起來多了幾分灑脫和不羈。

在他的身邊,田貴妃和袁貴妃陪同着,臉上帶着紗巾,讓人看不見面容。

魏朝一邊伺候着,其他的護衛則是分散在四周。

即便朱由校沒有穿得那麼富貴,但所有路人都知道他就是富貴。畢竟田貴妃和袁貴妃穿的很是華麗富貴,同時身邊帶着這麼多護衛,這不是一般人。

找了一個地方坐下,朱由校笑着問道:“有沒有覺得不好?”

“還是人多了一些。”田貴妃直接說道。

爲人比較憨直的田貴妃,這一段時間和朱由校相處下來倒是真的敢說話了。

她以前不是不想說,而是見不到,也沒機會和皇帝說。

聽了這話之後,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下次讓他們清場。”

田貴妃嬌憨的點了點頭。

玄武湖其實就是一座皇家園林,能到這裡來的人本來就不多,普通百姓想進也進不來,能進來的都是南京的有頭有面的人物。

畢竟朱由校不在這裡,這裡也不能荒廢着。

田貴妃感覺有點不舒服,因爲總有人朝這邊看。

袁貴妃倒是無所謂,坐在一邊伺候着朱由校。對於袁貴妃來說,陪着皇帝比較重要。

朱由校三人在石凳上坐着。

魏朝早就準備好了水和茶,沏好了茶水、擺好了點心。

朱由校和貴妃們一邊吹着清風,看着湖光山色,一邊喝着茶、吃着點心,頗爲悠閒。

戚元功站在不遠處,目光不斷向四周掃射,手就從來沒有離開過腰間。那裡放着他的短槍,稍有意外的話,他就會把槍從裡面抽出來。

這個時候,戚元功猛然聽到右側有腳步聲,直接轉頭看過去。

來了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看起來模樣很憨厚。他個子不高,但不胖,顯得很清瘦。

戚元功沒有迎上去,因爲男人身邊有一個人陪同,是他認識的,陪同的是魏朝的乾兒子。

戚元功知道來的這個男人是誰了。

他是李朝生,南京內務府的大總管。

戚元功對旁邊的人使了一個眼色。

兩個人朝着李朝生走了過去。

檢查、確認身份、搜身,這一套流程必不可少。

這裡不是皇宮,即便是皇宮皇帝召見,該有的流程也不能少。

李朝生倒也不意外,笑眯眯的配合檢查。

等待所有的檢查完畢之後,李朝生才被帶到朱由校的面前。

李朝生跪在地上低着頭,根本就不敢把頭擡起來。他生怕看到袁貴妃或者田貴妃,引起陛下的不滿;一旦引起陛下的不滿,那就完蛋了。

朱由校卻沒在意,擺了擺手說道:“起來回話吧。”

從地上站起身子之後,李朝生依舊是低着頭。

朱由校皺眉頭說道:“低着頭,脖子不疼嗎?擡起頭來。”

李朝生緩緩的擡起頭,鬆了一口氣。

兩位貴妃娘娘居然不在?

朱由校看李朝生鬆了一口氣的模樣,心裡明白他在想什麼。

周圍這一圈地方,朱由校也讓戚元功他們清出來了。在這一圈,除了他們之外,已經沒什麼人了。

袁貴妃和田貴妃自然就不好留下來聽朱由校談事,早就溜達去了。

“說說南京的情況怎麼樣吧?”朱由校看着李朝生,緩緩的問道。

雖然一路走走玩玩,到了南京更是享受了好幾天,可是該辦的正事還是要辦。

今天把李朝生走過來,朱由校就是想要問一問具體的情況如何。

“回陛下,南京這邊一切安穩。”李朝生連忙說道:“就是浙江那邊出了點問題。”

“什麼事?”朱由校沉着臉問道。

“浙江那邊很多田地都已經改稻爲桑,這一次清查的過程當中發現了很多事情,土地兼併和投現那邊也很多。”李朝生小心翼翼的說道。

“不用試探。”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就讓他們把地的事情查好就行了,其他的不用管。”

