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訓話

今日不用上朝,吃完飯後,朱楧就開始命人挑選自己的女團成員了,要求還是很苛刻的,不僅要形象好、氣質佳,而且還要能歌善舞,身體的柔韌性要非常好,一字馬、大彎腰之類的功力絕對不能少。

這個任務就交給懷恩統領的司禮監了,畢竟這樣的事情讓那般大臣們去做,他們肯定是老大不願意,以爲侮辱了自己的身份,幹也不一定能幹好,發現好的說不定就先收入到自己的房中了。肯定還會惹得那些正直的御史一陣彈劾,這些人也是爲自己好,只是不理解自己的操作而已,朱楧一時還真拿他們沒有辦法。所以這件事是不能交給大臣們去辦的,搞不好偷不着狐狸,反而會惹一身騷。

懷恩接到朱楧的旨意之後,心思也是轉了好幾個彎兒,他自小跟隨王爺,感覺這個王爺也算是不好聲色之人,堂堂一個國王,后妃就那麼幾個,實在是很難得,單論女人的數量,比起其他王爺來可謂是差得遠了。如今王爺這是怎麼了?廣選秀女?也不對啊,選秀女應該選那些身價清白的女子,王爺這路數是專挑那些身家不清白的,這算是什麼情況。

不過,懷恩沒打算多問,也不敢多問,既然王爺將這件事交給了他,那他就要盡一切努力做好,雖然這麼做很有可能會得罪其他的妃子,但沒辦法,他是王爺的人,這一輩子只能聽王爺一個人的吩咐,至於王后和王妃,那是能兼顧就兼顧,實在不能兼顧,只能硬着頭皮得罪了。相信以王后的賢明,是可以理解他們這些做下人的苦衷的。

一時之間,肅國的奴隸營、戰俘營中又沸騰起來了,在裡面幹着粗活的妙齡少女、少婦,全都驚訝,繼而沸騰了起來。

她們還不知道朱楧選美要幹什麼?還以爲他要廣選後妃,充實後宮,歷代君王發達了不都是這麼做的嗎?她們感覺自己的出頭之日終於到了,只要能被王爺選上,就可以脫離這個奴隸營、戰俘營,從此不再像牛馬一樣被人使喚,反而可以過上人上人的生活,風風光光地過一生。

藍幼澄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嗎?她的老子藍玉可是欽定的一號謀反大案的主犯,她都可以重新洗白,變成賢妃,我們爲什麼就不可以?

消息傳來之後,奴隸營、戰俘營裡的衆多十四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的女子們全都忙碌了起來,開始苦練才藝,因爲肅王特地下令,爲了讓她們能安心準備選拔,一個月之內,她們不用幹活,只需要專心訓練即可。

這可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機會,過了這個村絕對就沒有這個店了。人生的命運即將迎來轉折,誰不會努力拼一把呢?男人們整日想着改變命運,魚躍龍門,所以才十分刻苦的寒窗苦讀,十年如一日,但是古代的男人們似乎不知道,或者說是選擇性的忽視了這一點——女人們也是人,是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普遍心理需求,她們也想着去改變命運,過上人上人的生活,所謂的三從四德、賢良淑女之類的虛名只不過是那些沒有成功的女子們的掩飾自己失敗的薄薄的外衣,如果有機會讓她們也能魚躍龍門,做明星,做闊太,那她們也會毫不留情的撕下來。

人生短短几十年,誰不想過好一點,名聲再好能當飯吃嗎?誰也別想蒙誰!

這些奴隸營、戰俘營的女人們以及她們的家屬全都沸騰了,每個人都在爲了選拔的事忙的熱火朝天,一旦被肅王選中,不僅這些女子能夠逆天改命,走向人生巔峰,就連她們的家人肯定也會跟着沾光,最起碼脫離奴籍肯定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再怎麼說也是王上的親戚啊——反正他們是這麼認爲的。

“孃親,你看我這支舞跳的怎麼樣?”一名十六七歲的小丫頭,剛剛在自己的父母家人跟前跳了一支舞,自己感覺發揮的還不錯,但涉及到自身前途的大事,還是不敢馬虎,必須要得到其他人的認可才行。

