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真實的經過

大保久利通和吉田松陰二人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大約有一個師團的日軍出現在了朝鮮近衛軍團的身後。

到底是哪一路援軍到了呢,二人不約而同地望向對方,想從對方的眼中找到答案,可是,隨着二人都搖了搖頭,他們的這番心思不由成了泡影,正當二人困惑間,一面太陽旗迎風招展,出現在大保久利通以及吉田松陰的視野裡面,軍旗上寫着幾個大字,大日本皇軍第十師團.

原來是日軍第十師團到了.

這是不是說日軍總司令官伊藤博文也來了呢?

答案是肯定的.

率軍來援的正是日本首相,侵朝日本總司令伊藤博文.

但是,伊藤博文和日第十師團所駐之地離吉田松陰部被圍之地有好幾百公里遠,他們怎麼會這麼快就出現在這裡了呢?不僅是大保久利通與吉田松陰想不明白,朝鮮軍團與太平軍第八軍團的衆將士也很意外。

當然,要知其中原因,這還得從頭說起。

伊藤博文在收到吉田松陰的求救信號之後,他立即採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一方面,他嚴令西、北兩線的四十多萬大軍迅速朝吉田松陰部靠攏,另一方面,他親率做爲總預備隊的日軍第十師團,火速朝平壤方向運動,準備救援吉田松陰部。

伊藤博文在出發之前,仔細地研究了一下地圖,他發現。他的前沿指揮部所在地,也就是第十師團的駐地,與吉田松陰部被圍之地的距離,相當遙遠,總路程算起來應該有幾百公里之遙,如果按正常的行軍速度,沒有兩到三天的時間,是不可能趕到目的地的,但是,救人如救火,遲到一會,吉田松陰部都有可能完蛋。

如果吉田松陰部就這麼完了,那對日軍的打擊是相當大的,這種後果,是伊藤博文無法承受之重,也是大日本皇軍無法承受之重,更是大日本帝國的恥辱.

所以,伊藤博文絕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一定要想辦法將吉田松陰部給解救出來.

好在,天不絕日本人,一件意外之事的發生,讓日軍的有些不可能,最後變成了可能。

第十師團的巡邏隊在例行巡邏的過程中,無意中截獲了一個朝鮮走私集團,並抓到了這個走私集團的二號人物。

這本來只是一次毫無意義的抓捕。結果無非是向這走私集團多訛點錢。到最後放人了事,可是,讓日軍沒想到的是,爲了活命,這被抓的二號人物卻主動向日軍供出了他們往來朝鮮各大城市的一些秘密通道,而這些通道當中,還真有一條路可解當前日軍的燃眉之急,這是一條從第十師團的駐地直插平壤的近路,由第十師團駐地出發。走這條路去平壤。可能最多隻需要一天左右的時間。

日軍得知此消息。如獲至寶,馬上將此事稟報給了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聽說此事之後,也是大喜。他再一次親自審訊了那二號人物並在確認他所提供的消息無誤之後,便決定率軍抄此近路,直撲平壤救人.

不過,爲保險起見,在踏上那條陌生之路以前,伊藤博文得找個嚮導,於是,他向那二號人物許以重諾,令其帶路,二號人物當然是非常不願意了,這不是讓他玩命嗎,他可不幹,但是,這種事也由不得這二號人物反對,在伊藤博文軟硬兼施之下,二號人物只能同意,答應給日軍當一回嚮導。

結果,伊藤博文與他的第十師團真是用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趕到了平壤城外,並出奇不意地兜了朝鮮近衛軍團的後路.

在確定來援的是日第十師團之後,被圍許久的吉田松陰部的倭賊都象是被打了雞血一樣,除了悍不畏死地阻擋住第八軍團的進攻之外,還與第十師團一起夾擊朝鮮軍團,這朝鮮軍團與吉田松陰部血戰已久,本來就已十分的疲憊,損傷之慘重更不用說,可謂是已到強駑之末,可是,偏偏他們又被日軍第十師團的生力軍與日吉田松陰部這麼一夾擊,所以,不管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朝鮮軍團徹底就垮了下來,處於瞬間崩潰的邊緣.

