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識數

當又一個月圓之夜來臨,梟那條用來計數的繩子已經打滿密密麻麻的繩結。

他還是不明白這樣做的用意。

張天仍然沒有解釋,只是又給他一條繩子,讓他接着計數,直到下一個月圓之夜。

他把孩子們召集起來。

“天哥!我會吹小星星了!”

“天哥!今天教我們新的曲目嗎?”

“天哥!你看我自己做的笛子!”

孩子們像一羣活潑的鳥兒,嘰嘰喳喳地爭相求關注。

張天在部落裡的地位僅次於阿媽,在孩童間的人氣甚至還要超過阿媽,因爲張天經常陪他們玩,帶他們做新奇有趣的事。

前幾日還用樹枝和麻線做了根袖珍版的釣竿,說是掛上毛球,可以釣猞猁。孩子們拿“釣貓棒”去逗小猞猁,小猞猁果然興奮地追着他們滿洞穴跑,人和獸都玩得不亦樂乎。

小孩的心思很簡單,誰和他玩得好,他就喜歡誰。

“今天我們玩點不一樣的。”

張天說着,取出一支竹笛、一個陶碗、一塊石頭放在孩子們面前,每取出一樣東西,那幾個牙牙學語的弟弟妹妹就用糯糯的聲音念出它們的名稱。

“有誰能找到它們的相同之處嗎?”他頒佈考題。

孩子們或瞪大眼睛或趴在地上,但無論從何種角度觀察,別說相同之處,一點相似之處都沒有!

梟忽然大聲說:“我知道了!它們的相同之處就是和其他東西都不同!”

孩子們都愣住,這話有點繞,他們沒聽懂。

張天啞然失笑,這話沒毛病,不僅沒毛病,而且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才說得出來,若是在玩腦筋急轉彎,他肯定過關了。

“這確實也算一個相同之處,還有嗎?”

“還有……我也不知道了。”

梟搖搖頭,宣告放棄。

見無人應答,張天公佈正確答案:“它們的‘數’是一樣的。”

有關數的概念族人不能說完全沒有,但是非常粗淺和模糊。

在族人的語言系統之中基本沒有數字,日常只會說一、二、很多,即便是他們嘴裡的一和二,也不是一個精確的數字,在他們的概念裡,一可以代表少許,二可以代表多一些,再往上就是不可估量。

無法區分三和無窮大的原始人若是聽到老子三生萬物的說法,必定將之奉爲圭臬。

不識數並不影響族羣的繁衍和存續,事實上,生活中只有兩種情況需要用到精確的數:一個是族人的數量,另一個是各自的年齡。

這兩種情況使用結繩足以應付了。

隨着部落的壯大,人口和物資的數量會越來越龐大,尤其在進入農業社會,實施倉儲管理之後,需要用到精確數值的情況逐漸增多,多到結繩記數不足以應付的時候,便會自然而然誕生更爲簡單的成體系的計數方式。

這和文字的演變是一個道理,本質上都是應需求而生。

現在雖無需求,但有張天,趁着冬日漫漫,正好教族人識數。

孩子們懵懵懂懂,梟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片刻後也微微皺起眉頭。

“大家都還記得自己的年齡吧?”

“記得!”

孩子們紛紛曲起手指,阿媽說過,每經歷一個冷天,就彎曲一根手指,這代表他們的年齡。

“年齡也是一種數。”

年齡是最易理解的自然數,識數從年齡教起再合適不過了。

張天指着薄荷懷裡的陶問:“等暖天到來,陶的年齡多大?”

這太簡單了,孩子們不約而同地彎曲大拇指。

“很好。”

張天也彎曲大拇指,說:“這個數叫做‘一’,等暖天到來,陶的年齡爲一歲。”

“一歲……”

“黃,你多大了?”

張天問剛學會說話的黃。

黃以彎曲兩根手指回答。

“這個數叫做‘二’,你現在二歲了。”

“二歲……”

“青,伱多大了?”

青彎曲三根手指。

“這個數叫做‘三’,你現在三歲了。”

“三歲……”

“那我呢?我多大了?”

曲起四根手指的白問,緊接着,五、六、七歲的孩子也爭相詢問自己的年齡,彷彿在爭奪某種無上光榮的稱號。

“你們的年齡以後再告訴你們,今天就學一、二、三。”

“啊!怎麼這樣!”

