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1章 公孫伯圭

在曹操建設邊塞的藍圖之中,顯然,高句麗地區是起到了重要作用的,這還是因爲交通問題,從賀州運輸炭石至於三韓,東濊,則需要從下方繞過幽州,通過幽州馳道感到三韓,耗時耗力,而到達東濊就更加艱難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遠離廟堂中心的三韓,東濊想要發展起來,是不可能的。

只有兼併了高句麗地區,才能讓帝國東部完全的連成一片,甚至,可以說,整個東部沿海的所有地區,都會成爲大漢帝國的一部分,東部再也沒有任何的外來威脅,除非是來自海面,這可以讓帝國減少對東部地區駐軍的減少,會省下很大的財政支出,對於國力的提升是有重要幫助的。

因此,他再三的與張溫發文,希望太尉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高句麗的問題。

張溫卻沒有理會曹操的催促,依舊是不急不慢的一點點壓迫高句麗的活動範圍,他很清楚,目前的高句麗,不過是籠中之鳥,在之前他與扶余的大戰,更是徹底斷絕了他能逃亡的任何可能性,或許他獲得了大勝,讓扶余人再也不敢對他們有非分之想。

可是,這同時也讓扶余人對高句麗的戒備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僅僅是一支臨時組建的軍旅,便能擊潰扶余最爲精銳的部隊,這讓扶余如何不心驚?在這樣的情況下,扶余人在邊界上,做足了準備,不敢說能打敗前來的高句麗人,但是要讓他們出不去,還是能夠做到的。

最爲痛苦的,還是當今的高句麗王,他的確是一位才能不錯的君主,他在治政方面,軍事方面,都有不錯的才能,他曾花下重金,來收購大漢的兵法書籍,也曾打探一些大漢名將的事蹟,並且學習,不過,他如今的能力,比之這位大漢的“狂人太尉”還是相差甚遠。

大漢曾出現過三位名將,張溫可以算是他們之後的第四位。

張奐是最初的名將,他的軍事才能,更多還是體現在他強大的個人魅力上,只要是他作爲主帥,士卒們便能發揮出十成的戰鬥力,寧死不退,他可以率領數千人與十幾萬人征戰,而他的屬下都不會有半點的畏懼與退縮,因爲此人對士卒極爲親善,將士卒視爲生子。

因此,他往往以少勝多,屢戰屢勝,最後也是敗在了數量上,他是大漢聲望最高的大將。

之後的段熲,與他截然不同,段熲善奇襲,善險策,他從不在乎勝利之外的任何事,在面對羌人的時候,他能夠帶領士卒,左突右攻,一路孤軍深入,直接抓了對方的大王,讓整個羌人聯盟頓時瓦解,威震天下,在後來面對山越,也是如此。

久久未有動手,動手便是直接除掉了山越的主力軍,其餘皆降。

皇甫規,則是勇,或是莽,永和年間,羌人攻三輔,包圍安定,徵西將軍馬賢率軍十萬征伐,卻是不克,又中了羌人計策,在射姑山大拜,馬賢戰死,朝中人人驚慌失措,在這個時候,皇甫嵩僅率八百士卒,與羌人血戰,斬首無數,活生生將羌人打的退卻!

如今的張溫,與他們都不同,張溫勝在大局眼光,進軍又極爲的穩重,不慌不忙,以最爲安穩的方法來將敵人殲滅,這與他平時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不過,正是這樣的行軍部署,打亂了高句麗王的一切部署,他想好的一切謀略,在這樣平穩的蠶食之中,完全沒有任何的作用。

當四路大軍繞過王城的時候,高句麗王只能率領其餘的慘軍,龜縮在與扶余的交界處。

“唉....”

