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

轟轟烈烈的第一次討袁戰爭在中平六年冬十二月底落下了帷幕,天下忠君之士自然是扼腕嘆息,雒陽城的袁公路提心吊膽了月餘,終於將心落回了肚子裡。

志得意滿的袁術愈發驕橫,宣稱自己擊敗了盧植與蓋勳亂黨,其朋黨自然爲袁術搖旗吶喊,上表請奏,袁公路進封車騎將軍,一時威勢大增。

而袁術也聽取了幕僚的意見,派人前往中原各郡安撫各地牧守,希望他們能認清現實,不要做頑抗之事。

一片讚頌聲中,袁本初被打發出京,爲汝南太守之事實在是太過不起眼,除了幾位明眼人或嘆或喜,其他人都將此事當做袁公路不計前嫌,守孝悌之義的例子大肆讚揚。

司隸校尉之職也空了出來,由袁術的朋黨接任,自此,袁公路誌得意滿,自認爲京畿之地已盡在掌控,天下無人能動其根基。

袁術開始在雒陽胡作非爲,奢靡享受,動輒打殺官吏、問罪公卿,丁原等人被其奪職問罪,既是示好何進部曲,亦是收攏兵權。

其麾下的雞鳴狗盜之輩亦是隨意劫掠百姓,繁華的京畿之地一時間仿若人間煉獄。

雒陽城一片亂局,東邊的牧守們也抓了瞎,袁公路竟然沒有嘗試一鼓作氣拿下盧植,而是假天子之名傳旨各郡安撫的同時,號召所有牧守討伐盧植。

原本穩坐局外,試圖乘着鷸蚌相爭從而漁翁得利的諸侯們頓時成了局中的鷸蚌。

討伐盧植自然是不可能的,雖然各大諸侯的臉皮都挺厚的,但剛剛應盟,聲稱與袁術勢不兩立,轉身便接了僞朝廷的旨意,要不要臉是一說,盡失人望,讓天下聲討纔是這些諸侯最怕的事情。

那選擇只有一個,各路諸侯驅逐了袁術的使者,比較決絕的人,例如曹孟德、王匡等人,更是痛下殺手。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以及新任執金吾胡母班等人成了刀下亡魂。

隨即,討袁的聲勢不降反增,豫州牧黃琬、烏程侯孫堅等亦舉義兵,陳王劉寵雖未應檄文,卻屯兵陽夏,自稱輔漢大將軍,心思已是衆人皆知。

整個中原大地已是烽煙四起,各大諸侯開始積極的募兵擴軍,準備應對即將來臨的風浪。

而黃河北邊的冀州,冀州刺史韓馥此時落入了極其尷尬的境地,撤軍的盧植停留在了魏郡與河內郡的交界處,其兵鋒是任何人都不能無視的。

偏偏韓馥還好名,不給過冬物資還能找到藉口,若不供給糧草,天下人的唾沫星子都能將其淹沒。

而盧子幹似乎並沒有找他麻煩的意思,漸漸的,韓馥與王匡也默認了盧植的存在,將蕩陰、林慮、黎陽三縣事實上交給了盧植。

……

陳留郡酸棗縣,一座位於黃河之畔的小縣城,其並無太大的名氣,於天下而言可謂默默無聞。

然而自初平元年正月開始,此地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趙國相劉備、鉅鹿太守李澈、冀州刺史韓馥、中郎將盧植、陳留太守張邈、濟陰太守曹操、豫州牧黃琬、河內太守王匡、東郡太守橋瑁、兗州刺史劉岱,合計十路諸侯應檄文匯聚於此,共商討袁大計。

旌旗招展,打着“鉅鹿太守李”“中郎將盧”“趙國相劉”三面大旗的隊伍緩緩進入酸棗城,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中間的馬車裡,李澈與盧植相對而坐,盧子乾麪容愁苦,比起旬月前,臉上的皺紋又多了不少,頭上的髮絲已經盡數變成白髮,看起來蒼老了何止十歲。

李澈輕聲寬慰道:“盧公勿憂,勝敗乃兵家常事,今日各路勤王之師匯聚於此,袁術的敗亡只在眼前。”

看着城頭上各色大旗,“奮武將軍曹”,“豫州牧黃”,“兗州刺史劉”,這各色大旗迎風招展,很容易讓觀者熱血沸騰。

而盧植只是苦笑一聲,嘆道:“袁術敗亡只在眼前,大漢的國祚又能有多長呢?這各路諸侯,有幾人是真的想勤王?若他們真的有忠君之心,老夫與蓋元固又豈會兵敗?”