那名婦女的孃親是個三十多歲的美貌婦人,年輕時做過歌姬,被她做官的老子看中帶回了府裡,沒想到好日子沒過多久,就攤上了藍玉案,丈夫被殺,她和女兒也成了人人可欺的奴隸,在這暗無天日的奴隸營中,過着牛馬一樣的生活,正在她感嘆命運無常之時,肅王的這一道選拔才貌雙全的秀女的命令讓她重新看到了希望,她自認爲自己的女兒樣貌、身段都很不錯,再加上有自己多年之前就給她打下的歌舞功底,這次中選應該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次可是全家翻身的大好機會,因此她一直督促女兒勤加練習,每天都跟她說,只要被王爺看中,她就再也不用過這種日子了,可以過上之前的奢華生活,甚至是比之前更加奢華的生活。說句心裡話,要不是王上規定有年齡限制,她自己都想上去拼命一搏了。

好在她的女兒還算懂事,知道這次機會來之不易,再加上她也早就不想過這種日子了,因此每天都在母親的督導之下苦練才藝,其訓練強度絲毫不比後世的H國的練習生要差。

那名少女的孃親看完自己孩子的表演,心裡還是較爲滿意的,說實話她的女兒進步很快,這麼短短地時間能把這支高難度的舞蹈跳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但是她仍然不敢掉以輕心,因爲她知道,這次參加選拔的都是之前犯官的家眷,她們當中才貌雙全的不在少數,必須要督促女兒刻苦練習,不能讓她有絲毫驕傲懈怠之心,端坐在椅子上,面無表情地說道:“你還有幾處地方跳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兒啊,你可以加倍努力啊,咱們隔壁的那個李大人的小妾可是每天都練到很晚啊。她的腰身本來就比你軟,又會賣騷勾引男人,她都這麼努力,你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不能被她比下去。”

那名少女聽完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她知道母親這是爲她好,並沒有因爲母親的話而生氣,纖腰一扭,用手輕輕擦了一下額頭上的香汗,用堅定的語氣對自己的母親說道:“容孩兒休息片刻。孩兒一定努力練習,不會被其他人比下去!”

“好孩子,爲娘也是爲了你好,你千萬不要怪爲娘心狠。”那名婦女眼中噙着淚花,喃喃地說道,在她看來,只要能脫離這個暗無天日的奴隸營,過上人過的日子,付出多少代價都是值得的。

才藝少女的選拔大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還有一個月的時間纔開始,這一個月朱楧也沒有閒着除了爲娛樂場所選擇地址的事情之外,最重要的事就是關心學校建立的怎麼樣了。

國民的教育問題是他最關心的問題,寧願少掙一點錢,也要普及義務教育,讓所有的肅國人民都識字,讓他們都具有創造財富的能力,爲將來肅國的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自從設立督學大臣一職以外,朱楧完全做了甩手掌櫃,將肅國的學政全都扔給了俞恩遠,還沒有來得及去考察他的工作成績。

一個多月的時間過去了,敦煌城內的學堂已經蓋的差不多了,第一批學員也已經開始上課了,是時候考察一下祖國的花朵們的生長情況了。

根據朱楧頒佈的法令,凡是肅國的國民,不論男女在十五歲時都必須到學堂裡來上學識字,學期爲一年,這一年不收任何費用,學校還管一頓午飯和一頓晚飯。

消息傳出,舉國一片歡騰,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識字,有出息啊?在封建社會,讀書識字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光是請教書先生就得花一大筆錢,那些個能考取功名的人,除了聰明刻苦以外,都離不開家裡面的大力支持,要不然根本撐不到考試的那一天。畢竟不管人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總要先吃飯吧,飯都吃不上,家裡老人病了都沒錢治病,還讀個屁書!

