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要查出蘇浚航和葉雁鳴的下落,必須瞭解當時巨鯨號的情況。因此,你要找葉雁痕弄到關於巨鯨號的全部資料以及倖存者的名單。”蕭邦在離開大港之前,孟中華在電話裡非常清楚地指示。

這並不難。巨鯨號本就屬於藍鯨航運集團下屬的輪渡公司,對5名倖存者已經按規定賠付了損失。而且,媒體也對僅存的5名倖存者作了詳細的採訪,還上過中央電視臺的《東方時空》,網上就能查到。

現在蕭邦已將所有蒐集到的資料存入了電腦。

他正在反覆地研究散亂的資料,企圖理出一絲頭緒來。

他花了一個晚上,終於按幾個關鍵詞疏理成了幾個文件夾,並作了概要,便於調閱。

1.藍鯨航運。上市公司,前身爲新加坡萬國航運下屬的遠東萬國航運公司,1986年正式成立藍鯨航運,首任董事長蘇振海,第二任董事長爲其子蘇浚航。公司從事近海及遠洋運輸,下屬分公司9家,在國外有4家辦事機構,總資產82億元人民幣……

2.蘇振海。山東青島人,著名航海家,上世紀六十年代曾參與印尼接僑活動,後任遠洋船長,是7條國際航線的開闢者,全國政協委員,世界航海協會理事,社會活動家……

3.巨鯨號。二手客滾船,1980年由日本近海造船株式會社建造,船長128米,寬21米,11000載重噸,1998年由藍鯨航運下屬的雲臺輪渡公司花700萬美元購進並投入使用,系大港市至雲臺市的往返班輪,乘客定額553人,覈定載車90輛。該輪共分5層,其中甲板以上的2層爲客艙,甲板以下分別爲A、B、C三個貨艙。兩年前在大港海域傾覆,死亡或失蹤260人,僅5人生還,即震驚中外的“12.21”特大海難……

4.保陪。巨鯨號共投貨物運輸保險500萬元,已由保險公司全額賠付。

5.倖存者。共5名,分佈在遼寧、山東和江蘇三地。簡要情況如下:

施海龍,男,53歲,工人,遼寧瀋陽人,冬泳愛好者,去雲臺探親,據說海難發生後獨自一人游到岸邊,在公路上打了一輛車獨自逃走了。

洪文光,男,35歲,大連旅順人,建材老闆,遇難後被水衝到岸邊,爲漁民所救,損失了一卡車建材。

王玉梅,女,32歲,山東棗莊人,在雲臺做服裝生意。乘船是因爲到大港進貨,遇難後被海水衝到岸邊,爲當地村民所救。

劉曉輝,女,38歲,江蘇連雲港人,下崗職工,在大港打工,回家時乘船,遇難後被前來搜救的海軍官兵救起。

李子儀,男,22歲,江蘇鹽城人,汽車司機,當日同老闆帶車往返大港和雲臺,遇難時和老闆在一起,落水後抓住了一個皮筏子,撐了四個小時後被海軍官兵所救。

蕭邦興奮起來,他決定先去東北,再去雲臺和江蘇。

在瀋陽市和平區十三緯路一個燈光昏暗的地下臺球廳,蕭邦找到了第一個倖存者施海龍。

施海龍看上去要比他的實際年齡小十來歲,體格健壯,滿臉紅光,目光如炬。他上下打量着蕭邦,將球杆橫在胸前,很警惕地問:“找我採訪?你是哪家報社的?”

“華夏新聞週刊,我叫蕭邦。”蕭邦將記者證亮了一下。

施海龍倒沒有仔細地查看記者證。他放下球杆,淡淡地說:“我早就說過,不再接受記者採訪了。都兩年了,你們也讓我過幾天安生日子吧?”

蕭邦微笑着說:“施先生,請幫幫忙吧。我是和平區公安公局樑東局長的朋友。他說過,你一定會給他面子的。記者這碗飯不好吃,我大遠的趕來,你得給我個面子吧?”

“怪不得你能在這裡找到我。”施海龍拍了拍手,“裡面坐吧。我這個人認朋友。樑局長幫過我不少忙。小孫——”他朝廳裡喊了一聲,“給客人上茶。”

屋子很小,彼此能聽到對方的呼吸。

施海龍喝着茶,看了一眼蕭邦,說:“你問吧。凡是我知道的,都告訴你。”

蕭邦做好了採訪的準備。

“請再回憶一下兩年前12月21日這天,你經歷的過程吧。”

施海龍翻了翻眼皮,開始講述。蕭邦意外地發現,這個據說下了崗的檯球廳老闆的表述能力相當好。

“那天,天很陰。我要到雲臺姨媽家去爲她老人家拜壽,下午一點半上的船,可是在船上差不多等了一個多小時纔開船。船上的廣播說,當天海上有大風,不少乘客就下船走了。但大多數的乘客常年往返在這條線上,從未出過問題,都沒在意。大概是三點多鐘,船開了。我在三等艙A艙,上船後吃了一袋方便麪,坐在那裡閉目養神。船一開始很平穩,幾乎感覺不到晃動。大約兩個小時左右,船身開始劇烈地晃動起來。我睜開眼睛一看,外面能見度很低,整個海面黑沉沉一片。這時播音員在廣播裡說,因爲海況問題船會暫時遇到顛簸,請乘客不要慌張,一會兒就會過去的。可是,情況越來越遭,船身的顛簸越來越強烈,我身旁有一個老太太不住地嘔吐。

