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說服

謝嶽與徐渭之當即便重重的嘆息了一聲,其餘幾位謀士也都面色凝重。

“實不相瞞,這一路所見所聞,着實令人心中憋悶。多少年來老朽這一衆人追隨王爺,所求的也不過是不再見到這般悽慘的景象。”

“正是如此。聖上也不知是怎麼想的。天下這般悽慘景象他老人家難道不知道?”

說起這話,幾位謀士都義憤填膺,紛紛不滿的斥道:“聖上如此做法,着實太過寒人心了。身爲帝王,整日裡想的不是怎麼給百姓謀福利,想的卻是如何集中全力,全不管底下人的死活。”

“是啊,如此行徑,這般小家子氣,着實叫人看不起。”

他們追隨逄梟日久,以謝嶽和徐渭之爲首,能接觸到許多旁人不曾接觸到的秘辛之事,譬如寶藏之事,在場之人便是知情者,逄梟如此信任他們,讓他們接觸到最爲隱秘之事,衆人心中自然覺得自己的地位比其他的那些未受邀的謀士要高一層。

是以此時當面說起這些事來,衆人全無顧忌,想到什麼便說什麼。

逄梟任由一衆人將心中所想盡數發泄出來,這才沉聲道:“事已至此,再多想聖上所作所爲究竟爲何已是無用。眼下災情肆虐,諸位一路行來想必也看的分明。”

逄梟發了話,衆人便沉默下來,詢問的看着逄梟。

“天災肆虐,聖上賑濟的糧食只給了本王八車。從京城走到此處就已耗盡了。去往南方路途遙遠,朝廷的賑濟一時半刻的不可能送到。天氣一日寒冷過一日,百姓飢寒交迫,又如何熬的過去。”

謝嶽與徐渭之等人聞言,隱約猜到了逄梟今日找他們說話的意圖,一時都沒開口,而是仔細在心中衡量利弊。

謀士們各個心思敏銳,善於謀算,逄梟的話無須說透,大家就都明白逄梟爲了賑濟災民,打算動用寶藏了。

“王爺。您一片善心,一心爲民,老朽深感敬佩。可是您也要想想,當初那寶藏得來的又多艱難。而這筆寶藏可是您的一個殺手鐗啊!”

“是啊王爺。”

一人開了口,便有人跟着附和。

“王爺是仁義之人,爲了百姓可以不在乎金銀。但天子對您一直忌憚,幾次三番要致您於死地,您眼下不爲了別的,就是隻爲了王妃,您也要保存實力。”

“正是如此。王爺,成大事者可不能婦人之仁,平白的將機會推給旁人,犧牲了自個兒,給別人做嫁衣。”

“您一路走到現在不容易啊,爲了大周朝,爲了忠於聖上,您付出了多少?可聖上又是怎麼對您的?這賑濟災民的事情本就該是聖上做的,他不肯出糧,卻讓您來賑災,爲的就是讓您平白的出力。”

“這樣昏君,着實不值得您輔佐。韃靼人都已打到輝川了,昏君竟還只想着忌憚功臣,根本不肯給您去往輝川的機會。”

……

幾人你一言我一語,將心中積壓許久的不滿都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逄梟自然知道,這些肯追隨他至今的人,個個都是忠心耿耿。他們所說的也的確是事情。

這一次若是他因爲看不過去眼,不想讓百姓受苦而拿出寶藏,結果很可能是在謀士們鎖擔憂的那樣,他出銀子,功勞卻全被李啓天佔了去。

而且即便大家都不說,心裡也明白。賑災這筆銀子根本就是個無底洞,大周朝受災的百姓那麼多,逄梟一路去往燕朝舊都,大小地方要路過多少?那寶藏就算再多,他又能支撐多久?

謝嶽嘆息道:“王爺,這天下百姓吃糧的事,真的不該都丹福在您的肩上。”

“王爺爲了百姓,爲了大周,以付出了太多了。”一聽謝嶽也這樣說,其餘謀士立即有了主心骨。

逄梟身邊謝嶽與徐渭之是最爲親信的兩個,可以說衆謀士平日做決策或行事找不準方向時,都要先看看這兩位的口風。他們所猜測的,基本都是逄梟所想的。

所以謝嶽這麼一開口,其餘謀士就都紛紛言語討伐起李啓天,將他自私自利毫無心胸,可待功臣不顧百姓死活的做法批了個體無完膚,甚至還有拍桌子站起來大罵昏君的。

“王爺,您可千萬不能婦人之仁啊!您想着爲了百姓,可說不定到最後那些人吃着您想法子弄來的糧食,最後卻不感激您呢!”

