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雙喜臨門

桑住進了專門爲孕婦安排的院子,由後勤組派有經驗的人照顧着。石路忙忙碌碌的在爲新生命的到來做準備。

由於找不到能夠替代獸皮的布,他只能選擇了纖維比較細密的樹皮,讓葉做了些尿布。

每天桑的飲食都由他親自料理,後勤中負責伙食的婦女都從他那學會了不少的方法。蛋花湯,魚湯,肉湯源源不斷的被做了出來。

考慮到帶孩子的時候一間屋子不夠,同時自己保存的資料也需要更大的空間。石路就在原來的房子的北面三個方向設計了三棟房,形成一個院子。

磚瓦的充足,他這次不再用草頂和泥磚牆,直接蓋了三間不太高的瓦房。讓陸果蓋房的時候,石路找來工具,用容易加工的竹子編制了新的傢俱。還給未來的孩子編了搖籃,甚至連一些小玩具也做了不少。

給孩子準備的衣服也做好了。他指導着葉,用柔軟的樹皮纖維和獸毛做了一大堆,至於適用與否,他先不管。

六月十二的時候,院落建成。給桑和孩子要住的屋子地面上還開了幾道火溝,上面鋪上磚頭。磚頭鋪好以後石路特地選了一些竹片鋪在上面,光滑的,以後孩子可以爬來爬去不受傷。

長老們對族長搞的特殊化的豪宅不以爲意,在巫看來,這都是對的。他們都認爲,石路的貢獻,能讓他擁有更多享受。

新院落建成三天後,桑從早上就開始痛。石路急忙的讓人燒水和準備鹽水,在桑痛的流汗的時候給她喝。裡面葉帶着幾個人照顧着,石路卻在門外急的團團轉。

等了好久,桑依然在痛苦的叫喊。他乾脆洗了手,開門進去親自接生。

雖然沒有做過接生孩子這活兒,他小時候放牛的時候卻接生過牛,這會也不管了,心裡唸叨着:“孩子,你老爹懂的不多,只能把你當畜生接生了,反正你以後把我當老畜生就行。”

