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內練

龍陌與燕飛二人告別,燕飛本來就有傷在身,即便有龍陌以扶搖藤煉製出來的藥也不可能立即將燕飛治好。此時他不過是強打精神,因此聊了一會兒,龍陌就告辭離去,叫小二新開了一間房,然後回了房。

屋裡的崔韓與燕飛見到龍陌出去才突然想起,忘了問龍陌姓名。崔韓本打算追上去,卻見龍陌已經進了房間,想着不好打擾,於是又回來了。

龍陌回到房間,開始了日常的吐納。俗話說得好,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在古武時代的時候,內家吐納練氣與外架肉身橫練還是兩個流派。

在華夏大地,最初只有來自於練氣士的吐納內練之法。橫練很少,橫練肉身的要麼是天賦異稟,要麼是軍中出身。

當然,那時的吐納之術也是粗糙的很,甚至於當時的練氣士們也沒有想過要練出殺傷力,主要目的是長壽。練氣士們借用藥石丹丸這些想象中的補藥,反而各個中毒頗深,但也催生出了醫藥,養生等等理論。

內練原本是作爲養生之術,但練氣士們爲了尋找靈藥仙草深入荒郊野嶺,自然有着不少危險,與猛獸毒蛇什麼的搏鬥肯定少不了。這個時候練氣士纔開始着手戰鬥手段。

練氣士們收的弟子也並非所有都想着長生不老,有的覺得這就是個玩笑,有的受不了塵世富貴榮華的誘惑,有的單純就是快意恩仇的性子,因此不少會練氣吐納的人於世俗出現。

因爲有着超乎常人的力量,這類人被稱爲異人,用現在的話來解釋就是高人,奇人。他們受到君主諸侯們的熱情招攬。然後國與國之間的爭鬥不休,異人之間的戰鬥也沒有停止過。

這就促進了內家高手這類以戰鬥爲主養生爲輔的形態。

然後佛門傳道於此,其實當時的佛門子弟來宣講教義說的是唯心流。也就是修心,並沒有傳說中的什麼七十二絕技。不過怎麼說呢?能不遠萬里來到中原的就算沒有特意學武,也不是什麼弱不禁風的人。而且這又是一個開掛的民族的東西,爲了展現什麼神威與功力,大師們就喜歡講完經或者在講經前表演一些相對來說不是太丟範的雜技。

嗯,雖然這麼說感覺最初的佛門大賢有些老不修的感覺,但事實就是這樣。就像練氣士們,明明什麼都不懂,不也自以爲很牛逼走在了成仙永生的道路上嗎?

但不管最初的動機如何,至少經過多年的發展,它們確實大放光彩。

佛門的發展大致就是這麼一個情況。大師長相怪異,怕是天生奇人啊!這個大師還能一隻手倒立?厲害厲害。臥槽,這邊的這位還能一根手指倒立,大師666!什麼這位大師還能數日不食而不死,大師牛逼,我也想學這樣的神通,什麼要信佛才行,沒關係,只要餓不死,別說剃頭,我幫你洗頭都沒問題。什麼入門後不能喝酒吃肉,我連飯都吃不上了,還喝酒吃肉?

然後佛門在中原大地開始發展起來。佛經不懂?那是你還沒悟,要加強學習,來,智深,再聽爲師念一遍。什麼信衆想學神通,可以,先練基本功單手倒立。然後佛門弟子出外打架,被揍了。師父言傳身教,“你看,你要這樣,這樣。”然後靠着一膀子力氣把徒兒打了一頓,期間再擺出幾個姿勢,然後雙手合十,一臉淡然的說:“非我佛門招式不精而是你還未融匯貫通,未明我佛真意,多練幾年吧。”

而原本百家爭鳴的練氣之道,到了後來漸漸凋敝,只剩下儒,道兩家。儒家學子封官拜相,想一想我好像沒有和人動手的必要啊,那浩然之氣還是用來養生吧。這還能多活幾年享受榮華富貴呢

於是在武道一途,日益壯大的佛門與隱居世外卻又聞達於達官貴人的道家走在了前列。

佛門是肉身橫練之泰山,道門是吐納內練之北斗。或有其他傳承,但終究到不了這樣的地位。

龍陌從一穿越過來就開始進行內練,多年苦功,如果身體資質不是太差的話早就應該練出內氣了,不過可惜的是身體就是資質太差。所以到現在爲止龍陌都還沒有氣感。

不過好在龍陌修的是現代武道,和古武還有着許多不同,如果修煉古武,基本上前路就已經斷絕了,除非有天材地寶改善體質。

因爲古武是招式與內氣並行,但並不像現代武學這般要求修煉到入微的地步。而是等到內氣有成在逐漸完善自己。

而現代武道有着磨鍊肉身這個境界過渡,所以即便練不出內氣也能通過內練從而達到壯大臟腑的效果。這對於入微和磨鍊肉身都有好處。

其實內練練的就是肺,肺強了,在通過身體自我生理系統以及推動血液緩緩加強腎,胃,心,肝,脾等內臟。龍陌十數年如一日的修煉下現在已經到了靠着呼吸推動血液循環的地步。

就比如上次王蓉兩姐妹所見到的龍陌全身漲紅,頭頂蒸騰出熱氣,就是內練的表現。到了這一步,已經算是不錯了,可以靠着呼吸自動調節身體狀態,比如感冒了靠這個手段發汗,對敵時靠呼吸推動氣血瞬間提高自己的爆發力等等。