“浙江那邊的事情,內務府也不是沒有上報過,朕的心裡面很清楚。”

這幾年大明沿海的貿易可以說是越演越烈。除了大明之外,所有人都想和大明做生意。

外海上的貿易從來都沒有停過,以前是走私。隆慶年間有了市舶司之後,就更氾濫了。朝廷允許出海貿易,但問題在於出海貿易不交稅。

這兩年在朱由校的鼓勵下,商業大繁榮,大明朝的物產也豐富了很多,對外貿易自然就更加火熱起來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錢財源源不斷地流淌了進來。

這幾年朱由校曾經看過,白銀增加了不少。雖然還沒有明顯的貶值,但是已經有這個趨勢了。

朱由校的內務府都已經收集了一大批白銀了。等到拿下了倭國之後,朱由校就準備正式將白銀納入貨幣體系。

浙江那邊的事情,朱由校心裡面很清楚。

爲了對外貿易賣絲綢,浙江的商人把土地改成了桑田,不再種水稻了。這樣的做法是爲了增加他們自己的經濟收入,但實際上破壞的卻是整個國家的利益。

做生意不交稅就不說了,任何時代老百姓沒飯吃都是不行的。大面積的土地被改成了桑田,不再種植水稻。

後世還要守住18億畝耕地的紅線,何況是現在?

只不過有些事情沒有辦法,不能逆轉。

朱由校看着身邊的李朝生問道:“有人讓你問?”

李朝生連忙搖頭說道:“臣只是有一些擔心,魏公公在那邊似乎有所動作。”

魏忠賢嗎?

這倒是朱由校沒有想到。難道說他在那邊發現了什麼東西?這才跑到了浙江去?

魏忠賢在浙江這件事情,朱由校到了南京之後就知道了。

上一次揚州之行,徽商被收拾了一頓,浙商也被波及了,更主要的是徽商和晉商。

這一波魏忠賢難道要對付他們?

朱由校問道:“他在做什麼?”

“回陛下,魏公公在查浙江有多少桑田、這些桑田都是屬於誰家的,還有就是這些桑田以前都是種的什麼、有多少人在織布、又有多少工坊。”

李朝生連忙說道:“陛下,臣以爲浙江不宜輕動,否則容易引起亂子。”

“你知道浙江這兩年的糧食都是從哪裡買去的嗎?”朱由校看着李朝生問道:“可是從周邊幾省?”

“啓稟陛下,基本出自湖廣。”李朝生連忙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

“湖廣熟,天下足”,這個說法雖然誇張了,但是湖廣的糧食產業非常發達,產量也非常高。隨着新式稻種的推廣,這裡又增產了。

加上玉米、土豆、番薯,這幾年大明的糧食其實很夠用,唯一的問題就是不平衡。

有的地方受災乾旱,糧食靠運輸就很麻煩。山西和陝西那邊這兩年就已經有這種情況了。

雖然早有準備,但是應對起來還是有點棘手。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人分流,一部分招到京城做工,一部分分流到張家口,還有一部分被分流到草原上做生意,這樣來減輕朝廷的壓力。

浙江這邊靠着湖廣,吃糧食自然是沒問題。自己雖然不種地,但是也不缺。

朱由校總覺得魏忠賢查這些東西似乎與改稻爲桑沒什麼關係。李朝生這麼說,估計也是在擔心。

想必除了李朝生之外,浙江那邊的商人也在擔心。他們擔心自家生意出問題。

這幾年絲綢生意可是賺了大錢,隨着各種掛着皇家旗號的門店的出現,這奢侈品都快建立起來了,那價格都是翻着翻的往上漲,頂級的材料價格就更貴了。

養蠶繅絲,桑葉是關鍵。沒有好的桑葉就沒有好的蠶,就沒有好的絲。稍稍有一些波動,那都會出事。

“陛下,自從魏公公到了浙江之後,這市面上的生絲和絲綢都應聲而漲。再這麼下去的話,恐怕要出事啊!”李朝生有些擔心的說道。

朱由校點點頭說道:“朕去浙江看一看。”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李朝生聽了這話之後,微微一愣,表情一點都沒有緩和,反而更擔心了。

陛下竟然要去浙江?