現如今,肅王殿下愛民如子,竟然免費讓全國的孩子們上一年學,還管兩頓飯,自古以來,哪有賢明如此的國王啊。這比給他們減少幾年的賦稅還讓他們高興,自己的孩子好了,要比自己好了值得慶賀的多。

朱楧沒辦法一下子弄出那麼多學校讓全國的孩子們都去上學,只能先在敦煌建立幾個試點,試點成功之後,再由各個郡縣過來取經,在各地實施,確保每個縣有一所學校。西北地區地廣人稀,有的一個縣的面積比中原一個市都大,讓孩子們每天走讀上學實在是不方便。

因此,朱楧規定各個學校除了免費提供伙食以外,還要免費提供住宿,那些住宿在學校裡的學生也不能白住,要幫學校幹活,種菜地、挑水、砍柴等等,藉此也能鍛鍊他們的體力和生活能力,別到最後書念得怎麼樣先不說,一個個的都變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偏偏還目空一切的書生,那就虧大發了。這是違反朱楧辦學校的初衷的。

朱楧的教育理念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最起碼是德智體全面發展,這不是假大空的空話,是十分有必要並且能夠做到的,比如歐美國家的學生們智商不能說低,體育、品德等等都很不錯,別人能做到的事,我們漢人爲什麼做不到?

正是出於這個理念,他才規定學生只有上午上文化課,下午全都上體育課,而且是室外課,刀槍棍棒、拳腳騎術、五公里越野都要拿出來訓練學生,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若是下雨天則更要練,雨中練習才能彰顯精神。

反正這個年代沒有那麼多的高科技理論要學,朱楧辦學校的目標是讓肅國的人具備基本的讀寫能力,會一些基本的運算,再有一些基礎的物理化學常識就行了,再多了他也做不到,這麼點東西一上午的時間完全夠用了,下午不練身體怎麼行?畢竟現在還是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要方式還是肉搏,沒有一副好的身體,衝上去只能給人家送菜。寫文章和詩歌是不會將敵人寫走的。

朱楧將國民上學的年齡定在十五歲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首先太小了不行,像後世的那種六七歲就上學的根本行不通,因爲這個時候那些小屁孩還沒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住在學校只能給學校增加負擔,學校沒有那麼多的本錢來聘請保姆管他們。而且這個年紀的孩子還不懂事,調皮搗蛋的比較多,不好好學習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國家的資源。更何況,朱楧還要對他們進行軍事訓練,以求他們能夠文武雙全,以資國用。六七歲的小孩子怎麼訓練,這根本就是瞎搞嘛。

綜合上述情況,朱楧將國民上學的年齡定格在了十五歲,十五歲的人既懂事了,又能生活自理,還能接受高強度的軍事訓練,實在是最合適不過的年紀。

而且,朱楧規定肅國的人民十六歲爲成年人,就該承擔成年人該承擔的義務了,比如說賦稅、徭役、兵役等等,十五歲上學也不耽誤這些事,不會爲國家的運轉造成不良的影響。

再者,按照保甲制度的規定,凡是肅國滿十六歲的成年男子農忙時幹活,農閒時要隨着甲長、保長一起練兵,十五歲的時候先在學校裡進行一次系統的軍事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等他們成人之後在訓練會省事很多,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孔聖人都是十五歲纔有志於學,所以朱楧認爲肅國的普通國民也不用着急,追隨聖人的腳步,十五歲的時候再去上學再合適不過了。

朱楧將督學大臣俞恩遠叫道自己的王宮,十分客氣的賜了一個座位,對自己這個曾經的老師十分溫和的說道:“愛卿這幾日籌辦學校十分辛苦了,寡人聽說愛卿和大禹治水一樣,是三過家門而不入,內心是十分的感佩。寡人替我國的學子謝過先生了。”

這話說的分量太重了,俞恩遠嚇得連忙起身,衝着朱楧一拱手,恭敬地說道:“多謝王上擡愛。王上熱心於辦學實乃亙古未有之明君之舉,是我肅國百姓偌大的福音,臣能在王上的領導之下爲肅國學業的進步略盡綿薄之力,實在是榮幸之至,榮幸之至。”

朱楧哈哈一笑,不慌不忙地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兩步,一把握住俞恩遠的雙手,十分和氣熱情地說道:“先生不必如此,現在我們的學校辦的怎麼樣了?”

俞恩遠又向朱楧輕輕地作了一揖,臉上洋溢出自信的笑容,十分自豪地說道:“啓稟王上,有了王上的大力支持,臣已經在敦煌建立了一所樣板學校,打算過幾天開學,初步招生三千人。還請王上能去學校訓話!”