白氣呼呼地嘟起嘴,偏偏到她這裡就不教了,天哥偏心!

哼!我一會兒去問巫師姐姐!巫師姐姐一定知道!

在所有弟弟妹妹裡,張天最喜歡率真活潑的白,他寵溺地摸摸她的小腦袋,溫和地說:“你要是能把一、二、三學會,我就教你後面的數。”

“我學會了!”白梗起脖子說,“一、二、三!”

張天笑着搖搖頭:“重複一遍可不算學會,要理解了纔算學會。現在,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上,誰能告訴我,竹笛、陶碗和石頭的相同之處是什麼?”

答案他已經公佈,如果真正理解了數的概念,就不難得出正解。

白卻不說話了,孩子們也都陷入沉默,他們無法把年齡的數與事物的數等同起來。

“是一!”梟語氣激動,“它們的數都是一!”

還得是梟。

“正確!”

張天露出欣慰的笑容,見弟弟妹妹一頭霧水,便彎曲大拇指說:“數可以用彎曲手指的方法表示,發現了嗎?它們的數是一樣的!”

把抽象的數轉化成彎曲的大拇哥,孩子們立刻明白了……果然是一樣的!

張天把竹笛和陶碗收起來,取出兩塊石頭,指着地上的三塊石頭問:“誰能告訴我,這裡有多少塊石頭?”

白搶答:“有很多塊!”

“我需要一個具體的數,梟,你別急着回答,給弟弟妹妹一點思考的時間。”

梟顯然知道答案了,他甚至沒有使用手指輔助。

孩子們對照着石頭,慢吞吞地彎曲三根手指,遲疑着說:“……三?”

“正確!這裡一共有三塊石頭!”

青詫異道:“爲什麼和我的年齡一樣?”

“因爲數既可以是事物的多少,也可以是年齡的大小,石頭和年齡的確不一樣,但石頭和年齡的數有可能是一樣的,就像剛纔的竹笛、陶碗和石頭,它們是完全不同的東西,但它們的數都是一樣的。”

張天很耐心地解釋,弟弟妹妹們認真地聽,認真地思考,有的孩子比如白很快就想明白了,有的則眉頭緊皺,許久都轉不過彎來。

他接着發問:“我想要三根樹枝,誰能找來給我?”

識數的過程其實就是將具象的事物與抽象的概念聯繫起來的過程,這種聯繫是雙向的,看物知數是由具象到抽象的過程,反過來,知道數,能不能找來正確數量的實物呢?

這是一個小小的測試,唯有通過這個測試,纔算真正理解了數。

孩子們都去洞穴外撿樹枝了。

梟最先回來,他準確無誤地帶回來三根樹枝。

“很簡單嘛!”

他不無得意。

這小子有點飄啊,看來得給他上點難度了。

張天再次取出竹笛、陶碗和石頭,問:“這裡一共有多少東西?”

不同種類的事物遵循同樣的計數規則,這難不倒梟,他不假思索地給出正確答案。

張天把石頭放一旁,指着竹笛和陶碗問:“現在呢?”

“二。”

又指着一旁的石頭問:“有多少塊石頭?”

“一。”

“所以分開來的一和二,合在一起是三,對嗎?”

梟一下愣住,神情逐漸嚴肅。

他盯着地面上的竹笛、陶碗和石頭,儼然故事裡那個仰望天空俯觀大地悟出太極八卦的祖先伏羲,他看到的不再是事物本身,石頭變成了一,竹笛和陶碗變成了二,一和二融合在一起,慢慢變成了三!

原來數與數之間還有這樣的關係!真是神奇!

他很快發現,不僅一和二可以融合成三,一和一也可以融合成二,以此類推,一和三肯定也能融合成一個新的數,他還不知道這個數叫什麼,但他知道這個數的表示方法:彎曲左手除了小拇指以外的所有手指。

這遠遠不是盡頭,新的數還可以再和一融合,又得到一個新的數,接着再融合……就像祖先愚公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無窮無盡!

