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2章 門道

“不僅是明中期,其實從南宋就開始了。”

與此同時,盧先生在旁邊補充道:“據說江南文家,那可是南宋文天祥的後裔,家學十分源遠流長,所以成就極高。”

“嗯。”

王觀隨意點頭,也沒有反駁,因爲這是事實。不過,他也有點不以爲然,畢竟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而且兵敗被擒之後,更是拒不投降,慘遭殺害。由於這個原因,使得文家在元代的近百年時間,根本沒有什麼作爲。

直到明代之後,經過一百多年的積累,到了明中期才恢復元氣,然後出了一個吳門四家之一的文徵明,這才重新成爲了世人眼中的名門望族。

至於文嘉,無論古今,都是頗具影響力的名人。或許現代人不常聽到他的名字,但是肯定應該知道他寫的一首詩——明曰歌。沒錯,就是明曰復明曰,明曰何其多的明曰歌。文嘉就是這首詩的作者,只不過大家吃了雞蛋,卻不關注下蛋的母雞罷了。

然而,文家是什麼樣的情況,文嘉的名氣又有多大,蔡鵬不想了解,只是關注一個問題:“這畫是真是假?”

確實,這是關鍵,更是十分務實的問題。一時之間,王觀和盧先生的注意力,也從時代背景轉移到圖畫的本身。

“明人王世貞評價文嘉,其書不能如兄,而畫而侍詔(文徵明)一體。”

這個時候,盧先生沉吟道:“也就是說,文嘉的畫風與文徵明十分相近,用筆細密,稍帶生澀,於精熟中見稚拙。這是典型的南派山水畫風格,也是吳門畫派的慣用的手法。”

“這幅秋鬆高隱圖,無疑就是這樣的畫法。”

此時,盧先生評點道:“注重筆墨表現,強調感情色彩和幽淡的意境,追求平淡自然、恬靜平和的格調,很像是文嘉的手筆。”

“很像?”

蔡鵬聽不出來,但是以蔡先生的精明,卻是準備把握住了盧先生的不確定語意。

“沒錯,很像。”這個時候,盧先生稍微遲疑,然後就堅定點頭:“如果我沒有看錯,這畫應該是仿作。”

“仿作?”一瞬間,王觀眼睛一眯,更加認真地研究起來。打量了片刻,他也發現了一些不對:“這是揚州刀!”

“咦。”

適時,盧先生也有幾分驚訝:“王先生好眼力啊,而且博古通今,令人佩服。”

“盧先生過獎了,不過是曾經見過類似這樣的古畫罷了。而且,如果不是盧先生的提醒,恐怕我也不會這樣快發現畫中的破綻。”

這是王觀的由衷之言,心裡真的很佩服盧先生,覺得他不愧是首屈一指的書畫鑑定家,經驗更是十分豐富,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就看出這畫的蹊蹺了。

“什麼是揚州刀啊。”

與此同時,蔡鵬迷惑不解道:“怎麼能夠看出這畫是假的?”

“這畫不算假,只能說是仿品。”王觀搖頭說道:“嚴格來說,也算是明代的古畫,不過並不是出自文嘉的手筆,而是當時古玩商人臨摹的仿作。”

“當時的仿作?”蔡鵬一驚一愣。

“沒錯,和現代贗品橫行一樣,古代也不見得多麼純潔。”王觀苦笑道:“說起來,中國書畫作僞歷史十分悠久,始於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已蔚然成風。在宋代之時,就形成歷史上第一個作僞高潮,元代稍有衰落,但是到了明代,卻又重新達到了頂峰。”

“當然,這也是有歷史原因的。”

王觀解釋道:“明代中期,隨着經濟的復興,書畫市場也曰趨繁榮。出現了一大批包括徽商、晉商、閩商等在內的富戶,他們手中聚集了大量財富。大家也應該清楚,無論古今,大富豪的品味都差不多,朋友之間聚會的時候,自然需要一些古玩書畫增添雅興。”

聽到這話,別人就算了,蔡先生也不自覺點頭。也難怪有人會說,歷史總是在不斷重演,這是一個難以破解的怪圈。所謂增添雅興,那是比較委婉的說法,實際上卻是爲了鬥富炫耀。可是礙於蔡先生在前,王觀不好說得太直白罷了。

“雅玩之風形成,就需要大量書畫作品供應。而前代書畫存世又極少,因此作僞之風就變得更加歷害。”

說話之間,王觀也有幾分感嘆:“當時經濟最發達的卻是江南地區,所以才催生了吳門畫派,但是吳門畫派的畫家極少,就算每天畫畫,卻也滿足不了龐大市場的需求。有需求自然有市場,這樣的情況下,贗品僞作自然應運而生。”

“據記載,嘉靖年以前,江浙地區僅仿造趙孟頫書畫的大小作坊就多達四百餘家。但是更瘋狂的卻是那些買家,永樂之剔紅,宣德之銅,成化之窯,以至沈(周)、唐(寅)之畫;文(徵明)、祝(允明)之書,進參蘇、米,諸大估曰千、曰百,動輒傾囊相酬,真贗不可復辨。”

