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畢方寶庫

第二日,一抹烈陽冉冉升起,天地城與玄黃城中的陣法接連大亮,白芒一直閃爍,從未間斷過,無數的修士從中踏出。

他們皆來自各大強者宗派以及大家族,紛紛是聽到消息,聞聲趕來。

而且前來的人也十分強大,陣容無比恐怖,幾乎每一個勢力至少來了兩名煉神初期的強者,同行的還有不少年輕弟子,皆被派來觀摩學習。

秦家的人也來了,他們很重視這個寶庫,認爲百陣秘錄副品的丟失,一直是秦族的恥辱,表面上說想要前來拿回屬於他們的東西,實際上也在覬覦禿毛鳥當年偷盜的無數至寶。

整個寶庫在人們看來,幾乎可以堪比一兩個大家族的底蘊,十分寶貴。

而辰凡則早已打聽到寶庫的位置,前往入口處!

但是他並未貿然進入,只是站在入口微微打量,而這裡的修士也不少,紛紛雲集至此,皆是在觀察入口殺陣。

良久後,衆人皆搖頭退到了一旁。

“秦族殺陣果然非同凡響,每一步都是殺機,根本尋不出生門位置,更別說可以找到陣眼了。”一名煉神初期的老者神情凝重,低聲說道。(. )

“只能等秦家的人來破陣了,殺陣雖然經過改變,但都是在他們原有殺陣上改的,應當不會難倒他們。”所有人都不想冒險,靜心在一旁等待秦族人到來。

辰凡亦是如此,他沒有把握破陣,整個殺陣透着一種肅殺之意,每一步都萬分兇險,他觀察了數個時辰,居然只找到前兩步的生門位置,而後續的卻完全無法尋到,就連陣眼都藏得十分隱蔽。

這種大陣本身就出自宗師之手,再加上當年巔峰時期的禿毛鳥改動過,恐怕秦族人來了都不敢小覷。

辰凡低調的遠離寶庫入口,不想待太久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事實上這幾天,他也聽到一點閒言閒語,皆是從南洲那邊傳來。

絕情谷在大修仙界雖然不算最強勢力,可也因爲絕情花而小有名氣,然而這幾日卻不斷傳來有人大鬧絕情谷,生生轟碎了絕情谷的一半區域,低階弟子更是死傷無數。

如今絕情谷的谷主動了大怒,整個南洲都在通緝尋找那個摧毀絕情谷的人,甚至東荒跟西漠以及北海,也有人在尋找那個人。

而之所以能引起人們這般關注,除了絕情谷本身強大之外,更重要的是整個事情的主導者竟是一名金丹期的少年,身懷重寶,甚至還有神蠶族的神蠶印,所有人都想尋他。

就連神蠶族的人聽到此消息後,也親自千里迢迢,親自從東荒趕去絕情谷詢問,最終神蠶族也發力,開始派人尋找。

辰凡不得不低調了,當初禿毛鳥就告知過他,神蠶族不允許族外之人擁有神蠶族的任何寶術,一旦被發現,定然會傾盡力量的去追殺。

……

片刻後,寶庫附近的修士也漸漸增多,每個新來到的修士都是站在入口處觀摩,看了數息後大部分都是搖頭走開,只有少數人還在那裡苦苦思索。

這些人中有不少皆是來自某些大宗派與家族,甚至妖獸族的人來了不少,至少佔據一半,元嬰期以上的紛紛顯化人形,更有煉神期的妖族強者,早已返璞歸真,完全分不清究竟是妖族還是人族,只能從他們站在妖族羣中來分辨。

“別浪費功夫了,還是等秦家人來吧,這殺陣是秦族傳承了數萬年,累積無數代陣法高手的研究,歷經漫長歲月的不斷改變才能如此,不可能憑你們這一天兩天的功夫可以勘破的。”一名老者搖頭,對自己帶來的年輕小輩們說道。

“那倒是不一定,我門中的弟子已經尋到第一步生門位置!”這時,旁邊的另一名老嫗卻冷聲說道,神情上洋溢着一絲得意。

此言一出,也瞬間引來不少人的驚呼與側目,紛紛望向老嫗身旁的一名年輕女子reads;。

那女子看上去僅有十**歲,可修爲卻已經有金丹初期,剛好邁入少年天驕的領域,但現在看來,此女在陣法方面的資質也不凡,居然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勘破殺陣的第一步生門,實屬不易。

“原來是天心派的人,這一派的弟子以符籙之道與陣法之道聞名,難得這一次出現一名陣法資質絕佳的女弟子,將來一定不得了。”有人認出了老嫗與年輕女子的來歷,感嘆道。

而先前那名說話的老者卻是臉色一沉,老嫗的話完全是在打了他的臉,讓他顏面有些無關。

“哼,別忘了單是這第一個殺陣就有一百零八步,現在悟出第一步有何用處?到頭來還是需要等秦族的人去破陣。”他冷哼一聲,旋即帶着自己的小輩離開入口附近,往人羣少的地步走去。

老嫗則冷冷笑了一下,臉上很是得意,望向年輕女子的目光也多了一絲讚許。

辰凡站在人羣外圍,目光微微一凝,注視着女子胸口位置上的標記,旋即不由得一怔。

“天心派!”

他想了起來,當初在天庭中跨關時,就是被傳送至這一界的仙宮遺址,結果他在下邊就遇到了天心派幾名修士,他們見辰凡孤身一人,起了殺人奪寶之意。而天庭給辰凡的任務,似乎便是要讓他守住仙宮遺址的秘密,所以他也毫不猶豫鎮殺了那幾人,甚至從他們口中也稍微瞭解大修仙界的四大神洲。

嗖!

