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書院的教育

大唐西方高原,正對着高聳入雲的蔥嶺。

鎮西大將軍舒成,指揮西軍與月輪國來犯之敵進行了數場戰鬥。

雖說在大唐軍方,西軍最不被重視,實力也相對最弱,但面對月輪國的騎兵,卻顯得那般強大,這些天來連戰連捷。

直到蔥嶺下走來了一羣苦修僧。

此時大唐西軍已經包圍了月輪國朝陽騎兵大隊,眼看着便要全殲敵人,然而那羣苦修僧,卻像是看不到慘烈的畫面一般,沉默從戰場裡走過。

那是來自懸空寺的苦修僧。

爲首的苦修僧只有七根手指,正是懸空寺尊者堂首座七枚大師。

七枚大師向唐軍帥營走去,腳步舒緩而穩定。

無數枝羽箭落在他的身上,卻無法刺破他的肌膚,便斷裂落下。

無數把朴刀落在他的身上,卻無法讓他的身體顫抖一絲。

七枚大師沒有出手反擊,只是沉默行走,向着唐軍帥營行走。

他向着鎮西大將軍舒成走去。

舒成覺得自已的嘴裡有些苦澀,無奈地笑了笑。

身爲主將,他知道自已不能退。

那麼便戰死在這裡吧。

……

……

西陵神殿大軍,乘坐着南晉水師的戰船,終於陸續抵達大澤水岸。

大唐水師的戰船,泊在岸旁,沒有任何動靜,有幾艘戰船上,隱隱可以看見火燒的痕跡。最大的那艘帥船則已經沉到了水底。

清河郡的民衆,神情複雜迎接着這些入侵者。

用諸閥的話來說,西陵神殿的大軍,則是神聖的解放者。

西陵神殿大軍的軍紀。比清河郡民衆想象中要好很多,哪怕是那些與清河郡有宿怨的南晉士兵,行走在街上也目不斜視。

兩座神輦和數輛華貴的馬車,在神殿大軍的後方。

天諭大神官親自前往富春江畔的崔園,與清河郡諸閥閥主相見,施予神恩祝福。

裁決大神官沒有理會這些事情,她期待着與唐人強者的相遇。

那幾輛華貴馬車則一直很安靜。

雖然沒有親眼看到,但所有人都已經猜到。世間第一強者劍聖柳白,大概便在馬車裡,另位數輛馬車裡又坐着的是什麼大人物?

西陵神殿的大軍,沒有在清河郡裡坐更長時間停留。

鐵騎的馬蹄踏過安靜的青石板路。越過精緻的石橋,穿過白牆黑檐的民居,浩浩蕩蕩向北而去,終於抵達了那道著名的青峽外圍。

……

……

世間無數強者,向大唐走去。

大唐眼看着便要滅亡。

似乎沒有任何事情。能夠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此時寧缺陪着皇后娘娘與六皇子,離開梧州,繼續向長安城而去。

他不知道南方的危險局面,但能夠猜到。現在的大唐面臨着什麼,只是在滔滔大勢面前。即便是他也沒有能力改變什麼。

他能做的事情,就是儘快回到長安城。

夫子修建了長安城。佈下了驚神陣。

顏瑟大師,把驚神陣的陣眼杵傳給了他。

他繼承了兩位師長的遺產,便要把這份遺產守好,只要能夠回到長安城,拿回陣眼杵,至少他可以保證長安城不會陷落。

日夜兼程而行,過了梧州二百里,在良鄉附近的一座橋上,皇后一行人被攔住。攔住他們的是來自涼山州的一隊廂軍,爲首的則是一名太監。

當朝英華殿大學士莫晗,便是涼山州人。

那名太監姓陳名進賢,是司禮監的大太監,戰前奉旨在涼山州公幹,聽聞皇后南歸的消息後,竟是來不及請示長安城,便帶着涼山州的這隊廂軍趕來攔阻。

陳公公站在石橋中間,看着那輛馬車,躬身行禮,然後傲然說道:“陛下有旨,長安城險殆,太后請就地停下,擇地暫避。”

寧缺騎在馬上,沒有說話。

馬車裡傳出皇后平靜的聲音:“陳公公,旨意在哪裡?哀家要看一看。”

陳公公神情微僵,聲音卻顯得愈發強硬,說道:“這是陛下的口諭。”

“原來如此。”

寧缺說道:“我是說宮裡那對姐弟,不至於愚蠢如此。”

聽得這話,陳公公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厲聲喝道:“大膽!竟對敢陛下和監國公主如此不敬!”

然後他望向馬車,寒聲說道:“太后娘娘莫非想抗旨?”

皇后說道:“在名份上,哀家還是他們的母親,口諭是不是太不尊重了些?也不合唐律,公公叫哀家如何從旨?”

陳公公微微蹙眉說道:“依唐律戰時條例……”

沒有等他說完,寧缺的眉頭已經皺了起來,回頭望向馬車說道:“已經耽擱了些時間,我不想把時間浪費在這些破事上。”

皇后輕聲說道:“唐律總是要遵守的。”

寧缺搖了搖頭,說道:“娘娘你守就好,我不用守。”

皇后說道:“那你準備如何做?”

寧缺說道:“我把傳旨的人殺了,娘娘自然便能過橋。”

皇后沉默片刻後說道:“有理。”

陳公公聽着這番對話,不由憤怒到了極點,拿着馬鞭,在橋上重重地抽打一記,喝道:“你是何人!竟敢妄言殺害天使!”

