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最後通牒

看見自己父親如此痛苦的表情,哈立德也有些不忍,自己的父親也許真的老了,連面對現實的勇氣似乎也削弱了許多,看來李無鋒的刀槍不但讓國中貴族們嚇破了膽,自己父親一樣多多少少受到了這方面的影響,不過他也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來改變目前的局面,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面前,二十萬莫特大軍一天之內灰飛煙滅,古兒丹政權彈指一揮間塵埃落地成爲歷史,羅卑人噤若寒蟬,極目四望,還有誰能夠解救自己國家呢?

“父王,已經走到這一步,我們不可能有其他辦法,李無鋒若是真要來侵犯我們,我們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唯有一死罷了。”哈立德心中暗歎一口氣,試探性的說道,他並不想死,風華正茂的他更希望充分享受生活的幸福,但是父親的倔強讓他無法明言,他不想在父親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哈立德,你這麼想?”哈依巴爾全身一抖,擡起頭注視着自己的兒子。

“父王,我也不想這樣,可是眼下我們好像只有這一條路可走了啊。”哈立特有些心虛的微微將頭一偏,“如果我們現在去向李無鋒屈服,只怕我們的下場比莫特人還不如。”

“比莫特人還不如?”哈依巴爾反覆咀嚼着這句話的含義,臉上的肌肉下意識的抽搐着,絲毫沒有注意倒自己兒子臉色的異樣,“李無鋒真要斬盡殺絕,那我們也只有以死相拼,不過,李無鋒是一個極其狡猾的對手,唐河人有句俗話,殺人三千,自損八百,縱然他能征服我們,但他一樣要付出代價。”

哈立德立即聽出了自己父親話語中虛弱和一絲鬆動,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下朝後,已經有不少和自己交好的貴族們來找過自己,希望自己能夠審時度勢拿出解決目前危機的辦法,否則一旦李無鋒大軍兵臨城下,一切都晚了,要想爭取一個體面的投降只怕都難了。在避開自己父王的時候,貴族們的話十分露骨,他們不想打仗,尤其是不想打一場必敗無疑的仗,他們只想享受生活,何況在見識倒西北飛速發展的經濟給周邊地區包括自己國家到來的變化後,他們對西北的抗拒其實在很多時候也只是流於表面了,哈立特雖然不完全清楚那些貴族們內心所想,但他能夠感覺得出來,那就是貴族們希望與西北媾和,無論採取何種手段。

“那父親,你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派遣一名使者去與西北談判一下呢?至少我們可以瞭解一下他們得想法,或許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差呢?”哈立德小心翼翼的建議道,他還拿不準自己父親內心的真實想法,說話之間也就格外謹慎。

“談判?西北現在並未有任何動作,我們憑什麼去談判?這樣做只會平白讓他們看出我們的害怕,只怕更會刺激他們的侵略yu望。”哈依巴爾終於把思路回到現實上來了,自己兒子提出的這個建議只怕是一干貴族們內心渴望的,但他們並沒有認識到李無鋒兇殘的本質,這樣毫無準備的去請求談判,那不是白白送上肥肉請李無鋒這頭豺狼品嚐麼?

“可是如果等到李無鋒的大軍開進我們國家境內,只怕要想求得和平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啊。”哈立德憂心忡忡的道。

“唔,那你的意思應當怎麼辦?”哈依巴爾也想看看自己這個兒子有無更好的辦法。

“現在趁這西北對莫特人一戰中取得大捷,我們可以派遣一個使者前往祝賀,並表示我們希望西域諸國都能夠與西北和睦相處,先探探對方的底細再作道理,父王您看如何?”哈立德拿出自己的想法。

“哈立德,你的想法固然好,但恐怕你太小看李無鋒了,我們派遣使者祝賀他完全可以當作一般性的外交事務打發,如果只是和他泛泛而談的討論,恐怕他根本就沒有興趣的。”哈依巴爾依然充滿憂慮,他並不看好這樣做。

房間裡陷入了沉默,顯然二人都對即將到來的形勢無法作出預測,好在門廳外侍從送來的緊急情報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拿着手中這份言簡意賅的情報,哈立德心底禁不住往下沉,臉色變得一場難看,哈依巴爾立即就察覺到了,“什麼事?”

