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箕山窯

王文衝又坐了片晌,便與其子王明啓告辭離開大營。

“這個王文衝卻是知道審時度勢的聰明人啊……”韓圭看着王文衝、王明啓走出轅門,頗爲感慨的跟史軫說道。

史軫袖手身後,微微一笑,說道:

“王文衝在衙門裡折騰了半生,眼界卻沒有被那些蠅營狗苟限制住,變成冥頑不化的老頑固,當然要算聰明人。不過,婚事能不能成,還得節帥與王番點頭,很多事情此時還不能細談,但王文衝真要是聰明人,一定會安排王氏子弟參與圍垸墾殖。王氏耕讀之家也,但享受慣了太平與富貴,太多人投機取巧慣了,誇誇其談者多,或許從年輕一代裡才能找到幾個心存血勇與豪情的人……”

“韓圭省得。”韓圭點點頭,沉吟道。

婚事能成,不僅僅是王氏一族將十數二十萬貫注入勵鋒堂,楚山在荊江以北僑置南蔡縣,圍垸墾殖當然也要儘可能利用雙柳莊的人力、物力以及王氏在鄂州府的種種人脈影響。

王文衝此時突然熱衷於徐懷與王萱的婚事,當然也看中楚山崛起之勢,心存攀附之意。

然而楚山崛起,即便在一定程度也藉助了鄉里宗族的凝聚力,但更多還是團結、凝聚宗族的底層力量,儘可能的去限制宗族裡一小撮人侵佔太多的利益。

韓圭留下來暫領南蔡縣令一職,接下來將是他主要負責跟王氏打交道,很多分寸需要他去把握。

王番次日就從江夏渡江趕到黃陂督戰,但史軫沒有趕往黃陂見王番,他在漢川等了三天,等到王文衝將第一批兩萬貫籌款送過來,便也動身北返了。

王氏除了第一批湊到兩萬貫錢送來,同時還在漢川、黃陂等地放出風聲出售諸房在這些地方持有的田宅,以助勵鋒堂籌措在南蔡圍垸墾殖的錢糧,這便足以代表王番的態度了。

史軫趕回舞陽,得知徐懷已往汝州視察防務,但他沒有急着趕去跟徐懷會合,而是拉上蘇老常,先跑到徐武江宅子裡做客。

雖說以王舉、王憲、王峻、王章以及範雍、範宗奇、史琥等人爲代表,涇州王氏子弟在楚山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但誰都不能否認在徐懷成長過程中,以徐武磧、徐武江、徐武坤、蘇老常、徐心庵等人爲代表的徐氏,發揮無可取代的作用。

特別是徐武江的妻子蘇荻,對徐懷是亦母亦嬸的角色。

聯姻之婚,在楚山最大的檻不是旁人,其實就是柳瓊兒。

楚山崛起至今,徐懷與柳瓊兒相攜而行,感情也極爲深厚,衆人也都看在眼裡。雖說大家也能看出柳瓊兒並不排斥王萱,但史軫覺得還是得徐武江、蘇荻夫婦出面先找柳瓊兒捅開這層窗戶紙爲好。

“萱小姐聰明伶俐,也是跟徐懷共患難過的,我早就想站出來說合了,偏偏是我爹爹,還有武江攔着我,”蘇荻聽史軫說起來意,當即就將這事攬過去,還埋怨她爹蘇老常、丈夫徐武江過去幾年攔着自己,“柳姑娘也是明事理的人,我明兒便找她說……”

待蘇荻找柳瓊兒捅開這層窗戶紙後,史軫才動身趕往汝州,找徐懷會合。

…………

…………

史軫趕到汝州,得知徐懷沒有老老實實留在汝州城裡,而是進了箕山,在箕山滯留三四天卻還沒有要下山的意思,他便不顧連日奔波,沿着黃澗河畔新開闢的山道,往箕山深處的大峪寨、大鴻寨而去。

九月上旬的箕山,草木還沒有開始凋謝,山谷坡嶺上紅黃相間,色彩絢麗多彩,沿狹道緩緩北行四五十里,便看到遠處一炷炷的煙氣嫋嫋升起,彷彿暗沉的灰雲,聚集在前方的山谷上空不散。

看到這個情形,史軫很是寬慰:那是箕山窯燒製瓷器的盛況。

除汝州魯山縣於前朝時就出產青瓷、花瓷外,許州所屬的陽翟等地的民衆,也很早就發現位於汝州城東北、許州陽翟城西南的箕山深處、黃澗河上游河谷兩岸的土質可以燒製陶瓷。

不過,黃澗河上游沿岸的土質富含太多的呈色雜質,使得器物在燒製過程當中常常出現意想不到的釉色變化。

當世將器皿燒製過程中出現的釉色變化稱之爲窯變,而窯變在當世又被視爲不詳、瓷器怪胎,一旦出現都需要搗毀、砸碎。

因此很長一段時間汝州窯戶,是不屑於進箕山開窯燒瓷的,畢竟魯山花瓷當時已經名聞河淮了。

因此即便黃澗河從箕山深處匯聚而出,流經汝州盆地北部,匯入北滍水,卻很長時間以來都沒有沿黃澗河開闢進山的道路。

卻是箕山東北麓、隸屬於許州的陽翟縣窯戶,附近沒有更優質的陶土資源,兩三百年來都在箕山深處默默燒製一些劣質瓷器,供應鄉野,陶瓷業的發展是遠遠不及汝州魯山縣等地。

不過,近三四十年來,箕山窯戶在魯山花瓷及管城柴窯的基礎上,不斷摸索制胎着釉的用材,總結窯焰控制等方面的經驗教訓,不僅能穩定控制窯變的過程,還在當世以青瓷、黑瓷以及花白瓷等色彩單調的瓷物基礎之上,燒製出色彩豐富絢麗、富於變化的箕山瓷來,一時名聲大噪。

