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絕不停步

每一年的祭春大節都是帝國各界最繁忙的時候,商販們忙於這每一年黃金時節的生意,農夫們忙着購買年貨好回家過大年,作坊主們的抓緊回收貨款給工人們發放工資和紅包,而官員們則忙着迎來送往的應酬,工人們則等待着老闆發放最後一筆錢好爲家裡的老婆孩子帶回豐盛的年貨。

總之沒有那一個民族像唐族那樣重視這個祭春大節,在唐族人的心目中只有祭春大節時祭拜了祖宗鬼神之後一年纔算是真正結束,而新的一年纔算真正開始,而在等待這舊的一年逝去和新的一年來臨時,家中的男女老幼都要儘可能的呆在家中渡過一年中的最後一刻,只有那樣才能保佑一家人新的一年中順順利利富貴發達。

這是大唐帝國建國以來的第一個祭春節,每一個人都知道這對帝國來說意味着什麼,皇帝陛下將會親自出席祭春大典,禮務部部長勞民已經真正成了癆民,這半個月來至少瘦了十斤,帝國各郡的元老院和公民院在京代表都將參加帝國的祭春大典,從服裝到禮儀,從貢品到祭壇建築的修繕裝飾,所有這一切都甩在了勞民頭上,加上原來還能幫襯一下的宮廷禮儀官現在變成了貴妃,新的宮廷禮儀官仍然沒有合適人選,這個骨節眼上的缺人讓勞民叫苦不迭。

尤其是皇帝陛下新冊封的貴族代表和公民代表們大多來自草根階層,根本就不懂得貴族禮儀。而許多來自中大陸地區的代表們更是一竅不通,新入宮地許多妃嬪們同樣不熟悉唐式的宮廷禮儀,這一切都需要禮務部的官員們一手一腳的教授。在祭春大節這種大型慶典活動中如果鬧了笑話,那不僅僅是被外國使節恥笑的問題,這也代表着帝國形象,拿皇帝陛下的話來說,如果出了狀況一切爲禮務部是問。

當所有人都忙碌着爲祭春節準備着時。相比之下作爲一國之君的無鋒卻要顯得輕鬆許多,總督們和一些重要地城守們都已經接見完畢返回了各自轄地。事實上無鋒很希望樑崇信和崔文秀都回到帝都自己好原滋原味的體味一下印德安戰役和西南戰役地味道,他現在很有些羨慕樑崇信和崔文秀,作爲帝國皇帝他雖然統帥全局,但是卻失去了君臨一線的可能,至少在對外的征伐上他已經不再可能出現在第一線了,也許日後對北方地區的戰爭還能有些機會,無鋒只能寄希望於那上面了。

只可惜樑崇信和崔文秀都還不能回帝都。至少祭春節前後還不行。西南戰事已經結束,西薩摩亞人迫於帝國大軍的威勢最終基本上屬於無條件的接受了帝國條件,城市共和國取消,更名爲西薩摩亞府,和東薩摩亞一樣,西薩摩亞城市共和國的議會議員們成爲選舉人,他們將選出他們議員代表,這些人將有條件地過渡爲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在西南郡的代表。帝國在這方面做出了一定讓步,使得西薩摩亞還是保留了一絲顏面。

隨着西薩摩亞局勢的明朗,錫金的政治改革也推上了前臺,共和國毫無例外的被取消,更名錫金府,而錫金城將會成爲將來的西南郡的首府。這讓失落的錫金人勉強得到一絲安慰。共和國地議員們採取同樣方式選舉產生帝國元老院和公民院在西南郡的代表,相比於西薩摩亞,他們代表數量要多上不少,像西薩摩亞元老院代表僅有一人,公民院代表也只有二人,而錫金則擁有元老院代表二人,公民院代表也有三人。

南安城邦因爲他們的抵抗而受到了懲處,它沒有元老院代表名額,而公民院代表名額都只有可憐的一名,甚至比起最貧瘠的索克圖公國都不如。這讓南安人感到很失落。這兩名已經上京的代表肩負着爲南安人爭取更多代表名額地重任,否則在將來的西南郡中。南安的地位將不得不處於墊底地位。