“風浪越來越大,我可以看見巨大的浪頭山一樣撲打過來,船上根本無法站立或坐下,每個人都找一個什麼東西緊緊抓住。艙外能見度極低,幾乎看不清東西,艙裡的燈忽明忽暗,時不時傳來幾聲驚叫。我的心裡很緊張,但我仍然相信這條大船不會沉。

“也不知過了多久,更不知道船是在前進還是隨着風浪漂移,但天肯定是黑透了。廣播裡突然傳來播音員的聲音,她的嗓子很破,聲音斷斷續續,大意是風浪太大,船長及其他領導開會研究,決定返航,並要求旅客不要亂動。憑感覺,我認爲當時的船已經開了整個航程的一半了,但風浪實在太大了,向前逆風推進,幾乎寸步難行。我便放了心。誰知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船在掉頭時,我明顯感覺船身猛地一顛,巨大的海浪撲過來,打在艙門上,船上進了水。我本來是抓緊了一根柱子,可這下被甩出去老遠,頭磕在艙壁上,差點昏了過去。接下來艙裡一片混亂,好幾個旅客都被撞暈了。接着,我聽到了一陣爆炸聲,似乎是下面的艙起火了,一會兒就聞到了嗆人的濃煙。我嚇出了一身冷汗。要知道大風再加上船艙起火,問題就嚴重了。

“後來我才知道,當時船長決定調頭是個致命的錯誤。如果逆風而行,雖然難以前進,但船不會翻沉,艙裡的汽車也不會因爲劇烈的碰撞而起火。船雖然死活掉轉了頭,卻因爲順風變得更加危險。

“船掉過頭後,我們都驚魂未定。起火的船艙火勢越來越大,廣播也停了。我們不敢亂動,也不知下面發生了什麼。這時風浪越來越大,海水不斷地濺進艙裡來,玻璃被震碎了不少,寒冷的狂風直吹進來,多數乘客牙關打戰,不少人用手機向家裡人哇哇亂喊,哭聲震天。那時我惟一的念頭就是逃命。我心裡默默地念着,如果上天讓我活下去,我一定做三年好事,並且再也不坐船了。

“船繼續在黑暗的海面上掙扎,這樣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或許是底艙爆炸起火後破壞了船上的設備,船很快喪失了動力,像斷線的風箏一樣在狂風惡浪中很快就變得破損不堪。這時,我們所在的艙門被打開,一個領導模樣的人帶着幾個人打着手電搖搖晃晃地走了進來,大聲安慰旅客們要鎮定。但我看得出,他的身上也流着血,眼鏡都是破的……”

“是個什麼樣的人,你說得仔細些。”蕭邦突然打斷了他。

“大約三十七八歲吧,我好像記得他說他姓蘇,這條船是他們公司的船。”施海龍又翻了翻眼皮,做出努力回憶地樣子。

“是不是這個人?”蕭邦拿出一張照片,放在施海龍的面前。

施海龍睜圓眼睛看了一會兒,肯定地說:“就是他!雖然當時場面很亂,但我肯定就是他!他的顴骨很高,眼神很亮,而且是張國字臉。對,就是他。怎麼?你認識他?”

“認識,是我的朋友。你接着說吧,這個人到你們艙裡後幹什麼去了?”蕭邦似乎有點着急了,緊盯着施海龍。

“他正在安慰我們,突然另外一個人跌跌撞撞地跑過來,在他耳邊喊了兩句什麼話。然後他就跟着那人下艙去了。”

“那個來叫他的人有什麼特徵?”蕭邦不想放過這個情節。

“沒看清,好像是個年輕人”

“接下來呢?”

“接下來,船就開始下沉。我們都紛紛跑出艙,跑到甲板上。其實,一開始船沉得很慢,我沒有感覺到船在沉,也許是在風浪中太久的原因吧。這會兒風浪小了一點,但明顯感到甲板是歪斜的,不斷有人滑倒。船上一片混亂,婦女和兒童都有哭喊,甚至有人主動往海里跳。我努力使自己鎮定,但船還是下沉了。海水瘋狂地灌進艙裡,沒有燈火,沒有救助,我們就眼睜睜地看着船往下沉……”蕭邦發現,施海龍的眼裡,直到這裡纔有了些恐懼之色。

