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

李君閣說道:“不過有一條,到時候如果要招臨時工,那得緊着李家溝和苗寨的先招。”

朱朝安說道:“那必須的!跟阿衝叔合作那叫一個愉快,東西學了可不老少。你不知道我把阿衝叔那套儀式拿去我爸公司給他們一放,全都給震了!直嚷嚷下次開工要找阿衝叔給看期會看風水呢。”

說完對李君閣說道:“二皮,那我把這幾棟木樓打掃完就回城了,等過完大年再回來。”

李君閣笑道:“也該回去了,或者你這幾天跟我在村裡再轉悠轉悠也成,這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殺豬,天天都能混上皰豬湯喝。”

朱朝安砸吧砸吧嘴,鬥爭了半天才說道:“還是算了,媽蛋好不容易減下來,別半個月又回去了!”

第二天李君閣拿着老媽老爸開出的清單,跟朱朝安一起回夾川城。

縣城裡節日氣氛也濃重起來,商販們開始進入銷售旺季。

拉着大堂哥開着中巴,李君閣開始了掃貨之旅,菸酒茶糖,乾果水果,海蔘海帶,魷魚墨魚,福字春聯,鞭炮紙錢,娃子們的書包玩具,衣服鞋帽,老人家的紅包新票子,還有走親戚的年禮,……林林總總把中巴都塞滿了。

這還沒完,老人家們信不過縣城裡的印刷品,認爲沒有神氣兒,因此上盤鰲鄉還得走一趟,粗印濫造的符紙福神,上墳的墳飄毛紙,土製香燭元寶,這些縣城裡反而買不到,也要備上。

還有黃糖芝麻,清油麻油,醬油麥醬,雞蛋鴨蛋,粉絲掛麪,豆皮腐竹……這些也是盤鰲鄉的比縣城好,也要備上。

還有做臘肉香腸醬肉的調料,那也是必須的……

一通忙完,這就又三天過去了。

接下來就是各家各戶殺豬了,殺豬匠天天往村子跑,去年沒殺的大肥豬,今年可不能再放着了,淨是三百多斤的,一頭豬愣是被多收了五十。

主家一邊抱怨殺豬的不地道,一邊笑呵呵地遞上殺豬錢,大方的還送上兩刀肉,老子們李家溝,今年不差這點!

李君閣這段時間就是東家跑西家竄,十處殺豬九處有他,沒辦法,家家都看上他那一把憨包力氣了。

皮娃人性好,那麼大老闆了,書也讀得多,一喊還是笑呵呵的答應。早早就過來了,又肯賣力氣,比自家娃子都好使喚。

這娃子大了不由爹孃,以前規規矩矩的娃,出去打工一年都不到,愣是帶了一身臭毛病回來……

還是村子裡風水好啊,人家皮娃揪着豬耳朵的時候可是說了,明年村裡工程不少,差人手,乾脆自家娃子就留村子裡看看情況得了……

不但能賺淨錢,還可以被老子們拘着,媳婦也有零工幹,小兩口天黑就回家,小年輕待一處還能幹啥?

說不定後年我就可以當噶公了呢,呵呵呵呵……

喝酒的時候皮娃還說了,大年一過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梯田頂上建捲揚機棚子,等棚子修好那種地就方便多了,上千畝梯田還需要老莊稼把式照看着……

老莊稼把式,我靠這不就是說我嘛!我就不信山上寨子裡的人有多能耐,我山下人種稻子還能比他們差?

不爭饅頭爭口氣!翻年老子就去找皮娃,亮亮手藝!非得把他們給鎮嘍算完……

就是這皮娃咋回事,皰豬湯淨指着素菜夾,說是連着十多天回鍋肉都吃傷了……

呃,今年的豬是有點肥,殺豬的還多收老子五十,要不明年不養算求了……

可皮娃又說李家溝是啥富硒帶,農產品價格肯定會看漲,養豬再不會出現去年那樣賣不出去的情況了,還能掙得比往年多,要不又再多養兩頭?

