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公元1900年1月2日上午9點9分,遠東朝鮮演習場,發紅色信號彈飛上天空。
這場實彈軍事演習立即就展開,作爲組織演習的導演組,自然肩負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裁定演習的勝負,所以今天這場實彈演習中,李寧宇爲導演組配備了一正十副十一名作戰參謀,因爲李寧宇需要的是最貼近實戰,最真實的成績。
爲了使演習達到接近實戰的效果,裁判的方法必須科學合理,軍事演習中,主要通過定性和定量兩類方法進行裁判。
定性分析一般用來對紅藍雙方的戰術思想、戰術手段進行宏觀評判,而在具體評判某一場對抗的結果時,爲了真實地模擬出戰場上部隊的戰鬥力和損耗,導演部必須要運用數學方式,進行定量分析。
演習也就是戰場,加上全實彈演習,其中自然有一些剛剛結束新兵訓練的士兵,在真實面對着周圍不斷爆炸的聲音,出現了暫時性恐懼,誤傷也自然不能避免,但是對於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李寧宇都是一笑而過,因爲訓練多流血,戰時不送命。
在演習的一開始,作爲紅軍唯一的一個火炮連隊,就立即在彭德和孔小平的指揮下,採取了先鋒制人,而他們兩人則是各自帶領一個裝甲車大隊一個步兵團,分兵兩路直奔藍軍指揮所和防禦高地。
“轟!轟!轟!”演習開始不到一個小時,這次實彈演習中火力最強的武器,率先展開了攻擊。
榴彈炮,是一種身管較短,彈道比較彎曲,適合於打擊隱蔽目標和地面目標的野戰火炮,由於榴彈炮彈道較彎曲,彈丸的落角很大,接近沿鉛垂方向下落,因而彈片可均勻地射向四面八方,榴彈炮可以配用燃燒彈、榴彈、特種彈、殺傷子母彈、碎甲彈、制導彈、增程彈、照明彈、發煙彈、宣傳彈等多種彈藥,採用變裝藥變彈道可在較大縱深內實施火力機動。
榴彈炮是地面炮兵的主要炮種之一,早在17世紀歐洲就把這種射角很大的炮稱爲榴彈炮,19世紀開始採用變裝藥,幾次各國大戰時,炮身長爲15~22倍口徑,最大射程達14公里,不過任何攻擊都是相對應的存在,紅方的火炮率先攻擊,沒錯藍軍先敗下陣,但是在紅方的炮火之後呢?
實彈軍事演習對抗中,第一回合,紅軍的一個火炮連隊首先在1000米外對藍軍火炮陣地進行攻擊,導演部會這樣運用數學方法來裁決,紅軍火力爲16門122毫米榴彈炮,一共射擊時間爲5分鐘,以每門炮每分發射6發計算,全連共發射炮彈96發,在根據榴彈炮的命中率、毀傷率,得出答案爲1000米直瞄射擊的命中率爲56%,毀傷率爲33%的基本根據公式,“火炮發射彈數*直瞄命中率*直瞄毀傷率=擊毀目標數”得出紅軍共擊毀藍軍火炮4門。
而藍軍在反擊的時候,火炮將會減少四門,就這樣,導演組便可對紅藍雙反進行具體裁判,紅軍炮擊過後,藍軍防禦陣地的4門火炮被擊毀,將立即退出演習,藍軍同等士兵宣告死亡。
但是,這種單一的兵器威力計算,無法模擬瞬息萬變的現代戰場,因此對抗演習中,需要進行裁判的情況不可能如此簡單,遇到參戰兵種、武器複雜的情況,導演部是這樣裁判。
不過隨後藍軍一邊派出了一個團的兵力直奔紅軍火炮陣地,同時藍軍的火炮也開始吐出一發發急射的炮彈,隨後紅軍的火炮陣地就被徹底的拿下了,但是在這一次演習中,對抗是全面性的,所以紅軍分隊對藍軍高地攻擊,那麼紅軍機動部隊能否奪取該高地呢?
導演部首先對雙方的火力進行分析計算,紅軍步槍[火力指數1}2821支,重機槍{火力指數3}53挺,迫擊炮{火力指數9]33具,122毫米榴彈炮{火力指數14}15門。
藍軍守備兵力爲步槍[火力指數1}2516支,重機槍{火力指數3}15挺,迫擊炮{火力指數9}302具,122毫米榴彈炮{火力指數14}16門,通過計算,紅軍火力指數爲148,藍軍火力指數412。
但是在實際戰鬥中,火力只是影響勝負的一個因素,因此導演部必須考慮戰場綜合因素,才能得出結論:
紅軍戰鬥力=火力指數148*戰術等級上策3.3(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採取了高速機動戰術,嚴重消耗藍軍實力)*戰術性質進攻4=1953.6。
藍軍戰鬥力=火力指數412*戰術防禦性質2.5*丘陵1.1*防禦準備時間1*戰術等級下策0.7=793.1。
於是,在一天的實戰結束後,遠東陸軍演習導演部,就做出公平的裁判:紅軍戰鬥力綜合指數大於藍軍,紅軍可以攻佔該高地,藍軍防禦失敗,退出演習,守衛高地的藍軍士兵“死亡”或者“被俘”,人員的“死亡”也是由導演部,根據雙方發射的炮彈和子彈,根據數據統計後進行判定。
本次演習的內容在一點點進行着,遠東東北野戰集團軍,副軍長王虎和參謀長李西華親自率領3個野戰師,爲防守藍方几乎贏得了大部分的戰鬥,而爲進攻紅方,彭德和孔小平兩人,也指揮裝甲機動部隊,贏得了幾次的局部戰役。
所以雙方算是打了一個平手,不過這個時候,在軍演觀察室中,一羣遠東高層卻吵翻了天,因爲一天的演習實在太震撼了,4萬人的軍事演習,藍軍擁有3個野戰師,也就是3萬多人,而紅方只有150輛裝甲車和2個步兵團,卻要攻擊多自己3倍的敵人。
最後盡然能在主要的幾個戰役中獲勝,這點讓在場的很多人都打掉眼睛,雖然他們都知道機動能力很重要,但是他們不覺得只依靠一個機動能力,就可以戰勝自己3倍多的敵方。
不過李寧宇沒有去爲他們解釋,而是高呼,實戰纔是檢驗部隊的唯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