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朝議

荀攸的消息快馬加鞭傳回了雒陽,天子也緊急召集了重臣們,籌備關中方略。

而當聽說此議出自區區一名掾吏時,不少公卿面露不悅之色。滿朝達官顯貴,竟然會聚在一起討論一名掾吏的方略,傳出去未免令人恥笑。

劉協很聰明,看出了大臣們的不以爲然,補充道:“魏國相對此人很是推崇,此議亦由魏王與衛將軍先行思慮過,認爲確有道理,才召集衆卿來此。”

李澈也悠悠開口道:“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英雄莫問出處,就事論事即可。三年前,本侯也只是一介村夫,還不如這位衛伯儒,何大將軍、曹孟德都能禮賢下士,諸君休要以官職高低取人。

說來此人的方略也算是推翻了本侯之前的一部分安排,但只要他說的有理,本侯也願意認錯改正。”

三年過去,李澈當年的記憶越來越淺,加之時代大變,對未來的把控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便如關中,記憶深刻的是曹操啓用鍾繇安定了關中,此前與鍾繇探討,他也認爲可以離間後出兵平定,李澈才放心大膽的向劉備獻上方略。

卻不知在原歷史線上,曹操最終後悔採納鍾繇之法,後悔沒有聽取衛覬的意見,導致關右大叛,付出偌大代價才勉強平定。

青史留名的人才,也未必事事都順。一些結果很好的事,可能走了一條曲折的道路。

不過正如荀攸所說,李澈缺點不少,但最大的優點就是謙虛。他從來不會自負的認爲自己憑藉先知先覺優勢得來的答案都是對的,當有人提出不同意見時,他總會審慎的去考量一番。

尤其是涉及到安定關中的方略這樣的大事件。

見當事人都發話了,一些不滿的公卿也只能閉上了嘴,司空陳紀打圓場道:“衛將軍心胸開闊,此乃朝廷之福啊。”

荀彧也有些意外的看了看李澈,越是高位者越自負,這有時並非缺點。當機立斷,相信自己,這是上位者的基本素質。優柔寡斷之人終難成事。

但自負的程度,卻是很難把控的,自知者明,能做到的又何其少也。

劉備看向楊彪,問道:“太尉是弘農人士,聽聞族中有人在三輔爲都尉,想必對關中有一定的瞭解,不知太尉對此有何看法?”

楊彪輕輕撫須,沉吟道:“此人雖是河東之人,但對關中局勢確實洞若觀火。韓遂此人本官早年也見過,有報國心,有行動力,但生性優柔寡斷而多疑,略有反覆,絕無雄心。

此人或許能在亂世中裂土爲王,卻絕無問鼎天下之能。朝廷厚加爵賞,足以收心。至於馬騰,雖然本官只聞其名未見其人,但既然他不能將韓遂納入麾下,可見也是能力有限之人,算不得威脅。

離間之法也許可行,然而狗急跳牆,兔子急了也咬人,若是朝廷派軍西進,確實有可能讓涼州叛軍驚恐之下聚合一處。此患不可不防。”

劉備微微點頭致意,旋即看向其他人,問道:“諸君可有補充之處?”

陳紀撫須道:“若是朝廷西進便能讓他們降而復叛,可見並非真降。

愚以爲涼州倒也罷了,三輔乃前漢都城所在,高祖等前漢天子皆安眠於關中。當年赤眉作亂,擾了祖宗清淨,光武便痛徹心扉,屢屢自責。

шωш ◆тт kдn ◆C〇

光武之時,是鞭長莫及。如今朝廷掃平關中當是沒有絲毫問題,又豈能將祖地拱手讓與賊寇?況且三秦父老皆是大漢根基,高祖約法三章,三秦涕泣相隨,豈能讓他們淪落於叛軍之手?

請陛下與大王三思。”

若說楊彪是就事論事,陳紀就是在考慮政治影響的問題。

李澈對此也深以爲然,劉備和曹操不同,馬騰韓遂就是挖了前漢帝陵,也跟曹操沒有半毛錢關係,還幫他打擊了漢室威嚴。

可劉備不同,不說其他帝王,至少高祖、文帝、景帝這一脈算是他的祖宗,這跟把祖墳送給別人刨也沒區別了。

赤眉作亂已經毀壞過一次帝陵,若是再壞一次,漢室威嚴何存?

