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馳援

劉獻、傅潛集結兩萬兵馬於焦陂,欲與進入潁水右岸的僞楚軍仲長卿部會戰,是其兵馬從淮川出發之後,才遣使趕往楚山知會徐懷。

淮水北岸大部分地區爲僞楚軍控制,劉獻所派的信使從淮川渡河到南岸,經羅山、信陽縣借道,沿師溪河西進,從金牛嶺驛道趕到周橋,最後渡河到楚山城見到徐懷,在途中足足耽擱了兩天。

“劉公糊塗!劉公大糊塗啊!”

信使並沒有明確說劉獻、傅潛集兵焦陂的意圖。

不過,焦陂、鹿城、柴集三寨城小而堅,互爲犄角,又與潁水左岸的汝陰城相距不過十七八里,但有五六千兵馬分守三寨就足以守禦了。

劉獻應該將主力兵馬部署在淮川一帶,令敵軍無法切斷三寨及汝陰通過潁水等河道與南線城池的聯繫,纔是正確的防禦部署。

劉獻現在將兩萬兵馬集結到焦陂三寨,信使不明說,徐懷又怎麼可能猜測不到劉獻與荊湖諸將的意圖?

恰是如此,徐懷更是急得直跳腳!

就算現在不是敵強我弱,仗也不是這麼打的。

“姜燮、姜燮,”徐懷之前坐榻上接見荊湖信使,這時候赤腳踩在小廳粗糙的木地板上,走到房門口朝外面的廂房大叫,將姜燮喊到跟前,急躁的跟他說道,“你速替我擬寫書函,力陳劉經略使務要沉着住氣,先守焦陂三寨,待我親率三千騎兵兩日後趕到焦陂與他助陣!”

柳瓊兒拿來靴子,叫徐懷穿上,要他小心着涼,勸他道:“也許情況沒有那麼緊急……”

“唉!”徐懷強按住急躁的情緒,坐到案前堪輿圖鋪開。

汝水、潁水呈四十五度反斜線流入淮水。

因此位於潁水下游右岸的焦陂、鹿城、柴集三寨(任何一條溪河,其下游方向的左手爲左岸,右手則爲右岸),正好與位於汝水口的淮川城在南北垂直方向上,相距八十八里;位於潁水下游左岸的汝陰,則在淮川北偏東方向上。

焦陂三寨與淮川城之間,是汝水、潁水在淮水北岸沖積淤積起來的平原地區,八十多裡的縱深,足以叫虜兵切斷三寨與淮川城之間的聯繫。

“譁!”徐懷看得心煩,將堪輿圖撕破。

他與劉獻、傅潛接觸過,見劉獻、傅潛氣度還算沉靜、持穩,沒想到他們會犯這種錯誤。

…………

…………

史軫、徐武磧、潘成虎、郭君判、王舉也都在北岸,這時候都聞訊趕過來,聽徐懷正將史琥、王章等召喚過來,要親率三千騎兵趕往焦陂,驚道:“嶽海樓在真陽、確山一帶填入兩萬兵馬,目的就是要纏住我們——我們即便足夠快,走內線,他們往汝水左岸轉移速度會更快!”

“你們在此,儘可能多集結大小舟船,送往焦陂——希望還能趕得及!”

徐懷接過姜燮所擬書函,瀏覽一遍見沒有問題,着柳瓊兒到案頭打開印盒,簽押蓋印封好火漆,交給劉獻派來的信使,說道,

“我會排一艘快舟送你去焦陂,務必將此信交到劉公手中!”

楚山沒有幾艘能運送騎兵的大船,大股騎兵只能走內線經淮川渡河北上焦陂,而徐懷親率騎兵趕往焦陂增援,也絕不是真要給宣威軍助陣。

他只是希望能阻止劉獻、傅潛衝動之舉,然後從各地集結大大小小的舟船,將兩萬人馬從焦陂走水路撤下來。

此時赤扈人包括僞楚軍在內,完全掌控着淮水北岸的戰場。

時機不利時,敵軍會縮在營寨以及輕易所奪取的城池之中,然後快速調兵遣將,調整戰場勢態使之對他們有利、準備充分再進行會戰。

這種情形下,天雄軍、宣威軍在淮水北岸有什麼勝算?

在淮水北岸的兩萬多宣威軍,不要說打過硬仗了,甚至大半將卒都沒有進入過戰場。

不管平時操練多嚴厲、多刻苦,這種新兵蛋|子上戰場,列陣或許好看,但真正進入血與肉的搏殺,有幾人不手腳發軟的?

就算沒有其他意外因素,單純叫兩萬宣威軍將卒與仲長卿所部僞楚軍對壘,也是註定會遭受慘敗。

他此時絕不期待的真能在潁水右岸重創僞楚軍。

見徐懷並非真要率騎兵去給劉獻助陣,史軫、徐武磧等人稍稍寬心,抓住信使詳細詢問劉獻、傅潛出兵焦陂的細情。

“徐侯無需如此焦慮,我宣威軍將卒自徵募起,經略使、傅將軍就督戰操練陣圖,而經略使這大半年來更是極力打造各種戰車以補戰陣對壘騎兵之缺!”信使接過書信,見徐懷在堂上來回踱步,神色急躁,他雖然論地位及聲望,不敢對徐懷此時的態度嗤之以鼻,卻也忍不住要爲宣威軍辯解幾句。

“你快快前往焦陂見劉公!”徐懷滿心苦澀,示意史琥立即安排快船送信使前往焦陂,他也沒有心情、也沒有時間跟信使解釋他所認識不到的層面的東西。

宣威軍操練陣圖不熟練,他還沒有這麼憂心,怕就怕劉獻、傅潛等人對所謂的排兵佈陣太迷之自信,沒有足夠的接觸、試戰,倉促間就將兩萬兵馬照本宣科的照陣圖都部署到戰場跟敵軍打會戰。

將卒沒有經歷殘酷的戰事,將意志錘鍊得堅定,沒有足夠多的武勇、經驗豐富的武吏軍將作爲紐帶將上下聯接起來,所謂的戰陣操練再熟練,也不會比一張牛皮紙強韌多少。

信使剛離開,陳子簫、周景兩人聽到消息趕過來,目瞪口呆的驚問道:“劉獻真將兩萬兵馬集結到焦陂了?”