渾身是傷的將軍低着頭哀嘆着,到了如今,他們已經近乎於絕望,如今想的不是如何去擊敗漢軍,而是,如何能在張溫的手中保命,年輕的高句麗王牽着馬,看着麾下這支慘軍,他的甲冑沒有半點完好的地方,額頭上也是有幾處的血痕,眼裡滿是滄桑。

看着這些低頭哀嘆的人,他也說不出話來。

“諸君不必如此!僅僅幾場敗仗,便讓各位如此喪氣?莫要忘了,我等也曾擊潰過漢軍,還是以少勝多,可見,漢軍也未必不可勝,如今,未戰而喪膽,又是何故?”說出這番話的並不是高句麗王,而是他麾下的一位老臣,老臣花白的鬍鬚,如今也被鮮血染紅,染黑。

聽到他的言語,幾個將軍並沒有言語。

擊敗漢軍,他們當然知道老臣指的是甚麼,這漢軍之中,有一支軍旅,五千人左右,人人皆有馬匹,可謂是精銳,不過,令他們驚異的是,在幾場戰爭之中,他們打的這支勁旅滿山亂跑,數百人都能追着他們打!唯一值得陳讚的,就是這支軍旅逃命很厲害。

他們在這張大戰裡,起碼被高句麗人擊潰過十幾次,可是,從來沒能抓住過他們一個人,甚至是一匹馬!!

而他們逃亡之後,便會厚顏無恥的叫來同屬的漢軍,這些漢軍就會反追着他們打,到了最後,他們也逐漸明白,這支軍旅,壓根就是斥候,五千人的斥候,就是來打探他們的位置的,根本不是要跟他們作戰的,還喚作甚麼驍勇營!呸!無恥之尤!

這支軍旅,被高句麗人冠以“業及可子”的名稱,按漢語來說,便是“懦夫軍”,或者“賤人軍”,而這支軍旅的首領,公孫瓚,也被高句麗人冠以“圖什卡幹”的名稱,翻譯過來....便是“兔子將軍”。

“不必多說了....”高句麗王笑着說道,他輕輕摘下了自己的頭盔,看着諸多將領士卒,他的這番舉動,讓這些將領與士卒們都是極爲的惶恐,要知道,高句麗的將領,從來就不會再戰時摘下頭盔,尤其是在士卒的面前,他擦了擦臉上的血跡,坐在一處石塊上。

“我本以爲,我能夠保護我的追隨者們..唉...也罷,也罷....”他忽然笑了起來,溫和的看着這些將領們,說道:“我縱然戰敗,也不能將你們一同拉入地下,高句麗,不能就如此的滅絕在我的手裡....”,聽到他這些話,將領們臉色大變,顫抖起來。

“大王,我們還沒有失敗,我們能打通前往扶余的邊界,我們逃到肅慎去,我們還能捲土重來....我這便去率軍攻伐....”老臣說着,便緩緩起身,高句麗王笑了笑,說道:“我一時之錯,卻是使老者勞累了....”,他猛地起身,看着衆人,皺着眉頭,說道:“衆將士聽令!”

“在!”

“令爾等向大漢投降...不可怨恨,不可行兇!”

“這....”將領搖着頭,說道:“寧死也!”

高句麗王忽然拔出了長劍,在衆人都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抓着劍身,便將長劍刺進了自己的胸口,長劍直接洞穿了他的身子,嘴角溢出血來,雙眼圓瞪,衆人怒吼着衝了上來,將他抱住,高句麗王看着他們,瞪大眼睛,緩緩說道:“獻...出....我的首...級...高句麗不亡!”

隨着他開口,嘴角不斷的冒出血來,最後,他還是倒在了這些將領的懷裡。

衆人大哭,卻無可奈何,他們都不忍將他們的大王斬首,束手無策,老臣雙眼通紅,看着他們,說道:“大王不願高句麗就此絕種,爾等不可違背,即刻便投漢軍,不可作亂...”,他說完,也是如同高句麗王一般,毫不猶豫的將長劍插進了自己的胸口。

其餘衆人,哭喪着臉,帶着兩人的屍體,朝着漢軍所在的方向趕去,氣氛格外悽慘。

地面微微顫動起來,爲首的高句麗將領茫然的擡起了頭,他知道,漢軍的騎兵來了,還是一支規模不小的軍旅,這樣的軍旅,似乎是那位率領精騎,勇冠三軍的呂將軍?他並不知道對方的全名,不過,他還是有過與這位將軍的交戰記錄,那人總是衝鋒在最前,勇猛難當。