“父王,邊境情報機構發現南面與北呂宋接界地區發現大規模武裝部隊的集結,北面駐紮在莫特人領地內的西北軍也開始進入我們北面的羅卑人領地。”乾澀的話語連哈立德自己都覺得口中發苦,西北人終於要動手了。

“該來的終於要來。”哈依巴爾跌坐在椅中喃喃自語道,一下子似乎蒼老了十歲,不過畢竟是經歷過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哈依巴爾馬上就恢復了常態,振作精神道:“哈立德,你馬上去整頓軍隊,並通知阿布希耶夫大人和其他諸位到我這裡來商議。”

未等哈立特答話,門廳裡又響起了侍從的腳步聲,“國務大臣阿布希耶夫大人緊急求見陛下。”

擺在衆人面前的是西北駐樓蘭外交專員交遞的密函,說是密函不如說是一封最後通牒更爲妥當:“鑑於貴國一直對唐河帝國西北郡及北呂宋特區採取敵視狀態,並多次採取侵犯我方領地及民衆安全之行爲,唐河帝國西北軍政節度使府及北呂宋總督府要求貴國務必在大陸公曆697年3月31日之前接受我方如下條件:第一,解散軍隊,僅保留必要之治安警戒部隊,治安警戒部隊數量由雙方商定;第二,樓蘭國全面向西北及北呂宋開放,關稅應調整爲與西北內地相等之水平,天方語和唐語共爲官方語言;第三,樓蘭國王族直系成員一人到西北接受學習;第四,西北及北呂宋公民在樓蘭享受與樓蘭公民同等待遇;第五,同意西北在樓蘭駐軍,駐軍數量另行商量。如貴方同意以上五項條件,我方相應可作出以下保證:第一,保證貴國王位繼承和政權不更迭;第二,保證貴國土地完整不受侵犯及人員的安全;第三,貴國商品人員進入西北和北呂宋地區享受對等優惠待遇;第四,貴國官員除治安警戒部隊長官須經西北同意後方可任免外其餘人選一般由貴國自行決定;第五,我方保證貴國不再受其他國家或者勢力之壓迫和威脅。以上內容請貴國予以商定並於3月31日之前通報我方,否則,我方將視爲雙方自動進入戰爭狀態。唐河帝國西北郡軍政節度使府――唐河帝國北呂宋特別行政區總督府”

就像一塊沉重的巨石壓在衆人心間,無人不感受到這封密函中撲面而來的殺氣,這簡直就是要求樓蘭國舉國投降,如何能讓人接受?可是不接受的結局是什麼?雙方自動進入戰爭狀態,那不是公然宣戰麼?樓蘭一國之軍能夠抵禦得了來自南北兩面的大軍夾擊麼?答案不用想都是否定的,連莫特人的二十萬大軍都在李無鋒面前敗下陣來,何況樓蘭只有不足六萬人的軍隊,還要面臨兩面的夾擊。

“諸位,大家都看到了李無鋒德最後通牒,覺得怎麼樣?”哈依巴爾此時衆臣面前已經恢復了平素的沉穩,絲毫看不出有任何擔心和畏懼之色,一旁的哈立德耶不得不承認自己父親這方面的表現的確值得自己好好學習。

廳裡依然是一片沉默,這等苛刻的條件幾乎無人能夠忍受,即便是再懼怕西北兵鋒,再清楚雙方實力的懸殊,但這些條件的確太強人所難了,簡直是要整個樓蘭國人跪伏在西北人面前,與投降無異了。面面相覷的大臣相互交換了一下眼色不約而同的選擇了閉口不言,此時此刻發表任何意見都可能招致猛烈攻擊,同意,那肯定會落下賣國的名聲,不同意,對方的態度如此強硬,力量對比一目瞭然,亡國的後果又有誰承擔得起?

“怎麼,大家都啞了麼?平常大家不是都口若懸河麼,怎麼這時候該大家爲國事分憂得時候卻又一言不發了呢?”哈依巴爾略略提高了音調,語氣耶也漸漸重了起來。

“陛下,老臣和諸位大臣是在考慮我們樓蘭國軍隊是否具有和西北軍一搏之力?如果沒有,恐怕我們就只有想辦法和對方談判了。”阿布希耶夫知道這個時候只有自己出頭了,心中的悲嘆卻是禁不住一聲連着一聲,他之前就不太贊同國主當時的一些政策,聯合貝加支持烏孫賽義德的復位,這大大的刺激了西北人的敵視情緒,而過分的親羅卑人也讓西北人更覺得樓蘭是他們背後必須拔除的芒刺。國主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他卻忽視了雙方力量的差距,樓蘭相比西北和它背後的唐河帝國人少地小,要想一蹴而就和對方抗衡,本來就是一種冒險,這不符合他本人一貫的謹慎作風。

