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木已成舟

雲消雷散。

木劍微振,從青峽前飛回稻海,平靜懸停。

葉蘇雙眉微挑。

他知道君陌很強,但沒有想到會這般強。

逾過五境之上那道門檻,才能在昊天的世界裡創造屬於自已的規則。

二師兄沒有越過五境,卻在昊天世界的既定規則中,尋找到自已最強大的信念,從而讓那些規則變成他專屬的規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手段已經超出了五境的範疇。

葉蘇雙眉漸平,意漸平。

他已經出了劍,現在該輪到二師兄出劍了。

他看着青峽處,揮動雙臂,衣袖輕拂,負在身後,平靜說道:“請。”

二師兄出劍。

他的劍更簡單。

寬直的鐵劍,離開他的右手,離開青峽。

鐵劍距離原野地面約一人高,緩慢地向着稻田飛去。

從青峽到稻田,中間有一段距離,那片土地染滿了血。

不是鮮血,是前兩日無數騎兵與戰馬淌出的陳血。

原野被血水浸透,發烏髮黑,散發着刺鼻的血腥味。

尤其是稻海之前的那片原野,更是積血如墨,泥土都變了顏色。

鐵劍在血染的原野上飛過,沒有染上一絲血腥氣味。

但多了一道死意。

不是死寂,不是心喪如死,而是決絕地想法。

極爲肅殺。

今日青峽之前,他與葉蘇相見。

相見不是相遇,因爲兩個人手中的劍始終未曾相遇。

他的這道鐵劍,便是要葉蘇以木劍相遇。

這道鐵劍,已經斬殺了千百人。

原野間的血,都是這道鐵劍斬出來的。

就是鐵劍自已的血。

鐵劍與自已的血相遇,氣勢飽滿到了極點,肅殺到了極點。

才以禮相見,便以劍相見。

即便是葉蘇。在這樣霸道的一劍之前。亦不能避。

他只能舉劍相迎。

……

……

遠處南方原野間,柳白在馬車畔緩緩站起身來,看着青峽處那道鐵劍,說道:“這一劍終於有些意思了。”

青峽之戰持續了兩天多,這位當世第一強者始終沒有出手,因爲他一直等着君陌晉入最強的狀態,不然便沒有意思。

此時看着這道鐵劍,他終於做出了有意思的評價,這也就意味着。他認爲此時的二師兄已經晉入最強的狀態,他很想接這一劍。

……

……

這道鐵劍確實很有意思。

甚至比柳白以爲的更有意思。

鐵劍代表的依然是二師兄的規矩。

或黑或白,沒有灰色。

或生或死,不能兩全。

或戰或敗,不能逃避。

面對着如此決然的一劍,無論是誰,都要做出最決然的選擇與決定。

你必須選擇一條道路,必須選擇一個方向。

世間沒有第三條道路。牆上的野草不可能倒向自已的位置。

這道鐵劍已經超出霸道的範疇。隱隱然散發着光明正大的感覺。

給你選擇的機會,然後碾壓你,斬殺你。

這是王道。

生死之間你會怎樣選擇?

就算你真的已經勘破生死,但生死依然在。

看破不代表能破,反而因爲你看的太多,你會不知道怎樣選擇。

你不選擇,那便是失敗。

這就是鐵劍給葉蘇所出的難題。

……

……

葉蘇沒有接這道鐵劍。

因爲鐵劍是對方的規矩,一旦他接了。便等於是接受了對方的規則,那麼無論此戰如何發展,他都不可能再改變被動的局勢。

但鐵劍要他接。

他能怎麼辦?