一個魏公公還不夠嗎?陛下居然還要親自去?

這下完了!

這消息要傳出去之後,這生絲還不翻着翻着往上漲?

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四二五章 新城規劃圖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六八二章 大明施壓(情人節快樂!纔怪呢!)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一七二章 去都察院抓李茂等人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一零八章 天子需立功於天下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四三四章 自找苦吃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三一七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一三六章 韓爌被坑(求月票!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三二四章 朱由校進德州城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六一二章 香河縣的田地被收了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一五三章 名單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六三三章 男人不用守身如玉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章 魏忠賢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三六二章 許顯純成了忠心的瘋狗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一一一章 豬隊友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
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三四六章 衍聖公頓悟第一九三章 王恭廠第三八六章 大明無農不穩第六八五章 策反鳳林第四二五章 新城規劃圖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五六一章 吳克善認命了(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四一四章 朕的兒子!第六一八章 設天津直隸州第三五七章 許顯純犯錯了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一九一章 第四巨頭:方正化(求全訂)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二七四章 遵義大捷第六八二章 大明施壓(情人節快樂!纔怪呢!)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第二八零章 就這實力,還想造反?第二七六章 畢節求援第六九五章 漢城爆炸案第一七二章 去都察院抓李茂等人第四五一章 我願成爲大明順義王(日萬求賞!)第三十九章 大戰要來了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一零八章 天子需立功於天下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錢第四八九章 兒女雙全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六十九章 結束與開始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三一一章 皇權至高無上第二三七章 武舉人盧象升第四三四章 自找苦吃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這麼扣上了?第二四三章 大明火器時代來臨第三一七章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盟主迪迪卡卡俱樂部加更)第六八七章 換世子(盟主帶炸藥上飛機加更)第三四八章 早點簽字你好我也好第一三五章 劉一璟被坑(求訂閱!)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五四九章 遼東大戰的序幕第二八三章 四大金剛(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一五五章 殺人立威第六四五章 內務府和參謀處搶船第一三六章 韓爌被坑(求月票!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一一八章 推舉誰進內閣?第五三五章 成立揚州商會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四四三章 動手抄家吧第十四章 天啓帝窮得叮噹響第五五零章 叫吳克善到山海關第四二一章 拆遷隊隊長——朱由校第三二四章 朱由校進德州城第四二二章 火藥是一切的基礎第六三四章 張餘被跟蹤了第三六五章 衍聖公,我們來救你!第四七八章 金尼閣在哪裡?第二五八章 剝皮充草第六一四章 全國土地勘察行動組(元旦快樂)第六一二章 香河縣的田地被收了第二零五章 審覈司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一五三章 名單第二一二章 絕對權威在手(萬字求賞!)第六九二章 先見鄭旭紅第六三三章 男人不用守身如玉第四四七章 沒了順治沒了康熙,全都沒了第五五九章 建奴覆滅,大明威武!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夢飛雪生日加更)第一零二章 抉擇第九十四章 陳洪被魏忠賢視爲大敵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四八七章 火器研究院第五九八章 回京與皇后敦倫第四十八章 火種第五二二章 揚州知府送上門第三三二章 傳衍聖公第五五五章 撫順大捷第一四三章 趙韓一起動手(盟主Cz、加更)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章 魏忠賢第六四八章 杭州樓外樓第三六二章 許顯純成了忠心的瘋狗第二七一章 安邦彥要造反!第二一零章 達成協定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閣第二四七章 解決溫飽才能談工商業第三四七章 孔家自救的機會第四五六章 陰陽師第二零三章 打不過就跑第五十四章 李贄第一一一章 豬隊友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