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波瀾(一)

李華雄忠實的履行了對委座的承諾。不僅將遠在印度的中隊全部運回到國內,而且還幫助委座把新編第30師和第50師空運至東北,加入到****東北戰鬥序列。李華雄的舉動無異於幫助委座打內戰,不同人對此事有不同的解讀。日本人看來中國很可能要進軍朝鮮南部;美國人認爲委座不可理喻是最差的盟友;英國人在咬牙切齒之餘也算鬆了一口氣。史迪威則只剩下咬牙切齒。在前輩們眼中就變成幫助委座爲發動內戰做積極的準備。就像委座發動內戰之前要明確李華雄的態度一樣,前輩們對李華雄的政治立場也必須要投以巨大的關注。在中國乃至東北亞,沒人敢忽視華僑軍隊的存在。

“依我來看,這個李華雄和他的華僑軍隊,不會採取主動進攻的行爲。”M把一支新煙須在前一支的後面“理由主要有三點:一是他們所謂的“清黨”行動非常溫和。而且僅限於在軍隊方面,事實上也增強了我軍的技術人員的規模和水平;二是他們對委座並不放心。現在他們同意委座把國外的兵力運回國並加入東北戰鬥序列,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和委座達成某種默契。也就是爲了駐紮在中緬邊境所謂的狼之隊這支孤軍,不得不做出的讓步。三是他們和咱們的秘密經濟軍事合作並沒有終止。第四還是狼之隊的問題。

如果說李華雄進攻東北,是看中了那裡的資源的工業能力,派遣所謂的狼之隊是迫於委座和美國人的壓力,那麼怎麼解釋他們在新疆的地區和西北地區的軍事部署呢?如果他們爲了擴張地盤,那麼絕不會像現在這樣處理綏遠、寧夏和甘肅問題。另外,他們進攻東北前,主動從黃河沿線收縮時可以理解的,可是東北戰役結束之後,以他們的實力想要恢復過去的勢力範圍並不太難,可是他們完全沒有企圖恢復的跡象,這是不是說明他們對地盤的企圖心,並沒有國內一般軍閥那麼強烈。對照他們和日本人作戰的經歷來看,這是一支具有長遠戰略眼光和較高作戰技能的軍隊,他們要想進行國內作戰,應該不會犯張開手掌四面出擊的錯誤。這不符合邏輯。李華雄給我的總體感覺,似乎他們在對外作戰方面表現得更爲積極。抗戰六年來,他們從未主動和各方搞過摩擦。因此,我認爲,恐怕他們的野心或者志向,可能要比我們想象的高遠啊!”

“主席是說,他們的目的在北方?”zhu疑惑地說道。

“很可能!通過他們在自己的轄區和軍隊內的宣傳來看,他們基本上屬於較爲激進的民族主義者。凡持這種思想的人,對於本國本民族失去的利益歷來是非常關注的。如果他們有恢復歷年來我國失去的國土的想法,那麼狼之隊也好,西北新疆的佈局也罷,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他們是不是太自信了?要實現他們的所謂理想,那麼就要同時挑戰蘇聯和美英的利益。尤其是在二戰還看不到結束的前景的時候,他們要進攻蘇聯或者東南亞,必然威脅到美英等國的整體戰略。妄動干戈,恐怕會給中國惹來更大的麻煩。”

“希望只是我們多慮吧!”M臉上神情平靜看不出他的真實想法“他們當前的態度還不明朗,還需要進一步觀察。我們當前的方針,就是要盡一切可能團結他們,爭取他們,至少要使他們置身世外。與此同時,也要做好他們突然發難的準備。”

“委座哪裡的姿態已經做足了,看來咱們要給他來一個出其不意。”

“老朋友了嘛!總是要會一會的。”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是主席第二次以不是‘匪’的身份進城吧!”