逄梟聞言一擡手,衆人的聲音這才漸漸停下,期待的看着逄梟。

逄梟看向徐渭之,笑了笑:“徐先生,你以爲呢?”

徐渭之擡眸看向逄梟那張俊逸的臉,見他笑容溫和,絲毫不能讀出情緒來,眨眼細想了片刻,當即就明白了。

“王爺,老朽以爲,有句話說的很好。”徐渭之站起身躬身道。

逄梟想笑着挑眉:“哦?徐先生說的是那一句。”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又有一說,得民心者的天下。”徐渭之笑的老謀深算,也不細說,便坐回原處。

衆人聞言,不免疑惑的看向徐渭之。

不過衆人都是明白人,不過眨眼就明白了徐渭之的意思。

心裡不免都有些失落。

脾氣穩重一些的尚且能夠忍住不發一言。

而急躁一些的,已是焦急的道:“王爺,您可要想清楚啊。那寶藏得來不利,那很可能是往後您用兵的根本。這會子動用了,救了那些不相干的百姓,說不定還要把金貼在昏君臉上。您到底圖什麼啊!”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王爺,您可千萬不能婦人之仁!”

謝嶽卻是搖頭:“諸位大概忘了,當初咱們追隨王爺的初衷是什麼。”

幾人的目光就都移向謝嶽。

謝嶽道:“諸位兄臺說的都有理。咱們也都是爲了王爺的大事纔會如此,而王爺之所以值得咱們這般追隨,寧可爲王爺灑出滿腔熱血來,不正是因爲王爺的品格嗎?

“王爺若是在此時不考慮百姓死活,只想着保存寶藏,那所作所爲,又與昏君有何區別?”

衆人聞言都是一愣。一時間竟找不出話來反駁。

謝嶽道:“老朽贊同徐兄的說法,如今正是王爺得民心的時候。千金散盡還復來,王爺前途似錦,又何須拘泥於眼下這些黃白之物上?”

室內一片靜默,衆人都在分析謝嶽與徐渭之的一番話。

可見,王爺是已有了決定了。

逄梟見衆人不言語,站起身語速緩慢的道:“本王當初追隨天子揭竿而起,因的是北冀昏君昏庸無道,魚肉百姓,天下就沒有個太平的時候。本王想還這天下一片清明,這才繼承先父遺志,追隨了天子。

“這些年來,本幫行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即便是犧牲了家人,受一些委屈,本王也都能忍耐下來。因爲本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本王想要的從不是個人的榮耀,而是這天下,會變成本王期待中的模樣。

“天下之大,山河壯麗,若是沒有了百姓,田地如何耕種?後代如何繁衍?一個沒有了人的大周,又怎麼抵抗外族的入侵?到時韃靼打穀草,還不**直接策馬到了京城?”

衆人聽着逄梟鏗鏘有力的一番話,不免都是一陣熱血沸騰。

是啊。多年來他們追隨逄梟,出謀劃策,歷經風雨,他們雖想要從龍之功,可是當初追隨逄梟時,誰又不是滿腔熱血,爲了天下能夠的議案定呢?

這麼多年過去,他們距離成功越來越近,卻是將最初的想法給忘了。

“咱們爲的是什麼,大家心裡都明白。”逄梟沉聲道:“本王決定是動用大燕寶藏賑災,真正做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諸位有什麼反對的意見?”

一番長談,誰還能不明白逄梟的想法?

有人心裡反對。覺得這銀子使在此處不值得。可是逄梟那昂揚的身姿與鎮定自若,最要緊是他始終保持着最初的目的,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心情,着實讓他們佩服。

一直在計算着從龍之功未來前程的幾人,如今真真切切的明白了什麼叫做熱血豪情。甚至將他們固有的思想都沖淡了。

逄梟見沒人反對,便道:“既如此,本王打算吩咐人吩咐人將寶藏悄然會送回來。今年時令不好,大多數百姓家裡顆粒無收,有富商早在災情初現之時便已大批量屯了糧,這天下糧食並不少,只不過不在聖上手中罷了。

“如今本王打算取回寶藏後,便開始讓人四處探訪尋找合適的購置糧草人選。即便是米價貴了,那一大筆寶藏怎麼也能支撐一陣子。等熬過了這個冬季,來年春暖花開,讓災民們回鄉重新務農,日子便會好起來的。“

“王爺所言有理,發國難財的奸商着實不少。只怕王爺去收購糧食,到時一個弄不好要落得滿身腥。”徐渭之叮囑。

逄梟莞爾,“本王知道了。這些人本王自然有法子對付。”

