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十墓九空

王觀沒有料到,在唐清華的口中,自己已經晉升成爲大收藏家了。此時此刻,他和俞飛白出了住宅區之後,立即驅車向北邙山方向而去。

要說北邙山,那可是洛陽一大文人景觀。那裡不僅風光優美,景色怡人,更有中國第一座古墓博物館。山上墳墓之多,有唐代詩人王建的古詩爲證:北邙山頭無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

從這首詩我們就可以知道,現代的天價墓地並不是首創,也有一定的歷史根源。反正在唐代的時候,北邙山的土地肯定是寸土寸金,有時連黃金也買不到。山上的墳墓扎堆涌現,一茬接着一茬,幾無臥牛之地。

這絕對不是誇張,仔細想想就知道了。作爲十三朝古都,洛陽的歷史非常悠久,所以自東周開始,一直到明清各朝代,數不勝數的王侯將相、才士名流,都可以在山上找到墳墓。

生居蘇杭,死葬北邙。

這句話在民間廣爲流傳,但是隻有到了邙山,王觀才知道這話的含義和分量。

按照侯老的指示,兩人來到了翠雲峰,站在高處朝四周打量,只見在在北邙山土嶺上,數百座高大巍峨的覆鬥形古墓冢,星羅棋佈,或是錯落有致,或是集中出現,顯得十分壯觀。

見此情形,王觀自然忍不住感嘆起來:“不愧是中國之最。”

邙山是中國最大的陵墓羣遺址、全國最大的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其分佈之密集,數量之衆多,延續年代之長久,自然堪稱中國之最。

據史料記載,劉秀、元宏等十數位君臨天下的帝王,張儀、樊噲、班超、狄仁傑等數千位將相名流。扶余王、泉男生等衆多外邦國王,乃至劉禪、李煜等亡國之君,都安息在洛陽城北這幾十裡的土嶺上。至於一般富貴人家的墓葬,更是不計其數。

從漢代到清代,洛陽北邙一帶一直是人們嚮往的長眠之地,歷代達官貴人、富商巨賈都以能得到邙山一塊墓地而自豪。一代又一代的洛陽人,還有數不清的異鄉、異國人,把邙山當成了自己人生的終點。

究其原因,主要是邙山這塊地方,山勢雄偉。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東貫洛陽城而過。立墓於此,十分符合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風水之說。

說白了,這裡就是世人眼中的風水寶地。在風水理論中,葬地講究生氣凝聚、風吹不到,並且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氣。也就是所謂的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的意思。邙山一帶,可謂是北枕邙山,南蹬洛水。正是靠山面水,藏風聚氣的理想風水福地。

加上世人都有一種從衆的心理,覺得既然歷代帝王將相都葬在這裡,那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直接證實了這裡確實是風水寶地的說法。

這個觀念又經過了千百年的積累,自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甚至根深蒂固。在這種情況下,邙山上集中瞭如此衆多的帝陵和古墓羣也就不難理解了。

就在王觀感嘆之時。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客氣問道:“請問是王觀先生吧?”

“對,我是。”

適時。王觀也顧不上感慨了,連忙點頭道:“是侯老讓你來接我們的嗎?”

“嗯。”

年輕人微笑點頭:“侯老有事要忙,不方便過來,所以讓我過來帶你們去見他。”

在解釋的時候,年輕人也招呼兩人上車,隨即徐徐開車而去,在邙山上繞行起來。值得一提的是,邙山並不是單純的一座山頭而已。地理學意義上的邙山範圍很廣,它西接秦嶺,向東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鄭州市北的廣武山,長達一百多公里。

就算是狹義的邙山也不小,大概的範圍在洛陽市北側孟津至偃師東西一線的黃河與洛河交匯處,東西約五十公里,南北約二十公里。地方肯定比較寬闊,不然的話也容納不了幾千年來諸多王侯將相、布衣百姓的陵墓。

不過車子就在邙山中穿行,而且越走越偏僻了。如果不是提前打了招呼,王觀和俞飛白真有些懷疑,年輕人是不是打算綁票。

不管怎麼說,在年輕人的接送下,車子拐彎抹角,過了二十來分鐘之後,最終在一個地勢較高的山腳營地下停了下來。

“到了。”

適時,年輕人開門下車,微笑招呼道:“侯老就在帳蓬裡,我帶我們過去……”

“這裡是……考古營地?”