而就在此時,遠空傳來數道破空之聲,無數名身影正御空而來,其中爲首的有六名渾身黑色衣裳的修士,胸口則繡着一個“秦”字,六人中有三人是煉神初期的老者,另外三人更是元嬰初期的年輕男子,儼然就是秦族如今培養的三名天驕翹楚,全都精通陣法之道。

“來了,秦族的人來了!”衆人當中頓時有人驚呼起來。

所有人聞聲後也紛紛擡頭望去,結果許多人臉色微微一變,驚愕道:“連他們也來了,秦族的五大天驕翹楚,居然一次來了三人!”

第706章 誰說我做不到第56章 秦仙兒的營救第451章 古鼎與三味真火第520章 巔峰鏡像第654章 蜀山之宴第595章 獨孤家第108章 禿毛鳥歸來第9章 衝突第28章 辰家的傳承第209章 辰凡出手第344章 兇劍陰謀第272章 天才歸來第339章 小傳送陣第494章 金鵬翹楚第828章 那便無妨第357章 古劍到手第541章 神樹下悟道第431章 天驕齊戰第528章 試煉路第一戰第820章 齊天的傳承第660章 釋放心魔第86章 斬殺第529章 巔峰狀態第166章 再次暴露第377章 驚人古畫第819章 仙庭與魔界第595章 獨孤家第509章 至強一劍第798章 猴子的戲耍第308章 半年之期第804章 再相遇第309章 老黃牙之約第711章 唯有閉關第689章 另一個法陣第357章 古劍到手第533章 以戰補道第207章 等候時機第37章 屈辱第835章 天帝之容第272章 天才歸來第236章 調虎離山第682章 齊聚而歸第548章 鬥戰神第12章 相戰第491章 最後的廢物第267章 成仙宴第311章 被擄第74章 種入神識第825章 強勢的殺戮第149章 少年天才匯聚第18章 洗髓第189章 秘境關閉第476章 天驕大戰場第682章 齊聚而歸第140章 老黃牙拜師第421章 羽化之地第833章 大聖歸來第622章 真的搶?第271章 有人要回來了第280章 自取神茶第670章 邀請蕭家第33章 出現第122章 龍涎真水第220章 生吞靈芝第514章 九宮門人第734章 踏出山莊第561章 古人楊蕭第833章 大聖歸來第712章 分神中期第443章 古怪強者第130章 靈寶秘密第510章 天劫敗第193章 白衣滑落第326章 強勢出手第142章 蜀山第六峰第391章 高價賣出第345章 成全你們第137章 隱逸人皮面具第711章 唯有閉關第676章 硬闖第784章 脫困而出第383章 煉製靈寶利劍第336章 修爲被封第223章 出谷第557章 古樸的力量第300章 重返凌霄城第376章 魂幡反殺第718章 神秘猴子第305章 天心派第324章 踏平萬劍宗第239章 開啓青銅棺第663章 生還真相第608章 看我如何殺他第149章 少年天才匯聚第55章 生死之間第10章 教訓第484章 再次相聚第94章 新任峰主第128章 贏了第454章 新生與蛻變
第706章 誰說我做不到第56章 秦仙兒的營救第451章 古鼎與三味真火第520章 巔峰鏡像第654章 蜀山之宴第595章 獨孤家第108章 禿毛鳥歸來第9章 衝突第28章 辰家的傳承第209章 辰凡出手第344章 兇劍陰謀第272章 天才歸來第339章 小傳送陣第494章 金鵬翹楚第828章 那便無妨第357章 古劍到手第541章 神樹下悟道第431章 天驕齊戰第528章 試煉路第一戰第820章 齊天的傳承第660章 釋放心魔第86章 斬殺第529章 巔峰狀態第166章 再次暴露第377章 驚人古畫第819章 仙庭與魔界第595章 獨孤家第509章 至強一劍第798章 猴子的戲耍第308章 半年之期第804章 再相遇第309章 老黃牙之約第711章 唯有閉關第689章 另一個法陣第357章 古劍到手第533章 以戰補道第207章 等候時機第37章 屈辱第835章 天帝之容第272章 天才歸來第236章 調虎離山第682章 齊聚而歸第548章 鬥戰神第12章 相戰第491章 最後的廢物第267章 成仙宴第311章 被擄第74章 種入神識第825章 強勢的殺戮第149章 少年天才匯聚第18章 洗髓第189章 秘境關閉第476章 天驕大戰場第682章 齊聚而歸第140章 老黃牙拜師第421章 羽化之地第833章 大聖歸來第622章 真的搶?第271章 有人要回來了第280章 自取神茶第670章 邀請蕭家第33章 出現第122章 龍涎真水第220章 生吞靈芝第514章 九宮門人第734章 踏出山莊第561章 古人楊蕭第833章 大聖歸來第712章 分神中期第443章 古怪強者第130章 靈寶秘密第510章 天劫敗第193章 白衣滑落第326章 強勢出手第142章 蜀山第六峰第391章 高價賣出第345章 成全你們第137章 隱逸人皮面具第711章 唯有閉關第676章 硬闖第784章 脫困而出第383章 煉製靈寶利劍第336章 修爲被封第223章 出谷第557章 古樸的力量第300章 重返凌霄城第376章 魂幡反殺第718章 神秘猴子第305章 天心派第324章 踏平萬劍宗第239章 開啓青銅棺第663章 生還真相第608章 看我如何殺他第149章 少年天才匯聚第55章 生死之間第10章 教訓第484章 再次相聚第94章 新任峰主第128章 贏了第454章 新生與蛻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