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 點睛龍騰傳法在人

看見這道屏風,成天樂覺得很眼熟,莫名想起了正一三山法柱峰上的題心壁。它們確實很像,題心壁上佈滿了天然形成的彩色條紋,如漫天的雲霞渲染,與這面石屏幾乎一模一樣。但題心壁就是山中天然形成的一面崖壁,而這塊巨石屏風應該是人工移到此處的。

再仔細看那石屏上的紋路,互相勾連環繞隱藏了一條龍。乍看不容易發現,等發現之後卻越看越覺清晰,擺尾舞爪栩栩如生,但這條龍卻沒有眼睛。巨石屏風有十餘米寬,四米多高,而張樂道插在地上的兩根樹棍,此刻恰恰緊貼着巨石屏的兩端。

澤真讚歎道:“樂道先生的符籙之道果然堪稱一絕,信手之間,便讓這洞天門戶顯現。”

張樂道輕輕拭了拭額角的細汗道:“慚愧慚愧,我已經盡了全力,差一點就沒成功啊。澤真道友也不必誇我,正一門的神霄天雷符,是天下威猛無匹的符籙,此次出門,和鋒前輩沒讓你帶幾張啊?”

澤真:“幾張?我身上只有一張而已,不到萬不得已之時絕不敢輕易動用。能做此符者,目前正一門中只有三位太上長老以及澤仁掌門這四人,凝聚劍意以供出山弟子在危急時引發施展,而功力不足者是很難控制的。西域自古也有卷軸之術,原理與之類似。而張先生能現場揮手作符施展,當真神乎其技!”

成天樂是第一次見到這種神奇的場面啊,而旁邊的史天一更是看的目瞪口呆。丹果成突然說道:“史天一,開門吧。”

張樂道以神奇的符籙之術讓洞天門戶顯現,省了史天一一番功夫,但這扇門還是需要史天一親手打開的。史天一終於看見了宗門洞府前那面傳說中的題龍壁,心中一時五味雜陳感慨萬千。題龍壁,與正一門的題心壁只有一字之差,由此也能看出兩者的淵源。

想當初題龍山的創派祖師題龍真人,是世間一名畫師,曾拜訪正一三山,在那題心壁上畫了一條龍。後來他創立了題龍山一派,宗門洞府的門戶便是這面題龍壁。正在沉思中感慨往事的史天一,聽見丹果成的話這纔回過神來,上前幾步朝題龍壁一指。

其指如筆,施法如落墨,那壁上的龍突然有了眼睛,於衆人的元神中發出一聲清吟居然“活”了過來,在石壁上盤旋飛去,旁邊的彩紋也化爲雲霞散開。巨大的石屏就這麼消失了,前方出現了一座的莊園。

迎面是個半畝大小的月牙形翠湖,左側有泉眼清流注入湖中,右側湖水溢出不知流向何處。湖中央打着兩排木樁,中間架着一條木板小橋,走過去對面有個平整的場院,就像村子裡的曬穀場。湖邊有一座木柱草頂的涼亭,正好與那木板小橋相連。

那些木頭、鋪在屋頂的白色軟草,都經過了法力的煉化,數百年仍是半新的樣子沒有絲毫腐朽的痕跡。木亭對着小橋的一面掛着一塊匾,上面刻了四個字——點睛小築。

“點睛小築”便是題龍山的宗門洞府、這片小崑崙洞天之名。再看那場院左右兩側以及正前方,都是很有特色的吊腳木屋,以木樁支撐鋪着木板凌空搭建。與山村裡的吊腳樓空間大多偏狹窄稍有不同,這些房舍很寬敞,有幾間廳堂跨度非常大,能容納數十人集會。

正中那兩層木樓就是題龍山的祖師殿所在,其中還有會客廳、宗門議事內堂,樓上則是收藏着歷代典籍。左側樓收藏着各種器物以及丹藥,也是掌門以及長老們的修行靜室,右側的木樓是門中弟子居所和待客的館舍。

祖師殿後面以及環繞那翠湖的兩邊的地方則是藥田,其中也點綴着園林景觀。點睛小築的規模並不大,空間面積也不比在蘇州的那座宅院大多少,方圓不過數十丈而已。題龍山三百多年曆史,至史天一是第七代傳人,就算出過有出神入化之能的祖師,又曾經得到高人的相助,所能鑿建的洞天規模也是有限的。

