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宋國反應

昨夜蔡攸、童貫二人聯袂拜表上奏,即爲報捷,又爲彈劾种師道、楊可世二人。

大軍未費一兵一卒便招攬得遼國重臣耶律大石來降,自是天大的喜訊。唯有種師道盜賣軍糧,馭下無方,招降之時,有楊可世部領兵作亂,亂軍之中,戰死得士卒二百餘人,且有數千人臨陣逃亡。

這樣的戰績,自當稱得上大捷。

正如狀元的騎馬誇官一般,既是報捷,信使的裝扮自於平日不同,當於背後插上三面紅旗,號爲紅旗報捷。如此信使之所至,沿途民衆一見便知,正可以誇耀武力,漲朝廷威風。

當下信使照此裝扮一番,連夜快馬往汴梁趕來。

然則雄州附近州縣的百姓誰又不知實情?昨日宋軍大潰,無數的西軍乘亂往家鄉逃去,又有無數的敢戰士紛紛逃回家鄉。宋軍戰敗的消息早就隨着這些潰敗傳遍了遠近。

見着蔡攸、童貫二人這般無恥的諱敗爲功,衆人心中紛紛唾棄之餘,卻對這兩名國賊無可奈何,唯有多散播幾次“謠言”,閒談之中向遠方的親朋戚友多透露幾句“機密”而已。

此時此刻,雖然朝廷的信用已經不怎麼值錢,卻仍然是公佈信息的唯一“權威”渠道。

信使一路上換馬不換人,到得第三日一早,便來到了汴梁城外。

尚且距離城門十數丈開外,信使便喝道:“陣前急報,速開城門!”

這也是規矩,不管城門開沒開你都得這麼喊。

此時城門早開,門口處的行人見得紅旗報捷,又有誰敢耽誤軍情?趕緊往左右避開去。

信使躍馬而入,一路朝皇宮衝來,一路沿途喊道:“雄州軍報,我軍大捷。耶律大石已降!”

不管哪朝哪代,京師的老百姓都是最“愛國“的(例如大名鼎鼎的朝陽區羣衆),眼見着朝廷自立國以來,一直便被遼國欺負,如今老天開眼,終於輪到咱們欺負欺負遼人了。

街上的行人聽聞得此捷報,均是喜不自禁,也相幫着呼喊起來。

當下信使邊如同冬天裡草原上的火把一般,一路跑過去,一路將周圍民衆點燃了起來。

多少販夫走卒,相跟着往前跑去,一路奔跑,一路狂呼。多少文人士子,聞言紛紛往酒樓鑽去,欲要買得一醉,留下驚世名章。

宋國皇宮本來就不算甚大,外面衆人排山倒海的歡呼聲,早就傳入了宮內,驚動得老藝術家趙佶。

平日裡以藝術創作爲主業,以當皇帝爲兼職的趙佶,聞聽得皇宮外歡呼,心中亦是大喜。難得地放下手中的筆墨,主動加了一回班,親御垂拱殿,又將各部在值官員,但凡五品以上者,悉數招來。

此時捷報已在朝中傳開,復聽聞得官家相招,衆人自是將手頭茶杯放下,往垂拱殿趕來。

待到衆人羣聚於此,趙佶一聲令下,便有金吾將軍將信使領入。

信使見得官家親自召見,心下自是大喜。進得殿來,三跪九叩,口呼萬歲。

趙佶便開口道:“可是朕的居安才子有捷聞傳來,速速於朕接來。”

旁邊自有小太監走上前來,信使見狀便將北上包袱解下,交予太監之手,自己復又拜倒於地。

爲防止有狂徒於奏摺之中下毒,故此趙佶的奏摺一向自己不看,另有讀折朝官代勞。

當下讀折朝官便將包袱拆開,取出木匣一封,當衆驗看得火漆封印無損,便捏碎封印,從其中取出奏摺二本,當衆誦讀起來。

此奏摺正是當初王葉爲耶律大石所擬定之謝表,蔡攸、童貫觀後,愛其文采飛揚,本欲要原本奉上,奈何其中曾有言語提及得五萬宋國俘虜。二人既要隱瞞俘虜之事,便略微刪改,又命人模仿得王葉筆跡,重又謄寫得一番。便將此僞謝表,當成真謝表奏上。