兩人自然也跟着下車,有些驚訝地打量四周的情況。只見營地比較大,駐紮了十向個野營帳蓬,另外還搭建了不少竈臺。

此時此刻,營地中有不少人在淘米擇菜,看來打算是做午餐了。不過更多的人卻是集中在地勢較高的位置,拿着鋤鏟之類的工具挖掘。邙山是陵墓比較集中的地方,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挖掘的,要麼是耕田的農民,要麼就是考古隊了。

“沒錯,就是考古隊。”年輕人也有些意外,畢竟在他看來,侯老找人過來,應該知道怎麼回事纔對,不過看情形他們好像不知情的樣子。

儘管心裡有疑問,年輕人卻是沒多說什麼,直接引領兩人向營地中間一個帳蓬走去。

“侯老,我接人回來了。”

走近帳蓬之後,年輕人沒有急着進去,反而高聲提醒起來。

“……進來吧。”

侯老的聲音傳了出來,然後就有人在帳蓬裡面掀開了門簾。

“咦!”

看到掀開門簾的人,王觀和俞飛白感到十分驚奇意外:“方老闆,你怎麼也在?”

“不僅是我在,還有曾老也在。”這人正是方明升,只見他笑容可掬,好像主人似的引手道:“進來吧,就等你們了。”

“曾老也在呀。”

一瞬間,王觀和俞飛白對視了一眼。更加肯定他們之前的推測。事情絕對與機關盒子的東西脫不了干係,不然的話曾老也不可能千里迢迢在潮州趕過來。

“侯老、曾老……”

當然,這個時候兩人也不多想了,反正待會肯定知道答案,當下直接走進寬敞的帳蓬,果然看見兩位老人家正在喝茶聊天。

“你們來了……”

此時,侯老微笑招手,一點也看不出着急的模樣。

“來,坐下喝茶。”與此同時,曾老也笑着說道:“這是我從潮州帶過來的正宗烏龍茶。你們也過來嚐嚐。”

看到兩人這樣淡定,王觀和俞飛白也沉得住氣,直接走過去安坐下來,再舉杯品嚐用烏龍茶葉沖泡的工夫茶。

一輪下來,連喝了幾口茶湯,王觀精神也隨之振奮,神態自若的品味。就是俞飛白有些按捺不住,終於開口詢問:“侯老,這裡有機關盒中地宮設計圖裡的大墓嗎?”

“猜出來了?”

顯而易見的事情。侯老也沒打算隱瞞,直接點頭笑道:“就是這裡,估計你們也應該料到了,機關盒中有兩塊布。一塊布是地宮設計圖,另外一塊布就是具體的位置了。根據我們的研究推算,這個大墓應該就在附近。”

“挖出來了嗎?”俞飛白關切追問起來。

“差不多了吧。”侯老笑了笑,並沒有透露具體的細節。

“哦。”俞飛白有些失望。不過也十分高興:“挖到最好,畢竟聽說邙山上的陵墓,可謂是十墓有九墓空。就怕這裡也被盜挖,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不僅是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的情況也有。”說到這個話題,侯老臉上的笑容一斂,取而代之是深深的憂愁。

十墓十空,這並不是誇大其詞。畢竟從漢代開始,王侯陵墓被盜挖的情況就屢見不鮮了。據說東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在長安附近拜謁西漢先帝諸陵時,目睹了厚葬成風的西漢帝陵被盜掘的慘狀,於是詔令天下,實行簡葬。