日軍見此良機,豈能放過,更是不要命地窮追猛打,朝鮮軍團最終不敵,徹底敗下陣來,日軍也順利地打通了一條逃生的通道。

最後,吉田松陰與大保久利通所率的殘部之中,除了那部分自願留下來以死擋住第八軍團的敢死大隊之外,其他將士都趁機與日第十師團的大隊匯合在一起,並從被打開的逃生通道之中,衝出重圍,向南退走.

第八軍團在殺光那些斷後的日軍敢死隊之後,見朝鮮軍團已敗,日軍已去的遠了,便不敢再隨便追趕,然後,陳玉成趕緊將敵情向聯軍指揮部作了彙報。

不久,命令到來,指揮部命令,窮寇莫追,又命第七軍團協助收攏朝鮮軍團殘部,將大軍撤回平壤大營修整,各軍團的正副軍團長回聯合指揮部做戰後總結。

陳玉成接令之後,便率軍與朝鮮軍團的殘部一起返回了平壤大營,就在返回大營之前,他分別向第六軍團及第七軍團遣出使者,攜帶自己的親筆信函,面見呂擎天與東方不惑,與他們一起共享了第八軍團與朝鮮軍團戰敗以及日吉田松陰部突圍之事,讓他們各自小心。

這之後的一切,都再清楚不過了。

其實,從戰事本身來說,如果真要說誰要爲局部的失敗負責,那應該是朝鮮軍團,正是由於朝鮮軍團的敗退,纔給了日軍可趁之機,順利地逃過了這覆滅之禍,可能這也是朝鮮近衛軍團的軍團長李元培先前欲言又止的原因之所在吧。

而嚴格算起來,真正從這場仗的全局來看,中朝聯軍與日軍之間。明面上是中朝小勝,日方小負,但實際上,最後是沒有輸家,也沒有贏家。

既然是不分輸贏,那中朝聯軍之中,也不應該有誰需要負主要責任,如果一定要說有錯,那隻能說是大家都有錯,因爲,戰爭之中的意外因素實在是太多了,單單就說這場仗,這之中,出了多少意外情況,中朝聯軍與日軍之間,你算計,我算計你,中朝方雖然一直隱隱佔着上風,以爲吃定了日軍,誰知,最後卻被日吉田松陰部僥倖逃了出去.

這一切的一切,都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這非戰之罪,非人力所能及也.

而中朝聯軍最需要做的,不是追究誰的責任,而是要反思,反思在這場戰鬥中聯軍所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以便後續做出改善,確保下次與日軍再戰的時候,不要再犯相同的錯誤.

所以,田小二這纔要召集衆將開會,進行集體的反思。他這樣做的真實目的並不是想追究誰的責任,而是要做好總結。以防再犯。

衆將都領會錯了意,以爲田小二是要追究責任呢.

“元帥,被圍的日軍跑了。也就算了,但是,指揮部爲什麼要將咱們第七軍團也撤回來呢,你是不知道啊,咱第七軍團在與日高杉晉作率領的日軍的對峙中,已然是穩佔上風。也許再等上那麼一小會,我第七軍團就可以拿下日軍高杉晉作部,一個大好機會就這樣給丟了,實在是可惜.”東方不惑提起撤軍之事,就惋惜不已,他總覺得這是浪費了一個絕佳的好機會.