這邊還得不停的給桑打氣,指揮葉忙來忙去。他這一幫忙,倒是順利了,不一會兒孩子降生,是個男孩。拍打了屁股後哇哇大哭,聲音比今年出生的其他孩子都大。

石路激動的親自用燒紅的石刀割了臍帶,放熱水裡洗。洗完後包裹起來一稱,按他在這個時空弄出來的度量一看,七斤。

小心的把孩子放到桑的邊上後,他一手抱着葉一手拉着桑,眼睛有些紅潤。原來時空的有些東西讓他牽掛,現在在這裡纔算真正有了家。

第二天,桑體力恢復一些以後,就和石路商量給孩子取名的事兒。這個時空裡,族裡新增人都是族長或者巫給起名。

而桑則是想讓石路也給她那個現在九歲的兒子也取個新的名。爲此石路就給他取了個華猛,以紀念過去的猛部落。

而新生的自己的兒子,他取名爲華興,希望部落興旺。起好名字以後,讓巫做了一個簡單的祭祀和禱告,石路就把桑抱進了新的院子,後面跟着抱着孩子的葉。

桑的恢復很快,石路也拿出一直沒有動用過的小麥,一點點搗碎了,加上些果子和鮮肉給桑煮粥。

過了幾天,教會葉這個方法以後,他讓後勤的也學着給族裡其他的孕婦提供小麥食品。他則脫身出來,爲一次探索作準備。

六月裡族人的精力都在照顧農作物和養殖上,石路除了照顧桑和孩子就不太忙。他沒忘記正事兒,等桑好一些以後就準備出去探索。

根據現在活兒,他只要在七月中旬前返回,就不會耽誤事兒。探索是十分必要的。隨着人口的增多,對華谷的開發也會加大,周圍的未知的地形、植被、威脅等都需要探明。

六月二十的時候,石路安排葉處理族裡的事情,陸蔥留下幫她做好防禦。他則帶着牛箭以及和,率領三十個人出發。

這次是先沿着河往上到達三岔河,沿途在兩岸仔細的探查清楚。爲了帶馬,特地改裝了兩個竹排,最終出發時帶了三個竹排。

第一天的時候,先到神馬谷,把周圍的地形再詳細的看一下,畫出新的圖。

神馬谷東邊到華村都是十一里長,最寬處三裡左右的平地。這裡靠近村子的地域已經種上了作物,大部分地方還是荒蕪,平地南邊的丘陵直接就連着更南的高山。

丘陵地帶到山也不遠,兩裡左右,打獵的時候族人經常來這一帶。石路給這裡連帶丘陵和平地命名了個新名字,十里平原。

整個神馬谷的實際深度四里不到,寬重新用竹竿測得溪水的入河口附近只有一里,西邊遙遙可見老虎灣。

沿着谷裡的溪水走了四里以後,就是幾個小的山溝的彙集,兩邊是更高一些的山,把神馬谷兩邊的谷地分成兩部分。

山越往西南就越寬,繼續走了五里以後,石路爬上山脊的樹上四處觀望。這時才發現,這山實際上是華谷中的一道山脊。

山脊從西南的山脈一直延伸到河邊,並且流水集中處形成了神馬谷。這山脊坡度沒有華坪外的關山大,高度也不及關山。

沿着山脊繼續往西南幾裡左右就能離開華谷進入西南山脈。這裡可以看到河對岸的桃花林北邊的滑坡形成的土崖,桃花林西邊是一些高臺和丘陵,沒有南邊寬。

神馬谷以西的地帶就是較爲寬的平原和丘陵,捕捉馬的時候石路就是帶着人在那裡追了好幾天。把這山脊命名爲神馬山以後,石路就帶着人沿着山脊的西邊往下回神馬谷。

進入神馬谷的西側山脊不久,衆人遇上了一個剛剛滑坡不久的坎兒。這是一個小山包,滑坡到了下面的一個平地上。

滑坡翻出的石頭裡出現了一些表面有藍紫色斑點,斷口有古銅色的石頭。石路拿起一看:這是紫銅礦石!另一個時空他舅舅曾經在銅礦上打工過,曾經帶回來給他看,他認識這東西。

“這真是最好的發現!青銅時代,我來了!”石路大喊道。就在這麼近的地方居然一年多,追野馬的時候也曾經從這裡路過,卻一直沒被發現。這次的發現實在太讓他驚喜。

衆人看了半天不知道族長爲什麼興奮,不過還是按照他的吩咐看看周圍情況。這裡處於神馬山西側,有四五個山包,形成了個高地。

東邊就是神馬谷,在這裡都能看到煮鹽的炊煙。往下走兩裡左右就到了河邊。石路收集了一些樣品,並且大概的估算了一下儲量,還算不錯。至少能讓現在的華族用個三十多年。

在自己兒子出生不久就發現銅礦,讓石路欣喜異常,爲此他決定把這裡命名爲興村礦,以後大規模開採的時候要在這建一個村。

興村礦離着煮鹽點一里左右的距離,中間還隔着一道神馬山的山脊和神馬谷,地勢高一些,不過到河邊的距離都很近,可以共用一個碼頭。

在神馬谷呆了兩天以後,雖然石路很想馬上回去鍊銅,只是還有探索任務沒有完成。按捺下激動以後,探索隊又開始往上游進發。

神馬山以西的地帶一直都很平,而且比十里平原更長。一路走一路測量,終於在十天後到達了離三岔河二十里左右的地方,平原也到此收窄。

經過用竹竿加上肉眼的觀察,這河谷地帶的平地長達六十里。中間都是密佈的竹林和森林,去年追逐馬羣的時候並沒有完全的搜索完。

寬度最寬的就是華谷最寬的地兒,十里左右,北邊到河岸,南邊就到西南山脈的山腳。幸虧有馬,而且這些馬也熟悉這一帶,不然搜索到邊上都得要一個月。

石路把這狹長的地帶命名爲梅河盆地,這盆地以後開發成耕地的話,十多萬人都能養活了。盆地和三岔河之間的地帶,是比神馬山還高一些的山脊。

在山脊東邊,和發現那裡有一片梅林,比華村的梅林還大,於是這山脊就被命名爲梅花山。

這樣,華谷的河邊南岸基本上被探查清楚,從三岔河到梅花山、梅河盆地、神馬山一直過了十里平原,就是華村。這部分佔據了華谷的絕大部分面積,梅河北岸只有少量的平地。

搜索完華谷的這一區域以後,石路把竹排停在了三岔河的地方藏起來,帶着民兵沿着最南邊的河向上游出發。

一路上都是幽深的峽谷,兩岸都是高高的懸崖和茂密的森林,越走海拔也越高。幸虧這些馬在遷徙的時候有着穿越猙獸山的經歷,不然就會和普通馬一樣吃不消。

走了一天以後,峽谷纔算走完,盡頭是一個瀑布和深潭。瀑布從高處落下,幾百尺左右,非常壯觀。

瀑布周圍的植被和華谷的顯然是兩個世界,這裡大都是落葉林和針葉林,森林裡隨處可見一些鹿和熊的足跡。

找到通往瀑布上游的路以後,一羣人又沿着河繼續西進,這時候發現河水已經變得平緩,不像在峽谷中那麼急。

又走了一天,終於走到森林的盡頭,這是一個高地上的荒原,周圍植被不多,附近的高山頂上有一些積雪。

石路覺着到這裡也差不多了,南梅河估計就是從這附近的羣山中發源。因爲河流在這不是很長,再往前的話身體可能吃不消。

民兵在河邊搭起帳篷,又找到一塊草很肥美的地把馬安置好以後就在附近打獵。石路打算在這休息一天,查看周圍的狀況,採集一些藥材就返回。

半夜下起了雨,衆人紛紛起牀照顧馬。石路起來後,站在臨時馬棚邊上的山坡往遠處看。突然發現西南邊山上有火光,在雨中看不清有多遠。

沒辦法去查看,他只好多派了兩個警戒的民兵以防萬一。第二天天剛亮,就聽到警戒的隊員大聲的喊有動靜!

石路迷糊的爬出了帳篷一看,在營地南邊有一羣人靠近。這羣人都披着頭髮拿着骨矛,數目大概一百多人。

走到離營地五百米左右,這些人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朝着帳篷圍了過來,一部分則奔向馬匹。

圍着帳篷的人飛奔過來,接近五十米的距離時,他們開始投擲標槍。一陣聲響之後,標槍插在帳篷前的空地上,有幾個人嗚嗚哇哇的跳出來喊,很像是警告。

石路趕緊讓民兵們跑向馬匹,翻身上馬,等第二輪標槍投過來的時候後退幾十米。看到民兵騎上馬,這羣人先是一驚,又迅速靠近。

這時石路讓牛箭帶着弓箭隊瞄準跑最前面的人,射出了一輪沒帶毒的箭支。射完以後,他就一馬當先,和也拿着長矛帶着隊伍跟了上去。

敵人一看弓箭一下子射倒了十幾個人,紛紛後退,又看到馬追了出來,還不等頭領下令就往西南的山上跑了過去。