葉蘇讓稻田來接這道鐵劍。

這片稻田是他的規則。

在鐵劍出青峽之前,他已經負起雙手,衣袖微拂。

有清風自袖間出,金黃色的稻穀被拂的輕輕顫動,時而彎腰。

寬直的鐵劍。進入稻海。

稻海漸分,如湖水,如海水,如青山裡的蒼松。

田壟上的野草染着血。

沒有收割的秋稻染着血。

鐵劍過處,野草寸裂成屑,飛揚而起,落在稻田間。

沉甸甸的稻穗,隨劍意而落。

失去沉重負擔的稻杆猛然挺直腰身,把稻葉彈至空中。

稻穗向地面墜落,尚未墜到地面,稻穀便剝離而出,隨稻葉一道飛舞。

稻穀上的麩皮裂開,露出渾圓晶瑩的米粒。

米粒在秋風裡四處灑揚,如珍珠反射着陽光,美麗異常。

撒向空中的米粒被陽光灼的焦黃,散發出米香。

落到地面的米粒被血水浸的發黑,悄悄潛入泥。

泥土間,生出綠色的稻葉。

稻葉向着空中伸展,似要結實。

極短的瞬間內,這片稻田經歷了收割、死亡以及重生。

稻田的生死別離,就這樣在人們的眼前上演。

這個過程非常連續,生死循環變成完美的圓融,找不到任何清晰的分界線。

在稻田裡飛行的鐵劍,也沒有找到那條分界線。

鐵劍依然沉默前行。

稻海生稻,驟疾,嘩嘩而響。

有颶風自鐵劍發出,狂嘯於稻海之上。

木劍懸在葉蘇身前的空中,被颶風吹的不停拋起落下。

在狂暴的稻海里,就像一隻不起眼的小船。

小船沒有動力,借稻海與劍風的力量,在驚濤駭浪裡飄搖。

無論海浪再如何大,無論風再如何狂,小船始終沒有沉沒,在黑色的海水與白色的浪花間時隱時現,時沉時浮。

前一刻,小船沉入死亡冰冷的海底。

片刻後,小船浮上海面,看到生命的青天。

因爲這條小船沒有甲板,沒有船艙。

這條小船就是木劍。

木劍就是最簡單的一塊木頭。

在生與死的海洋上。木劍就這樣漫無目的地飄着。

它不求生。也不求死。

生死也無法臨諸於其身。

……

……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

風漸停,稻海漸靜,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

只有稻田泥土裡那些新生的青苗,在證明着一些什麼。

葉蘇伸手到稻田上的空中,接住數粒米。

新稻初剝的米很飽滿,被陽光灼烤至焦黃,散着香甜。

他用手指拈起一粒米,放入脣中。

他緩緩咀嚼,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其中自有真味道。

“十餘年前,我周遊諸國,自以爲勘破生死關,從此再無任何畏懼,所思便是劍所指,劍心通明……”

葉蘇將掌心裡剩的幾粒米撒到稻田裡,微笑說道:“如果是當時的我,面對你這一劍。必然要接。而且必然會敗。”

“直至數年前,在荒原雪峰絕頂上,我迎着滿天陽光,以澄靜劍意,隔空刺了大先生一劍,我才知道自已大錯特錯。”

葉蘇笑容漸斂,平靜說道:“因爲我那自以爲已然貫通生死的一劍,根本沒有刺中大先生。就連潭裡的水都沒有激起一絲。”

“因爲大先生坐在潭邊是在看書,根本就沒看我的那一劍,他甚至想都沒有想。那時我才明白……看破生死,便是看不破。”

“後來我去了長安城,在一座破落的小道觀裡住了很長時間,我看着那座道觀垮了,看着街坊的雨檐破了。我不再在世外,而在世內感受,我開始替街坊修雨檐,一磚一瓦修道觀,才明白破而復立的道理。”

葉蘇望向稻田邊緣的血水,說道:“血代表着死亡,澆灌出來的原野卻極肥沃,在這片原野上生出血稻,明年想必非常美味。”

“毀滅然後再生,如此不息,這就是生。”

“世間根本就沒有死。”

……

……

二師兄看着站在稻田裡的他,忽然說道:“有死。”

葉蘇說道:“我承認,但至少在你我的時間範疇內,沒有死。”

二師兄說道:“在你的觀念裡,有生死,你如何破之?”

“佛道兩宗追求的便是最後的大平靜。”

葉蘇說道:“勘破生死,爲的就是平靜,然而我現在明白死是永恆,生是幸運,其間自有大悲喜,爲何一定要平靜?”

“那種平靜,是虛假的。”

“在生死前,就應該隨之悲傷或喜悅,那纔是真實的。”

“這就是我現在的生死觀。”

“這種生死觀很簡單,看似沒有力量,但也沒有任何外力能破。”

“無論是你的鐵劍,還是別的任何事物。”

聽完這番話,二師兄沉默片刻,說道:“你已近道。”

葉蘇說道:“尚未得道。”

二師兄說道:“然而你如今之道,與昊天之道,已然背離。”

葉蘇說道:“道在天心,或者昊天讓我悟的道便是如此。”

二師兄說道:“如果昊天說你的道不是道,你又該如何?”

葉蘇看着腳邊散落的稻穀,看着泥土裡新生的青苗,沉默了很長時間,然後緩緩擡起頭來,平靜說道:“我還有我的劍。”

他伸手到金色的稻海上。

握住木劍。

……

……

每個人都有自已的道。

這與信仰無關,不代表不虔誠。

只是像葉蘇這樣的人,必然會走上自已的道路。

二師兄的問題,是真實的問題。

葉蘇的回答,也是真實的回答。

他已經做好了準備。

這代表着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

如果昊天同意他的道,他便依舊虔誠。

如果昊天不同意他的道,他還有劍。

因爲木已成舟,他願意做那個刻舟求劍的愚人。

葉蘇是道門的天才,是最堅定的昊天信徒,不然觀主也不會收他爲徒。

誰也不知道從何時起,他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是在荒原雪峰上,還是在長安城裡的小道觀裡?