在終於弄清了日軍的突圍之謎後,東方不惑總算是把這個一直操着的心給放下了,不過,他卻對指揮部召回自己的第七軍團頗有微詞,因爲第七軍團在與日軍的對峙當中佔着上風,局面大好,可是指揮部卻要他捨棄大好局面而主動撤退,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東方,稍安勿躁,既然你對第七軍團如此有信心,那我問你,這所謂的佔有上風,到底是佔在哪裡?是說個人英雄主義的上風,還是說,第七軍團已經殺傷了大量的日軍,從而使第七軍團在與日軍的總人數對比上佔有上風,你這個上風之說籠統的很啊.”田小二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地道.

田小二當然知道自己這個兄弟的過人之處。若論單打獨鬥。那是罕逢敵手,但中日之間實力的對比,田小二同樣是心知肚明。

“這,這……”田小二的話正中東方不惑的要害,令東方不惑頓時啞口無言.

東方不惑仔細一想。這才醒起這其中的關鍵之處,是啊,自己口中的上風,只是自己在與戶木孝允的比拼中所佔來的上風,並不是說,第七軍團的實力與日軍相較是真的佔了上風,相反,第七軍團的整體實力與日軍相比,還隱隱落入下風.

從總人數上來比較,第七軍團只有二十萬人,而高杉晉作所率的日軍三個師團相加卻有二十四萬人,足足比第七軍團多出四萬餘人.

人員相比,日軍勝。

所以,東方不惑的上風之說只是加在他的個人英雄主義之上的。.

“怎麼,東方,想通了?”田小二笑道.

“是的,是不那麼困惑了,只不過,咱們也不一定會輸啊.”東方不惑心裡雖然已經接受了撤軍的事實,但嘴巴上仍是不太那麼服氣.

田小二先是笑着搖了搖頭,然後又嚴肅地道:“指揮部所做出的一切決定,都是爲了大局作想,事實上,從吉田松陰部突圍而出的那一刻起,這一仗就已經結束了.”

“可是….”東方不惑還想再說.

“好了,東方,此事到此爲止,不再談了,如果你有那心,你就說說,這接下來的仗應該如何打.”田小二打斷了東方不惑的話,道.

“我不知道.”東方不惑更是直接.

這是實話,這個時候,東方不惑能有什麼好主意.

見東方不惑那一副認真樣,田小二又無奈地搖了搖頭,不再搭理東方不惑,轉過頭對衆將道:“諸位,今天請大家來的目的,想必大家都是很清楚了,所以,請大家回去以後,好好想一想,以後應該怎麼做,俗話說的好,吃一塹,長一智,咱們這學費可不能白交啊.”

“是,謹遵元帥之命。”衆人齊聲應諾。

“好了,就這樣吧,諸位如果沒其它什麼事,那就散了吧。”田小二見應該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便準備結束這場總結會。

“沒有。”衆人又道。

“散了吧.”田小二揮了揮手,道.

於是,衆將散去.

