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吳出兵攻打長沙的帶兵統帥自然便是主戰的孫權,孫堅撥給他三萬步兵,也算是十分的看重這次出兵。??不過孫權的運氣一向不怎麼好,這次他在攻打長沙城的時候,遇到了一位守城高手霍峻。
史載霍峻乃三國時蜀漢名將。字仲邈,南郡枝江人。蜀梓潼太守、裨將軍。霍峻原屬劉表,劉表死後投奔劉備。劉備進至葭萌(今四川廣元西南),準備回軍南襲劉璋,留霍峻鎮守葭萌城。張魯得知,便 派遺楊帛引誘霍峻共同守城企圖奪取葭萌,霍峻知道有詐,對楊帛說:“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楊帛無奈,只得退去。
後來劉璋又派扶禁、向存等領萬餘人,由閬水圍攻葭萌,霍峻率領將士堅守,一年之久未能攻下,其實葭萌城中霍峻軍士僅數百人。霍峻趁對方疲憊之時,選拔精銳,伺機出擊,大破張魯軍,乘機斬了向存的首級。
能夠以數百人堅守葭萌城一年之久,一方面說明敵人實在是弱的可以,另一方面也足以說明守城的霍峻是多麼厲害。當然了,還應該看到從漢中通往益州的葭萌關到底有多麼易守難攻,而未來趙興麾下的大軍便要遭遇這樣巨大的難題。
孫權在長沙遇到了霍峻,而劉表撥給霍峻駐守長沙的兵力有數萬之多,可想而知孫權該有多麼的鬱悶和憋屈。東吳步兵原本十分善戰,但因爲面對霍峻的鐵桶守城之法,竟然數月之內難以再立寸功,遠遠地不如西路攻荊州的益州軍收穫爲大。
吳州和益州兩路大軍攻打荊州的消息傳回臥虎城,趙興倒也沒有多少吃驚,畢竟這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倒是守城名將霍峻在長沙的傑出表現提醒了趙興,接下來晉國北路大軍佯攻益州的時候,將要面臨的可是一座接一座連城門洞都不留的要塞。就算到時候要塞之上不過是二三流的將領駐守,他手下或許只有千兒八百的士卒,但也足以給護的攻城部隊造成巨大的傷亡。
想讓趙興的部隊大量傷亡,那可從來都不是平西王指揮作戰的作風的性格。趙興心中帶着疑惑,直接前往臥虎裝備研究院去見馬鈞和趙布等人。??)
聽說平西王親自前來視察指導工作,裝備研究院的所有人員都一涌而出,他們可是知道趙興腦子裡面裝滿了奇思妙想,只要能夠聽到一星半點,說不定就可以造出令人大吃一驚的新式武器和裝備。
與衆位工匠們一番鼓勵的交談結束之後,趙興單獨在一處十分隱秘的房間內召見了馬鈞和趙布二人。
趙興開口問道:“前些時日我讓進思給你們送來的幾分火炮設計圖紙和構想,可曾爲你們提供參考與幫助?”
馬鈞有些面露難色,猶豫着回答說:“主公讓人送來的圖紙真是巧奪天工,如今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並不順暢,在幾個重點環節上還沒有獲得突破。”
趙興倒也沒有責怪二人,而是鼓勵他們說:“是我心急了。此等足以毀滅城池的大型火炮,沒有足夠的時間,豈是容易造出來的只是我們不久之後便要投入重兵在益州北線作戰,如果沒有這幾樣火器面世,我們的士兵就會出現重大傷亡。”
趙布說到:“義父莫要着急,孩兒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敢在大軍調動之前將那紅衣大炮給造出來”
三人說了半天,談論的竟然是本該在後世明朝出現的紅衣大炮
實際上,趙興所謂的紅衣大炮,在另外一個時空之中,準確的稱呼是“紅夷大炮”。此炮最初由英國人發明,後由荷蘭人傳入中國,因當時稱荷蘭人爲紅夷,故以“紅夷”稱之。紅夷大炮是一種前裝滑膛加農炮,跟佛郎機炮相比,紅夷大炮無論是在外形上還是重量上都要大得多,由於其射程非常遠,所以多數的紅夷大炮長在3米左右,口徑110130毫米,重量在2噸以上。
紅夷大炮是用鑄鐵鑄造的,炮身鑄有準星﹑照門,中部有炮耳。與佛朗機銃相比,口徑較大,管壁加厚,並且從炮口至炮尾逐漸增厚,能承受較大膛壓,是當時威力最大的火炮。
如果馬鈞和趙布能夠將這種恐怖萬分的大殺器提前上千年造出來,只怕司馬懿苦心孤詣在益州北部修築的衆多要塞也不見得能夠支撐多久。
除了這最難的一種火器,趙興實際上還指導馬鈞和趙布分頭研製了另外另種大小火器。