總之他握住了自已的劍。

這一劍敢於問天。

那該是多麼的強大。

現在,他還是昊天的信徒。

道門的行走。

他的這一劍不用問天。

而是來問君陌。

君陌能不能接得住?

……

……

(搖頭,太難寫了,最近太難寫了,我的智商真是令人捉急……皺着眉頭,抓着頭髮在努力寫,希望大家覺得還成,還有一章。)

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152章 來自爛柯寺的邀請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131章 大將軍威勢如雷第79章 東一刀,西一刀第98章 何如下棋聊天吃碗麪?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254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上)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69章 三元里的少年(上)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53章 我要看見太陽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99章 破陣!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78章 入魔(三)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70章 摘秧休妻換新天第52章 春風亭,老朝小樹第91章 燕事續第16章 機緣第155章 袖捲風雪入城去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84章 春已濃,人將殘,書如故第102章 那些經脈不通或者盡碎的傢伙們第76章 有求必應第127章 齊至第31章 七進知守觀第60章 有所思第19章 一騎紅塵入神國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75章 棋枰之間說黑白第49章 一道白煙第73章 晨光與風,野花與草,還有箭第106章 又是一年秋風至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51章 起步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41章 無來由第5章 桑桑的病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98章 兩岸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41章 南海神官第77章 登天(上)第73章 一顆青梨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82章 秋宮涼第153章 魚見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38章 奔散的馬頭,離散的人第130章 結尾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69章 桑桑說第292章 你死以後第111章 紅了眼第152章 來自爛柯寺的邀請第189章 茶敘湯言第111章 胸口的長矛驚了蟬鳴第33章 荒原的夜第12章 長安亂(上)第40章 棘杖稍吐胸中氣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83章 入魔(八)第291章 本命,桑桑唱歌給冬湖聽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55章 黑夢(上)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147章 書院之直第111章 紅了眼第142章 二師兄的規矩(上)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197章 有人來到長安城第269章 授業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275章 掌間有血,橋上有人
第53章 一場修行的開端第233章 賣書者言第18章 秋風秋雨殺閒人(上)第152章 來自爛柯寺的邀請第104章 上官揚羽第36章 他和她的談話(下)第108章 三人問案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194章 世內事外第131章 大將軍威勢如雷第79章 東一刀,西一刀第98章 何如下棋聊天吃碗麪?第46章 血鳳鳴桃山(上)第254章 我們一起修行吧(上)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69章 三元里的少年(上)第13章 前事如塵第149章 入世之人(上)第209章 書院一向有禮第103章 人世間(上)第53章 我要看見太陽第54章 北方天空的黑暗第99章 破陣!第138章 你終究只是知命以下無敵第78章 入魔(三)第15章 破屋裡的男子第70章 摘秧休妻換新天第52章 春風亭,老朝小樹第91章 燕事續第16章 機緣第155章 袖捲風雪入城去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63章 不知命,知命,寧缺的命第84章 春已濃,人將殘,書如故第102章 那些經脈不通或者盡碎的傢伙們第76章 有求必應第127章 齊至第31章 七進知守觀第60章 有所思第19章 一騎紅塵入神國第44章 裁決的劍(下)第75章 棋枰之間說黑白第49章 一道白煙第73章 晨光與風,野花與草,還有箭第106章 又是一年秋風至第107章 在潭邊(下)第51章 他不是一個人第20章 無人知是故人來第83章 秋雨裡的掌印,寺前的舞第151章 起步第207章 憑什麼不服(上)第86章 雲上的草書第107章 暑夜一碗麪,湖畔一茶師第141章 無來由第5章 桑桑的病第69章 那一定很美第98章 兩岸第136章 一片黃沙,一場局第74章 那些年,我們一起逆的天(上)第41章 南海神官第77章 登天(上)第73章 一顆青梨第92章 我們都在抵抗第82章 秋宮涼第153章 魚見第177章 遇師,沒有地位的可憐傢伙們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38章 奔散的馬頭,離散的人第130章 結尾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77章 一朵名爲大千世界的花第69章 桑桑說第292章 你死以後第111章 紅了眼第152章 來自爛柯寺的邀請第189章 茶敘湯言第111章 胸口的長矛驚了蟬鳴第33章 荒原的夜第12章 長安亂(上)第40章 棘杖稍吐胸中氣第99章 拳重如山,衣帶如鐵第83章 入魔(八)第291章 本命,桑桑唱歌給冬湖聽第158章 書院兩條路線的戰鬥(上)第42章 借光明一瞬第55章 黑夢(上)第24章 恥與爲伍,所以留下第204章 世間最強的……第160章 此路不通第147章 書院之直第111章 紅了眼第142章 二師兄的規矩(上)第101章 鎮北軍的態度第47章 竹竿空空兩頭響第9章 青荷漸圓人思見第197章 有人來到長安城第269章 授業第70章 告別的長街第50章 改變長安江湖歷史的一場談話第275章 掌間有血,橋上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