就連大王也陳贊過此人,言之他有度遼將軍皇甫規的身影,作戰極勇。

衆人停下了腳步,望着遠方。

漸漸的,遠方出現了一支軍旅,他們打着漢軍旗幟,全數騎兵,冷靜的朝着他們衝了過來,當這些騎兵看到他們的時候,卻忽然出現了一些慌亂。

在士卒之中,公孫瓚瞪大眼睛,大叫道:“不好!有賊人!驍勇營,前軍爲後軍!速速去稟告呂校尉!!”,頓時,整個驍勇營頓時轉頭便逃,沒有半點的遲疑,高句麗將領瞪大眼睛,大吼道:“吾等是來投降的!!吾等願降啊!!!!”

“回來!!”

“你們這羣業及可子!!回來呀!!!”

任憑將領如何謾罵,這些人還是逃走了,他呆滯的看着遠去的漢軍士卒,心裡卻有些懷疑起了大王的命令,看了看周圍的士卒,無奈的繼續朝前走去,好在,漢軍並沒有讓他們等太久,沒過多久,呂布率領騎兵趕到了此處,將他們團團包圍,手中長弓更是直接對準了他們。

將領摘下了頭盔,低下了頭。

而公孫瓚則是率領士卒遠遠的看着他們受降,得知他們是要投降的,公孫瓚有些遺憾的嘆息着,唉,早知道自己就不逃了呀!

當高句麗王的屍首被帶到了張溫面前的時候,董卓,皇甫嵩也都回到了營帳裡,他們極爲的欣喜,這場大戰,總算是到尾了,高句麗王的身死,無疑是代表了高句麗的徹底崩潰,張溫面色還是極爲的冷靜,並沒有任何的變化,前來投降的將領,也只有一個請求。

希望太尉能夠不要玷污高句麗王的屍首。

隨後,在交接了士卒們之後,追貴高句麗王,自殺成仁的將領足足有七位。

張溫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是哀嘆了一聲,令之將他們葬,這位高句麗王,也躲過了被張溫斬首的命運。

董卓與皇甫嵩正在興奮的聊着,他們已經在談自己的軍功了,張溫看了看他們,忽然說道:“高句麗王身死的消息,你們不得泄露....”

“嗯??”

董卓大吃一驚,皇甫嵩面色蒼白,張太尉這是想要做甚麼?如今高句麗已降,太尉的意思,顯然是不想就這麼撤軍,太尉這是要...越是想,兩人便越是驚恐,看到他們這般模樣,張溫無奈的解釋道:“我平生從未有反意,若是對陛下不忠,天打雷劈!”

“只是...來都來了...之後,老夫再也沒有這般機會了...”

張溫眯着眼睛,說道。

正在此時,呂布與公孫瓚走了進來,看到兩人進來,張溫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誇了誇呂布的英勇,他看着呂布,說道:“還望君派一人,前往雒陽,爲我帶來一人,我有重用....”

“遵命!”呂布拱手說道。

董卓與皇甫嵩也被他遣退,只留下公孫瓚一人,他看着公孫瓚,笑了笑,說道:“這段時間,讓伯圭受苦了....”

公孫瓚苦笑着,說道:“不敢”

的確,如今,大漢將士,都不是很瞧得起他,時常以兔子將軍來稱呼他,公孫瓚除了首戰大勝之後,便再也沒有勝利過,屢戰屢敗,已經成爲了不少人口中的笑話,他們可不會想公孫瓚麾下都是甚麼人,他們只認爲公孫瓚不善戰,張溫知道,公孫瓚心裡的苦楚,故而安慰。

“驍勇營,比我預料之中的,還要出色...若不是你們發現敵情,在這山林之中,奉先他們也不能如此迅速的把對方逼到絕路上....”張溫說道。

“不敢....”

“我知你心裡苦楚,也知你不願再率領這些人繼續作戰,我也不逼你...你這就去解散了驍勇營罷,我明日再宣告諸將...這次,你立下了大功,我會給你一支真正的精銳...”張溫笑着說道。

公孫瓚卻是擡起頭,有些疑惑的問道:“將軍,我那些...麾下,不知要如何安排?”