民兵們一直在後面追着這羣人,一路上射箭加長矛,又傷了他們二十多人。抓獲了頭領一樣的人之後,石路命令收兵。

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三十四章 湖邊小戰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八十二章:南方戰略第九十四章 冬日風雪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三十七章 開荒種田,農業來臨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五十四章 水路開拓第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掌控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九十四章 冬日風雪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三十四章 湖邊小戰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三十四章 湖邊小戰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禦會議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五十七章 虎族危機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調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一十一章 雲山金銅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九十四章 冬日風雪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場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二十章 梅子黃時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九十二章 煤礦建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調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七十一章 萬畝田園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六十六章 等級初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九十八章 建築繁忙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
第七十七章 蓮部危機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七十三章 沼澤改造第四十七章 拓荒造船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九十九章 運輸擴充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三十四章 湖邊小戰第九十六章 農業新規第七十二章 釀造初成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八十二章:南方戰略第九十四章 冬日風雪第三十八章 養殖和擴建第三十七章 開荒種田,農業來臨第一百零三章 創建宗教(2)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五十四章 水路開拓第一百三十七章 經濟掌控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九十四章 冬日風雪第九十五章 長老會議第三十四章 湖邊小戰第十一章 安家落戶第三十四章 湖邊小戰第三十章 華坪山外收族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零九章 牧場爭奪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禦會議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四十八章 牛耕與梅河北岸探索第一百章 礦產開發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八十八章 北華盟約第六十七章 私有起步第五十七章 虎族危機第一百零四章 羊皮紙卷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政繁忙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三十六章 育苗春狩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調第十七章 華村初成第六十九章 建城動工第五章 屠虎驅狼第十三章 定名華部第二十一章 六月盤點第一百二十一章 南方風雲第一百一十一章 雲山金銅第一章 荒原氏族第九十四章 冬日風雪第三十三章 捕馬探路第四十五章 紡織新工藝第十九章 內政管理第一百一十九章 西行漫記第四十四章 西部之行第一百零六章 高山牧場第十五章 治具製陶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八十六章:荒原風雲第二十六章 深秋喜事第四十章 青銅時代的曙光第七十五章 百里村成第二十三章 收割備獵第九十章 糖酒擴產第二十章 梅子黃時第四十二章 歷史性的豐收第二十二章 竹排探險第二章 狩獵和生活第一百零八章 山麓遇戰第七十章 修路造車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部戰端第九十二章 煤礦建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三章 思索振作第二十九章 分工初調第七十六章 訪問南方第二十七章 探索東南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一百二十章 蓮部政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西部工程第十八章 養殖初始第七十一章 萬畝田園第八十九章 外安內忙第六十六章 等級初始第一百一十五章 羚羊谷村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方盟軍第九十八章 建築繁忙第四十三章 初冬的外交第三十五章 欣欣向榮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