謀士們見逄梟已經拿定了主意,且他們再多進言也無法改變逄梟的想法,便都安靜下來,不再指手畫腳,只想着怎麼幫逄梟將事做好。

“王爺,此事倒也不難辦。尋常購置糧食罷了,待到咱們往後設置粥棚,用的糧食就更多,就不信那些奸商會不趁此機會發一筆財。”

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打殘(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求和第六百七十四章 膽大第八百五十三章 出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挑釁第五百零四章 信念第八百二十一章 行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三百三十六章 告御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小別第七百七十五章 再次見面第一百六十二章 飛醋第九百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章 搜捕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遊說第五百五十三章 歸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出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歸屬第一百二十二章 梟首第六百三十五章 上朝第三百三十九章 奔放的陸夫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籌備第五百七十九章 心境第六十四章 孝子賢孫第六百六十六章 外婆留人(三)第一百零一章 和談的內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官職第四百二十三章 因果第九百二十四章 特使第七百六十章 夜訪第九百八十四章 迎接第一百零一章 和談的內幕第五百八十三章 疏離第七百四十三章 探查第五十四章 磨人的妖精第四百一十七章 花燭(一)第九百七十章 上鉤第六百五十七章 安頓(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諸葛(上)第六百零四章 尋釁第四百四十九章 陽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猜測第五百八十三章 疏離第四百五十三章 暴、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買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官職第三百九十九章 及笄第八十五章 安排(二)第四十一章 大喜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善人(二)第一百八十章 掌家權第七百一十九章 爭吵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未來可期第四百二十二章 嚴懲第六百零五章 保護第二百三十三章 弒君第二百九十章 衝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順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死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立場鮮明第四十六章 真心相待第二章 母親第八百一十五章 依靠第九百四十四章 雨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小姐第三十八章 智商捉急第六百八十六章 知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逄夫人(一)第六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皇后駕到(一)第四百零三章 反殺(一)第六百零三章 混亂第六十九章 死也不給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帝的皇后人選(一)第九百一十九章 手段第六百八十三章 宣揚第六百零八章 截殺第八百七十九章 輝川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買糧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嫦娥第八百零七章 私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拜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外婆留人(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逃難人(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斥罵第二百九十四章 小粥(二)第三百六十八章設計見面(二)第九百九十章 萬佛寺(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衝撞(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反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怒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邀請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帝的皇后人選(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遊說第二百七十一章 降(三)
第八百八十九章 夜話第六百七十七章 打殘(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求和第六百七十四章 膽大第八百五十三章 出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挑釁第五百零四章 信念第八百二十一章 行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接頭第三百三十六章 告御狀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小別第七百七十五章 再次見面第一百六十二章 飛醋第九百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九百五十章 搜捕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遊說第五百五十三章 歸途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出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歸屬第一百二十二章 梟首第六百三十五章 上朝第三百三十九章 奔放的陸夫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籌備第五百七十九章 心境第六十四章 孝子賢孫第六百六十六章 外婆留人(三)第一百零一章 和談的內幕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官職第四百二十三章 因果第九百二十四章 特使第七百六十章 夜訪第九百八十四章 迎接第一百零一章 和談的內幕第五百八十三章 疏離第七百四十三章 探查第五十四章 磨人的妖精第四百一十七章 花燭(一)第九百七十章 上鉤第六百五十七章 安頓(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女諸葛(上)第六百零四章 尋釁第四百四十九章 陽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猜測第五百八十三章 疏離第四百五十三章 暴、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買賣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官職第三百九十九章 及笄第八十五章 安排(二)第四十一章 大喜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大善人(二)第一百八十章 掌家權第七百一十九章 爭吵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未來可期第四百二十二章 嚴懲第六百零五章 保護第二百三十三章 弒君第二百九十章 衝散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順暢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死戰第四百七十六章 宣戰第六百九十二章 立場鮮明第四十六章 真心相待第二章 母親第八百一十五章 依靠第九百四十四章 雨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大小姐第三十八章 智商捉急第六百八十六章 知府第三百七十一章 逄夫人(一)第六十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皇后駕到(一)第四百零三章 反殺(一)第六百零三章 混亂第六十九章 死也不給第二百二十六章 新帝的皇后人選(一)第九百一十九章 手段第六百八十三章 宣揚第六百零八章 截殺第八百七十九章 輝川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買糧第一百七十三章 定局第一百一十三章 嫦娥第八百零七章 私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拜訪第六百六十六章 外婆留人(三)第五百三十三章 逃難人(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斥罵第二百九十四章 小粥(二)第三百六十八章設計見面(二)第九百九十章 萬佛寺(一)第六百八十四章 衝撞(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反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震怒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邀請第二百二十七章 新帝的皇后人選(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遊說第二百七十一章 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