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遏強扶弱

北國的春天從來就是姍姍來遲,即便是到來也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不時南下的寒流提醒着人們,寒冬還未遠去,而這個春季對於多頓人來說似乎卻更加寒冷,甚至有一種冷徹透骨的陰冷。

列邁將軍在即將進入首都伯力城時遭遇了突兀的刺殺事件,這場刺殺來得如此詭異讓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這會帶來什麼,刺客一擊必殺讓列邁將軍甚至沒有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就在城門口準備迎接列邁將軍的軍方官員們眼皮子地下倒地身亡,而那名刺客甚至十分從容自得的悄然向北方遁去,只留下一片混亂的多頓軍隊。

列邁的遇刺身亡讓想要藉助列邁整合士氣低落的多頓軍隊貴族們大失所望,而究竟是誰佈設了這樣一個巧妙的殺局,剛好就在列邁將軍入城前刺殺,火候掌握得如此之好,時間拿捏得如此之準,讓人不得不懷疑設計者的身份,很快便有各種傳言在伯力城中瀰漫開來,有說是來自柏因族的高手,他們對列邁將軍在北方採取的殘酷鎮壓手段恨之入骨,所以不惜派出死士來行刺;但是更多的懷疑指向了國王安德烈一世,擔心貴族們廢黜自己和王族地位,防止列邁將軍掌握軍隊,種種跡象都指向國王陛下才是最大的疑兇。

流言甚囂塵上,很快就在伯力城中引發了巨大的動盪和騷亂,軍隊開始出現叛變地苗頭。不斷有小股軍隊叛亂,而且這種現象在幾天之後就已經無法控制,忠於國王的軍隊和被貴族們控制的軍隊開始對峙並迅速演變爲內亂,貴族們控制的軍隊很顯然佔據了絕對上風,要求廢黜並囚禁國王和王族以及要求國王爲列邁將軍遇刺一事負責的呼聲日益高漲,並最終在伯力城中爆發了大規模的內戰。

興奮地搓着雙手。無鋒激動的站起身來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甚至連呼吸也粗重了許多,實在是有些出人意料,原來只是打算利用刺殺列邁來破壞多頓人的軍事整合力度,但是沒有想到這一次情報總署幹得如此漂亮,竟然巧妙的將矛頭指向了安德烈一世,而軍方和民衆憤怒的焦點都指向了安德烈,忠於國王和貴族的軍隊大打出手,這不是天賜良機麼?

“你是說安德烈一行已經逃出了伯力城現在逃入了庫茨城?他被廢黜了還是被驅逐了?他手中還有多少能夠控制的軍隊?”好容易讓自己平靜下來,無鋒才發現自己有些失態了。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機遇到來,就看如何把握了。

“嗯,現在安德烈一世已經在擁護他的王軍保護下衝出了伯力城逃進了庫茨城,忠於他的軍隊數量不多。只有三萬人左右,但是都是多頓軍地精銳,多頓貴族們已經控制了多頓中北部地區,現在正在積極準備討伐龜縮在庫茨的安德烈一世,安德烈一世現在已經是衆叛親離了。貴族們將戰爭失利的責任全部推到了他身上,民衆也是對王族相當反感,所以臣判斷安德烈一世可能堅持不了多久。”作爲情報總署署長的戴力對於這一次在伯力的表現相當滿意。成功地將刺殺事件轉嫁到了安德烈一世頭上,導致了多頓王國的陷入混亂,也給帝國帶來了新的機會。

“普爾那邊沒有對多頓的動盪局勢做出反應麼?塞澤裡夫九世可是安德烈一世的女婿啊。”無鋒滿臉微笑,看得出心情相當不錯。

“呵呵,陛下,塞澤裡夫九世自顧不暇,哪還有心思管老丈人?普爾本來經濟薄弱,這一次大戰損失如此慘重,國內北方又面臨柏因人地進攻。這樣巨大損失,僅僅是陣亡將士的補償普爾已經支撐不起了,現在他們國內正在爲如何籌集這筆撫卹金頭疼,否則一旦陣亡將士家屬鬧事,普爾不用我們去打都自行解體了。”戴力哈哈大笑道。

