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章 工作重心

書房中,王燦的目光從墨言、蒲元、馬均身上掠過,最後收了回來。

時隔幾年,馬均和蒲元已經人到中年,因爲常年在火爐邊鍛造武器,比同齡的人蒼老一些。至於老頭子墨言,已經是滿頭銀髮,眼神也不再清澈,臉上的褶皺如同百年老樹的樹皮一樣,坑坑窪窪的,佈滿了溝壑。

隨着王燦實力的增強,匠作坊的用處也日益增大。

墨言語速緩慢,說道:“主公,益州遭到連番的大戰,鍛造漢刀需要的成本也很高,府庫的鐵石存餘量已經不多了,若是按照目前的消耗量使用,恐怕支持不了一年。”

王燦眉頭一挑,問道:“難道沒有尋找到新的鐵石?”

墨言想說話,卻好像有些爲難。

蒲元說道:“主公,因爲尋找鐵礦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匠作坊有的是學徒,有足夠的人員,但所需要的物力卻不夠,不足以派出大量的人員去探查鐵石。”

王燦頓時笑了,蒲元還挺有趣的嘛。

匠作坊缺錢卻說成物力不夠,有一點意思。

王燦直接說道:“錢的問題不用擔心,我會讓程昱給你們足夠的經費,讓你們能安心的尋找鐵礦,鍛造出更精良的武器。匠作坊的人雖然沒有上戰場拼殺,卻是幕後的英雄,沒有你們鍛造出精良的武器,士兵的損失將會更大,所以你們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視啊。”

墨言聞言,頓時感動不已。

三個匠作坊的巨頭都是心有慼慼焉,拱手拜謝王燦。

墨言擦了擦有些溼潤的雙眼,說道:“不知主公請我們來,有何要事?”

王燦說道:“的確有事情吩咐,益州打退了諸侯盟軍,暫時不會有大的戰爭發生,對兵器的需求也相應的有所減少。短時間內,益州不會發生大戰了,我希望你們能把匠作坊的重心轉變一下,不再以鍛造兵器爲主。”

馬均問道:“主公,不鍛造兵器,我們鍛造什麼呢?”

墨言和蒲元也看向王燦,等着王燦說話。

王燦笑說道:“匠作坊將來肯定不會僅僅是鍛造兵器的,目前益州要大力發展生產,工作的重心就要轉移到鍛造農具上來,創造出更多的農具,促進農業的發展。不過,兵器並不是不鍛造,而是鍛造兵器的比例少一些,以鍛造農具爲主。”

馬均接着說道:“主公,匠作坊人員足夠,但大多數的人都是鍛造兵器的,不習慣鍛造農具。若是突然改成鍛造農具,有些困難啊。”

王燦沉聲道:“有困難要克服,盡力去做,用心去做。”

“諾!”

馬均點頭應下,答應下來。

王燦繼續說道:“具體的事情告訴你們了,一定要執行好。精通鍛造農具的人員不夠可以再找,務必讓百姓得到實惠,這是建立匠作坊的目的之一。”

頓了頓,王燦又說道:“你們三人執掌匠作坊,我再給你們透露一點消息。想來你們也知道我即將稱王的消息,等我稱王之後,匠作坊將會重新組成一個部門,到時候將要負責兵器、農具、水利等各項事宜,所以不可能僅僅鍛造兵器的。”

三人聽了後,忙拜道:“卑職一定完成任務,不負主公厚望。”

王燦擺了擺手,讓三人退了出去。

等三人離開書房,王燦也起身離開,往蔡邕居住的院子行去。

王燦進入院子的時候,王禎、王祐和王馨正跟着蔡邕學習。三人看見王燦來了,非常的高興,尤其是王馨更是粘人,直接衝到王燦跟前。王燦這段時間和王禎、王祐相處久了,更加親近,沒有了陌生感。

和三個小孩逗樂,王燦開懷大笑,心情愉快。

他玩了一會兒,便讓侍從將三人帶走了。

蔡邕一擺手,帶着王燦來到書房。兩人賓主落座,蔡邕問道:“爲先,你來找爲師,可有什麼事情?”

