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又一件轟動全國的重寶

“呵呵,叫你多讀點書,兩個文化名人都不認識。”

就在這時,一個老人教訓道:“魏了翁可是南宋後期大學者,蜀學的集大成者。”

隨即有人接話道:“至於鄧文原也是了不得的人物,與趙孟頫、鮮于樞齊名,號稱元初三大書法家。人稱鄧巴西、素履先生,堪稱元初文壇泰斗。”

“受教,受教……”

一開始表示不知道魏了翁和鄧文原的人立即有些臉紅,默默的退到了後面。也不怪他,主要是中國古代名人太多了。有些人由於缺乏羣衆基礎,所以聲名不顯。然而不研究就算了,一研究你就會發現,人家在當時可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魏了翁和鄧文原就是這樣,之所以現在一般人沒有聽說過他們的名聲,也有一些歷史的因素。以魏了翁爲例,他研究更多的是理學和易學,這樣的學術思想,絕對不可能出現在教科書上,大家對他自然沒有什麼印象。

另外就是鄧文原了,儘管是元初文壇泰斗,三大書法家之一。不過歷史也在定論,鮮于樞的影響力不如趙孟頫,而鄧文原的影響力又不如鮮于樞。

鮮于樞是英年早逝,成就不如趙孟頫也正常,但是鄧文原之所以排在末尾,主要是他做官很成功,晚年疏於翰事,書名漸隱。

其實這樣的性質與江郎才盡的江淹一樣,由於公務繁忙,顧不上練習文章書法了,出現倒退的情況也很正常。在古人眼中,兩人是反面教材,可是用現在人的眼光來看,他們卻是盡職盡責的表現。

畢竟無論如今,大家用納稅的錢養你。不是讓你白吃白喝,練習書法成就自己名聲的,勤於政務,爲民做主纔是本分。反正鄧文原的官聲很不錯,政績卓著,爲一代廉吏。

至於趙孟頫,儘管在元朝出仕爲官,但是由於是前朝的皇室後裔,註定不能掌控實權,所以纔有閒情逸致練習字畫。然後榮際王朝,名滿四海。

實際上蘇東坡也差不多,也在是被貶了之後,一篇篇流芳百世,震古鑠今的詩詞文章才紛紛出爐,奠定了一代宗師大文豪的地位。

扯遠了,言歸正傳。從魏了翁和鄧文原的題跋就可以知道在南宋、元朝之際,這幅作品是一路傳承下來的,沒有什麼問題。

接下來還有幾篇題跋。好像是明清的文人所寫。

可惜這些人的名氣,實在是沒有辦法與前面幾個人相比,大家也弄不清楚他們的身份和來歷。估計要回去查一查典籍,才能夠說得上來。

這也正常。地方名人嘛,肯定要查地方誌才知道。刑老就曾經這樣自嘲,表示自己就是屬於這種地方名人,在地方是名人。出了地方就是無名小卒了。

與此同時,田老微笑道:“中間這幾個人,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最後一個題跋中提到的楊氏帖園,我卻知道它的來歷。”

“楊氏帖園?”衆人有些迷惑不解,一臉茫然之色,顯然沒有聽說過。

“王觀,你知道嗎?”田老轉頭問道。

“好像聽錢老說過。”

王觀皺眉沉思:“應該是在徐州,在清代嘉慶年間,一個叫楊映權的人建立的。他在爲官的時候,收集到許多明代晉王府所藏唐宋名家書帖。回鄉後,爲了讓這些書帖長存人間,特出重金聘請金石良匠將這批書帖摹勒上石,並修建了一個園子珍藏,所以有帖園之稱。”

“你說得沒錯。”田老笑道:“在建國以後,楊氏子孫就將這批石刻獻給國家,現在的徐州博物館之中,還有這批碑林石刻呢。”

“田兄真是見多識廣啊!”刑老等人忍不住稱讚起來。

“我曾經去過徐州,見過存放的石刻,才知道有這個楊氏帖園而已。”

田老擺了擺手,若有所思道:“也就是說,至少在嘉慶年間,這幅作品還在。只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東西又消失不見,直到現在才重見天日。”

“真是東坡居士的前後赤壁賦?”

就在這時,門外有一羣人匆匆忙忙涌了進來,卻是接到了紀老的電話,立即從黃州趕過來的文化節評委們。

這些人來自各地,但是毫無疑問,都是與田老差不多的鑑賞家。而且對於蘇東坡的字畫更有深刻的瞭解,所以田老才讓紀老叫他們過來,一同參詳這幅前後赤壁賦的真僞。

人多力量大嘛,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多叫幾個人幫忙,大家共同分析研究,自然能夠真相大白,得到最終答案。所以在見到這一行人進來之後,田老立即露出了笑容,立時招手道:“池兄,你們來了,快過來看看。”

那些人也不客氣,或者說這個時候也沒有想過客氣,紛紛圍在桌子旁邊仔細觀察。其中爲首的是個發頭灰白相間的老人,臉上戴着一副黑框大眼鏡,身上充滿了儒雅的氣質,一看就知道是經驗豐富,極具鑑賞能力的大專家。