“這麼看來多頓這邊倒是我們最需要解決的地方了。”無鋒若有所思地道。

“陛下,你真的打算馬上就對多頓用兵?”一直在一旁沒有搭腔的蕭唐臉色還算正常,雖然他一直希望能夠緩上半年再來談軍事行動,但他不是一個不顧大局的人,現在多頓情況對帝國如此有利,若是放任多頓國內自行整合成功,那下半年帝國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嗯,你以爲呢?”無鋒之所以將蕭唐叫上,就是要讓這位政府首腦明白這場戰爭不是軍方想馬上打,也不是自己一意孤行,而是局勢的確太有利了,失去了這次機會真的太可惜了。

“若是陛下打定主意要對多頓用兵,那就長痛不如短痛,普爾人現在不也是亂成一團麼?塞澤裡夫九世拿不出撫卹金來,國內軍隊出了一些預備役部隊外,幾乎就沒有抵禦之力了,他們向卡曼告貸,但是卡曼人現在同樣拮据不堪,根本管不了他們,軍心渙散,政局動盪,幾乎沒有抵抗之力,臣本來認爲普爾、多頓元氣大損,即便是給他們兩三年時間他們也根本無法恢復元氣,而帝國軍隊連續作戰也是相當困頓疲憊,如果歇息半年,正好可以一舉拿下整個利伯亞,但是現在看來局勢更適合先拿下多頓和普爾,既然如此,陛下不如索性兵發兩路,一舉拿下普爾和多頓。”

無鋒萬萬沒有想到這位政府首腦的態度居然會來了一個如此大的急轉彎,從堅決反對出兵一下子就到了要求一口氣吞下普爾和多頓兩國,他倒是有些奇怪蕭唐態度爲什麼會有這樣大地變化。

“蕭唐,除了方纔所說的原因,可還有其他原因讓你突然改變主意呢?”無鋒饒有興致的望着蕭唐,他總覺得對方突然轉變態度不會如此簡單。

“呃,陛下,一是條件現在的確成熟,另外呢,臣覺得現在柏因人有聯合起來的趨勢,而普爾和多頓現在國力大衰,柏因人現在在北方十分活躍,如果我們再休整下去,也許整個禮拜亞平原北方都會淪爲柏因人的手中,而帝國又曾經與柏因人有過協議,到時候要想從柏因人手中重新將這些土地拿回來就不那麼容易了,而一個遊離於帝國統治之外並且具有自主武裝力量的勢力團體並不太符合帝國利益,所以臣以爲我們得先行壓縮他們的生存空間,防治他們勢力膨脹太快。”

蕭唐的一番話讓無鋒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這位政務院的首相是擔心柏因人尾大不掉,難以控制約束,纔會先下手爲強,限制對方的發展空間,無鋒心中倒是對蕭唐的謹慎十分滿意,柏因人一直不願去完全服從帝國的統治,總希望保持自己的相對獨立性,雙方在一旦帝國統一大業完成之後的關係也做過探討,但是雙方都沒有能夠達成一致。

柏因人希望保持自己的超然的獨立地位,不受帝國中央的控制,也不願意接受成爲帝國附庸的意見,他們希望獲得利伯亞平原北方的土地,爲以後建立一個獨立單純的柏因王國做準備,但是這無疑是帝國所不能接受的,這不是剪除了利伯亞人又冒出來柏因人麼?帝國不會允許在北方臥榻再出現一頭雌伏的猛虎,絕不容許。

但是利伯亞人這個大敵尚未完全解決之前,帝國和柏因人都同意在先行解決掉利伯亞人之後再來討論柏因一族的地位問題,帝國也向柏因一族保證會滿足他們的基本要求,同時保證給於他們相當寬泛的自主權力,只是這種許諾顯得有些空泛,無論是柏因人還是帝國都在這個問題上保留了相當餘地,以便於在日後的談判中獲得更有利的地位。

“你認爲利伯亞人會成爲我們的大患麼?”無鋒微微皺了皺眉頭,現在還正是需要利伯亞人出死力的時候,尤其是在西斯羅人和卡曼人仍然保有相當實力的時候,下一步的戰爭在很大程度上還得仰仗柏因人的協同配合,無鋒並不希望帝國現在就暴露出想要削弱控制柏因人的意圖。