“後來呢?”蕭邦似乎也進入了那人可怕的場景,只能機械地發問。

“後來,當又一個巨浪打過來時,船體急速下沉。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跟着船往下沉。我不怕冷,因爲我冬泳20多年了。當我踩到一個什麼東西后,我開始上浮,衝出了海面,然後拼命地向前遊。記者同志,後來有的記者採訪我後瞎寫,說我只顧自己逃命,對別人漠不關心。您想想,在那種情況下,人能夠逃命就非常不容易了,誰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因此我只向着一個方向拼命地遊,直到我筋疲力盡時,我雙腿猛地一蹬,便踩着了沙子。事後我才知道,其實沉船的地方離岸只有不到三公里遠,船返航後被風颳得離岸邊已經很近了。可是在那種慌亂的情況下,又沒有光亮,誰又知道呢?我不過是幸運,撿回了一條命而已。”

“我看過關於你的報道,說你上岸後跑到公路邊,打了一輛車回城裡睡覺了,是真的嗎?”蕭邦問。

“瞎他媽的扯淡!”施海龍粗暴地罵道,“我是爬着上岸的,離公路遠着呢,哪有那麼神?說來您別笑話,當時我連褲子都沒了,光着腳,拼命地往前爬,最後找到了岸上的一戶人家,連水都沒喝一口,就打電話報了警……”

過程講完了。蕭邦覺得再也問不出什麼來,便起身告辭。

施海龍客氣地送他出門。等蕭邦剛離開地下室,他就掏出手機,急不可耐地打了個電話。

汽車在高速路上奔馳。

蕭邦邊開車,邊用耳機又聽了一遍採訪施海龍的錄音。

這次採訪沒有給他什麼驚喜。實際上,在他想像的海難中,應該更慘烈些。但他清楚,施海龍的講述也只能是這樣了。

至少他基本清楚了這起海難的概況:由於天氣惡劣,船行至半途突然調頭,導致貨艙內汽車互相碰撞起火,輪船喪失動力,又遭順風襲擊,導致傾覆……

最重要的一點是,蘇浚航真實地在船舶沉沒前出現過!

但疑問仍然存在:

1.明知海況惡劣,爲何在拖延了一個多小時後仍然啓航?

2.船長爲何決定中途反航?是集體的決定?還是個人的決定?或是有人指令所爲?

3.船上起火導致動力喪失,但起火是不是由於汽車互相碰撞造成?一般情況下,汽車的固定與捆紮是相當牢固的。

4.船上的安全救助措施爲何如此之差?居然只有5人生還,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5.從起火到沉船長達4個多小時,爲何沒有組織救助?船長是怎麼死的?

6.蘇浚航如果死了,是怎麼死的?如果沒死,身在何處……

現在還剩下的4個親歷者,或許會有更多的解釋。

蕭邦加大油門,向旅順口疾馳而去。

第47章 4第39章 1第46章 5第29章 4第46章 3第23章 4第13章 3第54章 3第20章 2第51章 3第21章 3第29章 5第58章 3第14章 3第23章 3第50章 4第47章 5第54章 4第34章 3第51章 1第56章 3第16章 4第46章 5第52章 6第49章 1第29章 3第52章 6第16章 1第14章 3第7章 1第53章 1第23章 1第30章 5第43章 2第13章 3第57章 2第45章 2第五章第49章 3第29章 5第43章 5第56章 4第12章 2第42章 3第21章 3第30章 4第19章 5第44章 7第17章 4第20章 6第15章 1第49章 4第44章 4第58章 3第45章 5第15章 1第五章第35章 3第38章 5第12章 1第47章 2第11章 1第26章 3第26章 3第36章 3第38章 1第11章 4第38章 2第15章 1第44章 4第43章 5第14章 3第45章 4第36章 1第49章 1第51章 4第11章 4第18章 1第30章 4第42章 5第51章 4第51章 2第13章 3第31章 1第20章 1第22章 5第59章 2第25章 3第41章 5第49章 1第41章 4第39章 5第45章 3第22章 1第26章 3第8章 2第16章 1第54章 1第48章 4第37章 3
第47章 4第39章 1第46章 5第29章 4第46章 3第23章 4第13章 3第54章 3第20章 2第51章 3第21章 3第29章 5第58章 3第14章 3第23章 3第50章 4第47章 5第54章 4第34章 3第51章 1第56章 3第16章 4第46章 5第52章 6第49章 1第29章 3第52章 6第16章 1第14章 3第7章 1第53章 1第23章 1第30章 5第43章 2第13章 3第57章 2第45章 2第五章第49章 3第29章 5第43章 5第56章 4第12章 2第42章 3第21章 3第30章 4第19章 5第44章 7第17章 4第20章 6第15章 1第49章 4第44章 4第58章 3第45章 5第15章 1第五章第35章 3第38章 5第12章 1第47章 2第11章 1第26章 3第26章 3第36章 3第38章 1第11章 4第38章 2第15章 1第44章 4第43章 5第14章 3第45章 4第36章 1第49章 1第51章 4第11章 4第18章 1第30章 4第42章 5第51章 4第51章 2第13章 3第31章 1第20章 1第22章 5第59章 2第25章 3第41章 5第49章 1第41章 4第39章 5第45章 3第22章 1第26章 3第8章 2第16章 1第54章 1第48章 4第37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