“是的。你們過來正好,隨我去焦陂!”徐懷說道,“希望還能趕得及!”

“恐怕趕不及啊,”陳子簫皺緊眉頭,說道,“嶽海樓在汝水右岸有三萬多兵馬,赤扈東路平燕軍在潁水左岸更是有五萬步騎精銳,劉獻調兵馬前往焦陂必然想着以快打快啊……”

“我們帶着幾十人走水路,直接到汝水口上岸直接去焦陂,爭取明日天亮之前就趕到焦陂!”徐懷說道。

楚山目前最快能集結起來的三千騎兵,有一部分人馬在北岸,有一部分周橋,也有一部分在羅山,沒有足夠運載騎兵部隊的戰騎,而羅山下游的淮水之中沒有浮橋,三千騎兵要渡過淮水,一兩天時間都未必夠。

徐懷在給劉獻的信裡,說兩天後他會親自率部趕到焦陂助陣,其實是無法做的,主要還是要穩住劉獻,不要輕易妄動。

不過,徐懷實在難以想象宣威軍人馬被吃掉的後果有多惡劣,擔心緩兵之計未必能穩住劉獻,決定親率小隊精銳,先乘船到汝水口淮川城附近上岸,直接趕往焦陂。

“這太危險了!劉獻率兩萬兵馬集結到焦陂,這麼大一塊肥肉擺眼前,嶽海樓一定會第一時間派兵馬切斷焦陂南撤淮川的陸路通道,我們一旦被敵軍發現行蹤,想脫身很難啊!”陳子簫說道。

不管嶽海樓以及潁水左岸的虜兵沒有陰謀,但劉獻率兩萬兵馬離開淮川前往焦陂,嶽海樓一定想辦法抓眼前的機會吃掉這兩萬兵馬,也就一定派兵封鎖淮川與焦陂之間的通道。

他們就算走水路趕到淮川,但從淮川北路必然險象還生。

周景也勸阻徐懷作爲主帥不能輕易冒險,說道:“我去見劉經略,或能勸他以待節帥再有動作!”

“汝水附近多安排幾艘舟船以防萬一!”徐懷搖了搖頭,說道。

從信使的態度就能看到荊湖諸將對所謂的陣圖都有着不足恃的自信,想要勸劉獻打消念頭,不是簡單的事。

他就想着在汝水多部署舟船,倘若他們不幸被敵軍發現行蹤、遭到圍追堵截,可以借溪河地形的遮閉撤到淮水邊再圖他計。

徐懷從來都是意志堅定之人,他不惜以身犯險,同時也考慮到一路有可能會遇到兇險,衆人雖然擔憂,卻也不再勸說什麼,只是從細節上完善徐懷親自前往焦陂的行動計劃。

騎兵考慮到馬匹,需要大型戰船才能運載大股騎兵,運載步卒則要簡單多。

史軫主張徐懷還是要儘可能多帶一些步卒同行,哪裡這些步甲在淮川上岸不能北上焦陂,但畢竟還是要考慮宣威軍主力在焦陂被擊敗的情形。

部署很快就討論出來,徐武磧、潘成虎、史軫等人留在楚山城坐鎮,王章、烏敕海、王峻等將率領侍衛親兵營主力,走浮橋前往羅山,與徐心庵所部會合後再組織渡河。

徐懷則與王舉、郭君判、陳子簫、周景、牛二則直接在楚山城登船,在史琥率領三百步甲及騎兵護下順水而下,往下游兩百里外汝水口的淮川行去;最好是徐懷趕到淮川時,劉獻、傅潛他們還沒有輕舉妄動……

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十二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三十章 接戰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一章 七寸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十七章 縣政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章 舊識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
第一百四十七章 寒夜來客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無選擇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二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十二章 安排第四十三章 錢糧人心事第一百零三章 傳詔第一百章 死士第一百五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三十章 接戰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一百四十七章 勸說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七十五章 古渡第一百八十六章 突襲岢嵐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四十五章 秘院相見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九十七章 軍怨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八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山丘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二百五十三章 接援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二百四十章 末路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奇功第十八章 故人相見第二百一十二章 密詔第一章 七寸第二百一十九章 定策第六章 相好不相親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二十四章 南侵第一百四十九章 觀戰第三十四章 新湖第一百三十三章 衝冠一怒第十七章 縣政第一百二十五章 要做棋子第八十五章 龜甲船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二十一章 處置第四十七章 少年如惡虎第二十六章 人前人後真面目第一百三十一章 蕭林石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七十四章 史軫歸來第一章 樓煩故郡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敢驚擾第六十七章 巧辭善辯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二百三十六章 潁水第六十三章 惶惶心驚夜第三十三章 信裡虛情真意第二十九章 吸引第一百一十七章 陷落第一百二十二章 糧食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二百四十五章 備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和議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二章 舊識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十章 場面有點亂第一百零五章 前哨第二十九章 相遇第二百四十一章 班師第二百六十章 婚事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七章 臘月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一百一十一章 狹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淪陷第一百九十六章 愁事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八十三章 爭先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九十三章 潰逃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第一百五十三章 撤軍第一百五十八章 馳援第三十二章 援師第一百四十一章 且做糊塗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