第26節 逆襲(1)第111節 陰對陰第22節 劍指(3)第83節 風暴漩渦第73節 警訊第72節 大會戰(3)第20節 法務署長第18節 跡象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110節 圍點(1)第56節 殖民地(3)第72節 暫緩下注第101節 隱忍第72節 十字路口第25節 環航成功第85節 交鋒(2)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23節 晉商第89節 三姝第51節 亂因(2)第122節 瘋狂意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32節 一邊倒第98節 諜影第42節 伏殺第32節 餘波未盡第26節 北風(1)第136節 西風漸(5)第11節 憂國第37節 暗子第11節 晉爵第43節 捕蟬第31節 陰雲第104節 爾虞我詐第99節 後手第93節 換俘第68節 押寶第9節 僵局第12節 北防第15節 秘間序言第79節 海匪第44節 碰撞第83節 風暴漩渦第98節 疑陣第14節 私人代表第114節 見解第56節 料敵先機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48節 苦熬第42節 發動第39節 大柱第99節 遊擊(2)第65節 西域木蘭第42節 夏洛蒂第104節 交火(4)第39節 大柱第11節 比肩(2)第106節 戰猶酣(10)第12節 意外收穫第44節 大成第93節 侮辱第97節 啓程第4節 軍情局第122節 奪關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81節 花水峪第36節 佔領第21節 婚姻第137節 西風漸(6)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66節 變向第67節 侵蝕第15節 內拉外打第53節 巴陵第90節 逆進第79節 預謀第117節 最後一搏(2)第13節 奇正(3)第49節 矛頭第39節 金陵掘金(2)第105節 謀刺第43節 衆叛親離第48節 易將第10節 納賢第57節 緊要關頭第56節 糧與財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107節 前夜第22節 獵莊第130節 手段第74節 驚變第103節 臨變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20節 上當?第24節 聯手第58節 易策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77節 強行插入(3)
第26節 逆襲(1)第111節 陰對陰第22節 劍指(3)第83節 風暴漩渦第73節 警訊第72節 大會戰(3)第20節 法務署長第18節 跡象第79節 爭奇鬥豔(1)第110節 圍點(1)第56節 殖民地(3)第72節 暫緩下注第101節 隱忍第72節 十字路口第25節 環航成功第85節 交鋒(2)第106節 國之體制(2)第23節 晉商第89節 三姝第51節 亂因(2)第122節 瘋狂意第107節 雲中爭奪戰(2)第32節 一邊倒第98節 諜影第42節 伏殺第32節 餘波未盡第26節 北風(1)第136節 西風漸(5)第11節 憂國第37節 暗子第11節 晉爵第43節 捕蟬第31節 陰雲第104節 爾虞我詐第99節 後手第93節 換俘第68節 押寶第9節 僵局第12節 北防第15節 秘間序言第79節 海匪第44節 碰撞第83節 風暴漩渦第98節 疑陣第14節 私人代表第114節 見解第56節 料敵先機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48節 苦熬第42節 發動第39節 大柱第99節 遊擊(2)第65節 西域木蘭第42節 夏洛蒂第104節 交火(4)第39節 大柱第11節 比肩(2)第106節 戰猶酣(10)第12節 意外收穫第44節 大成第93節 侮辱第97節 啓程第4節 軍情局第122節 奪關第93節 風高浪急(2)第81節 花水峪第36節 佔領第21節 婚姻第137節 西風漸(6)第118節 巾幗英雄第102節 王者戰爭(6)第66節 變向第67節 侵蝕第15節 內拉外打第53節 巴陵第90節 逆進第79節 預謀第117節 最後一搏(2)第13節 奇正(3)第49節 矛頭第39節 金陵掘金(2)第105節 謀刺第43節 衆叛親離第48節 易將第10節 納賢第57節 緊要關頭第56節 糧與財第111節 初臨貴地第107節 前夜第22節 獵莊第130節 手段第74節 驚變第103節 臨變第28節 人心不足第120節 上當?第24節 聯手第58節 易策第10節 外交風雲(2)第77節 強行插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