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 說客

俗話說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

當年張飛因性子暴烈不知道惹下多少禍端,不過性子耿直有時候也不一定是個壞事。

雅丹雖然是羌族丞相,但是也並不是不怕死之人,見張包性起抽出寶劍便要殺他,不覺心中驚恐萬分,心想:“我今天要死在這裡了!”

正當他緊閉雙眼等待即將坎下的寶劍時,突然諸葛亮急忙呵斥制止:“興國切勿魯莽!”

雅丹的魂魄早已到鬼門關轉了一圈,不想性命得以保全,早已是滿頭大汗。

他此時驚恐,早已語無倫次,卻不知道說什麼的好,先前的那股傲氣十分早已減了八分。

只見諸葛亮親自將他扶起撫慰道:“羌族素來與我蜀漢沒有衝突,這次協助曹魏恐怕是受人矇蔽,我先帝漢中王爲光復我大漢江山帶領衆英雄不怕千難萬險,終於使興復大漢的事業稍微有了起色,現今,孔明奉主上之命興兵討賊,乃是順應天意,得益民心,希望丞相分清是非,以國家大義爲重,且莫再幫助逆賊與天意民心爲敵!”

雅丹剛纔受了張包那一驚,又聽諸葛亮一番話,只覺得自己無處容身。

雅丹匍匐在地上感恩不盡:“諸葛丞相真乃大仁大義,雅丹不識好歹,不應天意,反助逆賊,慚愧至極。如今聽丞相一番肺腑,雅丹甘願伏法,死而無憾。”

諸葛亮再次將雅丹扶起:“我曾經將蠻夷首領孟獲七擒七縱,難道是爲了取他的性命嗎?孔明一心一意爲光復大漢王朝盡心盡力,我不過是想讓諸位首領明白,我等雖是不同的民族,但都是大漢臣民,並無分別,我只希望,我等同心協力共扶漢室,且不可大義不明,中奸不分。丞相覺得孔明所言是不是有道理呢?”

雅丹對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事早有耳聞,只是別人傳說,從不信以爲真,他只知道勝者爲王,敗者爲寇。

今日若不是被諸葛亮所擒,怎麼也想不到諸葛亮如此寬大胸懷,身系國家大義,不計個人恩怨。

雅丹想到這裡感動不已,不覺留下淚來。

雅丹當即向諸葛亮表明心跡:“丞相之意,雅丹明白了。這次如果回去,定然說服我王速速退兵與蜀漢用結秦晉之好,從此再不與蜀漢爲敵!”

孔明見雅丹已經領會了他的一片苦心,於是長舒一口氣:“我現在即刻送丞相回去,希望丞相向羌王傳達我意,如若執迷不悟,丞相風雷陣我都不放眼裡,輕而易舉就破了,任你鐵甲千萬我都來者不懼!”

雅丹惶恐不勝惶恐:“丞相放心,雅丹自會盡力,只是還望丞相能派一人與我同往,以表丞相誠意。”

孔明聽雅丹這麼一說,心想這倒是一個好辦法。於是他環顧周圍衆將,意思是在詢問:“誰願前往!”

馬謖見衆人都立了戰功,只有自己整日留在軍營之中,沒有立下半點功勞。於是他往前一步,躬身答道:“丞相,馬謖願意與雅丹丞相一同前往,憑馬謖三寸不爛之舌,一定能說服羌王退兵,請丞相批准!”

孔明見馬謖自願前往,必定是胸有成竹,這個時候他早已將當初先帝對他的叮囑拋於腦後,對馬謖非常信任,只是他仍然擔心羌王野蠻,不聽教化,但再一想:“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於是欣然答應了馬謖同雅丹一同前往。

馬謖與雅丹走後,姜維心中似有所憂,當即向諸葛亮稟道:“丞相,羌人野蠻,而且幼常雖深知兵法,才思過人,但並沒有任何經驗,我擔心……?”

孔明笑笑道:“伯約多慮了,幼常跟隨我多年,我對他還是比較瞭解的,沒有事的,伯約放心就是了!”

姜維自從跟隨孔明以來觀察馬謖多時,他見此人紙上談兵倒還可以,如果親臨大事則不一定成事,嘴上雖然不說,但終歸是放心不下。

於是姜維向孔明言道:“丞相,雖然把握比較大,但還是以防萬一,小心部署纔是!”

諸葛亮覺得姜維所言不無道理,於是就將此事交與姜維去小心安排下去。

馬謖和雅丹不多時來到了羌兵大營,雅丹領着馬謖來見羌王。

進到大帳之中,羌王正坐在大帳中央,見雅丹丞相回來,面露喜色,他起身走過來握着雅丹的手說:“我聽曹真說你被諸葛亮破了風雷陣擒了去,怎麼你還能安然無恙的回來?”