趙興讓馬鈞設計的是鳥銃。
鳥銃原本是16世紀後期至19世紀中期,我國明清軍隊裝備的一種用火繩點火發射彈丸的單兵槍,用熟鐵打造,重約5~6斤,有準星、照門,安裝木託之上。底部有火孔與火藥池(放用來引火的火藥)相連,池上覆蓋有銅蓋,可以遮擋風雨,銃口長出木託2寸,託後7寸向下彎曲,託腹藏搠杖(通條)一根,重3兩,搠杖(通條)插在槍管下的木託上,用於填送彈藥,槍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於取開擦洗槍管。另有火繩,每根長2丈,重3兩。每次裝粒狀黑色火藥3錢,鉛子重3錢。使用龍頭類火繩發火機。
鳥銃發射時,將火繩點燃安入龍頭,右手開火門後緊握槍尾,用食指扣板機向後,龍頭落在火門,燃藥發射。《武備志》說鳥銃的名字源自這種槍由於準確度相當高,打林子裡面的飛鳥十有九中,所以被叫做鳥銃,又因其所安裝的彎形槍托形似鳥喙而被稱爲鳥嘴銃,也有人稱其爲鳥槍。它們的名稱雖有不同,但在基本構造和發射方式上是一致的。
明末鳥銃有了很大的改進,由老式的火繩槍改進成爲了燧發槍,燧石,俗稱火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質地堅硬,古代常用來取火、做箭頭、犁頭等。燧發槍發展後期形成了**的燧發點火機構,其擊砧是一個鉸接的鋼製底火盤,擊錘上安裝燧石。動作時,擊錘旋轉,燧石打擊擊砧,產生火花,底火盤打開,使底火藥暴露,於是點燃底火藥。燧發槍與過去的火繩槍相比,射速快,口徑小,槍射短,重量輕,後坐力小,而且不怕颳大風和下雨的天氣,於是在戰場上被廣泛應用。
很顯然,鳥銃是準備爲單兵裝備的武器。
趙興讓趙佈設計的是佛朗機炮
佛郎機,本是明代對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統稱,由於這種火炮是由葡萄牙人傳入,所以被叫做佛郎機。這種是中國明代中後期的火炮,其實就是一種短管加農炮,這種類型的火炮是由三部分組成:炮管、炮腹、子炮(子炮又稱提心炮,相當於火炮的藥室部分),所以又叫做子母炮。明朝大量仿製之後又根據口徑不同而叫做某某將軍炮。母炮身管細長,口徑較小,炮身兩側有炮耳,可將炮身置於支架上,炮身外面用木包住,並加以防炸裂的鐵箍,能俯仰調整射擊角度。炮身後部較粗,因爲其外形這部分被叫做“巨腹”,“巨腹”上開有長形孔槽,用以裝填子炮。子炮類似小火銃,每一母炮備有5至9個子炮,在子銃內裝填彈藥,輪流安入腹部的長口內發射,子炮可以預先裝填好彈藥備用,戰鬥時輪流裝入母炮發射,因而提高了發射速度。佛郎機的特點是母炮和子銃分離,它是後裝炮的一種形式,但又不同於現代的後裝炮。前有準星,後有照門,可從照門孔內進行瞄準,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轉動。
中國經過自己的研製改造,製成大樣、中樣、小樣三種,有的用銅鑄,也有用鐵鑄。大樣佛郎機身長2尺8寸5分,重300多斤。《武備志》中將仿製的佛郎機分爲5號。其中3號和4號是屬於輕型的。3號長四五尺,裝鉛子每個重5兩9錢,用藥6兩。4號長二三尺,裝鉛子每個重3兩,用藥3兩半。1號和2號是屬於重型的。1號長尺,裝鉛子每個重1斤,用藥1斤。2號長六七尺,裝鉛子每個重10兩,用藥11兩。1、2號佛郎機可用於水戰。
由於佛郎機的口徑比較小,所以發射開花彈威力不大,以發射霰彈爲主,射速又快,近距離殺傷力極大,殺傷面積廣。 “無敵大將軍”炮的每個子炮內有500鉛彈,散佈可達20餘丈。佛郎機型火炮對內膛的要求低,工藝簡便(三個部分是分開鑄造),用料少可以大量鑄造。由於子炮承擔了火炮發射時的一部分壓力,因而不易炸膛,而且子炮的損壞並不對大炮的本身造成影響。而且對放炮士卒的技術要求低,不必長時間的訓練。上述的種種優勢使得明朝大量的引進並仿製這種佛郎機炮。
紅衣大炮、佛郎機炮再加鳥銃,三樣堪稱劃時代神器的傢伙,如今便被人在臥虎城內研製和打造,一旦面世之日,畢竟引起天下震驚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