可是成天樂仍然很羨慕啊,無論如何這是一片小崑崙洞天,很多修行門派都沒有呢!他在蘇州的那座宅院,根本沒法跟這種地方比,完全是兩種不同意義的道場。就算成天樂以後有錢了,能買下更大的地方修建更大的道場,但想擁有小崑崙洞天結界,還是遙遙無期、不可想象的事情。

這是題龍山歷代前輩留給史天一的福緣遺澤,集合一夥山野妖修的成天樂自然沒有這等好運氣。史天一引領衆人邁過木橋進了點睛小築,成天樂回頭望去,來處不見那面石壁,只有張樂道插在地上的兩截樹棍,四周羣山也看的清清楚楚,這便是小崑崙結界的玄妙之處。

四下裡靜悄悄的,但大家都凝神戒備,可以隨時出手,因爲誰也不清楚這裡面還有沒有別人。不等史天一吩咐,張樂道發出一道神念,衆位高人分成幾組迅速散開,檢查了這片不大的洞天中所有的建築以及藥田,就連那湖底都仔細搜索了一番。

這裡已經沒有旁人。王天方前天來過,當獾妖引走周峰之時,他便帶着同夥一起打開門戶進入點睛小築,當那獾妖甩掉周峰離去之時,這夥人迅速離開並關閉了洞府門戶。他們拿走了不少東西,木樓裡的很多格架和箱櫃都空了,地上還散落着一些雜物。

此處的藥田已有多年無人打理了,原先種植的各種靈藥隨意蔓長,有些錯過了採摘時機,花果枝葉已落地爲泥,雜亂之中長勢不可能都像原先那麼良好。但也有一些需要多年培育的靈藥已長成,但看痕跡也全部被採走了,來者搜刮的很乾淨。

正中祖師殿中的牌位森然,兩天前也沒有人焚香下拜,因爲香爐中沒有留下新灰的痕跡。而且那正中的蒲團是翻過來的放的,假如曾有人拜祭題龍山祖師的話,肯定會把蒲團恢復正常,而王天方根本沒動這些東西。

祖師殿樓上的藏經閣,格架中放着數十卷典籍,最顯眼的是題龍山歷代弟子族譜以及記錄門規和各種典禮儀軌的金冊。這兩樣東西沒有被翻閱過的痕跡,從其氣息來看多年沒有人動過。但其餘的典籍,很顯然都被人在近幾天內翻閱過,放的位置並不整齊端正,有幾卷的尾頁還沒有合好。

這其中最多的是題龍山歷代門人的修煉心得與遊歷筆記,還有各種煉器、煉藥、佈陣等輔助法術的講解,重點當然與題龍山的獨門秘術以及傳承器物有關。重要的典籍都是用木匣存放,大多仍在原地,但有兩個木匣卻空了,看痕跡是新打開的,裡面的典籍很可能已被王天方帶走。

成天樂陪着史天一首先搜查的是正中的祖師殿,接着是同一棟建築內的會客廳與議事內堂,然後去了樓上的藏經閣和一間單獨的靜室,下樓之後又將衆人已搜查過的所有地方全部巡視了一遍。史天一的面色始終沉靜如水,看不出是喜是悲。

可是當這位題龍山傳人又回到祖師殿中,放正蒲團焚香下拜的時候,跪在那裡良久沒有起身,緊閉的雙眼中溢出了兩行熱淚。很難形容史天一此刻的內心是怎樣的感受,激動抑或遺憾還更多複雜的傷感?旁觀衆人皆大成修士,並沒有開口多說什麼,只是陪着他一起拜祭題龍山歷代先祖。

有人還在心裡暗暗鬆了一口氣,這是誰也不想看到的場面,但想比預計的最壞的情況,至少免去了某種麻煩。王天方顯然是放棄了題龍山宗門傳承的牽繫,只把這點睛小築當做了一處隱秘寶藏,取走了裡面他認爲最有用的東西。

如此一來,史天一便可順理成章即位升座,成爲題龍山新一任掌門。但是他這位光桿掌門一旦升座,就肩負着守護宗門之責,將來要追回題龍山的失物並懲治王天方。

拜祭祖師已畢,史天一終於站了起來,轉身又向着衆人下拜道:“今日我師尊夜遊不在,而歷代先祖牌位列前。衆位助我一路修於行、終至此,皆爲我師,請受天一之拜!”