王燦點頭說道:“老師,弟子稱王的事情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現在就等程昱主持修建宮殿的事情完成,就可以準備稱王了。不過,稱王之後,弟子麾下的文武官員都會有一定的改變。老師博學多才,又是海內大儒,弟子想請老師出任禮部尚書。”

蔡邕問道:“何謂禮部尚書?”

王燦撓了撓頭,將隋唐時期的六部說了出來。

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工部、刑部。

六部的起源是在隋唐時期,時隔王燦所在的三國也並不遠。因爲同樣都是家天下,王燦纔想着將六部拿過來使用。相比於他曾經一手策劃卻失敗的軍隊改革,六部自然是更加符合實際的情況,因爲六部本就是封建時代的產物。

王燦大略的將六部說出來,並且粗略的說了一下各部的內容。

蔡邕聽後,頓時陷入沉思當中。

其實,王燦口中的六部是從三公九卿中分化出來的。六部的具體事情以往都是由九卿掌握,現在通過六部的明確,將具體的事物詳細化了。蔡邕精通史書,對朝廷的制度也瞭若指掌,很容易就明白了六部的脈絡。

沉思良久,蔡邕問道:“爲先,六部的尚書你想好了嗎?”

王燦點頭說道:“弟子已經想好了,由老師擔任禮部尚書,墨言擔任工部尚書,荀攸擔任兵部尚書,程昱擔任吏部尚書,田豐擔任刑部尚書,李儒擔任戶部尚書。”

蔡邕聽了後,眉頭皺起。

王燦問道:“老師,有何不妥嗎?”

蔡邕沉聲說道:“你安排官員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各方勢力的平衡和利益的平衡,你以益州爲根基,但六部的尚書卻沒有益州本土的官員,非常不妥當。老師建議你用任安擔任禮部尚書,只要益州本土的人有了一席之地,才能平衡各方的權利。”

任安,是益州出名的打入,也是益州本土的領袖人物。

王燦聽了後,想要說話。

蔡邕伸手阻止王燦,繼續說道:“老師正在撰寫漢史,沒有足夠的時間處理禮部的事情,況且人的年紀大了,也沒有精力去應付各類事情,禮部的事情可以交給任安。”

頓了頓,蔡邕又說道:“關於墨言擔任工部的事情,墨老頭這個人,老夫是瞭解的。他精通鍛造,但是爲官的本領卻不行,不能擔任一部之長。爲先,擔任一部的尚書並不需要精通所有的事情,只能統攬全局就可以。工部尚書的人選,你還要仔細考慮才行。”

王燦聽了後,深以爲然的點點頭。

此時,又聽蔡邕說道:“至於其他各部的人選,你自己酌情處理。但是要謹記一條,一部的尚書,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要精通,並不是事無鉅細都要處理,需要的是能夠統攬全局,爲你分憂。這樣的人,纔是你需要的尚書。”

“多謝老師,弟子會注意的!”

王燦聽了蔡邕一席話,心中感慨良多。蔡邕的話,無疑讓王燦更加明白任命官員的重要性,心中也有了更熟慮的想法。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果然不錯啊!

