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恩盛,字學友,黃州本地人氏,現居黃州防剿總兵官之職。
要是論起出身,徐恩盛可比左良玉清貴的多:天啓三年的二甲進士。
三十多歲中進士,在當時已經可以算是少年得志了。
早年間的徐恩盛也是揮斥方遒的俊彥之才,歷任兵部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但卻從來沒有真正飛黃騰達過,最高也就是一個正五品的部門官員而已。
徐恩的履歷和劉乾龍幾乎完全重合,而且都是出自同一個部門:兵部。
徐恩盛和劉乾龍,都是當年的閹黨中人,不僅履歷相似官職雷同,甚至連人生經歷都如出一轍。
崇禎皇帝登基之後,第一個就幹掉了閹黨的頭號大將,當時的兵部尚書崔呈秀,然後才慢慢收拾魏忠賢。
崔呈秀倒臺之後,劉乾龍和徐恩盛都受到牽連,因此下了大獄。
而這場牢獄之災卻成爲二人這一輩子最大的轉折點。
差一點把牢底坐穿的劉乾龍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先是投靠了闖軍,最後投靠了張啓陽,現在成爲南京府丞,相當於首都副市長那個級別。
徐恩盛同樣被關進黑牢好幾年,因爲他不是像劉乾龍那樣完全依靠裙帶關係,沒過多久就重新啓用了。
作爲有污點的“罪員”,就算是重新啓用也肯定不會受到重用。
當時的徐恩盛去了遼東,在孫承宗手下負責督運磚石木料,完全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甚至可有可無的小角色。
就是在這段時間當中,他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人:左良玉。
當時的左良玉只不過是個副將,還沒有自己的班底。
看中了徐恩盛的進士出身,很快就把他招致麾下。
在以後將近二十年的歲月當中,徐恩盛始終作爲左良玉的“文膽”式角色,差不多相當於參謀長的樣子。
左良玉死後,左夢庚率領左部的百萬大軍投降了清廷,徐恩盛也就是順便降了。
黃州防剿總兵官,絕對是一個武職,但徐恩盛徐大人卻總是以文人自居!
自打趙匡胤玩了一出“黃袍加身”的好戲之後,充分吸取唐末和五代的教訓,同時也是爲了防止其他的軍頭玩同樣的把戲,制定了“以文馭武”的國策。
自從宋代開始,文官的地位空前提高,始終凌駕於武將之上。
明朝沿襲了這種制度,並且“發揚光大”,利用文官集團駕馭武將不只是一種政治生態,而是逐漸發展成爲社會風氣——文貴武賤。
文官天生就比帶兵的武將來的高貴,不僅所有的內閣高官必須是文官出身,還對帶兵的武將形成巨大的碾壓優勢。
明朝的黨爭屢見不鮮,最多也就是文官集團內部的利益之爭,到了晚期才發展出一個閹黨集團,最終還是被連根拔起,造成文官集團獨大的社會現狀。
在五花八門的黨爭當中,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文武之爭”,因爲武將受到的壓制太大,根本就不能形成真正的政治勢力,而是始終作爲文官集團或者是閹黨集團的附庸。
文官集團把武將看做是走狗鷹犬也就罷了,就連閹黨中人也只是把武將當做低人一等的執行者而不是決策者。
縱觀有明一朝,從來就沒有出現過某個武將把持朝政的局面,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
一個七品的御史,或者是科道文官,就敢指着四品武將的鼻子罵個狗血淋頭,偏偏那武將還得賠笑臉,這種現狀在大明朝的官場一點都不稀奇。
所以,正經科舉出身的徐恩盛徐大人,最忌諱的就是別人把他當成是統兵的武將,總是把自己和武將們區別開來,最喜歡和文人在一起。
事實上,這位徐大人確實有這個資本:在左部一系的衆多人馬當中,他是爲數不多的一個正經科舉出身的人,自然要比那些個帶兵的丘八更清貴。
除了這個出身之外,徐大人還是當世的書法大家。
和那些帶兵打仗的粗魯將領不同,徐大人風雅的很,尤其是那一手顏體字,堪稱冠絕宇內獨步天下。
爲了彰顯自己的文人身份,徐大人並沒有住在黃州城內的署衙當中,而是在成爲一處風景絕佳之地修建園林另起了一處宅子,還專門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號:大象齋!