第235章 三軍副元帥第358章 小路難走第144章 直指平安第648章 撲朔迷離的案情第698章 斯奇與黃旭一戰之結果第224章 唯楚有才第152章 面見東王第44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160章 明爭暗鬥第128章 立場第580章 激戰河內第472章 幹人先干將第571章 阮天義的想法第522章 大步後撤變成一種可能第161章 方虎鬥北王第374章 快守不住了第669章 再次下手第310章 出事第153章 黃旭回家第230章 老婆駕到第546章 拼死而戰第377章 不一樣的咸豐第397章 只剩下最後一個目標第666章 拉攏一番第53章 純屬切磋第426章 意外撤軍第564章 人言可畏第85章 名冊狂想曲第113章 失憶加白癡第474章 再議取城第625章 峰路逆轉第517章 撤出大阪第385章 讓人捉摸不定的戰局第105章 試探第389章 猛將歸心第661章 爲古塔沃夫謀第448章 釋疑第262章 才識廬山真面目第77章 天京城裡也有故事第699章 征服俄國第146章 無處遁形第227章 此來何意第219章 最後的防線第89章 無聊地等待,意外的客人第206章 軍事革新第467章 聖駕親臨第552章 一家團聚第282章 曾國藩的苦心第127章 換帥第206章 軍事革新第256章 真是個好去處第663章 得其承諾第455章 以大魚爲餌第287章 轉機第75章 與君一席話第591章 問計八角兒第508章 誰也不能說服誰第278章 矛盾升級第73章 可惡的蒙面人第165章 說完安信軍說大陣第218章 城破第677章 遊說華斯基第205章 廷議第373章 火器之威第659章 設局之人第489章 海戰繼續第349章 被困第517章 撤出大阪第645章 處理辦法第409章 權力之巔第536章 對戰忍者與忍術第286章 郭破天之死第369章 求助於不該求的人第183章 傳承第68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34章 重返名動江南第676章 盧文釋疑第552章 一家團聚第479章 打不贏就只能跑第688章 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第54章 山谷激戰第440章 呂擎天對大保久利通第30章 第一輪筆試第247章 再次議戰第642章 問題出在哪第545章 進佔四國,逼近札幌第404章 錢的問題第150章 深情話別第115章 愛的含義第174章 情誼更濃第231章 與妻愛愛第7章 面見天王之前第153章 黃旭回家第673章 敲定買賣第564章 人言可畏第210章 有點心煩第538章 鹿死誰手還未知第249章 重啓戰端第329章 以性解憂第589章 進抵狼穴
第235章 三軍副元帥第358章 小路難走第144章 直指平安第648章 撲朔迷離的案情第698章 斯奇與黃旭一戰之結果第224章 唯楚有才第152章 面見東王第446章 壓倒性的優勢第160章 明爭暗鬥第128章 立場第580章 激戰河內第472章 幹人先干將第571章 阮天義的想法第522章 大步後撤變成一種可能第161章 方虎鬥北王第374章 快守不住了第669章 再次下手第310章 出事第153章 黃旭回家第230章 老婆駕到第546章 拼死而戰第377章 不一樣的咸豐第397章 只剩下最後一個目標第666章 拉攏一番第53章 純屬切磋第426章 意外撤軍第564章 人言可畏第85章 名冊狂想曲第113章 失憶加白癡第474章 再議取城第625章 峰路逆轉第517章 撤出大阪第385章 讓人捉摸不定的戰局第105章 試探第389章 猛將歸心第661章 爲古塔沃夫謀第448章 釋疑第262章 才識廬山真面目第77章 天京城裡也有故事第699章 征服俄國第146章 無處遁形第227章 此來何意第219章 最後的防線第89章 無聊地等待,意外的客人第206章 軍事革新第467章 聖駕親臨第552章 一家團聚第282章 曾國藩的苦心第127章 換帥第206章 軍事革新第256章 真是個好去處第663章 得其承諾第455章 以大魚爲餌第287章 轉機第75章 與君一席話第591章 問計八角兒第508章 誰也不能說服誰第278章 矛盾升級第73章 可惡的蒙面人第165章 說完安信軍說大陣第218章 城破第677章 遊說華斯基第205章 廷議第373章 火器之威第659章 設局之人第489章 海戰繼續第349章 被困第517章 撤出大阪第645章 處理辦法第409章 權力之巔第536章 對戰忍者與忍術第286章 郭破天之死第369章 求助於不該求的人第183章 傳承第681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534章 重返名動江南第676章 盧文釋疑第552章 一家團聚第479章 打不贏就只能跑第688章 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第54章 山谷激戰第440章 呂擎天對大保久利通第30章 第一輪筆試第247章 再次議戰第642章 問題出在哪第545章 進佔四國,逼近札幌第404章 錢的問題第150章 深情話別第115章 愛的含義第174章 情誼更濃第231章 與妻愛愛第7章 面見天王之前第153章 黃旭回家第673章 敲定買賣第564章 人言可畏第210章 有點心煩第538章 鹿死誰手還未知第249章 重啓戰端第329章 以性解憂第589章 進抵狼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