第613章 獨臂將軍夏侯惇第1275章 樓班和蘇延僕的襲擊第69章 誰伏擊誰?第588章 大漢使臣第65章 前奏第183章 黑夜行動第1013章 陳述利害關係第1225章 張遼逞威第135章 風波再起第322章 好臭!好臭!第1265章 蜀軍不堪一擊?第576章 破關第660章 劉協崩逝第1013章 陳述利害關係第145章 發現端倪第228章 謀財第1076章 一個人,一個團隊第1136章 孫堅要殺太史慈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1094章 司馬懿的攻心之策第753章 穩住陳宮第1122章 縱虎歸山第450章 劉表無人可用第1167章 蔣欽的餿主意第1053章 一騎絕塵太史慈第500章 李儒的心思第1218章 天不絕司馬懿第960章 兄弟三分第575章 曹氏猛將第964章 一去一留第902章 南陽局面第1171章 廬江有二喬(上)第169章 趙雲請戰第473章 你可服氣?第1130章 送給黃蓋的禮物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902章 南陽局面第930章 劉備的心聲第289章 站起來第330章 混入張魯營帳第962章 一雙千層底第269章 伏擊西涼兵第915章 人質第961章 年初安排第356章 鄧正的連環殺第436章 收典韋(下)第237章 關二爺第1295章 甘寧的辦法第907章 好戲開鑼第220章 疑惑第882章 王燦扭轉局面第447章 舌戰荊州(中)第338章 榮耀永存第1023章 典韋戰張飛第196章 右先鋒王燦第260章 混入百姓中第84章 郭嘉的疑惑第1030章 四面皆敵第480章 九江賊第97章 楊廉的價值第231章 曹操和荀彧第561章 準備受罰第689章 撤離上庸城第1283章 趙雲殺死蹋頓第930章 劉備的心聲第37章 從容應對第671章 民心不穩第30章 變臉第739章 關羽之殤(上)第508章 賈詡的來意第143章 袁紹吃癟第473章 你可服氣?第330章 混入張魯營帳第680章 反思第320章 交鋒第997章 都在熬夜等待第468章 邀請黃忠第993章 劉備說服劉表第651章 相同的囑託第586章 徐晃殺樊稠第937章 對荊州用兵的藉口第442章 打架誰怕誰第1165章 賈詡針對魯肅的毒計第892章 主持喪事第1214章 臨機決斷第964章 一去一留第61章 分析第993章 劉備說服劉表第475章 拔刀便殺人第297章 啞口無言第733章 誰是獵人?第840章 隱忍第851章 追丟了第1010章 陽奉陰違第881章 局面堪憂第847章 準備後路第896章 迎接第126章 賠償的問題第197章 想法一致第276章 醉酒
第613章 獨臂將軍夏侯惇第1275章 樓班和蘇延僕的襲擊第69章 誰伏擊誰?第588章 大漢使臣第65章 前奏第183章 黑夜行動第1013章 陳述利害關係第1225章 張遼逞威第135章 風波再起第322章 好臭!好臭!第1265章 蜀軍不堪一擊?第576章 破關第660章 劉協崩逝第1013章 陳述利害關係第145章 發現端倪第228章 謀財第1076章 一個人,一個團隊第1136章 孫堅要殺太史慈第999章 諸葛亮的信心第1094章 司馬懿的攻心之策第753章 穩住陳宮第1122章 縱虎歸山第450章 劉表無人可用第1167章 蔣欽的餿主意第1053章 一騎絕塵太史慈第500章 李儒的心思第1218章 天不絕司馬懿第960章 兄弟三分第575章 曹氏猛將第964章 一去一留第902章 南陽局面第1171章 廬江有二喬(上)第169章 趙雲請戰第473章 你可服氣?第1130章 送給黃蓋的禮物第1099章 開啓攻打江東的大幕第902章 南陽局面第930章 劉備的心聲第289章 站起來第330章 混入張魯營帳第962章 一雙千層底第269章 伏擊西涼兵第915章 人質第961章 年初安排第356章 鄧正的連環殺第436章 收典韋(下)第237章 關二爺第1295章 甘寧的辦法第907章 好戲開鑼第220章 疑惑第882章 王燦扭轉局面第447章 舌戰荊州(中)第338章 榮耀永存第1023章 典韋戰張飛第196章 右先鋒王燦第260章 混入百姓中第84章 郭嘉的疑惑第1030章 四面皆敵第480章 九江賊第97章 楊廉的價值第231章 曹操和荀彧第561章 準備受罰第689章 撤離上庸城第1283章 趙雲殺死蹋頓第930章 劉備的心聲第37章 從容應對第671章 民心不穩第30章 變臉第739章 關羽之殤(上)第508章 賈詡的來意第143章 袁紹吃癟第473章 你可服氣?第330章 混入張魯營帳第680章 反思第320章 交鋒第997章 都在熬夜等待第468章 邀請黃忠第993章 劉備說服劉表第651章 相同的囑託第586章 徐晃殺樊稠第937章 對荊州用兵的藉口第442章 打架誰怕誰第1165章 賈詡針對魯肅的毒計第892章 主持喪事第1214章 臨機決斷第964章 一去一留第61章 分析第993章 劉備說服劉表第475章 拔刀便殺人第297章 啞口無言第733章 誰是獵人?第840章 隱忍第851章 追丟了第1010章 陽奉陰違第881章 局面堪憂第847章 準備後路第896章 迎接第126章 賠償的問題第197章 想法一致第276章 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