朱楧對他的工作效率十分滿意,微微地點了點頭,笑道:“嗯,你放心。寡人就算是再忙,也會出席我國第一所公立學校的開學儀式。”

俞恩遠萬分感動,他萬萬沒有想到,堂堂的國王會對一所學校重視到如此地步,這位王上雖然總是做出驚人之舉,但是他能普及義務教育,讓所有的肅國國民都能讀書識字,那也算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了,足以名垂史冊,立即惶恐地跪在地上,感激涕零地說道:“老臣替那些學子謝過王上了,王上此舉一定會名留青史,超越古今帝王。”

朱楧微微一笑,將自己的這位老師傅扶起來,一臉真誠地嘆了口氣,說道:“寡人倒是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寡人只想着你能爲寡人多多地培養出人才來,讓我肅國永遠人才濟濟,繁榮昌盛就心滿意足了。”

俞恩遠慢慢地站起來,胸中的豪氣也被朱楧激盪了出來,那些武人可以攻城拔寨建功立業,他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是也可以憑藉着自己的努力,爲肅國多育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衝着朱楧拱了拱手,豪情滿懷地說道:“請王上放心,臣一定竭盡全力。”

轉眼間,就到了開學大典的日子,這一天正好是個好天氣,風和日麗,陽光燦爛,肅國第一所公立大學正式開學,三千餘名學生齊聚在校場之上,等待着督學大臣的訓話。

督學大臣俞恩遠穿了一身嶄新的朝服,對着底下這三千多名學子意氣風發的說道:“諸位學子,今天是我們肅國第一學院開學的大好日子,爾等蒙受王上的恩情,能夠免費讀書識字,是何其榮幸,王上對爾等的栽培之恩,比天高比海深,萬望爾等努力學習,成爲國家的可用之才,將來好好報效王上。”

“下面,有請王上爲我等訓話!”督學大臣俞恩遠說完這句話,急忙閃到一邊,給朱楧將正中間的位置讓出來。

朱楧爲了體現自己對教育的重視,特地穿了自己最爲隆重的衣服——九章袞龍袍,這可是他目前爲止能穿的最有逼格的衣服,聽完俞恩遠的話後,邁着矯健的龍行虎步走向臺前。

俞恩遠見朱楧上來,下意識地就要跪倒,帶着其他的教員,以及底下的學子也想着跪倒。朱楧一看這架勢,立即擺手制止,這些繁文縟節實在是太麻煩了,都這麼跪來跪去的太浪費時間了,等他們這一套禮儀忙完,都該下班了,還講什麼話?站在禮臺的正中間,清了清嗓子,將昨天晚上打的腹稿又默了一遍,扯着嗓子大喊道:“諸位學子,爾等都是我國未來的棟樑,將來我國的建設都要靠你們去做。寡人相信,世界的未來掌握在年輕人手中,故而纔不惜重金,成立公立學院,只是希望你們能在此地成才,將來可以支撐起國家的一片天空。萬望爾等不要辜負寡人的期望,修文習武,以資國用!另外,自己學會了還不算本事,你們要將你們認識的字,還有在學校裡學到的其他知識都帶回家去,教給你們父母,你們年幼的兄弟姐妹,讓我們肅國的每一個人都可以讀書識字。寡人可把醜話說在前頭,將來寡人是要考覈他們的功課的,如果他們識字水平不達標,那他們可是連門都出不了的,你們一定要將寡人的話記在心裡,好好學習,並且教會你們的家人。”

“王上千歲!王上千歲!”底下的三千多名學子齊聲高喊道,雖然他們不知道王上要怎樣考覈他們家人的功課,但是這位王上時常有驚人之舉已經傳遍了整個肅國,這些學子們對他也是很崇拜,這次見自己的偶像肯話大價錢供他們讀書,並且說的話如此懇切,他們又怎麼會不感動?每個人都立志成才,好報答王上的浩蕩之恩。

朱楧又簡單的說了兩句,就宣佈大會結束了,隨後命一個小太監將督學大臣俞恩遠叫到不遠處的一棵大樹下面。

說實話這次的開學典禮還是很成功的,三千多名學子秩序井然,沒有一個人亂跑亂動,或者是大聲喧譁的,這讓俞恩遠很滿意,也讓他感覺自己在王上和諸位同僚面前掙足了面子,因此聽到朱楧叫他的消息後,心裡十分開心,暗自忖度着一頓表揚肯定是少不了了。

沒想到一見到朱楧,就被對方虎着臉臭罵了一頓:“俞愛卿,寡人的旨意你是沒有聽明白還是故意打折扣執行?”