媽蛋這念頭咋跟跟斗酒一樣翻來翻去的,不管了,家裡活路一下多了這麼多,明年堅決不放娃子出去了。至於其餘的,就聽皮娃跟小阿音的,他們說怎麼幹,老子就怎麼幹!

……

思想就是這樣在潛移默化中慢慢轉變的,日子也就這樣在閒聊笑鬧中過去。等到李君閣自家殺豬,這就都到臘月二十了。

李家溝的娃子們都回來了,成羣結隊地到處跑,哪裡熱鬧就往哪裡鑽。

滿村都是‘紅蘿蔔,蜜蜜甜,看着看着要過年……’的兒歌聲。

秋丫頭也回來了,剛回村就被老太太們拉到女紅羣裡,一直脫不開身。

家裡六個小的電話都打了好多次,都在抱怨被家裡拘着不讓出門,必須在春節前把作業趕完才能趕過來。

城裡哪有鄉下好玩,一個個都氣得不要不要的。

李君閣只好一邊安慰一邊忙活。

兩口豬大概處理完就臘月二十二了,今天又有事情幹,家裡會回來六個娃子,過年沒有甜食哄嘴可不行,因此今天要熬糖。

麻糖是一種民間傳統糖食,全國很多鄉村農家都會做。

夾川地區的麻糖有紅薯麻糖、苞谷麻糖、紅薯苞谷混合麻糖和糯米麻糖,以紅薯麻糖最具特色。

奶奶臘月十二就已經拿小麥生上了麥芽,在竈臺上保持十度左右溫度發十天,到今天剛剛好。

發麥芽也有講究,當麥芽長到一定高度的時候,爲了防止麥芽過度生產而浪費營養,還要在麥芽上面加上筲箕將其蓋住避免它見光。

這玩意兒跟蒸黃粑一樣費火,因此屋後頭沒有柴山的人家可不敢這樣玩,不然過年煮豬腦殼會不夠柴火。

老爸早幾天已經打了很多柴火,把廚房後邊堆了個滿滿當當。

一大早李君閣起來要做的事情就是炒花生,炒芝麻,炸陰米。

陰米是糯米蒸熟後再抓散陰乾形成的米,可以用來炸米泡,油炸過程中陰米會有一定的膨化作用。因爲是過油出來的,所以比爆米花香得多,是做米花糖的重要材料。

只要麻糖一出來,這花生糖,芝麻糖,花生芝麻糖,米花糖也就一併出來了。

弄好這些,李君閣又來到屋外,那一根青岡棍子從磨子眼裡擦進去,再穿過放磨盤的架子上的一個孔眼,將木棍固定住,然後用繩子綁牢靠。

這是麻糖熬好後拉糖用的。

然後從豬圈上方的木樓上挑出一挑子紅薯,將紅薯洗淨、削皮、切塊。

奶奶開始在一邊切麥芽。

一切準備停當,這熬糖就要開始了。

李君閣將紅薯塊倒入大鍋,開始加水煮。

奶奶盛了一碗清水,在水中加入些點豆花用的膽水,拿着刷鍋的刷子開始在廚房的門板、門枋、案板、竈臺各處蘸灑。一邊灑還一邊念:“不潔不淨,神水改運……不潔不淨,神水改運……”