張溫笑着,說道:“初得高句麗,這裡全然都是高句麗人,我們是不能安然退卻的,伯圭不願率領他們,我有意將他們留在此處,讓他們成爲高句麗之子民,儘快安穩此處....”

公孫瓚皺着眉頭,想了許久,說道:“他們想回到東濊...那裡有他們的...”說了一半,公孫瓚又沒有繼續言語了,我不是東濊人,可不能開口便是魚蝦啊...

他抿了抿嘴,說道:“遵令!”

公孫瓚出了軍營,回到了驍勇營的時候,校場上幾乎都沒人,公孫瓚有些惱怒,這些傢伙,自己不在,就連訓練都免去了,他有些惱怒的走到了後場,卻看到那些東濊人,都圍繞在了一處,不知在做些什麼,有人看到了前來的公孫瓚,高呼道:“將軍來了!”

幾人拿起了物什,跑到了公孫瓚的面前,公孫瓚低着頭看去,那是一釜,還燒着甚麼,他的軍侯,笑着說道:“將軍,這是我們在河裡抓的魚蝦,想教將軍嚐嚐....可惜,不是東濊魚,等我們回了東濊,定讓將軍吃個夠!將軍,來,嚐嚐,這都是我們所做的...”

他們滿臉的笑容,期待的望着公孫瓚。

公孫瓚心裡忽有些複雜,忽然大怒,猛地一腳踹翻了他們的釜,怒吼道:“爾等是要讓我爲漢軍之恥麼?!”

“他人都在軍中操練,就你們,在這裡煮魚???”

“我從未見過爾等這般之人!!”

“明日之後,驍勇營便不在,我也不是你們的將軍了!都給我滾回東濊抓魚去罷!!”

公孫瓚大吼道,東濊人漸漸低下了頭,笑容不在。

公孫瓚轉身便離開,走出了營帳,閉着眼睛,哀嘆了一聲,來到了張溫的營帳前,遲疑了片刻,還是令士卒前往通報。

“哦?伯圭?”

張溫笑着,問道:“前來何事?”

“太尉!”公孫瓚拱手大拜,說道:“我那些麾下,在異地爲奴十載,如今也只想一心返回東濊,太尉能否看在他們的功勞上,放他們返回東濊...?”

張溫的笑容漸漸凝固起來,問道:“你來爲他們求情?他們有何功勞?可曾與敵人有過一次交戰?若不是你,只怕,他們早已逃回東濊去了...”

“這..”公孫瓚面色複雜,忽然說道:“太尉,我願率領此些東濊人,繼續作戰,還望太尉應允!”

“你這...”張溫沉思了許久,眯了眯眼,他如今的目標,正是高句麗之上的扶余,扶余與高句麗一般,若是想要消滅他們的軍旅,自然還是需要這些斥候,他們打探消息,倒還是好手....

“行...便再留一段時日罷....”

公孫瓚再次走進軍營的時候,整個驍勇營都是有些寂靜,士卒們看到了他,也只是拱手拜見,眼裡滿是驚慌,不敢擡起頭,公孫瓚看着他們,無奈的搖着頭。

“爾等這些懦夫....”

“那魚還有麼?”