梟思考着數的盡頭,卻感覺自己被吸入一個深不見底的旋渦之中,強大的吸力拽住他的思緒,拉着他緩緩下墜,每當他找到一個數,就會有一個更大的數跳出來,引誘他繼續思考下去,彷彿永遠也到不了終點。

他面露驚恐,趕緊搖了搖頭,不敢再想。

孩子們陸陸續續回來了,他們把各自撿來的樹枝拿給天哥覈對。

只有包括白在內的五個孩子答對,其他孩子仍然把三視作一個概數,代表多到數不清,所以撿回來的樹枝都遠遠超過三根。

回答正確的孩子都興奮大叫,答錯的孩子則蔫了吧唧的,垂頭喪氣。

有人的地方就有比較,孩子們以往經常比較玩具、比較衣服、比較飾品、比較誰笛子吹得好,這是頭一次輸在智力上,他們從未如此明顯地感覺自己像個笨蛋,這比輸掉玩具的比拼更令他們難受。

這是無可奈何的事,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張天只能寬慰他們,又講解幾遍,好在孩子們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強,多聽多想慢慢也就懂了。

識數不算多難,難的是加減運算,這一部分或許只有梟能學明白。

數日後,一到九的九個自然數孩子們都已完整地學過一遍,每彎曲一根手指,就有一個與之對應的數,以後記憶年齡不用依靠手指,直接記數就行了!

孩子們把學到的知識略帶炫耀地講給大人聽,大人的思維相對固化,更難以理解數的概念,大部分人只當孩子在玩鬧,遂一笑而過,沒往心裡去。

爲了鞏固記憶,林鬱每天都帶孩子們玩年齡遊戲。

孩子們圍坐一圈,林鬱像個幼教老師坐在孩子堆裡,拍着手問:“阿白阿白,青幾歲了?”

白拍着手回答:“阿青阿青,他三歲了!”

然後輪到白髮問,她看向青:“阿青阿青,火幾歲了?”

青用輕快的口吻回答:“阿火阿火,他五歲了!”

宅在洞穴裡的這一個多月,林鬱很是魔改了不少遊戲,諸如蘿蔔蹲但猛獁版、丟手絹但獸皮版、老鷹捉小雞但老虎與松鼠版等等,有時候見她玩得實在開心,連張天都分不清她究竟是在苦中作樂,還是童心未泯。

梟沒有參與其中,他不需要通過遊戲來加深印象,他記得足夠清楚了。

他伸出兩隻握拳的手,問張天:“這個數叫什麼?”

好學向來是他的優點。

九以後的數,因爲涉及到進制,有較高的理解門檻,所以打從一開始,張天就沒打算教給所有人。

人類最初依靠手指計數,絕大多數人有十根手指,所以選取十作爲進制,當然也有不少原始部落習慣用一隻手計數,所以採用五進制,有的部落則把腳趾也運用上,所以採用二十進制。

作爲習慣了十進制的現代人,張天自然要教十進制。

“這個數叫十,它是一個特殊的數。”

梟歪歪頭,不是很懂。

張天嘗試用便於理解的方式解釋:“數到十的時候,所有手指都彎曲了,兩隻手都握成了拳頭,在年齡上,十歲是我們成年的時刻,所以十代表着圓滿。”

梟看着自己握成拳的兩隻手,若有所悟地點點頭。

張天接着說:“我們滿十歲成年,之後會迎來新的開始,和我們的成長一樣,數滿十也會迎來新的開始,之後將重新計數。”

“重新計數?”

張天掰起梟的一根手指,微笑道:“這個數叫十一。”

梟渾身一震,彷彿雷獸咆哮而過,璀璨的電光劃破漆黑的夜空,將籠罩大地的濃霧驅散殆盡!

梟伸出兩根手指,遲疑着說:“這個數叫十二?”

見天點頭,他立刻伸出三根手指,自信道:“這個數叫十三!”

手指不斷伸出,語速漸快:“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

豁然開朗,豁然開朗!

他興奮地數着數,根本停不下來!