大象齋可不是飼養長鼻子大象的動物園,而是一處園林式文齋,同時也是徐大人的辦公場所。
因爲徐大人寫的一手絕妙的顏體字,爲當世第一書法大家,而顏體字最典型的特點就是豐裕渾厚氣勢恢宏,以“大象齋”爲名,取的就是大氣凜然氣象萬千之意。
唐代的書法家顏真卿的書室叫做“象齋”,他取這個名字就是超越顏真卿的意思。
大象齋內竹林掩映風景絕美,還專門開掘河道引得一條活水,溪水潺潺竹影婆娑,真是風雅極了。
徐大人爲官清廉,不貪財不好色,若是那些個找他辦事之人送上金銀美女,一定會被他言辭拒絕。
但若是誇讚他的書法,則正中徐大人的下懷。
久而久之,一些鑽營之輩就知道了徐大人的癢處,再也不提送禮行賄之事,而是專門捧着成箱的金銀來到大象齋,爲的就是求取一副徐大人的墨寶。
如此一來,就不是行賄了,而是叫做“潤筆”,不僅光明正大而且風雅高尚。
每日裡,大象齋前車水馬龍,全都是前來求取墨寶的“風雅之士”。
揮毫潑墨,剛剛寫就了一副《臨江仙》,立刻招來一片讚譽之聲:“好一副《臨江仙》,果然是字字珠璣筆筆龍蛇,深得顏文忠公之精髓。”
“勾劃飽滿結體寬博,筆鋒遒勁字骨凜然,完全將大唐盛世蘊於筆墨之中,這份功力已遠超顏文忠公了。”
“徐大人的筆墨書法,兼收盛唐繁盛,並蓄宋元氣概,成其高博其長,蘊其遠,終成徐之廣。以後這顏劉之說,怕是要改成徐柳才更貼切了。”
顏真卿、柳公權都是唐代的大書法家,對後世影響很大,合稱“顏柳”。
這些人卻認爲徐恩盛徐大人的書法造詣已經超過了顏真卿,可以取而代之了。
看着墨跡淋漓的書法,明明知道這是讚譽之詞,徐恩盛徐大人卻頗爲受用,偏偏還要做出一副謙虛的樣子來,笑呵呵的說道:“謬讚,諸位謬讚了,徐某於書法一事,不過是初窺門徑,還遠沒有達到登堂入室的境界,又怎敢自誇超遠顏文忠公?”
“徐大人過謙了。”那人捧着這幅墨寶,就好像是捧着九世單傳的獨子一般:“徐大人親筆所書的這幅《臨江仙》,卑職拿回去之後一定會妥善收藏流傳子孫,作爲鎮宅之寶。千秋百代之後,必然和王右軍的《蘭亭序》一樣,並列爲行楷至寶。”
王羲之的《蘭亭序》是天下第一行書,而徐恩盛剛剛寫的這副《臨江仙》卻被說成是天下第一楷書。
能和書聖齊名,有這樣的讚美雖然有點誇張,卻撓到了徐恩盛的癢處,雖然沒口子的說着謙虛的話語,其實正中下懷,早已笑的見眉不見眼。
正在這個時候,手下的兵丁來報:“稟總兵大人,有要緊的軍情!”
書室之內全都是高冠峨服的鴻儒,都是斯文人,闖進來一個大頭兵,實在是大煞風景。
當着這麼多斯文高雅之人,把徐恩盛徐大人稱爲“總兵”,雖然這確實是他的官職,還是惹了他的不高興,因爲武將的官職顯得有些有辱斯文了!
徐恩盛很是不悅的說道:“何事?”
那個大頭兵看了看周圍那一大羣所謂的“斯文人”,並沒有開口。
這些人全都阿諛奉承之輩,打着“求取墨寶”的幌子,其實就是來行賄送禮的。
如此緊要的軍情,怎能當着這些人的面說出來呢?
“此間多是我的文友,有甚麼事但講無妨。”
那個大頭兵根本就不曉得“文友”是什麼意思,既然徐大人都說“但講無妨”了,那就索性直說了:“江防右營遭襲!”
黃州扼長江中游之咽喉,是武昌的門戶,最主要的武裝力量就是江防部隊,分爲左右兩營,約莫三萬人馬的樣子。
右營遭襲,這個消息把徐恩盛嚇了一跳,但卻故意做出一副“鎮定從容”的姿態,不緊不慢的問道:“什麼時候的事?”
“今晨卯時前後。”聽了這話,徐恩盛當即就怒了:凌晨前後遭受襲擊,這都已經快要中午了,才把消息報告給我,貽誤軍機以至於此,這還了得?
徐大人火大,那報信的兵丁卻理直氣壯:不是我們知情不報貽誤軍機,是你徐大人不好找哇。
你若是在江防署衙,自然會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但你根本就不在署衙,甚至不在黃州城裡,還要跑二十多裡來到這“大象齋”,偏偏開門的門子知道徐大人正在和一羣斯文人搞“文友聯誼會”,說什麼也不肯放報信的兵丁進來,耽誤了不少時辰費了一番手腳才終於把消息送過來。
報信士兵的一番搶白,搞的徐大人很沒有面子,卻故意擺出一副不慌不忙的“儒將”氣度,緩緩的放下手中的狼毫筆,鎮定自若的說道:“既有敵襲,便讓右營兵士出戰即可。”
敵人搞襲擊已不是一回兩回了,讓右營的軍隊出動把敵人打退也就是了,何必如此大驚小怪?
“右營已敗,正朝黃州城內撤退,估計現在已經撤進城中了。”
什麼?
江防右營已經被擊敗了?
聽了這個消息,徐恩盛臉色大變,強做鎮定的說道:“到底是怎麼回事?細細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