第0231章 煉丹之術第0084章 竇太后崩第0491章 東濊黃龍第0860章 勤勉尚書第0639章 深不可測第0721章 束手無策第0316章 王符之過第0524章 天子醒悟第0387章 黑船事件第0838章 指點迷津第0330章 得錢幾何第0929章 太子大婚第0778章 文字遊戲第0690章 公孫伯圭第0249章 幽州新軍第0422章 大才劉默第0157章 將星隕落第0433章 劉安遇刺第0218章 大漢狠人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394章 先帝對弈第0698章 親叔父也第0292章 劍師王越第0746章 何人聲大第0188章 夜半敘話第0829章 不世之君第0543章 若我俊美第0375章 賜予天書第0371章 大將袁術第0476章 九犬一獒第0024章 忠誠家奴第0002章 腹內藏書第0565章 大同之世第0416章 取名爲何第0501章 太子雛形第0976章 公羊興盛第0701章 三公鼎立第0210章 何休劍法第0177章 舉薦曹操第0964章 仲長之念第0184章 秉公執法第0612章 劉獒呂姬第0648章 車與馬伕第0488章 交州大治第0567章 苦哉華雄第0200章 ***愉第0332章 井現黃龍第0609章 陸議之策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131章 弒父之人第0608章 天子禁令第0541章 此爲師徒第0577章 非我不可第0275章 雒陽盛事第0286章 兄弟告別第0882章 九原黃龍第0509章 何子外孫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773章 三害趣聞第0493章 董卓爲帥第0353章 大儒之威第0352章 馳道遍佈第0956章 雒陽四害第0740章 酒送知己第0827章 不白之冤第0179章 五色大棒第0251章 協同治安第0077章 咆哮廟堂第0748章 能省多少第0424章 還我錢來第0952章 天子英明第0681章 葬在何處第0500章 太尉到來第0815章 舌戰開始第0674章 四冠雙傑第0642章 塞外輿圖第0640章 熹平老臣第0193章 遷徙浪潮(一更)第0543章 若我俊美第0671章 賈詡歸京第0402章 哀哉王公第0203章 文化滲透第0608章 天子禁令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078章 殺雞牛刀第0947章 大儒譙周第0784章 匠人地位第0962章 以禮教之第0343章 親事定下第0201章 將相不和第0671章 賈詡歸京第0495章 華雄高論第0831章 劉禪娶親第0563章 聞人親傳第0099章 無恥小人第0288章 翻譯鬼才第0770章 幕後之人四大帝國今昔對比第0280章 考察才俊第0754章 朕之節信
第0231章 煉丹之術第0084章 竇太后崩第0491章 東濊黃龍第0860章 勤勉尚書第0639章 深不可測第0721章 束手無策第0316章 王符之過第0524章 天子醒悟第0387章 黑船事件第0838章 指點迷津第0330章 得錢幾何第0929章 太子大婚第0778章 文字遊戲第0690章 公孫伯圭第0249章 幽州新軍第0422章 大才劉默第0157章 將星隕落第0433章 劉安遇刺第0218章 大漢狠人第0439章 漢使慣例第0394章 先帝對弈第0698章 親叔父也第0292章 劍師王越第0746章 何人聲大第0188章 夜半敘話第0829章 不世之君第0543章 若我俊美第0375章 賜予天書第0371章 大將袁術第0476章 九犬一獒第0024章 忠誠家奴第0002章 腹內藏書第0565章 大同之世第0416章 取名爲何第0501章 太子雛形第0976章 公羊興盛第0701章 三公鼎立第0210章 何休劍法第0177章 舉薦曹操第0964章 仲長之念第0184章 秉公執法第0612章 劉獒呂姬第0648章 車與馬伕第0488章 交州大治第0567章 苦哉華雄第0200章 ***愉第0332章 井現黃龍第0609章 陸議之策第0627章 崩日不遠第0131章 弒父之人第0608章 天子禁令第0541章 此爲師徒第0577章 非我不可第0275章 雒陽盛事第0286章 兄弟告別第0882章 九原黃龍第0509章 何子外孫第0988章 繼我衣鉢第0773章 三害趣聞第0493章 董卓爲帥第0353章 大儒之威第0352章 馳道遍佈第0956章 雒陽四害第0740章 酒送知己第0827章 不白之冤第0179章 五色大棒第0251章 協同治安第0077章 咆哮廟堂第0748章 能省多少第0424章 還我錢來第0952章 天子英明第0681章 葬在何處第0500章 太尉到來第0815章 舌戰開始第0674章 四冠雙傑第0642章 塞外輿圖第0640章 熹平老臣第0193章 遷徙浪潮(一更)第0543章 若我俊美第0671章 賈詡歸京第0402章 哀哉王公第0203章 文化滲透第0608章 天子禁令第0683章 英雄遲暮第0078章 殺雞牛刀第0947章 大儒譙周第0784章 匠人地位第0962章 以禮教之第0343章 親事定下第0201章 將相不和第0671章 賈詡歸京第0495章 華雄高論第0831章 劉禪娶親第0563章 聞人親傳第0099章 無恥小人第0288章 翻譯鬼才第0770章 幕後之人四大帝國今昔對比第0280章 考察才俊第0754章 朕之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