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警兆

風拂青樹,山澗無聲,衆人震驚無言,佛輦四周的帷布輕輕飄拂,隱約可以看見裡面那位穿着僧衣的人影。

那位懸空寺高僧始終保持着沉默,因爲直到今日正面對那枝寒冷的鐵箭,他才明白原來這箭比傳聞中的更加可怕。

弓弦把寧缺眼前的世界分成了兩面,他看着被眼前絃線切割開、被箭簇瞄準的佛輦中的僧影,說道:“在世人眼中,懸空寺是神聖的不可知之地,而且你們遠在西荒極少入世所以愈發顯得神秘,但你似乎忘了我來自書院,對我來說你們懸空寺並不怎麼神秘。”

“從一開始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來自懸空寺,然而那又如何?我見過兩個來自懸空寺的僧人,其中一人被我殺了,還有一個現在是瞎子不知在世間何處流走。聽聞佛宗行走曾經去過長安城,他是你的師兄?他應該比你強大很多,但還不是一樣被我家大師兄趕走?”

聽到寧缺說自己曾經殺死過一名懸空寺僧人,修行者們愈發震驚,瞭解那一場發生在晨街包子鋪前的決鬥內幕的佛宗中人,臉上的神情非常複雜,曲妮瑪娣更是臉色慘白,悲痛地彷彿要昏死過去。

寧缺沒有留意場間衆人的反應,看着佛輦裡的僧影繼續說道:“所以我不明白,你雖然是懸空寺戒律院首座,但有什麼底氣當着我這個書院弟子的面大放厥詞,又有什麼資格來點評我書院的行事。”

一箭不發便震懾全場,鐵弓不動便逼得佛輦裡那位高僧無奈沉默,書院已然在這場對峙中獲得了極大的榮耀,而在局勢已定的前提下,寧缺這幾句極爲驕傲的質問,毫無疑問會讓懸空寺甚至整個佛宗都感到赤裸裸的羞辱。

唐人擁有寧折不屈的性情,不害怕品嚐失敗的苦酒,也不會吝於享受勝利所帶來的驕傲,這種特有的性格。讓唐人在戰場或外交場合上,時常讓對手覺得咄咄逼人,甚至辛辣到有些粗野。

至於書院後山,因爲小師叔的緣故也因爲二先生流傳在野的某些威名,所以在修行界裡的形象,向來也是驕傲到了點極。

所以山澗旁的修行者聽着寧缺的話雖然震驚,甚至有些替佛輦裡那位懸空寺高僧感到臉熱難堪,卻並不意外。反而覺得這才應該是書院應有的作派。

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黑色馬車裡那兩名很瞭解寧缺的姑娘,還有車前眼露困惑神情的大黑馬,都覺得今天的寧缺顯得非常的不一樣。

自幼生活在黑暗與血腥中。寧缺從來都是一個非典型唐人,而且他和書院裡的同門也有極大的不同,用葉紅魚的話來說。他就是書院之恥。

在表面的散漫下,寧缺骨子裡現實冷血到了極點,爲了生存他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但他絕對不會追求勝利所帶來的虛榮感,在確定勝利之後,他更不會爲了展現自己的風采而去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危險的舉動。

如果換作以前,哪怕是荒原上的他,面對一位來自懸空寺的高僧,在已經取得勝利。拿到好處後,他絕對不會說這些話來激怒對方。

這說明隨着成長,寧缺終究還是被剽悍的唐風和強大的書院漸漸改變了很多,尤其是受到了二師兄的影響,他不自知的開始驕傲起來。

二師兄稟持的道理很簡單:頭可斷血可流,頭頂的高冠不能有絲毫歪斜,因爲那代表着丟臉。那是給書院丟臉。

今日在瓦山,寧缺沒有真正出手,卻已經震懾全場,可謂風光的無以復加,想來沒有給書院丟臉。也沒有墮了小師叔當年的威名。

但他說這番話,並不是單純爲了表現書院的驕傲。

他是真的很想激怒佛輦裡那位懸空寺高僧。

因爲當他瞄準佛輦時。震懾全場,逼得那位懸空寺高僧沉默不語時,他的身體裡忽然生出一道寒意,警兆大生。

晉入知命境後的修行者對自己將要遇到的事情,會有一種渺茫卻真實的預知,那種預知含混不清,甚至無法捉摸,卻足夠令人警醒。

寧缺不知道那份警兆是什麼,但隱隱感知到,今天的瓦山之行必然將遇到很多麻煩,那麼他不介意一開始便幹掉最強的那個敵人。

更關鍵的是,此事與桑桑求醫治病的事情有關,又隱隱指向對面那方佛輦裡,他想都不想,便要把那份警兆抹掉!