“哈哈——”M爽朗的笑聲迴盪在窯洞中。

“匪首”接受了委座的“共商國是”的邀請,一下子就打亂了黨國的所有計劃。本來枕戈待旦的軍隊,不得不暫時停止。畢竟,戲還是要唱好。“匪首”抵達重慶幾乎轟動了世界。美國人立刻來的精神,他們希望能夠從中斡旋,把中國從內戰的邊緣拽回來,綁在他們的戰車之上。這次談判,委座、g方以及各民主黨派和有影響的無黨派人士,出於各自的目的和需要,都曾或明或暗的邀請或遊說李華雄參加“和平會議”,但是李華雄都以各種藉口搪塞過去,後來乾脆託病不出。離開是非地,不做是非人。這趟渾水,愛誰趟誰趟,李華雄是打定主意了。想想也是,削兵、散權,李華雄該做的都做完了,他有資格也有理由袖手旁觀。當然,作爲具有巨大影響力的人物,發表一篇真情流露熱情洋溢的和平聲明還是必要的。在生命中,李華雄也在很大程度上闡述了特區的立場。中心思想就是不摻乎。組建聯合政府也罷、多黨輪流執政也罷,打也罷、談也罷,總之,華僑軍隊不摻乎。

國g之間的談判在世人矚目中召開,並艱難地進行。最終達成了一個概略性的協定。雙方約定在今後將繼續進行談判。就在國人和美國人都準備鬆一口氣的時候,內戰,在日本人的彈冠相慶中,終於苦難深重的***上爆發了,而這時,國g雙方協議上的墨跡都還沒幹。

就在內戰爆發的第二天,劉遠洋第一次以華僑軍總司令的名義,通過電臺和報紙發表公開聲明:

“……華僑軍是有海外華僑爲主幹組建的志願軍性質的軍隊。組建的目的就是爲了抗擊日寇,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他在海內外同胞的大力支持下茁壯成長,爲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我作爲華僑軍的最高長官在此敬告廣大同胞:華僑軍是一支旨在維護中國國家安全的軍隊。它屬於中國屬於中華民族,而不屬於任何一個黨派和利益羣體。華僑軍將忠誠地維護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安全!除此之外,華僑軍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我們對國g雙方之間發生的武裝衝突深表遺憾,懇請雙方本着造福國民之福祉的精神和互諒互讓的原則,儘快實現停火,進行和平談判,達成諒解。”

“在國g雙方未達成停火協議期間,華僑軍嚴格保持中立。同時,我們反對國際上任何國家採取任何行動干涉中國內政。所有干涉行爲將被視爲對中國國家主權粗暴踐踏的敵對行爲,華僑軍保留採取包括採取軍事行動在內的一切手段予以報復的權利。”

“……華僑軍將嚴格履行國際義務和承諾,願意爲國際反法西斯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華僑軍全部軍事力量及其所採取的一切軍事行動,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前提下,抵禦外來侵略。在此,我們警告一切對中國存在敵意和妄想的國家和國家集團,華僑軍有能力有信心,維護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中國華僑軍海陸空三軍總司令劉遠洋中國民國三十三年三月一日”

華僑軍的聲明一出,舉國震驚。人們無暇揣測劉遠洋到底是何許人也,華僑軍內部到底怎麼回事,發生了什麼,這些“小問題”。因爲,劉遠洋“突然”浮現並不如他代表華僑軍發出的聲明更令人震撼。聲明明確告訴世人,華僑軍已經不再是中華民國政府的軍隊。但是,如此具有爆炸性和殺傷力的消息,結局卻出人意料。這種與叛亂沒有任何區別的行爲,並沒有引起國民政府的強烈反應和聲討。G軍方面也沒有任何表示。倒是一些所謂的“自由報紙”發表了連篇累牘的聲討文章,不過很快就歸於沉寂。