俞恩遠一愣,一張原本掛滿笑容的臉頰瞬間僵硬了起來,頓感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自己這學校的規模,人員的數量全都是按照王上制定的標準建造和招收的啊,怎麼就打折扣執行了?難道是學校的章程除了問題,也不對啊,章程是他和幾個德高望重的讀書人一起擬定的,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啊,腦袋上瞬間掛滿了霧水似的,小心翼翼地問朱楧道:“啓稟王上臣愚鈍,聽不懂王上的話是什麼意思?”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零五章 制定發展戰略第六十三章 密室殺人(三)第一百五十章 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測第六十五章 車崗的進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狩獵驚魂(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貢互市第一百八十三章 慘烈後記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一百四十九章 斬使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二百零二章 決定命運的大雨第一百一十二章 舌戰娜扎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後記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六章 帝王心術第二十二章 埋頭大幹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四十八章 巴結寧妃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十七章 治國攻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一百二十九章 狩獵驚魂(十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黑了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元璋的旨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是幹!第七十六章 大戰西藩(六)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十章 張國臂掖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二十五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填溝(二連更)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一百一十六章 狩獵驚魂(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一百四十二章 使臣周升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後記二完本感言第七十七章 大戰西藩(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加點油(再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雲琦勸夫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慘烈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九十一章 建立官職體系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二百四十六章 他真的很蠢嗎?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突發發現自已要發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周升不辱使命第二十二章 埋頭大幹第一百九十一章 奇襲
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瘋了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四十四章 說服老朱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四十章 儀衛司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第一百零五章 制定發展戰略第六十三章 密室殺人(三)第一百五十章 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齊泰的算盤第二百四十九章 朱家人的心思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測第六十五章 車崗的進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狩獵驚魂(七)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貢互市第一百八十三章 慘烈後記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第一百四十九章 斬使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備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二百零二章 決定命運的大雨第一百一十二章 舌戰娜扎第一百一十章 公主來訪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後記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六章 帝王心術第二十二章 埋頭大幹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四十八章 巴結寧妃第二百一十八章 建立商業版圖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十七章 治國攻略第二百二十五章 設立東廠第三百章 黃子澄的議論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四十七章 賢內助第一百二十九章 狩獵驚魂(十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黑了第三十七章 尋找獸醫(本章初寫時略有一絲隨意,改一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朱元璋的旨意第一百八十九章 就是幹!第七十六章 大戰西藩(六)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十章 張國臂掖第二百一十四章 稅率之爭第二十五章 肺腑之言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填溝(二連更)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訂閱,要餓死了。)第二百零九章 陛下,臣妾敬你一杯。第一百二十二章 狩獵驚魂(八)第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三百零四章 莫逐燕,逐燕必高飛第一百一十六章 狩獵驚魂(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縣晉商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一百五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校課程第一百四十二章 使臣周升第二十九章 祖孫密談後記二完本感言第七十七章 大戰西藩(七)第一百五十六章 加點油(再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雲琦勸夫第九十九章 蒙日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一十四章 朱楧的計策第一百五十三章 激戰第七十二章 大戰西藩(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擴軍備戰(六)第二百二十四章 寡人的私人女子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慘烈第二十四章 來者不善第二十八章 都指揮使第一百零四章 士官標準第九十一章 建立官職體系第二百七十三章 允炆登基第二百四十六章 他真的很蠢嗎?第六十九章 午時三刻第九十四章 征伐不服第二百六十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腳了第二百零一章 逆轉形勢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御歸天第二百一十三章 突發發現自已要發了第一百四十六章 周升不辱使命第二十二章 埋頭大幹第一百九十一章 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