現在這枝鐵箭,蘊含着他最飽滿的精神,最飢渴的殺機,他知道如果這一箭不發,那麼今天便很難再射出同樣境界的箭來,所以這是他最好的機會。

即便如此,寧缺想要殺死那名懸空寺高僧,他自己肯定也會受到重傷,甚至會付出更慘烈的代價,但他不想稍後再後悔。

……

……

佛輦裡依然沒有任何反應,隱約可以看到帷布後那位懸空寺高僧盤膝而坐,似乎根本沒有聽到寧缺的話,也沒有什麼怒意。

寧缺眉梢微挑,想起佛宗功法的特點,蓮生大師在魔宗山門裡對佛宗的形容,不由微凜——佛宗高僧果然像烏龜一般能忍。

任何事情做到極致,便意味着強大,自幼見過無數生死,知道忍耐重要性的他,自然非常清楚,那名僧人越能隱忍,便越可怕。

山澗旁幽靜無比,有的修行者驚懼不安看着黑色馬車上瞄準佛輦的寧缺,有的修行者神情緊張地看着那方佛輦,沒有任何人敢發生絲毫聲音,就連呼吸都刻意地放緩,生怕因爲某些響動而導致那把鐵弓的弓弦鬆開。

場間的局面極爲緊張,如果不想稍後書院和懸空寺血濺當場,便需要有人來打破黑色馬車與佛輦之間這種非常危險的無形角力。

山澗旁沒有任何人能夠避開寧缺的鐵箭,但有人可以攔住鐵箭,不是用飛劍攔,也不是用念珠攔,而是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攔。

觀海僧用胸膛迎上那枝黝黑的鐵箭,臉上的顏色變得比鐵箭還要更黑一些,神情黯然說道:“十三師兄……何至於此?”

在長安城時初識這名年輕僧人時,寧缺便很欣賞對方,因爲這位僧人擁有真正的佛門澄靜氣質,卻不像別的佛宗大德那般故作高深,又因爲觀海僧的膚色很是黝黑,看上去就像小時候的桑桑那樣。

如果是別的事情,寧缺自然會給觀海僧面子,但今天不行。

他用鐵箭瞄準着那方佛輦,看都沒有看觀海一眼,說道:“箭是不長眼睛的。”

觀海僧聲音微澀說道:“箭無雙眼,但場間衆人都有眼睛,戒律院首座已然沉默認輸,師兄難道還非要射出這一箭?”

寧缺說道:“我的箭可沒有射出去。”

觀海嘆息說道:“那師兄在等什麼?”

寧缺說道:“我在等佛輦裡那位高僧不再沉默。”

觀海問道:“那如果大師一直沉默下去,師兄你又準備怎麼辦?”

寧缺確實不知道怎麼辦,於是沉默。

雖然他對那方佛輦產生了極爲強烈的警惕,雖然他是夫子的親傳弟子,然而當着這麼多修行者的面,也不可能就這樣不講道理地一箭射殺對方。

霸道和驕傲有時候看着很相似,實際上卻並不完全相似,用二師兄的話來說,驕傲便是有道理的霸道,而霸道則是沒有道理的驕傲。

不管是邪門歪理還是強辭奪理,總之二師兄從來都很有道理,所以他認爲自己驕傲卻不霸道,他也希望寧缺能成爲自己這樣的人。

先前佛輦裡那位懸空寺高僧,先指責書院行事,又以前輩口吻訓斥寧缺,寧缺無論如何羞辱對方,都佔着道理,至少可以通過二師兄的事後審覈,所以雖然令衆人震駭莫名,卻不會引發非議。

此時的情況卻不同,懸空寺高僧連連受辱,卻自隱忍沉默不語,未露嗔怒之象,更沒有出手的意思,如果寧缺這時候強橫出箭,在世人眼中,書院所展露出來的便不再是驕傲,而是霸道。

觀海僧看着寧缺臉色,懇切說道:“師兄若堅持與首座一戰,便要先殺了我,師兄莫急着說殺我也是等閒事,就算血洗爛柯對您也是等閒事,然而師兄您今日帶着光明之女來瓦山想必自有重要之事,若到了那時可怎麼辦?”

這不是威脅,是很誠懇的勸說,且不說寧缺根本沒能力血洗瓦山,帶着黑色馬車直驅洞廬,就算他是當年的小師叔有這個能力,難道說在殺死爛柯寺羣僧後,還能希望歧山大師替桑桑治病?