實力就是一切。華僑軍再次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的行動還遠未結束,在聲明公開發布的第二週,劉遠洋第一次以政府首腦的身份發佈命令,在華僑軍控制的地區內施行無限期戒嚴,並頒佈的緊急狀態條令。嚴格限制區域內的人員進出。如果說華僑軍的聲明,是委座默許或者從某種程度上希望的,那麼所發佈的戒嚴令,則是對委座當頭一棒。包括新調到東北的新編第30師和第50師在內的二十餘萬****精銳,在頃刻間就被華僑軍“圈禁”。你們既然加入到“東北”的作戰序列,那麼對不起,你只能留在東北。想出關參加內戰,沒門兒!不服,那咱們就比劃比劃。不僅如此,由於華僑軍完全控制了綏遠進入陝甘寧和山西的陸路通道,就算傅長官想投身內戰也沒有可能。讓傅長官和華僑軍的裝甲部隊動武,他還沒這個自信。青馬、寧馬更是以種種藉口作壁上觀。新疆的軍隊就更不要想了。於是在中國內戰剛一爆發,中國北方的****能參戰的就只有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的****了。

委座沒想到在內戰剛剛爆發,劉遠洋(李華雄)會突然來這麼一手。劉遠洋(李華雄)的解釋更是令委座幾乎七竅生煙。“華僑軍保持中立,我們不干預國內的衝突,同樣我們也不希望國內衝突影響我們所控制的區域內的社會經濟發展。此外,我們要保證新絲路的暢通不受作戰的影響和破壞。尊重是相互的。我們尊重國g雙反的利益,也希望我們的利益能夠得到尊重。因此,還望委座諒解!”

“李華雄!”委座恨得牙根癢癢“你就不怕我對狼之隊下手嗎?”

“委座息怒!”陳誠也沒想到李華雄會這麼絕,但是他對中緬邊境的情況要比委座更清楚一些“剛剛得到消息戴安瀾公開發表不參加內戰的聲明,並率領所部第200師加入了狼之隊!”

“什麼?”委座眼前一黑“這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情?”

“今天零時。”

“命令光亭(杜聿明)立即向狼之隊展開進攻。我要親自勸安瀾回頭,我就不信他能背叛黨國。”

“委座,”陳誠扶委座坐下之後輕聲說:“讓光亭進攻狼之隊似有不妥。當初如果沒有狼之隊,他和他的部下很難順利返回國內。”

“我相信光亭是識大體的,我就是要他爲黃埔生做個表率。”委座固執己見。

“委座,恕我直言。此刻進攻狼之隊似乎時機不對。”

“哦,怎麼?”

“我們的內戰必然引起日本人的覬覦。狼之隊的戰鬥力先不提,我們在邊境地帶交兵只會便宜日本人。萬一有所閃失,日軍從西南侵入我國,不僅對g軍的作戰產生極大影響,而且國際影響太過惡劣。”

陳誠總算給委座留着面子。狼之隊現在擁兵十萬之衆。他可是親自領略過狼之隊的風采,這支軍隊算是華僑軍的異類。他們對後勤的依賴程度最低,作風也最爲頑強。尤其在叢林作戰,恐怕國內沒有那隻軍隊對他們能有勝算。況且,他們已經得到了美軍充足的給養,與這樣一支雄兵作戰無異於爲其添加補充。因此,陳誠認爲與其作戰,不如相持。待他們補給跟不上的時候,不戰自敗。而且迫於生存的壓力還很可能被黨國收服。

委座倒不指望能夠收服這支部隊,他只希望能夠給他們製造足夠多的困難,用以換取李華雄開放“邊境”。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二十餘萬雄兵陷在東北。更不希望在自己和g軍作戰的時候,地方實力派作壁上觀。

雖然困難重重,雖然不如意事紛至沓來,但是委座消滅被他視爲心腹大患的異己的雄心不改。上百萬殺氣騰騰的在***上重燃戰火。只不過這戰火燒起來之後,不知道會燒死敵人還是自己。