第128章 偷家第46章 世界的參差第152章 漫長的季節第231章 劃河而治第163章 上山第232章 地下之旅第57章 走馬上任第12章 石烹第303章 迴歸第299章 專業團隊第152章 漫長的季節第170章 石匠第127章 多多益善第62章 放箭!第36章 隱秘的交流第94章 飯後的餘興第17章 足跡第17章 足跡第109章 品鑑第224章 夜襲第196章 天災與人禍第245章 萬年衣祖始於麻第198章 白石的新功能第8章 更高的生產力第248章 鹿奔豕突第215章 人面猴心第94章 飯後的餘興第124章 冬狩第115章 更快更高更強第96章 啓程第298章 循着天空的指引請假條第266章 河西集會第157章 沒有歸期的旅途第142章 靈感第135章 落幕第67章 客去第306章 終章第156章 春日遲遲第16章 獎勵與榮譽第189章 赤石與先知與羊第162章 山下部落第187章 男人的樂趣第130章 有醫無類第252章 歡欣鼓舞與青青子衿第255章 融合與情報第232章 地下之旅第151章 說走就走第171章 祭司大人第33章 壁畫第137章 空手而歸第104章 河谷營地第10章 熊出沒請注意第183章 女媧的後代第122章 慶典第113章 部落大會第298章 循着天空的指引第47章 說出你的故事第279章 天譴第194章 第三個神術第36章 隱秘的交流第6章 死亡與星辰第17章 足跡第71章 幼崽第245章 萬年衣祖始於麻第260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105章 集結第112章 熱鬧是他們的第113章 部落大會第267章 福祿壽第35章 確認過眼神第29章 從今天起開發廊第186章 懇求第41章 思想建設第299章 專業團隊第1章 仰望天空的人第77章 籌備第106章 抵達第147章 白石與青石第5章 滿載而歸第167章 混戰第127章 多多益善第74章 新生第10章 熊出沒請注意第136章 歸途第143章 彩陶第301章 復活吧!第108章 登高第244章 種田初體驗第150章 祖先的指引第166章 形跡可疑第240章 食有肉,居有竹第105章 集結第140章 傳播第216章 衆猴之王與猿猴大會第158章 盟誓第162章 山下部落第263章 集會與雷石第167章 混戰第5章 滿載而歸
第128章 偷家第46章 世界的參差第152章 漫長的季節第231章 劃河而治第163章 上山第232章 地下之旅第57章 走馬上任第12章 石烹第303章 迴歸第299章 專業團隊第152章 漫長的季節第170章 石匠第127章 多多益善第62章 放箭!第36章 隱秘的交流第94章 飯後的餘興第17章 足跡第17章 足跡第109章 品鑑第224章 夜襲第196章 天災與人禍第245章 萬年衣祖始於麻第198章 白石的新功能第8章 更高的生產力第248章 鹿奔豕突第215章 人面猴心第94章 飯後的餘興第124章 冬狩第115章 更快更高更強第96章 啓程第298章 循着天空的指引請假條第266章 河西集會第157章 沒有歸期的旅途第142章 靈感第135章 落幕第67章 客去第306章 終章第156章 春日遲遲第16章 獎勵與榮譽第189章 赤石與先知與羊第162章 山下部落第187章 男人的樂趣第130章 有醫無類第252章 歡欣鼓舞與青青子衿第255章 融合與情報第232章 地下之旅第151章 說走就走第171章 祭司大人第33章 壁畫第137章 空手而歸第104章 河谷營地第10章 熊出沒請注意第183章 女媧的後代第122章 慶典第113章 部落大會第298章 循着天空的指引第47章 說出你的故事第279章 天譴第194章 第三個神術第36章 隱秘的交流第6章 死亡與星辰第17章 足跡第71章 幼崽第245章 萬年衣祖始於麻第260章 教育從娃娃抓起第105章 集結第112章 熱鬧是他們的第113章 部落大會第267章 福祿壽第35章 確認過眼神第29章 從今天起開發廊第186章 懇求第41章 思想建設第299章 專業團隊第1章 仰望天空的人第77章 籌備第106章 抵達第147章 白石與青石第5章 滿載而歸第167章 混戰第127章 多多益善第74章 新生第10章 熊出沒請注意第136章 歸途第143章 彩陶第301章 復活吧!第108章 登高第244章 種田初體驗第150章 祖先的指引第166章 形跡可疑第240章 食有肉,居有竹第105章 集結第140章 傳播第216章 衆猴之王與猿猴大會第158章 盟誓第162章 山下部落第263章 集會與雷石第167章 混戰第5章 滿載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