對西南地區各地府採取不同的態度這是帝國既定政策,只有這樣才能讓西南地區的各方不能站在同一陣線上,這種手段雖然低劣粗糙,但是卻相當有效,沒有人能夠容忍曾經是統一戰線上的夥伴而現在他們卻比自己獲得了更好的對待,這其中的心理因素將會使他們無法再合作下去,在各方面都如此。

但是西南地區仍然處在一種不太平穩的局面中,雖然帝國大軍牢牢的控制了整個錫金和西薩摩亞,但是錫金和西薩摩亞等待整編和遣散地軍隊數量相當大,要安全平穩地將這些士兵們打發回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樑崇信之所以留在西南不敢擅離主要原因就是軍隊地整編和遣散問題。

從長遠利益出發,對於各地的僱傭軍帝國採取了全部遣散的方式,在支付了足夠的遣散費用之後,僱傭軍絕大部分都能夠高高興興踏上返鄉的路程,也有一部分無家可歸者,帝國採取了招募其中一部分具有豐富作戰經驗者作爲軍隊以及軍事學院中的教官,用來培訓新兵,剩餘部分則只能通過強行送出境內的方式勒令限期離開。

而本地士兵大部分採取遣散,小部分則退役進入預備役,這需要耗費相當數量的資金,但是考慮到這件事情對日後西南地區的局勢穩定相當重要,無鋒破例同意了由帝國中央財政來支付這筆開支,這贏得了西南地區工商業者的一致好評。

唯一例外的是海軍,無論是錫金海軍還是西薩摩亞海軍或者是南安海軍,都被帝國海軍全盤接收,這讓被遣散的三地陸軍很是憤憤不平,不過這並沒有能夠改變帝國樞密院的態度。三地海軍合併入帝國海軍大南洋艦隊,經過打亂整合和部署,組成了大南洋艦隊第二和第三艦隊,雷蒼圃暫時兼任大南洋艦隊總司令,而錫金海軍艦隊司令出任了帝國海軍大南洋艦隊副總司令兼第二艦隊司令官,而西薩摩亞海軍司令則出任了第三艦隊司令官。當然海軍的整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表面的整合完成並不表示戰鬥力也已經整合形成,還需要相當時間來重新磨合,不過有了一個好的開頭,雷蒼圃有理由相信了已經完全歸屬於了帝國統治下的西南將成爲帝國踏往拉丁洋和亞德里亞灣的橋頭堡。

如果說樑崇信不能返回帝京主要是西南局勢原因,那這個原因在崔文秀那裡並不存在,無論是印德安諸郡還是梅利郡,這個地區的整體局勢都相當平靜,印德安地區由於具有影響力的代表們都已經留在了帝都參加祭春盛典,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夠製造麻煩,對於崔文秀來說這個祭春大概是最平靜最安寧的一個祭春大節。他甚至不知道自己該在什麼地方渡過這冷清的祭春大節,盧克索還是藍堡?裡德還是拉合爾?或者就是去昆都士在鮑林那裡混過這個祭春。

中大陸的祭春氣氛還遠未造就出來,雖然在盧克索和裡德的唐族商人都在不斷增多,但是入鄉隨俗,很多唐人反而忘了在外地更需要祭奠先祖鬼神了,這讓崔文秀很是不爽。讓崔文秀無法回京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一些其他原因,他一直希望推動對漢森同盟的戰爭,將麥納、德信以及庫斯坦三個行省從漢森同盟手中拿回來,帝國需要的是一個完整的印德安,而非殘缺不全的,帝國已經降藍堡確定爲西印德安郡的首府,漢森同盟如果能夠明白這意味着什麼,他們就該好生考慮一下進退的問題,識相的話,退出這裡,也許還能夠爲他們贏得帝國的一些尊重,否則,傻子都能看出來,戰爭只是遲早的事情。

崔文秀希望對漢森同盟的戰爭不受帝國中央作出的休養生息政策的影響,但是這一點上似乎還並沒有能夠贏得皇帝陛下的認同,帝國似乎爲了維護政策的統一性而忽視了各個地區的特殊性,崔文秀不認爲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他希望帝國中央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重新考慮這個問題,當然在此之前,中大陸軍事統帥部應該就對漢森同盟戰爭問題作出一個詳細的規劃方案來。

這個問題同樣適合於梅利地區,梅利是不可分割的,這是崔文秀一直的看法,雖然爲了最快時間內來解決梅利問題他當時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瓜分梅利,但是瓜分梅利並不代表就一定要一直保持這種態勢,將日德蘭人和西奧蘭人趕出梅利南部在崔文秀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們憑什麼享有南部梅利?僅僅是因爲他們是梅利的鄰居麼?不,這不成其爲理由,這個問題也一樣應該得到解決,原因和西印德安一樣!