在身體沒有入微的前提下,現在龍陌如果想要更上一步那就只有靠着吐納培養出氣感了,估計在等個十幾年就可以了……

龍陌現在繼續內練的原因不過就是習慣成自然了而已。此時他如果下樓,肯定被人當成猴子一樣看,尷尬不說,而且還麻煩。不如躲在屋裡。躲在屋裡沒事,不修練幹什麼?而且氣血搬運還有助於緩解肌肉痠痛呢。

雖然沒有感覺到絲毫的進步,但龍陌依舊心平氣和,這個時候岔了氣可是會內傷的。而且說道沒有進步,他很久之前就感覺不到進步了。但那有如何,總不能就這樣算了吧,如果真這樣,那練武的人十個有九個都不用練了。

武道,本來就貴在持之以恆。

第296章 心虛第440章 交流第270章 不給我吳某人活路第306章 亂鬥第66章 要不要幫忙第315章 變化第149章 北冥歸墟第12章 藥方第555章 三英一狂第426章 上官楊第562章 根基第379章 是你無法揣摩的劍術第147章 劍術第404章 丹元大會第300章 到來第275章 入微第129章 龍陌醫聖最擅長的第368章 讓小老弟見識一下第199章 最後的對手第311章 結束第544章 嚴顏,龍陌和金不換第469章 天高海闊第504章 落幕第442章 青君祠第465章 非人第295章 辦法第411章 奇蹟第203章 給我記好了第27章 我要正視我的優秀第275章 入微第258章 赤白天星珠第95章 愛上學習的吳曠第131章 我曾見高山第41章 暗勁與石碑刻字第274章 法門第263章 激變第241章 方永第447章 青君祠的歷史第537章 平靜第525章 神劍與橋樑第215章 這波不虧第357章 輕勝第479章 戰後第76章 早晨第27章 我要正視我的優秀第220章 現在有點本事的都很謙虛第498章 請你安靜地去死第507章 後續第340章 基調第301章 學徒第573章 神通第6章 清源劍與真人第483章 請您回去第396章 弱水境第415章 門口第156章 紅塵閣弟子第341章 準備第512章 食氣第254章 想法第485章 到來第182章 靈州青年才俊賽第256章 五嶽星辰第153章 勁之武學第37章 主角的宗門就是這麼喪心病狂第369章 百獸御車第417章 見面第550章 醫道比試第414章 清晨第416章 不入第433章 雕像第51章 敵人正在加buff第550章 醫道比試第465章 非人第325章 參悟紅塵第471章 紫麓山脈第313章 第一百三十三煉丹第126章 天然的礦物質水第512章 食氣第442章 最荒唐的事第476章 肉身交鋒,不動玄武咒第557章 封禪之臺第12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29章 甦醒第245章 拜師的打算第441章 肉身極變之法第551章 勝負第28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46章 變動第381章 文曲第229章 淘汰賽前第135章 高手寂寞第10章 體質與星域第357章 輕勝第315章 變化第180章 有種不好的感覺第251章 勢力第79章 好悟性第302章 參草捕捉計劃第90章 進步的空間第557章 封禪之臺
第296章 心虛第440章 交流第270章 不給我吳某人活路第306章 亂鬥第66章 要不要幫忙第315章 變化第149章 北冥歸墟第12章 藥方第555章 三英一狂第426章 上官楊第562章 根基第379章 是你無法揣摩的劍術第147章 劍術第404章 丹元大會第300章 到來第275章 入微第129章 龍陌醫聖最擅長的第368章 讓小老弟見識一下第199章 最後的對手第311章 結束第544章 嚴顏,龍陌和金不換第469章 天高海闊第504章 落幕第442章 青君祠第465章 非人第295章 辦法第411章 奇蹟第203章 給我記好了第27章 我要正視我的優秀第275章 入微第258章 赤白天星珠第95章 愛上學習的吳曠第131章 我曾見高山第41章 暗勁與石碑刻字第274章 法門第263章 激變第241章 方永第447章 青君祠的歷史第537章 平靜第525章 神劍與橋樑第215章 這波不虧第357章 輕勝第479章 戰後第76章 早晨第27章 我要正視我的優秀第220章 現在有點本事的都很謙虛第498章 請你安靜地去死第507章 後續第340章 基調第301章 學徒第573章 神通第6章 清源劍與真人第483章 請您回去第396章 弱水境第415章 門口第156章 紅塵閣弟子第341章 準備第512章 食氣第254章 想法第485章 到來第182章 靈州青年才俊賽第256章 五嶽星辰第153章 勁之武學第37章 主角的宗門就是這麼喪心病狂第369章 百獸御車第417章 見面第550章 醫道比試第414章 清晨第416章 不入第433章 雕像第51章 敵人正在加buff第550章 醫道比試第465章 非人第325章 參悟紅塵第471章 紫麓山脈第313章 第一百三十三煉丹第126章 天然的礦物質水第512章 食氣第442章 最荒唐的事第476章 肉身交鋒,不動玄武咒第557章 封禪之臺第127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29章 甦醒第245章 拜師的打算第441章 肉身極變之法第551章 勝負第280章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第346章 變動第381章 文曲第229章 淘汰賽前第135章 高手寂寞第10章 體質與星域第357章 輕勝第315章 變化第180章 有種不好的感覺第251章 勢力第79章 好悟性第302章 參草捕捉計劃第90章 進步的空間第557章 封禪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