王觀刻意找刑秋打聽一下,才知道這位池老,正是鄂省最富盛名的書畫鑑定大師之一。本身又在鄂省博物館坐鎮,稱得上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輩。如果不是黃州距離武昌較近,而且池老對蘇東坡的字畫比較感興趣,估計也請不動他過來參加文化節。

閒話少提,且說看到長卷之後,池老仔細打量,對於東西有個大概的瞭解之後,立即在田老的裝備之中拿取一塊拇指頭大小的放大鏡片,然後直接在款印上研究起來。

其實不僅是每件作品的作者有自己的風格,而且每個鑑賞家在鑑定東西的時候,也有自己的顯著特點,專注於某個方面的情況。

有人偏向於紙質,一摸紙質材料的手感,馬上就可以判斷年代。也有人對作者的字體筆法比較瞭解,觀看字體的結構,以及墨色的輕淡濃厚程度,就知道作品是真是假。

很顯然,池老是對款印很有研究,

在鑑定字畫時,辨認簽名比辨認印章更爲重要,不少僞作就在題款簽名的筆法和書法功力上露了馬腳。辨認簽名,肯定要熟悉書畫作者的簽名習慣。

以趙孟頫爲例,他的字爲子昂,但是習慣在收札上署名孟頫,而繪畫上常寫子昂。另外還有董其昌,字玄宰。所以行裡曾有畫不見其昌,字不見玄宰的說法,意思是說他的繪畫裡,署名不會落其昌字款,而在書法字卷之中,肯定沒有玄宰的筆款。

這是最常見不過的細節問題了,外行人不瞭解這方面的情況,所以看見專家只是隨便瞄了一眼作品,根本沒有細看就斷定作品是假的,感到非常不可思議,甚至懷疑專家是在糊弄自己,自然而然覺得很氣憤。

實際上人家是沒有細看的必要,所謂內行看門道,只要掌握了訣竅,一眼斷定真僞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前提是作品真的是仿得很假,看一眼就夠了,自然不用再看第二眼。

當然,一幅古卷之上,肯定不可能只有一枚款印。一般來說,除了作者本人的款印以外,還有其他收藏過作品或者鑑賞過作品的人的印章。

眼前這幅長卷就是這樣,不僅有蘇東坡的款識,還有黃庭堅、朱熹、宋高宗、魏了翁、鄧文原等人的款印。一枚枚或方或圓的印文,就錯落有致的分佈在長卷之中,構成了妙趣橫生的印章文化,更給鑑定長卷的真僞提供許多重要輔證。

其實研究這些款印,印文的深淺顏色也是關鍵,畢竟印泥也有朝代的特徵。

宋以前多用水印,以水調朱,南宋以後逐漸用蜜調朱,元代以後才和油調朱。作僞的人不講究,有時在一幅僞作上,蓋了很多不同時代的印章,但印泥卻是一個顏色,明顯是同時蓋上去的。有經驗的人看見了,一眼就能斷定這是假貨。

不過,這幅長卷肯定沒有這種情況,所以池老仔細研究了許久。期間更是不斷的更換放大鏡,專心致志的研究了小半個小時,這才輕輕的擡頭。表面上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但是眼中卻透出一抹驚喜交集之色。

“怎麼樣?”田老微笑問道:“看出什麼來了?”

“不好說……”池老搖頭連連。

“是不好說,還是不敢說。”田老也有幾分瞭然,畢竟他們非常愛惜自己的羽毛,可不像是某些鑽進錢眼的磚家叫獸,什麼屁話都敢在說出口。

對於田老和池老他們來說,給出的鑑定結果,不僅僅是給大家一個答案,對公衆負責;更要對得住自己的良心,爲自己負責。

所以在沒有十足把握之前,不會輕易說出自己的意見。

“你們又怎麼看?”

此時,田老又詢問其他人。一時之間,刑老、紀老等人,肯定是紛紛點頭,認定東西就是東坡真跡無疑。然而後來的評委們,卻是個個若有所思的表情,不否定,也不確定。

見此情形,紀老怒了,氣呼呼道:“你們這些傢伙,平時不是很能說會道的嗎,今天怎麼全部蔫了,一個個都靠不住,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紀兄,不是我們掉鏈子,主要是這事不能草率從事。”池老苦笑起來,鄭重其事道:“這可是與焦尾琴一樣,能夠轟動全國的重寶,怎麼能夠等閒視之……”