他在宮中時,便以朝鞭耍的好出名,當年陛下也正是看中了這點,才讓他有了機會向上爬,此時一鞭抽出,端的是響亮無比。

寧缺向旁邊看了一眼。

一名鎮北軍騎兵統領縱馬而前,伸手在這名太監臉上狠狠抽了一記耳光,耳光聲異常清脆響亮,遠遠超過了先前的鞭響。

陳公公被打傻了。

那名騎兵統領劈手奪過他手中的鞭子,扔進石橋下的河水中,然後拔出鞘中的刀,指向石橋對面那幾百名廂軍,面無表情說道:“衝鋒。”

蹄聲陣陣,五百唐騎挾着煙塵,一往無前向橋那頭衝過去。

那些涼州廂軍,哪裡能和這些如狼似虎的正規騎兵對抗,只聞驚呼陣陣,旗落馬逸,片刻功夫便被衝散,四散逃走。

石橋上那名太監,早已被亂蹄踩的渾身是血,昏迷不醒,不知是生是死。

寧缺輕拉馬繮,來到車窗畔,看着橋下混亂的面畫,說道:“在書院的時候,我閒時也讀過幾本史書,每每看到那些王爺大將,就因爲皇帝的一道旨意,便被太監或文臣羞辱,擁兵不敢過河,我便覺得不可思議。”

皇后拉起窗簾,說道:“這便是院長最在意的禮法規矩,沒有規矩,這個世界便是混亂的世界,永遠處於弱肉強食的黑暗時刻。”

寧缺說道:“我在書院學的第一堂課便是禮,當時曹知風教授對我們說,書院的規矩很簡單,誰強誰說了算,這就是禮。”

……

……

(還……有。)(……)

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144章 沒有你,我困不着覺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08章 從天而降的身影第149章 開樓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83章 且劈書山第一刀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71章 夫子的故事(上)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上)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163章 御宴第61章 兩次強硬的發言第192章 想生想死想殺人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12章 光的琉璃,黑的疆域,誰在看着你?第105章 何明池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3章 臨別惘然第102章 身灰心亦灰第40章 以辯發難第96章 該誰走?第103章 新甕,舊甕,灰如雪第120章 青峽來襲第164章 可惜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78章 朋友的初見,夫子的懲罰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65章 問天(下)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03章 搬山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85章 闖宮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24章 當逍遙遊第47章 赴死第151章 修佛(上)第62章 雀躍第52章 斬塵緣第16章 機緣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203章 向月而歌,等待着第129章 攜手第278章 旗展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37章 光明祭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101章 關於天地之簫的留言第105章 何明池第40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上)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24章 好傢伙第197章 有人來到長安城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106章 菩提樹下踏山行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29章 霧散現紅衣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105章 何明池第250章 粉筆,粉冰,粉遺憾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274章 唯一的選擇第15章 後事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154章 霧隱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77章 入魔(二)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52章 神袍揮展第162章 最鮮不過一碗雞湯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109章 你看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40章 讓他去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239章 炸溪第42章 痛飲第10章 聲聲嘆第55章 歧山大師第99章 兩大名帖的誕生夜第95章 天亦病(中)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36章 生死相許
第74章 在山上等着你第144章 沒有你,我困不着覺第132章 烏鴉落在豬背上第128章 書院裡的天才們第108章 從天而降的身影第149章 開樓第30章 生命的糖果第57章 只恨前路有一人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83章 且劈書山第一刀第91章 我要去看海第71章 夫子的故事(上)第134章 各種最強(上)第182章 荒人的腳踩在草原上(上)第86章 一點浩然氣第163章 御宴第61章 兩次強硬的發言第192章 想生想死想殺人第14章 我有三把刀第12章 光的琉璃,黑的疆域,誰在看着你?第105章 何明池第134章 大明宮裡的夫妻第13章 臨別惘然第102章 身灰心亦灰第40章 以辯發難第96章 該誰走?第103章 新甕,舊甕,灰如雪第120章 青峽來襲第164章 可惜第27章 不畫眉,火焰與海水第178章 朋友的初見,夫子的懲罰第115章 一覺醒來敵滅,重拾當年皮靴第73章 夫子的故事(下)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65章 問天(下)第175章 湖畔飛他媽的劍第103章 搬山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121章 能修行之後你會去做什麼?第85章 闖宮第33章 這纔是戰鬥第110章 一山齊天,一棍齊眉第24章 當逍遙遊第47章 赴死第151章 修佛(上)第62章 雀躍第52章 斬塵緣第16章 機緣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67章 花開彼岸天(上)第95章 松煙洗新甕第203章 向月而歌,等待着第129章 攜手第278章 旗展第13章 革命未能成功第37章 光明祭第104章 人世間(下)第101章 關於天地之簫的留言第105章 何明池第40章 熊孩子,光明者,普通人(上)第39章 難道我會說假話?(下)第24章 好傢伙第197章 有人來到長安城第138章 柳絮下的真相第106章 菩提樹下踏山行第208章 憑什麼不服?(下)第61章 烹小鮮,得大道第174章 君子國的不甘(上)第107章 永遠的生與死第50章 天空與大地之間,是唐小棠第29章 霧散現紅衣第105章 殘寺亂山人不見第105章 何明池第250章 粉筆,粉冰,粉遺憾第68章 刀鋒渴着血,我想着馬第274章 唯一的選擇第15章 後事第145章 沒有如果第154章 霧隱第146章 廢而不歇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77章 入魔(二)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52章 神袍揮展第162章 最鮮不過一碗雞湯第193章 天上人間第109章 你看第161章 自今日始,你我不再命如紙第40章 讓他去第126章 反正,都是劍(下)第184章 解決問題有三種方法,或者一種第239章 炸溪第42章 痛飲第10章 聲聲嘆第55章 歧山大師第99章 兩大名帖的誕生夜第95章 天亦病(中)第62章 毀滅人生的一箭第36章 生死相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