當下讀者朝官讀的抑揚頓挫,底下朝臣也聽得如癡如醉。既嘆大石林牙之文采,又感其投誠宋國之赤心。對於耶律大石已降之事,自是再無疑問。

趙佶聽完此表,心下自是大喜,開口讚許道:“不愧爲朕的居安才子,居安才子一到,耶律大石但俯身來降!算起來自蔡卿離京,到今日尚且未足十日,何其速矣!但有蔡卿、童卿二人在,遼事朕無憂矣。”

朝臣們自是齊聲附和,又紛紛上前拍馬,將功勞往官家身上攬來。

有得衆人拍馬,趙佶更是高興,開口道:“當初蔡卿進言,欲於宮外修築故人館,以安置遼地故人。如今算來,只怕故人已至而館猶未成。“復轉頭對着王黼開口道:“此事,王卿務必上心。休要使朕的故人們露縮街頭,若果如此,便不得不借爾之府邸一用。”

朝臣們聞言皆大笑,王黼趕緊出列表示必定會用心,且藉機開口道:“據耶律大石降表所言,彼等如今餉盡糧絕,欲要朝廷施捨一二!未知陛下之意若何?”

趙佶揮了揮手,開口道:“些許小事,卿可自決之。”

王黼聞言大喜,得意的看了看左右羣臣,便又退了回來。

見得衆人商(pai)議(ma)已畢,讀折朝官便又展開拿起蔡攸、童貫二人聯名的另外一封奏摺讀了起來。正是二人彈劾种師道七大罪狀,乞斬其首級。復彈劾楊可世叛國之罪,請誅其滿門。

聽得此報,趙佶難得的猶豫了一下,楊可世此人名聲全無,不過一小將而已,誅其滿門就誅其滿門好了。唯有種師道,到底也是西軍靈魂人物,且數有大功,豈可一朝殺之?

見得蔡攸親筆奏摺欲要置种師道於死地,身爲蔡攸的死黨,自當盡力玉成。復見得官家有遲疑之色,王黼便出列開口道:“陛下,种師道之罪既有人證,又有物證,可謂鐵證如山,可速斷之。如今既招降得耶律大石,正是北上同蕭幹決戰之時,萬不可因此一人而沮軍心。”

趙佶尚未應對,旁邊便有一文臣出列喝道:“啓奏陛下,臣自束髮以來,亦曾閱盡史書無數,兵敗而誅帥者數矣,又幾曾有大軍既勝而復誅主帥者?今童貫、蔡攸等人一意如此,只恐此捷聞有詐!”

趙佶聞言看去,卻見得堂下出列之人正是李綱。此人才學自有,然則孤僻異常,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如此自是不爲趙佶所喜。

聽得李綱竟然要質疑蔡攸招降之功,王黼便開口反駁道:“今有耶律大石親筆所書降表在此,誰敢言詐?”

李綱聞言大怒,指着王黼開口喝道:“《大學》有云,國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汝於三司設經撫房,複檢括天下丁夫,計口出錢,數月間便得錢六千二百萬緡,豈非聚斂之臣?奸賊!敗我宋國者,必汝矣。”

李綱剛直,王黼奸猾,論鬥嘴李綱又哪裡是王黼對手?且經撫房乃奉趙佶之旨意以設,聚斂的錢財除了供北伐之用外,趙佶也沒少開支。聽得李綱之言,趙佶自是大怒,以失儀之罪名值殿將軍趕出。

李綱即去,朝中更無敢反駁者。

王黼催促再四。

然則趙佶也知种師道不可輕誅,遲疑之下,便下令將种師道押來京師,訊明再問。

王黼臉上露出失望之色,心中卻狂喜不已。

此事怕就怕官家當場將种師道發落,弄個革職降級之類的處罰對付過去。

自己一開始就沒想着官家能當場下令處決种師道,抱着的便是將其押來京師受審的主意。刑部、兵部、大理寺等衙門可全在自己掌控之中,只要种師道來得京師,什麼罪名栽贓不過去?辦成鐵案不費吹灰之力。