第68節 莫測第21節 各呈機心(1)第5節 懷疑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9節 鋒芒(1)第127節 大發展(1)第79節 預謀第107節 慘鬥第51節 挺進五湖(2)第63節 困擾第32節 一邊倒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3節 原委第24節 東進第125節 全勝第51節 年關第6節 破殺第80節 僕役第85節 火銃兵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25節 新時代第31節 連環殺(4)第43節 捕蟬第63節 狡兔三窟第41節 偶遇第55節 驚變(4)第105節 駕臨第115節 喪鐘第50節 陰謀之起第91節 崔木論戰(2)第111節 毫無懸念第60節 待發第29節 蠻女郎第26節 妥協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21節 立基第71節 風雲再起(1)第31節 孤注第52節 名誘第16節 成果第87節 破釜沉舟第55節 破網第44節 反撲第27節 酒宴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45節 外患(1)第98節 危機意識第27節 前奏第60節 謝幕第126節 會晤第93節 罷戰第7節 南等北待第32節 餘波未盡第14節 針鋒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6節 慶典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18節 不擇手段第55節 接收第18節 策略第100節 序幕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1節 政策走向第31節 孤注第4節 鬥智鬥勇(1)第52節 洶涌第3節 創業(2)第44節 拉與打(2)第68節 押寶第3節 風雨之前第114節 兵壓第46節 議事(2)第13節 毒計第12節 牛人第67節 北國第76節 對手第88節 北伐(1)第17節 對等第5節 流山臺子第69節 決擇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10節 僞裝第68節 殺氣騰騰第24節 東進第56節 破局第24節 東進第105節 承諾第35節 定論?第99節 挑戰第74節 大會戰(5)第26節 妥協第108節 暴風第79節 大會戰(10)第96節 策反第46節 共抗第95節 把柄第56節 攤牌(1)第76節 暗鋒第6節 晉升
第68節 莫測第21節 各呈機心(1)第5節 懷疑第63節 高瞻遠矚(2)第9節 鋒芒(1)第127節 大發展(1)第79節 預謀第107節 慘鬥第51節 挺進五湖(2)第63節 困擾第32節 一邊倒第106節 戰猶酣(10)第23節 原委第24節 東進第125節 全勝第51節 年關第6節 破殺第80節 僕役第85節 火銃兵第15節 以攻代守第125節 新時代第31節 連環殺(4)第43節 捕蟬第63節 狡兔三窟第41節 偶遇第55節 驚變(4)第105節 駕臨第115節 喪鐘第50節 陰謀之起第91節 崔木論戰(2)第111節 毫無懸念第60節 待發第29節 蠻女郎第26節 妥協第28節 全面爆發(1)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21節 立基第71節 風雲再起(1)第31節 孤注第52節 名誘第16節 成果第87節 破釜沉舟第55節 破網第44節 反撲第27節 酒宴第6章 波譎雲詭 第四十六節 帝都來信第45節 外患(1)第98節 危機意識第27節 前奏第60節 謝幕第126節 會晤第93節 罷戰第7節 南等北待第32節 餘波未盡第14節 針鋒第76節 民間力量(1)第6節 慶典第117節 狼煙再起(3)第18節 不擇手段第55節 接收第18節 策略第100節 序幕第13節 遊說風雲(3)第41節 政策走向第31節 孤注第4節 鬥智鬥勇(1)第52節 洶涌第3節 創業(2)第44節 拉與打(2)第68節 押寶第3節 風雨之前第114節 兵壓第46節 議事(2)第13節 毒計第12節 牛人第67節 北國第76節 對手第88節 北伐(1)第17節 對等第5節 流山臺子第69節 決擇第95節 舌劍脣槍(1)第10節 僞裝第68節 殺氣騰騰第24節 東進第56節 破局第24節 東進第105節 承諾第35節 定論?第99節 挑戰第74節 大會戰(5)第26節 妥協第108節 暴風第79節 大會戰(10)第96節 策反第46節 共抗第95節 把柄第56節 攤牌(1)第76節 暗鋒第6節 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