寧缺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只是始終沒有想明白,先前用鐵箭瞄準佛輦時,令自己身體忽然寒冷的那道警兆,究竟預示着什麼。

佛輦裡的懸空寺僧人始終沉默不語,不敢接他這一箭,那麼此後即便再戰,這位僧人面對寧缺時,禪心也必然會受此影響,這位佛宗高僧確實強大可怕,但按道理而言,今日應該已經不能對寧缺的瓦山一行構成任何障礙。

但警兆依然存在,甚至越來越強烈,所以寧缺非常不安。

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7章 夜飲,夢了一片海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第123章 少年愛財,取之無道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26章 感知,感動知交也第30章 南海少女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29章 汝雖未老,但請歸老第115章 書院正年少開頭第59章 人間之劍(上)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14章 荒原沒有新鮮事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371章 冬至也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164章 罵湖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34章 秋天裡的破廟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5章 殺意濃第132章 此事無關慷慨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77章 登天(上)第68章 花開彼岸天(中)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37章 尋尋覓覓青樓何在第47章 荒人,有點意思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91章 冥王的女兒(下)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286章 槍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2章 光的琉璃,黑的疆域,誰在看着你?第92章 渭,我心憂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170章 剪燭第五 卷神來之筆慈航的船無理的佛第106章 菩提樹下踏山行第131章 大將軍威勢如雷第62章 雀躍第133章 西陵來信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155章 花落第39章 她的信仰第12章 長安亂(上)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84章 人至賤第148章 青峽論劍(下)第161章 苦孩子第197章 有人來到長安城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28章 泥塘裡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231章 藍花布包裹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22章 策反(上)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1章 她第98章 娘娘萬歲!第79章 出淵見觀第22章 相看兩厭(中)第78章 溪邊的人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10章 只因爲在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第281章 霜降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97章 南歸第88章 一道鈴聲第100章 神符師的傳人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13章 舉世之敵第42章 希望在人間(上)第139章 中毒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6章 心血第68章 不知勝之敗之開心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100章 神符師的傳人
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7章 吹笛未聞聲,傘下是何人第7章 夜飲,夢了一片海第204章 春雨中的白幡第123章 少年愛財,取之無道第81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事情第132章 萬劍成囚第126章 感知,感動知交也第30章 南海少女第17章 市井之中,自有聖人(下)第72章 那年春,我把桃花切一斤(上)第129章 汝雖未老,但請歸老第115章 書院正年少開頭第59章 人間之劍(上)第58章 殿前私語第114章 荒原沒有新鮮事第四 卷卷末閒嘮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257章 一夜觀劍遂畫之第371章 冬至也第48章 血鳳鳴桃山(下)第164章 罵湖第289章 將軍一戰白頭第251章 總有羣星墜落的那時第34章 秋天裡的破廟第256章 何以越境而戰之?第1章 春天的故事(上)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5章 殺意濃第132章 此事無關慷慨第116章 溫暖至滾燙的溼毛巾第110章 冷酷自今日始第77章 登天(上)第68章 花開彼岸天(中)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37章 尋尋覓覓青樓何在第47章 荒人,有點意思第7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91章 冥王的女兒(下)第121章 明月當空(中)第286章 槍第162章 春風化雨,慈航普渡第32章 書院的幽靈第12章 光的琉璃,黑的疆域,誰在看着你?第92章 渭,我心憂第20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下)第170章 剪燭第五 卷神來之筆慈航的船無理的佛第106章 菩提樹下踏山行第131章 大將軍威勢如雷第62章 雀躍第133章 西陵來信第35章 小密探的前途第155章 花落第39章 她的信仰第12章 長安亂(上)第72章 書院,勝在有桑桑第19章 雪山裡什麼都沒有第84章 人至賤第148章 青峽論劍(下)第161章 苦孩子第197章 有人來到長安城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28章 泥塘裡第126章 七卷 天書(中)第133章 自信者衆第67章 桑桑虐我千百遍(下)第231章 藍花布包裹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22章 策反(上)第12章 陽州城外一破廟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1章 她第98章 娘娘萬歲!第79章 出淵見觀第22章 相看兩厭(中)第78章 溪邊的人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10章 只因爲在人羣中多看了你一眼第281章 霜降第103章 一路向北第97章 南歸第88章 一道鈴聲第100章 神符師的傳人第115章 又有個人從天上跳了下來第13章 舉世之敵第42章 希望在人間(上)第139章 中毒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139章 鏽釘下的陰霾第34章 橫行沼澤的嘎嘎第116章 一顆青梨五百年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18章 大黑傘的故事第107章 青春作伴好還鄉第16章 心血第68章 不知勝之敗之開心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100章 神符師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