此時,王觀忍不住嘆息:“說起來,古人比我們狂熱多了,明知道假多真少,卻不惜人力物力,重金蒐羅求購,甚至有人蒐羅二十載,耗費萬金。像這樣癡迷的收藏商賈不勝枚舉,這恰好給製造僞書畫的人提供了騙人牟利的絕好機會。”

“至於所謂的揚州刀,其實是一個名詞。卻是因爲怕有因果報應,一些人即使作僞,也會故意在畫上或題跋中留些破綻,以便後人有跡可循,可以鑑定出來。不過,要是買家鑑定不出的話,責任就不在於他了。”

王觀搖了搖頭:“儘管這樣有虛情假意的嫌疑,但是好歹也是做人留一線。不像現在的造假人,十分追求逼真相似,最害怕露出什麼破綻。”

“沒錯,就是這樣。”

這個時候,盧先生深以爲然,也意識王觀兩把刷子比自己想象中的大得多,當然不可能再繼續無動於衷。倒不是害怕風頭被搶,而是擔心失去這個機會,一個讓蔡先生正眼相看的機會。

想到這裡,盧先生也開口說道:“在明代中期,作僞不僅是社會風氣,更是一種獨特的現象了。由於利潤豐厚,致使一些無名書畫家或畫工,以僞造假書畫賣錢餬口,連有些出名的文人書畫家也向此中討生活。”

這種事情很正常,不僅是明代而已,就是清末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張大千,早年還未成名之際,也是靠仿石濤的畫養家餬口。到了後來,名氣大了,自己的畫也能賣錢,這才終止了這樣的行爲。

畢竟,每個時期的畫家很多,除個別少數成爲著名畫家之外,大部分人被畫壇冷落,成爲所謂的冷名頭、小名頭,甚至成爲在美術史上查找不到名字的無名畫家。

這些人也要吃飯的,自己的畫賣不動,又忍受不住貧寒的生活,在改行不成的情況下,自然走上了先輩臨摹仿古的老路。

“有名的畫家出手不凡,已經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確實不好分辨出來。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摹、臨、仿、造及對真跡改頭換面等手段。”

與此同時,盧先生繼續評點:“較普遍的一種手法是把原畫改款、添款,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改頭換面。同時爲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作僞者可謂無計不施,甚至想出了以割裂分裝的方式造假。將一幅畫分割成數幅分別裝裱,分頭出售,以牟取利潤。”

“更絕的,自然是蘇州片,利用揭畫的絕活,把一幅畫揭了好幾層,再重新裱上出手。”

說起這些秘辛的時候,盧先生的語氣頗爲複雜,有些歎服,又有些深痛惡絕:“至於這幅秋鬆高隱圖,卻是屬於比較簡單的臨摹之作。就是對着原畫,一筆一筆勾勒描繪而成。”

“所以只要細看,就可以輕易發現,圖畫的線條有頓筆的情況,而且線條與線條之間,明顯有修飾的痕跡,這是一般的臨摹手法,也說明臨摹的人功力不行。”

此時,盧先生輕輕搖頭,隨即示意道:“不過,款識卻是真的,應該是被人從真跡之中挖割出來,再填補在這畫之中。常人通過筆款來鑑定,肯定很容易上當,以爲作品是真跡。”

“嗯。”

王觀贊同道:“從真跡挖款,說明真跡或許已經被切分成幾塊了,然後重新補描,形成幾幅作品,能夠賺上幾倍的錢,利潤十分豐厚。然而也是這樣的原因,卻使得許多名家作品就這樣毀壞了,消逝在歷史長河之中。”

“對,這些人,都是殺畫劊子手。”盧先生痛斥道,有幾分咬牙切齒的感覺。

所謂幹一行,愛一行,一個優秀的鑑定師,首先就要喜愛自己鑑定的東西。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投入百分之百的熱情,那麼其中的專業素養肯定不高,也難以成爲最頂尖的鑑定師。畢竟有了興趣,學東西肯定很快,要是不感興趣,肯定什麼也學不了,成就自然有限。

毫無疑問,盧先生是個高明的鑑定師,那麼對於字畫肯定是滿腔熱忱,自然對於毀壞字畫的人十分憎恨。關於這一點,王觀感覺自己與盧先生很有共同語言,同仇敵愾……

“啪啪啪!”