第247章 古玩城大掌櫃第251章 聲名鵲起④推論第87章 匠心獨運,鬼斧神工第634章 殘酷的事實真相第666章 小木箱,大案子第948章 青山綠水好地方第946章 又立功了第52章 三足金蟾(3)第671章 雍正遺寶第539章 有兩把刷子第500章 招個大掌櫃第367章 等待的痛苦第903章 織金彩瓷!第207章 爭一口氣第945章 榮幸第580章 這只是一個開端第531章 詐騙短信?不知死活第364章 百辟龍鱗第227章 朱大先生(2)第417章 真是宣德爐?第49章 來幫忙掌眼第807章 禮儀之大,服章之美第16章 日久見人心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1054章 國家寶藏(4)第994章 大計劃!第303章 捨近求遠第751章 看好,看衰?第43章 曼生壺第901章 倫敦不多霧第90章 無與倫比的吸引力第728章 行家,真正的大行家第297章 供起來吧第331章 乖乖賠禮道歉第140章 齊白石的蝦趣圖?第303章 捨近求遠第995章 虎皮,宣傳第761章 送羊入虎口?第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236章 你腦殼壞掉了第200章 兼第659章 梳妝奩,失竊事件第700章 佛珠之中還是佛珠第871章 嚴陣以待,解鎖順序第557章 立業第246章 合香之道第260章 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第428章 震驚、譁然、質疑!第238章 異常的情況第792章 瓜分蛋糕,皆大歡喜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864章 地宮不簡單!第222章 你好像很不簡單啊第696章 奇楠香,三境界第519章 一局定乾坤第680章 一山還有一山高第370章 道德淪喪第557章 立業第77章 低吟淺唱虞美人第550章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第281章 不像是在盜墓第712章 缺少了什麼?第381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13章 打擊你一下第184章 一場誤會,臉丟大了第186章 給我上……第17章 不如讓給我吧第585章 未必是我吃虧第1014章 安排了後手第188章 大恩不言謝第992章 麻煩事第290章 一個新的方案第12章 兔毫盞第219章 小教訓,大老闆第334章 殺人的目光第114章 欠你一份人情第205章 記得帶個女朋友回來第643章 霸道之劍:工布第370章 道德淪喪第84章 真正的神蹟第302章 你想玩什麼?第114章 欠你一份人情第148章 內畫壺,峰迴路轉第5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459章 三堂會審,壓力好大第966章 媒體的盛宴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942章 轟轟烈烈的反響第979章 子岡秘錄第626章 神補刀第627章 有他求我的時候第843章 清明上河第592章 有寶,速來!第716章 順水人情,一舉兩得第398章 黑市拍賣(2)第181章 未來計劃,馮家失竊第365章 如意玉,七彩珠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46章 九成九,不看好第798章 虧了九千萬
第247章 古玩城大掌櫃第251章 聲名鵲起④推論第87章 匠心獨運,鬼斧神工第634章 殘酷的事實真相第666章 小木箱,大案子第948章 青山綠水好地方第946章 又立功了第52章 三足金蟾(3)第671章 雍正遺寶第539章 有兩把刷子第500章 招個大掌櫃第367章 等待的痛苦第903章 織金彩瓷!第207章 爭一口氣第945章 榮幸第580章 這只是一個開端第531章 詐騙短信?不知死活第364章 百辟龍鱗第227章 朱大先生(2)第417章 真是宣德爐?第49章 來幫忙掌眼第807章 禮儀之大,服章之美第16章 日久見人心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1054章 國家寶藏(4)第994章 大計劃!第303章 捨近求遠第751章 看好,看衰?第43章 曼生壺第901章 倫敦不多霧第90章 無與倫比的吸引力第728章 行家,真正的大行家第297章 供起來吧第331章 乖乖賠禮道歉第140章 齊白石的蝦趣圖?第303章 捨近求遠第995章 虎皮,宣傳第761章 送羊入虎口?第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236章 你腦殼壞掉了第200章 兼第659章 梳妝奩,失竊事件第700章 佛珠之中還是佛珠第871章 嚴陣以待,解鎖順序第557章 立業第246章 合香之道第260章 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第428章 震驚、譁然、質疑!第238章 異常的情況第792章 瓜分蛋糕,皆大歡喜第664章 最危險的地方最安全第864章 地宮不簡單!第222章 你好像很不簡單啊第696章 奇楠香,三境界第519章 一局定乾坤第680章 一山還有一山高第370章 道德淪喪第557章 立業第77章 低吟淺唱虞美人第550章 共患難易,同富貴難?第281章 不像是在盜墓第712章 缺少了什麼?第381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13章 打擊你一下第184章 一場誤會,臉丟大了第186章 給我上……第17章 不如讓給我吧第585章 未必是我吃虧第1014章 安排了後手第188章 大恩不言謝第992章 麻煩事第290章 一個新的方案第12章 兔毫盞第219章 小教訓,大老闆第334章 殺人的目光第114章 欠你一份人情第205章 記得帶個女朋友回來第643章 霸道之劍:工布第370章 道德淪喪第84章 真正的神蹟第302章 你想玩什麼?第114章 欠你一份人情第148章 內畫壺,峰迴路轉第58章 亂花漸欲迷人眼第459章 三堂會審,壓力好大第966章 媒體的盛宴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942章 轟轟烈烈的反響第979章 子岡秘錄第626章 神補刀第627章 有他求我的時候第843章 清明上河第592章 有寶,速來!第716章 順水人情,一舉兩得第398章 黑市拍賣(2)第181章 未來計劃,馮家失竊第365章 如意玉,七彩珠第415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146章 九成九,不看好第798章 虧了九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