“司空所言極是!”

“太尉的擔憂雖然有道理,但關乎朝廷顏面,天子顏面,不能畏難不前。”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陳紀之言,這是關乎國家形象的問題,三輔說是另一個都城也不爲過。拱手讓人,確實說不過去。

荀彧沉吟道:“若要進關中,必須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馬韓二人掌控住三輔之前進軍。否則崤函之固絕非易與,不知要填進去多少將士。”

沮授頷首道:“如今京兆尹尚在,需要抓緊時間。根據情報,蓋元固撐不了多久了,或許此時已經去世。”

李澈開口道:“沮將軍請放心,荀公達和衛伯儒並不反對離間馬韓二人,因此加封馬騰總領涼州軍事的詔書已經在路上了。同時還會大肆封賞馬騰麾下將領,以嘉獎涼州牧安定涼州爲名。”

如此,就算馬韓二人高風亮節,不計較這種不公平,其麾下將校卻難以做到。勢力之主的傾向,有時候並不能自己做主。

尚書許靖忍不住道:“陛下、魏王,微臣認爲國之大患不在關中,在荊揚。如今袁紹擁兩州數百萬民衆,又將併吞豫州,天下三分之一將落入賊手。

馬騰韓遂不過庸人耳,不足爲慮,若是牽扯朝廷太多精力,卻是給了袁本初這賊人可乘之機啊。”

原本許靖是不敢冒頭的,但見高層內部也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連忙跑出來刷存在感。

他的提議倒也並非全是私心,在他看來馬騰不過一介武夫,韓遂也只是西涼邊鄙之地的文士,算不得威脅。

袁本初就算拋開家族餘蔭,也是士林魁首,只有這樣的人物,纔有顛覆江山的可能性。

面對突然冒出來的異議者,劉備倒也沒什麼大的反應,淡然道:“許尚書確實考慮周到,諸君對此有何看法?”

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三十八章 廢立(四)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三百六十一 試探(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四十章 崩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關中(一)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謀劃(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關中(一)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七十章 迎駕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變(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勝之書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八章 袁公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四十章 崩第九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
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十八章 禁宮斥宦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宮變(中)第一百八十章 送禮第四百八十二章 暗流涌動(三)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五十五章 泄密第二百一十二章 豪傑之論第五百四十八章 韓遂之敗(上)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匈奴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殘酷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五百零六章 決定(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興兵爲國,安問袁盧第二百三十八章 廢立(四)第五百八十章 和親(上)第五百一十九章 思考第二百五十六章 會盟(上)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海糜氏第四百九十七章 來使(上)第三百六十章 哪也不去第三百六十一 試探(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宣傳攻勢第一百五十九章 動亂(上)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兆尹府(上)第四十章 崩第三百四十七章 讖緯與神鬼(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關中(一)第九十六章 比試(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要亮了第一百六十五章 雒陽終局(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託庇第三百八十一章 幽州牧劉表(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論官(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弟(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讖緯與神鬼(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一百九十章 知政失者在草野第五百零一章 逆轉(上)第五百八十二章 和親(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匈奴之戰(三)第六十一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邊市(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肉計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三百一十二章 謀劃(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薊侯(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終變(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陪都(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荒唐一夢第一百七十四章 站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關中(一)第四百零三章 中原第五百四十七章 平定關中(十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揮劍第二百四十九章 冀州田豐第二百八十五章 甄府(上)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下)(三千字)第七十章 迎駕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念第一百七十七章 冀州刺史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二百三十二章 終變(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七十九章 傳道受業解惑第二百二十八章 終變(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氾勝之書第二百零七章 整軍備戰第四百一十六章 血書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五十三章 刎頸之交第八章 袁公路第四百三十一章 託付第四十章 崩第九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二百零二章 火併第五百三十五章 關中動亂(六)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演(上)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五百五十一章 梟雄心性與梟雄末路第三百五十四章 孫家雙子第五百二十六章 朱雀闕上(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九十二章 決鬥第三百七十八章 虎之殤(上)第四百零七章 說服(中)第四百二十三章 宴席(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玄(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宮變(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五百三十九章 平定關中(四)第四百五十七章 五勝五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