“陛下,未雨綢繆啊,至少像朵爾部落這種大部落絕對不能讓他們獲取柏因一族的主導權,選擇一個相對較弱的部落來作爲我們的代言人更符合後階段帝國的利益。”蕭唐點點頭。

無鋒陷入了沉思,蕭唐考慮得相當深遠,柏因一族中朵爾部落獨大,塞克斯部落雖然與帝國親善,但是地理位置不合適,且不具備與朵爾部落抗衡的實力,看來也只有扶持另外一個大部落了,這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雖然這都是在解決掉利伯亞人之後的問題,但是正如蕭唐所說,現在就該是佈局的時候了,對利伯亞人的軍事行動掩護背後遏制柏因人的意圖,遏強扶弱,這也是帝國得心應手的把戲了。

第26節 重託第112節 內亂第93節 震撼第41節 分割(2)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54節 焦點第49節 心機第98節 遊擊(1)第44節 收復第22節 獵莊第8節 潮起第23節 進軍第91節 重兵第114節 受降第17節 鋒煙再起第4節 探究第108節 戰猶酣(12)第54節 脫殼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32節 崑崙關第33節 皇位第4節 大同化第86節 禍起蕭牆第6節 破殺第14節 針鋒第49節 矛頭第2節 佔領區第120節 還價第30節 轉機第41節 自由城第65節 改道第29節 隱現第16節 窮寇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74節 絞殺第51節 探風第93節 換俘第27節 老而彌堅第55節 崆峒第65節 改道第37節 東進之路第25節 比較第65節 改道第93節 馬革裹屍第13節 對進第15節 西遷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3節 塵埃落定第81節 瓜分?(2)第8節 掌握第122節 制衡第93節 換俘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4節 鬥智鬥勇(1)第71節 入城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108節 來訪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109節 驟雨第1節 預言第39節 奇謀第20節 籠絡第43節 巴陵第52節 雙箭齊發第43節 拉與打(1)第2節 後院起火第12節 換血第4節 改造第93節 楔子第7節 帝京(1)第13節 對進第19節 和鳴第77節 制衡第66節 聲東擊西(1)第40節 九黃大戰(5)第49節 詭流第8節 困殺第68節 莫測第4節 矛與盾第101節 交火(1)第123節 錫金第51節 變色第28節 連環殺(1)第120節 還價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129節 迷情第119節 爭食七十九節 大計2第77節 心事第79節 國策第31節 入局第65節 僕從第57節 梟雄第82節 大計(5)第98節 諜影第52節 調整第14節 死灰復燃第1節 錯綜(1)
第26節 重託第112節 內亂第93節 震撼第41節 分割(2)第103節 背後一刀第25節 騰格里風雲(3)第54節 焦點第49節 心機第98節 遊擊(1)第44節 收復第22節 獵莊第8節 潮起第23節 進軍第91節 重兵第114節 受降第17節 鋒煙再起第4節 探究第108節 戰猶酣(12)第54節 脫殼第68節 巨人之握手(1)第32節 崑崙關第33節 皇位第4節 大同化第86節 禍起蕭牆第6節 破殺第14節 針鋒第49節 矛頭第2節 佔領區第120節 還價第30節 轉機第41節 自由城第65節 改道第29節 隱現第16節 窮寇第78節 重拳出擊(2)第74節 絞殺第51節 探風第93節 換俘第27節 老而彌堅第55節 崆峒第65節 改道第37節 東進之路第25節 比較第65節 改道第93節 馬革裹屍第13節 對進第15節 西遷第17節 蠢蠢欲動第13節 塵埃落定第81節 瓜分?(2)第8節 掌握第122節 制衡第93節 換俘第50節 帝國的疑慮第4節 鬥智鬥勇(1)第71節 入城第39節 九黃大戰(4)第108節 來訪第111節 藤蘿附樹第54節 還能熬多久(1)第109節 驟雨第1節 預言第39節 奇謀第20節 籠絡第43節 巴陵第52節 雙箭齊發第43節 拉與打(1)第2節 後院起火第12節 換血第4節 改造第93節 楔子第7節 帝京(1)第13節 對進第19節 和鳴第77節 制衡第66節 聲東擊西(1)第40節 九黃大戰(5)第49節 詭流第8節 困殺第68節 莫測第4節 矛與盾第101節 交火(1)第123節 錫金第51節 變色第28節 連環殺(1)第120節 還價第58節 雷霆行動(1)第129節 迷情第119節 爭食七十九節 大計2第77節 心事第79節 國策第31節 入局第65節 僕從第57節 梟雄第82節 大計(5)第98節 諜影第52節 調整第14節 死灰復燃第1節 錯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