第220章 諸馬(六)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284章 殺戮(二)第196章 攻防(八)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32章 權衡(一)第118章 華北(六)第134章 元首第47章 金蟬第211章 策對(一)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277章 調整第86章 收官(六)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311章 交易第48章 脫殼第144章 火併(一)第103章 大戰(八)第352章 鏖戰(五)第418章 準備(九)第174章 衝突(七)第372章 要價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451章 終結(三)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49章 終結(一)第327章 南進(三)第449章 終結(一)第61章 絞殺(五)第382章 迴歸(二)第310章 殘敵(三)第197章 攻防(九)第188章 妥協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458章 終結(十)第232章 西進(五)第59章 絞殺(三)第115章 華北(三)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369章 叛亂第18章 彼身(一)第10章 煉獄(一)第221章 諸馬(七)第189章 攻防(一)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24章 東線(一)第37章 爭鬥(二)第429章 南方(十)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382章 迴歸(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91章 殺戮(九)第179章 逢源(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90章 改變(三)第79章 呼吸(十七)第2章 圍追(二)第88章 改變(一)第283章 殺戮(一)第69章 呼吸(七)第387章 迴歸(七)第285章 殺戮(三)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442章 運籌第135章 合作第385章 迴歸(五)第147章 天空(一)第161章 綢繆(八)第216章 諸馬(二)第136章 長江(一)第365章 博弈第98章 大戰(三)第196章 攻防(八)第366章 拖延第315章 麻煩(一)第36章 爭鬥(一)第40章 報復第216章 諸馬(二)第61章 絞殺(五)第237章 遠征(一)第32章 權衡(一)第377章 謀定(三) (1)第120章 圍獵(二)第50章 黃雀第426章 南方(七)第222章 無奈(一)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21章 王霸第286章 殺戮(四)第350章 鏖戰(三)第99章 大戰(四)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26章 東線(三)第290章 殺戮(八)第163章 綢繆(十)
第220章 諸馬(六)第459章 終結(十一)第284章 殺戮(二)第196章 攻防(八)第167章 綢繆(十四)第108章 大戰(十三)第32章 權衡(一)第118章 華北(六)第134章 元首第47章 金蟬第211章 策對(一)第273章 孤城(十四)第430章 南方(十一)第277章 調整第86章 收官(六)第306章 殺戮(二十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311章 交易第48章 脫殼第144章 火併(一)第103章 大戰(八)第352章 鏖戰(五)第418章 準備(九)第174章 衝突(七)第372章 要價第400章 迴歸(二十)第451章 終結(三)第80章 呼吸(十八)第449章 終結(一)第327章 南進(三)第449章 終結(一)第61章 絞殺(五)第382章 迴歸(二)第310章 殘敵(三)第197章 攻防(九)第188章 妥協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458章 終結(十)第232章 西進(五)第59章 絞殺(三)第115章 華北(三)第110章 大戰(十五)第369章 叛亂第18章 彼身(一)第10章 煉獄(一)第221章 諸馬(七)第189章 攻防(一)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24章 東線(一)第37章 爭鬥(二)第429章 南方(十)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382章 迴歸(二)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291章 殺戮(九)第179章 逢源(二)第406章 迴歸(二十六)第407章 迴歸(二十七)第90章 改變(三)第79章 呼吸(十七)第2章 圍追(二)第88章 改變(一)第283章 殺戮(一)第69章 呼吸(七)第387章 迴歸(七)第285章 殺戮(三)第307章 殺戮(二十五)第442章 運籌第135章 合作第385章 迴歸(五)第147章 天空(一)第161章 綢繆(八)第216章 諸馬(二)第136章 長江(一)第365章 博弈第98章 大戰(三)第196章 攻防(八)第366章 拖延第315章 麻煩(一)第36章 爭鬥(一)第40章 報復第216章 諸馬(二)第61章 絞殺(五)第237章 遠征(一)第32章 權衡(一)第377章 謀定(三) (1)第120章 圍獵(二)第50章 黃雀第426章 南方(七)第222章 無奈(一)第393章 迴歸(十三)第321章 王霸第286章 殺戮(四)第350章 鏖戰(三)第99章 大戰(四)第396章 迴歸(十六)第26章 東線(三)第290章 殺戮(八)第163章 綢繆(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