第237章 弒君(一)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120章 蕭嚴來使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389章 原來藏在此處!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235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四)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第192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四)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138章 昨夜風催雨,舉目皆落紅第75章 逃命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230章 死別(二)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336章 我詐(下)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54章 信使歸來第67章 發動(一)第195章 偷城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33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二)第89章 宋使上門第5章 此人好色,可以女色羈縻之第334章 我詐(上)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35章 我詐(中)第68章 發動(二)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第157章 蔡京拆臺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180章 舊計重施(一)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46 此計喚作移禍江東,又名倒打一耙!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54章 信使歸來第231章 死別(三)第242章 營中對(二)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318章 二十六貫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106章 圍殺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169章 叛逃(二)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25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只當你是詐降!第323章 羣英匯聚(二)第222章 北院大王第220章 禳解之法(四)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42章 炸鍋了!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204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三)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72章 驚變第106章 圍殺第281章 對質(一)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67章 發動(一)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373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50章 殺王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62章 誓師第346章 前來迎取陛下宋國一行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340章 擒酋(四)第383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六)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333章 爾虞第182章 交戰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82章 密議栽贓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
第237章 弒君(一)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17章 蕭乾的野望第120章 蕭嚴來使第363章 蕭幹好像被坑了(六)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第289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一)第389章 原來藏在此處!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235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四)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第192章 蕭後月下追王葉(四)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138章 昨夜風催雨,舉目皆落紅第75章 逃命第278章 艱難的決定第366章 郭藥師這貨躺槍了第230章 死別(二)第276章 誰料得援兵卻在此處第370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一)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336章 我詐(下)第257章 蕭後的終極大招(二)第290章 學生已設下圈套在此(二)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54章 信使歸來第67章 發動(一)第195章 偷城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33章 蕭後三度追王葉(二)第89章 宋使上門第5章 此人好色,可以女色羈縻之第334章 我詐(上)第307章 反坑了天祚帝一把第335章 我詐(中)第68章 發動(二)第161章 以義聚之,以利驅之第157章 蔡京拆臺第271章 王葉的戰略意圖第180章 舊計重施(一)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03章 倍道而行第46 此計喚作移禍江東,又名倒打一耙!第52章 親爹哎,你怎還不來喲?第54章 信使歸來第231章 死別(三)第242章 營中對(二)第129章 殺一個回馬槍第34章 咱們越不放心,童貫越放心第251章 蕭後的小動作(一)第318章 二十六貫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106章 圍殺第43章 一句話,便亂了我十萬大軍!第6章 當大軍突進,一體剪除第169章 叛逃(二)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25章 我也不管你真降詐降,只當你是詐降!第323章 羣英匯聚(二)第222章 北院大王第220章 禳解之法(四)第297章 逢君之惡第105章 前方有詐,林牙速回!第40章 不如請衙內替下官開口如何?第253章 蕭後的小心思(三)第332章 做皇帝就是好,橫豎不吃虧第263章 便取一”媚“字第42章 炸鍋了!第198章 析津府未下,二將便已爭功第204章 蕭後二度追王葉(三)第145章 王門種氏之神位第72章 驚變第106章 圍殺第281章 對質(一)第113章 蕭嚴欲聯手林牙,共破宋軍第67章 發動(一)第80章 當效謝安破苻堅故事第108章 末將已佔得糧倉、銀庫在此第373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179章 以自己性命爲賭第380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三)第250章 殺王第374章 宋人好像也被坑了(四)第354章 請君入甕(二)第62章 誓師第346章 前來迎取陛下宋國一行第217章 禳解之法(一)第340章 擒酋(四)第383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六)第385章 原來坑的是金人(八)第333章 爾虞第182章 交戰第321章 趙良嗣的忠心第150章 事情仍未過去第53章 此一文一武,必去其一第48章 宋人意欲殺降?第357章 請君入甕(五)第82章 密議栽贓第109章 少將軍,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