就在這時,蔡先生輕輕鼓掌,一臉讚許笑容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今天算是長見識了,沒有想到書畫之中,還有這麼多門道!”(。)

第391章 三天之後,就見分曉第35章 夾層中的寶物第405章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第735章 獨樂不如衆樂第141章 不是一個人第42章 俗與雅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582章 朱影又現第328章 表裡不一,惱羞成怒第463章 鏤雕桃式玉杯第895章 你們錯了第869章 有人跟蹤?杜甫陵園第344章 矢車菊藍第72章 事不過三第345章 安德森先生第724章 乖乖的入套第650章 溫柔甜膩的笑意第433章 對面不相逢第853章 古劍端倪第38章 要去向高人請教第988章 海盜王的傳說第772章 萬曆青花第795章 較上勁了?第36章 天下第一品第698章 隨便玩玩而已第298章 等着看好戲第1029章 歌以詠志第199章 代溝呀,分明就是代溝第467章 軟玉法第250章 聲名鵲起③這東西有妖氣第273章 請幫忙說兩句好話第446章 太湖畫,臨安行第206章 收藏不是這樣玩的第498章 拿東西與你交換第568章 悅寶樓,郝寶來第697章 十八羅漢第337章 揭畫兒第1023章 禁忌!第935章 轟動的前奏第377章 潘家園“鬼市”(5)第374章 潘家園“鬼市”(2)第760章 一點小破綻第808章 借花獻佛第971章 碑刻深意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1037章 金碑第690章 金光閃閃的生財大道第468章 視力錯覺第812章 鎖中有鎖,鴛鴦連環第856章 洛陽行第811章 珍瓏棋局?第349章 意外的發現第726章 前後赤壁賦第433章 對面不相逢第924章 聖餐杯?第123章 山腹中的空間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09章 我不賭,就是進去看下第574章 毛頭小子、青年、美女第1018章 摩西十誡第688章 全權交給你來負責第699章 無聊,想回去了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77章 低吟淺唱虞美人第497章 爐火純青的厚黑學第422章 算計第817章 漢家發祥地第765章 聚元號第440章 給你打工怎麼樣?第198章 高德全的震驚第435章 峰迴路轉,天不亡我……第961章 吳道子追隨者第82章 揭開你的面紗第118章 傳說中的藏寶第860章 一個大收藏家第663章 明珠暗投第799章 瓷母第450章 見血了!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255章 聲名鵲起⑧感覺有些不對第743章 項聖思桃杯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337章 揭畫兒第261章 有了一席之地第837章 是不是赤霄?第21章 我回來了第830章 真的是鸞膠?第962章 又一個小圈子第671章 雍正遺寶第371章 文玩葫蘆第139章 大千弟子第974章 玄乎第854章 血鏽第326章 如願以償,喜悲參半第835章 熒光樹膠脂第813章 地宮設計第915章 閉門羹第154章 小心踩地雷第6章 古瓷片
第391章 三天之後,就見分曉第35章 夾層中的寶物第405章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第735章 獨樂不如衆樂第141章 不是一個人第42章 俗與雅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582章 朱影又現第328章 表裡不一,惱羞成怒第463章 鏤雕桃式玉杯第895章 你們錯了第869章 有人跟蹤?杜甫陵園第344章 矢車菊藍第72章 事不過三第345章 安德森先生第724章 乖乖的入套第650章 溫柔甜膩的笑意第433章 對面不相逢第853章 古劍端倪第38章 要去向高人請教第988章 海盜王的傳說第772章 萬曆青花第795章 較上勁了?第36章 天下第一品第698章 隨便玩玩而已第298章 等着看好戲第1029章 歌以詠志第199章 代溝呀,分明就是代溝第467章 軟玉法第250章 聲名鵲起③這東西有妖氣第273章 請幫忙說兩句好話第446章 太湖畫,臨安行第206章 收藏不是這樣玩的第498章 拿東西與你交換第568章 悅寶樓,郝寶來第697章 十八羅漢第337章 揭畫兒第1023章 禁忌!第935章 轟動的前奏第377章 潘家園“鬼市”(5)第374章 潘家園“鬼市”(2)第760章 一點小破綻第808章 借花獻佛第971章 碑刻深意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1037章 金碑第690章 金光閃閃的生財大道第468章 視力錯覺第812章 鎖中有鎖,鴛鴦連環第856章 洛陽行第811章 珍瓏棋局?第349章 意外的發現第726章 前後赤壁賦第433章 對面不相逢第924章 聖餐杯?第123章 山腹中的空間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09章 我不賭,就是進去看下第574章 毛頭小子、青年、美女第1018章 摩西十誡第688章 全權交給你來負責第699章 無聊,想回去了第720章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人物第77章 低吟淺唱虞美人第497章 爐火純青的厚黑學第422章 算計第817章 漢家發祥地第765章 聚元號第440章 給你打工怎麼樣?第198章 高德全的震驚第435章 峰迴路轉,天不亡我……第961章 吳道子追隨者第82章 揭開你的面紗第118章 傳說中的藏寶第860章 一個大收藏家第663章 明珠暗投第799章 瓷母第450章 見血了!第1012章 互通有無第255章 聲名鵲起⑧感覺有些不對第743章 項聖思桃杯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337章 揭畫兒第261章 有了一席之地第837章 是不是赤霄?第21章 我回來了第830章 真的是鸞膠?第962章 又一個小圈子第671章 雍正遺寶第371章 文玩葫蘆第139章 大千弟子第974章 玄乎第854章 血鏽第326章 如願以償,喜悲參半第835章 熒光樹膠脂第813章 地宮設計第915章 閉門羹第154章 小心踩地雷第6章 古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