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家國才女,柳如是
【歷史十大才女第十位:家國才女,柳如是】
【製作者:蘇遷】
崇禎皇帝的世界裡,人們紛紛議論道,
“柳如是?這人誰啊,好像沒聽說過。”
“沒聽過難不成是某孤陋寡聞了?”
隨着柳如是的圖畫緩緩顯出,人們的疑惑更甚,“確實沒見過此女,也未曾聽過她的名字,她真的很有才嗎?”
【柳如是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名字出自辛棄疾名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
【在四五歲時,柳如是因爲家庭突遭變故,被人販子賣入了青樓。
在青樓之中,她遇到了名妓徐佛。
柳如是與徐佛的相遇,可謂是不幸中的幸運。
徐佛是一名能歌善舞,工於詩詞曲畫的女子,她發現眼前這個俏麗嬌小的姑娘有着過人的靈氣,於是起了愛才之心,就將柳如是收爲養女,並悉心教授她學習歌舞、曲賦、繪畫。
而柳如是也果然不負衆望,她“博覽羣籍,能詩文,間作白描花卉,秀雅絕倫。”】
其他平行世界裡的人,多多少少有些疑慮,
“這青樓女子?”
“家國?怎麼會跟青樓聯繫起來?”
“既然是蘇上神排的名次,想來有他的道理,我們且安心往下看便是。”
【在柳如是生活的晚明時期,士大夫狎妓已經成爲了風靡一時的時尚。
柳如是十四歲那年,被年逾花甲的崇禎故相周道登納爲侍妾。
周道登是狀元出身,他經常將柳如是抱在膝頭,教她讀詩學文。這樣的偏愛,讓柳如是積累深厚的學養,引起了周家衆多侍妾的嫉妒,在周老夫子去世後,柳如是被趕出周家,再次回到娼門,重操舊業。】
“噗!!!“
京城裡,許多達官顯貴都在觀看着視頻直播。
要知道,現在的當朝大學士,正是周道登啊,而大學士也就相當於前朝的宰相了!
“嘖嘖!想不到啊想不到!這女子竟然會是周老的小妾?!”
“哈哈哈!周老可是狀元,學富五車,志向高遠.這柳如是想來正是受到了周老的薰陶,這才能夠成爲才女的吧?”
“只是可惜啊,周老家有妒婦,把這樣一個有才有貌的女子給趕走了”
“就是不知道又會便宜了誰”
周道登:“這可真是.猝不及防啊!不過她現在,在哪兒呢?”
【柳如是雖然出身青樓,但因爲她才華卓著,在松江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交往。
她常常穿着男裝與衆人縱談時勢,和詩唱歌,在衆多女性被封建禮教束縛,沒有人身自由的明代,柳如是也的確是一位活出了人生別樣風景的奇女子。】
李世民嘆息道:“雖然身處不幸,卻任能活出屬於自己的風采,這樣的奇女子,恨不能與她當面長談。”
康熙、乾隆則是有些遺憾,因爲柳如是不僅暗中資助反清復明的組織,死後也“至死不存身於清人領土”。
對於這樣的愛國才女,他們想恨,卻也着實恨不起來。
【有悵寒潮,無情殘照,正是蕭蕭南浦。更吹起,霜條孤影,還記得,舊時飛絮。
況晚來,煙浪斜陽,見行客,特地瘦腰如舞。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尚有燕臺佳句。】
【春日釀成秋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縱饒有,繞堤畫舸,冷落盡,水雲猶故。
憶從前,一點東風,幾隔着重簾,眉兒愁苦。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
【一首《金明池·詠寒柳》道出了柳如是自身的悽清、飄零的身世,也映照出了她內心的悲苦與淒涼。
就是這樣一位身世艱苦,飽經風霜的少女,卻養出了堅強、正直的個性。
她正直聰慧,魄力奇偉,文學和藝術才華,是爲秦淮八豔之首。她的書畫也頗負名氣,畫風嫺熟簡約,清麗有致,書法亦是鐵腕懷銀鉤,曾將妙蹤收!】
【更難能可貴的是,柳如是還有着深厚的家國情懷。
她曾對其他人說過:“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亂禦侮,應如謝東山運籌卻敵,不可如陶靖節亮節高風。如我身爲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
“好一句如我身爲男子,必當救亡圖存,以身報國!只此一句,不知羞煞了多少男兒!”秦始皇嬴政忍不住爲她喝了一聲彩。
“唉都是苦命人.咱的媳婦也是這樣的剛烈!”朱元璋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髮妻,馬秀英馬皇后。
趙佶望着《金明池·詠寒柳》這首詩,喃喃自語道:“確實很不錯朕好想跟她當面談古論今,縱論詩畫啊!”
【她不僅是這麼說的,而且也是這麼做的。
唯一的遺憾就是,她身爲女兒身無法從政從軍,不能爲國家“救亡圖存”.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身報國”!】
【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屠戮中原,崇禎皇帝朱由檢自殺殉國,原本賦閒在家的錢謙益被任命爲南京禮部尚書。
1645年,清軍圍困南京。
國難當頭,柳如是想同丈夫錢謙益一起投水殉國,兩個人乘船來到東湖的湖心。
錢謙益把一隻腳伸入水中,卻又對柳如是說:“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屢勸其夫錢謙益曰:“是宜取義全大節,以副盛名”。
然而錢謙益卻躑躅不前,有了投靠新朝之心。
如是既恨又怒,她說了一句“我看錯了你”後,便縱身一躍,跳入了湖水之中。
只是,後來她又被錢謙益救起,沒有死成。
而錢謙益本人,終究還是投降了清朝。】
“這位叫錢謙益的仁兄真是”
“好無恥啊!”
“媽的漢奸!別讓老子碰到他!”
“不用你動手,他這輩子的仕途已經完了.”
在崇禎帝的世界裡,錢謙益本人已經臉色煞白,搖搖欲墜,嘴裡還不停地自言自語道:“完了.我這輩子的仕途,全完了.”
崇禎帝看到這兒,不由得身體一震道:“原來,除了爲我一起殉國的王承恩外,竟然還有一位女子?不行,我得找到她哪怕她不願入宮,我也必須給她一個名分!”
“亂世出豪傑”朱棣長嘆一聲,喃喃自語道:“柳如是無疑就是女中豪傑!這樣的忠貞之士,必須要爲她正名。如果朱由檢那小子不肯的話,俺就不得不用‘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