雅丹於是便將諸葛亮如何破他風雷陣,如何親自給他解去繩索,如何向他言明大義,一一說與羌王聽,那羌王聽完並沒有受到半點感化,大怒道:“諸葛亮詭計多端,丞相你不要中他計謀,不過丞相既然你已經回來,本王還是很高興的,明日再與我一同親率大軍,捉拿諸葛亮回來,割下他的頭來祭奠我那可憐的阿骨達。”

雅丹見羌王如此頑固,隨即向前一步勸解道:“大王,諸葛丞相爲了表達他的誠意,特意派了馬謖將軍與我一同前來,以表他對大王的規勸之心。”

羌王此時心裡早已怒氣沖天,現在又聽自己的丞相替諸葛亮說好話,於是大怒道:“雅丹,我念你是我的丞相,不怪罪於你,你怎麼反倒替諸葛村夫在我面前美言,是什麼道理?”

馬謖見羌王不聽教化,並沒有像孔明那樣來規勸羌王,反而趾高氣揚道:“大王,識時務者爲俊傑,現在退兵還來得及,如若刀槍相見,大王后悔就來不及了!”

馬謖如果沒有最後這一句到也罷了,那羌王聽了這最後一句,大怒道:“來啊,將這漢將給我綁了,明日待我捉了諸葛亮一同祭奠阿骨達。

022 升騰013 狼王之嗥001 遭險001 又遇強敵003 義僕救主(上)014 安魂033 峽谷014 安魂012 兄弟020 猝死025 回家019 下令042 斬妖除害001 遭險016 驚夢030 旭日東昇018 疾風016 鬥陣035 主僕情深039 危情時刻025 回家010 驅逐042 巾幗041 取木爲橋056 表功010 開山042 斬妖除害005 羌部興兵(下)051 木頭人005 計議029 虎兄028 司馬028 靈風033 應天017 進攻003 神槍060 相悅034 征程009 上薦044 戰殤016 疑心017 真言035 主僕情深019 天眼016 疑心042 巾幗007 衝突033 峽谷048 又見巾幗014 父親048 醉酒020 負傷009 上薦034 深谷奇觀039 空城028 雪海茫茫032 神谷035 神咒023 施恩030 身世041 重逢002 夜探061 念君058 心扉043 巾幗(二)021 七星001 遭險030 身世039 空城025 告急037 木雕008 形勢危急(下)034 征程048 醉酒010 驅逐043 巾幗(二)020 猝死019 驚魂005 羌部興兵(下)014 父親034 深谷奇觀025 授計002 化敵爲友(上)051 謝罪043 手下留情022 血腥廝殺011 報信030 獸王041 客棧028 雪海茫茫034 深谷奇觀023 玄機001 遭險039 負重(一)002 化敵爲友(下)038 風吹旗斷002 膽戰心驚015 陰謀049 又見巾幗(二)001 又遇強敵
022 升騰013 狼王之嗥001 遭險001 又遇強敵003 義僕救主(上)014 安魂033 峽谷014 安魂012 兄弟020 猝死025 回家019 下令042 斬妖除害001 遭險016 驚夢030 旭日東昇018 疾風016 鬥陣035 主僕情深039 危情時刻025 回家010 驅逐042 巾幗041 取木爲橋056 表功010 開山042 斬妖除害005 羌部興兵(下)051 木頭人005 計議029 虎兄028 司馬028 靈風033 應天017 進攻003 神槍060 相悅034 征程009 上薦044 戰殤016 疑心017 真言035 主僕情深019 天眼016 疑心042 巾幗007 衝突033 峽谷048 又見巾幗014 父親048 醉酒020 負傷009 上薦034 深谷奇觀039 空城028 雪海茫茫032 神谷035 神咒023 施恩030 身世041 重逢002 夜探061 念君058 心扉043 巾幗(二)021 七星001 遭險030 身世039 空城025 告急037 木雕008 形勢危急(下)034 征程048 醉酒010 驅逐043 巾幗(二)020 猝死019 驚魂005 羌部興兵(下)014 父親034 深谷奇觀025 授計002 化敵爲友(上)051 謝罪043 手下留情022 血腥廝殺011 報信030 獸王041 客棧028 雪海茫茫034 深谷奇觀023 玄機001 遭險039 負重(一)002 化敵爲友(下)038 風吹旗斷002 膽戰心驚015 陰謀049 又見巾幗(二)001 又遇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