傳說只要舉行了這個傳統儀式,熬麻糖就會出糖多,口味好,熬過麻糖之後家運也會更好。

大火燒了一個小時,鍋裡的紅薯都已經煮得軟軟的了。

奶奶做完儀式後,開始接手看火的活,李君閣來到屋外開始將切碎的麥芽放進碓窩裡邊搗成麥芽糊。

待到紅薯煮熟,搬來洗淨的大木頭盆子,將紅薯塊倒進去,和奶奶一起用長木棒將紅薯塊搗爛成羹。

接下來將紅薯羹入鍋,加水,放入適量的麥芽,攪拌均勻。

麥芽糊和紅薯的比例大約在一比五十。

接下來開始文火烘煮加有麥芽的苕羹,隨着時間的過去,苕羹開始發生神奇的變化,越來越清澈。

麥芽就像一個引子,它的發酵作用使苕羹開始糖化,越來越多的糖水開始從苕羹裡轉化分離出來。

待苕羹完全分離成糖水和苕渣之後,奶奶拿出做豆花時過濾豆漿用的十字架子和濾袋,將它們吊在繩子上,然後李君閣開始一大瓢一大瓢的往袋子裡舀發好的苕水,奶奶搖動着架子,將苕渣過濾出來。

反覆幾次,再將過濾出來的渾黃的粉汁液倒回大鍋中武火煎熬。

一邊攪拌一邊還要打去浮沫。

浮沫會帶出糖水中的最後一點殘渣,等浮沫打淨,剩下的基本就全是麻糖水了。

接下來就是功夫活了,換到文火,用攪麻糖的橈子均勻攪動麻糖水,直到麻糖熬好爲止。

這事要持續到明天早上,耗時二十個鐘頭,李君閣乾脆將手機打開,將電源接上,一會兒追劇,一會兒聽歌,一會兒聽小說。

手裡邊一邊加火,一邊拿橈子均勻攪動麻糖水,幹活娛樂兩不誤。

中間就吃飯上廁所的時候由老爹老媽接了一會手。

晚上大家都睡了,就李君閣還在昏黃的廚房燈光下繼續。

奶奶睡到四點就起來了,馬上就到麻糖出糖的關鍵時期,她放心不下孫子的手藝,早早起來盯着才行。

麻糖開始變得濃稠,先是出現芝麻泡,然後是魚眼泡,之後泡子越來越大,內行話叫“起脹”了。

這說明糖水裡的水分開始變得稀少了,奶奶拿過一個小罐子,將糖稀舀了一小罐出來,這是給娃子們吃“絞絞糖”玩的。

然後泡子開始變得大如牛眼,奶奶拿起橈子,糖稀開始成片狀往下滴落,行話管這叫“掛旗旗兒”。

到這時候就熬得差不多了,奶奶取過一碗清水,開始“打水碗”。

這道工序得老行家才搞得明白,就是取少量的糖讓它在涼水中快速冷卻,然後研究它在冷卻後的狀態,決定能不能用於拉糖。

火候不夠那就過嫩,叫神糖,只能成爲糖稀不能成爲固體。火候過了,那糖裡就會“出丁”,會夾雜着一些固體顆粒在裡面影響拉制。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號鼓之謎第二百四十章 鬥雞第八十二章 冰粉第四百七十八章 織布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裝逼失敗第八十六章 老石頭,小石頭第七百三十九章 訂準第八百九十一章 捕獵第六十二章 月母鯽魚湯(求推薦!)第六十章 於曉蓉第四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四十九章 太亂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煤砂罐第八百八十七章 小奶狗第一百六十七章風起青萍之末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九百零八章 人來瘋第八百四十八章 美第三百零四章 妖術般的傳統釣第三百一十五章 刷灘釣軍魚第一百八十九章 蹺腳牛肉第五百零二章 可怕的火鍋第八百零六章 大型庖豬宴第九百零八章 人來瘋第七百二十八章 觀賞魚大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領導到來感恩第一百九十八章 組培實驗室第九十八章 手藝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埋酒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條道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玻璃鋼船第二百零三章 農大專家第五百七十一章 劇未紅,歌先火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第二百九十六章 《五溪河上的制竿師》第六十一章 嗨皮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八百五十八章 出遊第八百七十二章 族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友誼村第一百三十九章 苗家稻花魚第八百三十七章 饅頭的意義第二百九十一章 偉大的田坎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費題材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八百零八章 阿瑟來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總理爲你打CALL第三百六十八章 野餐第一百九十章 儒與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企業文化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六百九十八章 金齊之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育秧田第九十七章 新村長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農經濟第一百五十四章廢豬場第七百零六章 盤鰲鄉十八怪第四百三十四章 鋤禾日當午第六十一章 嗨皮幾句話第八百三十八章 桫欏谷擴張第七百九十三章 殊途同歸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火單第九十三章 山中雜談第八百二十七章 龍船在哪裡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其如此第七百二十五章 雨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龍舟隊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山第九百八十一章 