直到後來,劉秀坐穩了江山,開始修築自己陵墓之時,仍然擔心若營建的帝陵過於招搖,難逃後世盜掘的厄運。實際上劉秀很有先見之明,他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

東漢末年,三國之前,作爲一方霸主的曹操爲了籌措軍費物資,直接在古代的王公陵墓上動腦筋。也不僅是他,當時的諸侯,董卓、袁紹等人,還包括黃巾軍、黑山軍之類的,或多或少都幹過這種缺德事。

在曹操沒有成爲北方霸方之前,洛陽一帶是西涼軍閥的地盤。武夫出身的軍閥,吃相可沒有曹操那麼講究,示意手下秘密行動,要注意影響。對於西涼軍來說,面子禮節都是虛的,實際的好處才最重要。

董卓西撒長安的時候,直接把洛陽毀於一炬,那麼他的手下撈不到好處,自然把目標落在邙山中的陵墓之中,這應該是邙山墓羣第一次受到嚴重的破壞。

然而歷史總是在不斷的重複上演,由亂歸治之後,帝王將相也不吸取教訓,又繼續在邙山上修陵結墓,然後到了亂世又被盜挖。就是這樣循環往復,沒有休止。

但是真正使墓羣遭受嚴重破壞的盜墓行爲,卻發生在近代,是由汴洛鐵路的修建引發的。二十世紀初,清政府向比利時一公司借款修築汴洛鐵路,鐵路通過邙山南麓,就地取土時不斷挖出了古墓,引起在場外國技師的極大興趣,他們大量收集古物寄回歐美。

聽說墓裡的東西能賣錢,當時的中國經濟凋敝,國家混亂,很多貪圖暴利的人開始到處搜尋、挖掘古墓,邙山之上從此打破千古幽靜……(……)

