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當蘇善蘊聽得繼母說‘做成畫冊出售’這幾個字時頓時全身一振,忙問繼母:“您覺得我這畫真的到這程度了嗎?”
重生之後,蘇善蘊一直心心念唸的就是如何擺脫掉前世的命運,而她也認識到要改命就不僅得克服自己性格中的缺點、增長見識、還得努力成爲一個有用的人,前世的自己活得那般悲慘的很大原因不就是太固步自封、太沒用了嗎?這何嘗不是大多數內宅女子的心酸縮影?如果能夠通過這些畫作來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自己的價值,她是很願意一試的。
“嗯,我看過晴雲居士、周真悟和雲一方的仕女圖畫冊,你在着色、運筆和意蘊上的功力跟他們已經相差無幾了。”張盈說。
“周真悟、雲一方前輩的畫作我有看過,但是晴雲居士的還沒有,我抽空去書肆找來看看。”蘇善蘊說。
“不,大部分書肆裡是很難找得到她的畫作的,因爲她的畫通常擺出來不到兩三天就會被搶購一空。”
“這麼厲害!”蘇善蘊驚歎。
“嗯,她的畫不僅好看且令人感動。”
“是因爲畫技很高超嗎?”蘇善蘊問。
“她的畫看不出技巧,只可意會。”
這纔是高手啊!蘇善蘊在心裡暗讚道,隨即問:“您在哪裡看過她的畫?”
“在我祖父那裡,如果你很想看的話我可以寫信給祖父,讓他把它找出來,明年你進京時可以去借閱。”張盈笑着說。
“好!”
想了想之後蘇善蘊又問:“繼母,怎麼樣才能出版畫冊?”
張盈見她來了興趣便拉着她的手坐下來說話。
“具體的流程我也不太清楚。但我知道一般很有名的大書坊都配備有印刷廠,然而他們印刷的又大多是經典著作或者稀有版本的作品,一個新人的作品要想得到出版是很難的,不過也不是全無辦法,不然也不會每年都有一些新人作品上市了,但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就得去問過才知道了。”
“嗯嗯。”蘇善蘊點頭,決定挑個時間女扮男裝到各大書坊去了解一番。
她忽然想起燕錦暄在寫《水經備志》的事。便接着問張盈:“燕侍郎寫的水經走的出版流程跟這種一樣嗎?”她隱約覺得應該會不同。但是又不敢肯定。
“不同,燕侍郎寫的是經過皇帝批准的書,是具備一定權威的。所以等該書完稿且經過審覈校對後就可以交到司禮監去印刷,他本人是不需要費心出版之事的。”
蘇善蘊理解地點了點頭。
張盈便給祖父寫信去了,蘇善蘊繼續畫仕女圖。
三日後蘇善蘊畫好了所有的仕女圖。
然而此時距離過年只有一天了,各大書坊的掌櫃皆已經閉門過年。所以她只好等明年初再去了解情況了。
想着自己很快要長一歲了,她很高興。於是當天晚上便給燕錦暄寫了一封信:“轉眼間我們分別三個多月了,這幾個月裡您過得好嗎?我猜想您應該已經回到京城了,長途奔波的您一定很累吧?望您回家後能好好地歇息一下。明天就是春節了,願你和您的家人節日愉快!年後您會迴天津那邊的家逗留嗎?由於我繼母生了個男孩。我想多陪陪他們,因此可能上京的日期會稍稍推後,但應該不會遲至三月。您的書寫好了嗎?我時常期待着能有一天拜讀到它。但是不管怎樣,一件事情的完成自有它的過程。望您千萬保重身體……”不知不覺就寫了滿滿三頁,講的都是些日常生活的事,但是蘇善蘊寫得很愉快,在寫的過程中還時不時地憧憬起他看到這封信時的表情來。如今的她已經慢慢地懂得了該如何去愛一個人,她發現——決定兩個人能一直活在幸福和恩愛中的正是那些毫不起眼的生活細節。
寫到末尾處時她的心潮很激動,她很想寫一句表達自己正在熱烈地愛着他的話,可她還是不太敢,斟酌了好一會兒才決定用一首詩來表達: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1
對於一個內宅女子來說,給一個男子寫這樣的詩確實是過於大膽了,可她不知爲何就有了這般的勇氣——她知道,要表達對他的感情,太矜持是不成的。
蘇子昭一家人在過年這天的中午纔到達島城。
蘇子明、張盈和蘇善蘊親自到碼頭去接。
“事務實在太多了,加之這幾天還得應酬……”蘇子昭向蘇子明解釋道。
“我明白,回來就好!”蘇子明笑着拍了拍他的肩頭。他當然曉得一個戶部尚書在年關時該有多忙。
張盈和蘇善蘊則湊在馮氏的身邊看小娃。
這小娃看起來虎頭虎腦的特別招人喜愛。
“也不知道他隨了誰,我和他爹都屬於瘦削體型,偏生他這般健壯!”馮氏親暱地颳了刮小娃的鼻子說。
“這不更好嗎?我還希望我家那娃也有他這般健壯呢。”張盈笑着接話。
妯娌兩便拉着手聊起了孩子的事來。
蘇善蘊見她們感情好心裡也特別的高興,忙識趣地轉身和兩個雙胞胎妹妹聊起天來。
正如肖老夫人所希望的那樣——蘇府今年的春節過得十分的喜慶和隆重——不僅吃的玩的統統準備齊全,就連蘇府的裡裡外外也都裝扮了一番。
那天晚上大人小孩都一起放煙花,直放到二更天才歇下。
然而蘇善蘊即使在放着煙花時也一直想着燕錦暄。
不知他此時在做什麼,會不會也在放煙花?會不會也在想她?他今天的心情如何?有沒有吃到想吃的東西?越想就越盼望着能快點進京去見他。
可是她知道現在還不行,她得再陪陪家人,今年是弟弟來到人世的第一年,她不能只顧着自己的感受。李鶴年後要跟着他的叔叔上京城去了,她得去爲他送行。還得去給回來過年的上官詩詩拜個年。還要到大書坊瞭解畫冊出版的事。
不過不管怎樣她不會太遲進京,因爲燕錦暄到了四月底或者五月初便外出治水去了。所以她決定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事情處理妥當,爭取在二月底啓程。
備註1:出自《詩經》的《國風?唐風?綢繆》()
ps:親們,第一更來了。麼麼噠!下一更大約在晚上7點。小蘊又大一歲啦,某人又該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