他行的是師禮,但衆人也不好避開,只能站在原地受拜,因爲史天一拜的不是特定的某個人,而是在場的所有同道,是某種見證與象徵。拜完之後史天一起身說道:“不久之前,我有幸隨成總拜訪正一三山,當日和曦前輩教誨——‘傳法在人不在山’。今日見此情此景,方徹悟其中真意,也明白該怎麼做了。”

衆人聽他這麼說,這才完全放下心來,有些事別人勸再多也沒用,繼承題龍山宗門的畢竟是史天一自己。宇文霆說道:“心念釋然通達,卻非無所謂之,而應更加恭謹處事。題龍山祖師殿如故、宗門金冊尚在,如今之務,是按金冊所定儀軌,舉行掌門即位升座典禮。”

650 雪中送炭結緣承情473 無心語人面粉生紅597 真樂境自光明221 莫名其妙何顧左右而言他正文934成天樂再赴海外燕無歡整頓宗門074 火候文武心意用功夫961 收嬌色撫去媚印醉心神換取清音578 苟失教性乃遷102 璞玉出世人間尚須雕琢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465 金瓔珞秀媚蓮花座201 鄉聞夜話千百年野史怪談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523 正經事戲語人間869 尋前路辭綵鳳自行處求真夢785 目送玄珠去且與昨日別843 春光化雪無聲日照碎玉滿湖591 山中客世間人496 太公漁願者上鉤326 隨緣化忘刻意爲不爲750 矚目村中餐歷歷如是觀105 狗急跳牆無奈橫垣難越正文894坐覺蒼茫萬古意不限崑崙稱妖宗836 行不歸路無生爆玄牝珠自斬608 妖蛾子撲騰歡456 星河燦觀仙遊聖燈734 嘗聞傳說事今日親歷之535 豺心肺是狼是狗613 妖宗怒雷霆威701 不爲名累利促事成451 世所現說真焉妄焉429 悟輪迴風景舊曾諳正文936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089 梅花燒筍隔洋琴韻書聲811 半步莫越雷池勿謂言之不預143 夜色無聲玉影路朦月影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115 樂極生變福兮禍之所依正文940買挾妖僧控佛旨可笑春風不與謀567 異紅塵何爲赤子502 探煙雨金爪飛螭257 放形骸丹心獨抱更誰知302 桃報李桃有秀兮李有芳754 題壁點前事拱手答相識073 隔空對弈養兵恨用時310 尋仇至高人聯袂迎門問473 無心語人面粉生紅851 祭玄鳳撞青蛟掄野彘砸金雕322 繼法嗣履風霜歷盡千年602 施妙手善回春103 造福人間扯來好大杆旗109 江山易改非棒喝難移習321 傳宗承觀弟子而考其師061 得意忘形恬風流自命047 黃粱一瓠徒笑此生忙572 志道合功在望525 喚此燈如卿所願859 崑崙盡人皆知驚門之主唯惑212 試水江湖始知浪高風波惡785 目送玄珠去且與昨日別524 誰英猛二郎溫侯760 福緣彌足貴造化自擇之140 以直報怨大好男兒膽色212 試水江湖始知浪高風波惡正文902各入眼大地之瞳施於人長街所遇正文931就在座下此山中丹丘巖深不知處正文915設壇密室求神賜且問心頭是佛魔553 落雷金點石而成117 故須善識究竟魔盛道高761 失之焉非福得之何爲用481 道不孤三葉談建樹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018 認恥自鳴染疫猶傳瘟128 其人懵懂深意諳蘊隨行577 揮重槌敲響鼓670 言盡由衷和而不同967 混沌開闢撥迷霧人間足跡怎埋藏364 風聲緊激斬劍氣驚虹562 伴驚雷彈指真空205 留園忘返咫尺山林折幽徑312 金鋪路向大道心竅勿迷613 妖宗怒雷霆威389 醉情懷彈指青絲化雪183 見真若幻只緣身在此山中486 玄牝成待期興諸事445 追用因不端應洗心383 朝天拜享傳承謝前人253 登門客求仁得仁又何怨269 逸出塵丹青難繪窈窕身406 飛絲斷千古蒼涼嘆968 鬥生殺瞬息萬變捕螳螂誰爲黃雀546 穿冰塔世外風光413 白蓮臺座下衆金剛正文880此畫已非彼畫仙人笑談癡花616 詐與妄奚可焉691 妙一統元萬變有宗703 默默無聞一鳴驚人350 真造化燈火闌珊似夢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149 天高地厚知謙而後能謹