即便此時的箕山窯,還遠不如其後世之名鈞州(陽翟)瓷驚動天下,但天宣年間以大峪、大鴻兩寨爲核心,黃澗河谷兩岸也已經陸續建成二十多座燒瓷窯,數以百計的商賈往來其間,將箕山瓷運往河淮、河洛等地販售。赤扈南侵,商路中斷,箕山瓷也好,汝州魯山花瓷也好,發展都陷入停滯,但除了魯山花瓷窯多沿北滍水分佈外,箕山瓷窯位於箕山深處——即便黃澗河上游河谷隸屬於許州陽翟縣,爲方便瓷器出山,數十年來開闢較爲寬敞的馱運山道,也是極其的易守難攻。

而箕山之間的諸多窯主,近年來也是一個個財大氣粗,豢養衆多家丁護院不說,虜兵南寇之後,還以大峪寨、大鴻寨等塢堡爲據點,操練鄉兵寨勇,抵擋住小股敵軍進箕山襲擾,保住山間瓷窯以及當地燒瓷爲主的窯戶。

楚山據桐柏諸山發展,峰巒疊嶂,嶺谷起伏,耕地極爲有限。

楚山在這種條件下,還想着實現錢糧的自給自足,唯一的途徑就根據當世的技術水平,儘可能的去推動能規模化生產的初級產品的發展。

除了農作物外,當世能規模化生產的初級產品非常有限。

除了製鹽、採煤、造紙、金銀鐵銅等礦開採冶煉、制燭、鑄幣、榨油、造船等業外,煉製瓷器絕對是不容易忽視的一宗。

徐懷慫恿韓昌甫、周虛易等義軍將領,率黑衫軍撤入箕山大鴻寨休整,除了希望他們倚仗箕山東段的險峻山勢,積極抵禦虜兵滲透進箕山,屏護汝州的北翼、襄城的西北翼外,還有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徐懷看重黃澗河上游河谷的箕山窯戶。

畢竟徐懷率部潛襲汴梁期間,以出產花瓷、青瓷聞名的汝州,還處於鄭家的控制之下。

汝陽失陷後,由於魯山瓷窯主要分佈於北滍水沿岸,一方面瓷窯受敵軍破壞嚴重,一方面窯主帶着窯工,特別是熟練窯匠南逃謀生,汝州瓷業損失很大,這就使得黃澗河上游的箕山窯及窯戶變得更爲重要。

四月局勢趨緩之後,徐懷除了收編退守大鴻寨抗敵的黑衫軍,強行收編包括大峪寨在內的箕山東段塢寨勢力,還正式以所處河谷地勢更爲開闊的大峪寨爲駐地,設立黃澗都巡檢司,使王章率兩千精銳駐守黃澗河上游河谷,保障箕山窯恢復生產。

同時還動用數千人馬,沿崎嶇陡峭的黃澗河谷開鑿棧道,使得箕山窯所燒製的瓷器方便往南運往荊襄等地販售。

當然,僅恢復箕山窯的生產還不夠,北滍水沿岸的魯山窯在戰前生產花瓷、白瓷及青瓷的規模更大。

接下來,一方面會組織仍在汝州的魯山窯主恢復生產,另一方面行營會將逃亡窯主的瓷窯徵爲官有,以勵鋒堂的名義從箕山招募匠戶恢復生產……

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婦幼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五十章 貴子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一百章 大捷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二章 屠城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
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二百四十七章 車路第七十四章 馬場第一百零八章 牢中第二十六章 水攻之策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章 人心第一百二十章 胡族婦幼第六十六章 斬將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八十八章 瑜亮相疑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五十章 貴子第七十二章 外放第一百六十一章 攔截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二百零六章 晉家老小第一百七十四章 識破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九十六章 浪成於微瀾第一章 七寸第一百二十六章 定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部署第一百九十四章 府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勸親第三章 未雨綢繆時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事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一百零九章 絲鐵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霧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二百二十八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八十三章 當街刀問賊第一百一十七章 緩攻第一百章 大捷第十章 刺客也是驚弓鳥第八十四章 有詐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二十七章 將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二十六章 家風傳統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二十一章 人生不過一賭第七十五章 匠人第一百三十四章破寨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四十八章 分道揚鑣常事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二十八章 洪流難遏第十三章 人心第六十三章 羊毛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義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九十五章 放下屠刀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一百九十四章 濃霧第二十四章 緝拿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二章 屠城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七十五章 捉拿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城而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故人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秘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水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夜訪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十七章 莫慌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宴第四十六章 強攻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三十五章 城頭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九十三章 相逢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二百三十五章 一波又起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營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