李澈扯了扯嘴角,轉移話題道:“事要一件一件的解決,目前的首要問題是救出天子,討伐袁術,如今彙集於此的勤王之師們必然不會忘記這一點。至於其他的,留待以後再說吧。”

“玄德爲何不至?”見李澈不想正面回答,盧植搖搖頭,肅然問道。

“自是有要事在身。”

盧植並不滿意這個答案,尋根究底的問道:“老夫現在想知道,是什麼要事?”

李澈沉默了片刻,嘆道:“去拜訪廣平沮氏。”

盧植瞳孔一縮,怒道:“這般時候了,爾等還在做爭權奪利之事?”

李澈反駁道:“並非爭權奪利,只是自保罷了。盧公屯兵邊境,你可知給韓馥帶來了多大的壓力?

韓文節滿心以爲盧公會幫助玄德兄奪取冀州,整日裡茶飯不思,已然隱隱對玄德兄動了殺念。其麾下麴義率兵屯於趙魏邊境,是爲何事已經不用多說了吧?”

盧植有些意外,沒想到事情還扯到他身上了,凝聲道:“老夫又豈會助玄德做這等違背朝廷制度禮法的錯事?”

“盧公高潔,卻不是所有人都相信您高潔。韓文節自己小人行事在先,以其心度君子之腹,自然擔憂盧公會趁勢報仇。

麴義兵鋒銳利,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與其動刀兵讓生靈塗炭,不如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盧公以爲然否?”

李澈一番話語,讓盧植陷入沉默,他自然不能說出讓劉備引頸待戮的話。話說回來,他的心中也未嘗沒有憤恨韓馥的所作所爲。

“韓文節是朝廷任命的刺史,若是貿然動手,有失大義。”

見盧植不再直接反對,李澈笑道:“刺史的權力除了來自於朝廷,還有就是境內的大族支持,若是衆叛親離,韓文節這個刺史又有什麼意思?”

“你就這般自信?”

李澈高深莫測的一笑:“若是旁人爲冀州刺史,尚且有些麻煩。似韓文節這般庸才,爲私憤而遺賢才於野,爲小利而棄大義於不顧,要拿下他真真是易如反掌,盧公且看着吧。”

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忽悠(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三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七章 袁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對錯(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變(六)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三十章 三荀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六十九章 虎癡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四)
第五百五十二章 病亡第五百六十四章 忽悠(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地域之爭(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斷(下)第六十三章 賈詡第二百零六章 常山趙子龍(下)第四百二十七章 少年天子(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很大第五百五十九章 蜀地第三章 抉擇第三百三十六章 所謂賢名(上)第七十五章 賞功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四百三十四章 再見曹操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第四百九十六章 收狗(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來使(下)第七章 袁府第一百二十四章 權力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對錯(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對錯(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投名狀第三百八十五章 特別的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四百八十五章 暗流涌動(六)第五十二章 君子之行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五十三章 酸棗會盟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內應(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五百七十三章 王府夜談(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託付第四百二十二章 宴席(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勢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變(六)第三十五章 離經叛道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三百四十四章 法術勢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與臣(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亂起(中)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各方反應(上)第八十八章 招攬第二百八十九章 常山之戰(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教化曹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崔琰第四百零六章 說服(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叛(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內應(下)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鄉賢與巨寇(下)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四百九十章 退匈奴(四)第四百五十二章 低頭第二百四十五章 機關算盡與未雨綢繆第二百四十一章 勤王之名第五百四十九章 韓遂之敗(中)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所謂賢名(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常山之戰(六)(四千字大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勸學(上)第三十八章 兵要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四百五十五章 別離第一百七十三章 怒火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親(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歷陽之戰(上)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賞(下)第三十章 三荀第一百八十五章 楊鳳(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三十二章 荀府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九十四章 弓似霹靂弦驚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三十一章 議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友(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六十九章 虎癡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