砍牛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第一百三十七章 棧道老鷹嘴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九百七十章 回鄉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三百六十一章 團魚產蛋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震第八百五十七章 甲魚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堂哥的拿手菜第四十章 暢談第一百八十四章天書崖,燕子洞,懸棺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居易閒話幾句第五百五十七章 現代化豬場第六百零一章 果山賣茶第九百七十七章 牛第七百三十章 巴拉克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協第六百四十章 三家討論第六百章 貴圈真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科學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式木樓第八百九十三章 快樂第四百五十八章 竹樓第三百零九章 回家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氣榜第三百六十四章 藥師叔的家
第一百一十四章 號鼓之謎第二百四十章 鬥雞第八十二章 冰粉第四百七十八章 織布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裝逼失敗第八十六章 老石頭,小石頭第七百三十九章 訂準第八百九十一章 捕獵第六十二章 月母鯽魚湯(求推薦!)第六十章 於曉蓉第四十六章 衝突第六百四十九章 太亂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煤砂罐第八百八十七章 小奶狗第一百六十七章風起青萍之末第五百一十七章 麪包,水煮魚第九百五十五章 漁業是大產業第九百零八章 人來瘋第八百四十八章 美第三百零四章 妖術般的傳統釣第三百一十五章 刷灘釣軍魚第一百八十九章 蹺腳牛肉第五百零二章 可怕的火鍋第八百零六章 大型庖豬宴第九百零八章 人來瘋第七百二十八章 觀賞魚大會第一百二十六章 領導到來感恩第一百九十八章 組培實驗室第九十八章 手藝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埋酒第五百七十四章 五條道路第三百七十五章 玻璃鋼船第二百零三章 農大專家第五百七十一章 劇未紅,歌先火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第二百九十六章 《五溪河上的制竿師》第六十一章 嗨皮第二百五十三章 易徒而授第八百五十八章 出遊第八百七十二章 族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友誼村第一百三十九章 苗家稻花魚第八百三十七章 饅頭的意義第二百九十一章 偉大的田坎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費題材第六百八十五章 蓉城之光第八百零八章 阿瑟來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總理爲你打CALL第三百六十八章 野餐第一百九十章 儒與法第五百五十六章 企業文化第四百六十章 玩泥巴第六百九十八章 金齊之法第三百一十三章 育秧田第九十七章 新村長第五百三十一章 小農經濟第一百五十四章廢豬場第七百零六章 盤鰲鄉十八怪第四百三十四章 鋤禾日當午第六十一章 嗨皮幾句話第八百三十八章 桫欏谷擴張第七百九十三章 殊途同歸第五百二十五章 開火單第九十三章 山中雜談第八百二十七章 龍船在哪裡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其如此第七百二十五章 雨人第八百四十二章 龍舟隊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山第九百八十一章 砍牛第四百六十四章煉刀第一百三十七章 棧道老鷹嘴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麻豐收第九百七十章 回鄉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雞第三百六十一章 團魚產蛋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震第八百五十七章 甲魚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下酒菜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堂哥的拿手菜第四十章 暢談第一百八十四章天書崖,燕子洞,懸棺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居易閒話幾句第五百五十七章 現代化豬場第六百零一章 果山賣茶第九百七十七章 牛第七百三十章 巴拉克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協第六百四十章 三家討論第六百章 貴圈真亂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科學家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式木樓第八百九十三章 快樂第四百五十八章 竹樓第三百零九章 回家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氣榜第三百六十四章 藥師叔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