650 雪中送炭結緣承情473 無心語人面粉生紅597 真樂境自光明221 莫名其妙何顧左右而言他正文934成天樂再赴海外燕無歡整頓宗門074 火候文武心意用功夫961 收嬌色撫去媚印醉心神換取清音578 苟失教性乃遷102 璞玉出世人間尚須雕琢792 憑災釣鰲客待難施恩德465 金瓔珞秀媚蓮花座201 鄉聞夜話千百年野史怪談118 安心正道定觀世之常事523 正經事戲語人間869 尋前路辭綵鳳自行處求真夢785 目送玄珠去且與昨日別843 春光化雪無聲日照碎玉滿湖591 山中客世間人496 太公漁願者上鉤326 隨緣化忘刻意爲不爲750 矚目村中餐歷歷如是觀105 狗急跳牆無奈橫垣難越正文894坐覺蒼茫萬古意不限崑崙稱妖宗836 行不歸路無生爆玄牝珠自斬608 妖蛾子撲騰歡456 星河燦觀仙遊聖燈734 嘗聞傳說事今日親歷之535 豺心肺是狼是狗613 妖宗怒雷霆威701 不爲名累利促事成451 世所現說真焉妄焉429 悟輪迴風景舊曾諳正文936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089 梅花燒筍隔洋琴韻書聲811 半步莫越雷池勿謂言之不預143 夜色無聲玉影路朦月影058 道法自然鵲橋相會時115 樂極生變福兮禍之所依正文940買挾妖僧控佛旨可笑春風不與謀567 異紅塵何爲赤子502 探煙雨金爪飛螭257 放形骸丹心獨抱更誰知302 桃報李桃有秀兮李有芳754 題壁點前事拱手答相識073 隔空對弈養兵恨用時310 尋仇至高人聯袂迎門問473 無心語人面粉生紅851 祭玄鳳撞青蛟掄野彘砸金雕322 繼法嗣履風霜歷盡千年602 施妙手善回春103 造福人間扯來好大杆旗109 江山易改非棒喝難移習321 傳宗承觀弟子而考其師061 得意忘形恬風流自命047 黃粱一瓠徒笑此生忙572 志道合功在望525 喚此燈如卿所願859 崑崙盡人皆知驚門之主唯惑212 試水江湖始知浪高風波惡785 目送玄珠去且與昨日別524 誰英猛二郎溫侯760 福緣彌足貴造化自擇之140 以直報怨大好男兒膽色212 試水江湖始知浪高風波惡正文902各入眼大地之瞳施於人長街所遇正文931就在座下此山中丹丘巖深不知處正文915設壇密室求神賜且問心頭是佛魔553 落雷金點石而成117 故須善識究竟魔盛道高761 失之焉非福得之何爲用481 道不孤三葉談建樹700 安身立命萬變相應018 認恥自鳴染疫猶傳瘟128 其人懵懂深意諳蘊隨行577 揮重槌敲響鼓670 言盡由衷和而不同967 混沌開闢撥迷霧人間足跡怎埋藏364 風聲緊激斬劍氣驚虹562 伴驚雷彈指真空205 留園忘返咫尺山林折幽徑312 金鋪路向大道心竅勿迷613 妖宗怒雷霆威389 醉情懷彈指青絲化雪183 見真若幻只緣身在此山中486 玄牝成待期興諸事445 追用因不端應洗心383 朝天拜享傳承謝前人253 登門客求仁得仁又何怨269 逸出塵丹青難繪窈窕身406 飛絲斷千古蒼涼嘆968 鬥生殺瞬息萬變捕螳螂誰爲黃雀546 穿冰塔世外風光413 白蓮臺座下衆金剛正文880此畫已非彼畫仙人笑談癡花616 詐與妄奚可焉691 妙一統元萬變有宗703 默默無聞一鳴驚人350 真造化燈火闌珊似夢108 各得所需皆世間有求人149 天高地厚知謙而後能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