第53章 德叔也看走眼了第817章 漢家發祥地第319章 很多非常多第650章 溫柔甜膩的笑意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1026章 頁紙千金第336章 唐寅鴉陣圖(下)第673章 巔峰代表之作第464章 精衛填海玉山子第110章 三分畫,七分裱第227章 朱大先生(2)第790章 朱大先生的筆記第434章 儂這個混蛋第712章 缺少了什麼?第126章 挖到了張獻忠的寶藏?第396章 黎明之前,兌現承諾第239章 有美女上門了第772章 萬曆青花第666章 小木箱,大案子第928章 聲勢浩大第150章 水點桃花第184章 一場誤會,臉丟大了第1055章 國家寶藏(5)第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602章 五峰船主,晉陽面食第207章 爭一口氣第776章 警告,報復第423章 懂不懂?第55章 來歷不明的珠子第713章 石鐘山,鑄鐘師第309章 我不賭,就是進去看下第743章 項聖思桃杯第414章 細微的差別第688章 全權交給你來負責第170章 兩個大衙內第951章 祖上留下來的寶貝第538章 沒事學人盜墓第725章 連我也坑?第481章 洪憲瓷第956章 夾牆,房樑第557章 立業第281章 不像是在盜墓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67章 稀世孤品第478章 珠光寶氣第1009章 找人算賬去第1052章 國家寶藏(2)第107章 雙贏的交換第286章 給你介紹個人第252章 聲名鵲起⑤細節決定成敗第816章 機關術的祖宗第371章 文玩葫蘆第153章 登堂入室馬少宣第755章 六代祖師顯靈了?第760章 一點小破綻第634章 殘酷的事實真相第190章 準備一份大禮第61章 交流會的目的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1017章 金屬薄片第159章 文君酒瓶的特殊含義第92章 避風頭去了第12章 兔毫盞第675章 畫中之蘭亭第162章 有美女的地方,就有江湖第768章 強大的外援第522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309章 我不賭,就是進去看下第159章 文君酒瓶的特殊含義第849章 五色筆第1017章 金屬薄片第537章 也算是因果報應第284章 下半生的幸福第817章 漢家發祥地第501章 拾遺?揀漏!第1044章 地攤上的瓷片第1036章 五大名窯一網打盡第218章 我不伺候了第476章 史可法絕命書第1050章 瑰麗離奇的世界第442章 白石畫扇第374章 潘家園“鬼市”(2)第240章 在演戲給我看麼?第437章 有話要說第465章 逐漸明朗的線索第1035章 贔屓第642章 袖裡青蛇膽氣粗第168章 這是什麼狀況?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626章 神補刀第787章 一堆雜物而已?第7章 影青第926章 鋪路第413章 新聞發佈會第966章 媒體的盛宴第912章 奸商!第136章 赫連勃勃大王第133章 吳楚湛盧,大夏龍雀第969章 待價而沽第830章 真的是鸞膠?
第53章 德叔也看走眼了第817章 漢家發祥地第319章 很多非常多第650章 溫柔甜膩的笑意第109章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1026章 頁紙千金第336章 唐寅鴉陣圖(下)第673章 巔峰代表之作第464章 精衛填海玉山子第110章 三分畫,七分裱第227章 朱大先生(2)第790章 朱大先生的筆記第434章 儂這個混蛋第712章 缺少了什麼?第126章 挖到了張獻忠的寶藏?第396章 黎明之前,兌現承諾第239章 有美女上門了第772章 萬曆青花第666章 小木箱,大案子第928章 聲勢浩大第150章 水點桃花第184章 一場誤會,臉丟大了第1055章 國家寶藏(5)第9章 見證奇蹟的時刻第602章 五峰船主,晉陽面食第207章 爭一口氣第776章 警告,報復第423章 懂不懂?第55章 來歷不明的珠子第713章 石鐘山,鑄鐘師第309章 我不賭,就是進去看下第743章 項聖思桃杯第414章 細微的差別第688章 全權交給你來負責第170章 兩個大衙內第951章 祖上留下來的寶貝第538章 沒事學人盜墓第725章 連我也坑?第481章 洪憲瓷第956章 夾牆,房樑第557章 立業第281章 不像是在盜墓第569章 玳皮天目盞第67章 稀世孤品第478章 珠光寶氣第1009章 找人算賬去第1052章 國家寶藏(2)第107章 雙贏的交換第286章 給你介紹個人第252章 聲名鵲起⑤細節決定成敗第816章 機關術的祖宗第371章 文玩葫蘆第153章 登堂入室馬少宣第755章 六代祖師顯靈了?第760章 一點小破綻第634章 殘酷的事實真相第190章 準備一份大禮第61章 交流會的目的第907章 上帝的指引第1017章 金屬薄片第159章 文君酒瓶的特殊含義第92章 避風頭去了第12章 兔毫盞第675章 畫中之蘭亭第162章 有美女的地方,就有江湖第768章 強大的外援第522章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309章 我不賭,就是進去看下第159章 文君酒瓶的特殊含義第849章 五色筆第1017章 金屬薄片第537章 也算是因果報應第284章 下半生的幸福第817章 漢家發祥地第501章 拾遺?揀漏!第1044章 地攤上的瓷片第1036章 五大名窯一網打盡第218章 我不伺候了第476章 史可法絕命書第1050章 瑰麗離奇的世界第442章 白石畫扇第374章 潘家園“鬼市”(2)第240章 在演戲給我看麼?第437章 有話要說第465章 逐漸明朗的線索第1035章 贔屓第642章 袖裡青蛇膽氣粗第168章 這是什麼狀況?第648章 一刀,兩斷!第626章 神補刀第787章 一堆雜物而已?第7章 影青第926章 鋪路第413章 新聞發佈會第966章 媒體的盛宴第912章 奸商!第136章 赫連勃勃大王第133章 吳楚湛盧,大夏龍雀第969章 待價而沽第830章 真的是鸞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