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清算 脫身

萬曆十三年七月十七日,萬曆皇帝下旨,都察院、大理寺和利部三司會審,審問前都察院御史姚博。

姚博當日上疏,算是天下間第一位倡言立皇長子爲儲君的言官,敢爲天下先,激起百官清流紛紛上奏諫言,讓萬曆皇帝近三個月不上朝,不敢調動兵馬,這樣一面倒的局面甚至吸引了慈聖太后一系的人馬加入。

直到最後,萬曆皇帝秘調王通回京,用錦衣衛和順天府的人員,以及在禁軍和京孕的親信,一舉掌握了局勢。

七月十五日,讓朝中官員各回各家,除卻吳作來二人之外,未曾治罪一人,未曾下披一人,禁軍京營也是下旨安撫,不曾做任何的變動。

等到七月十六日虎威軍到達京師城外,任何變動都會被皇帝和王通鎮壓下去,清算開始了。

一個放蕩無行的言官,在都察院將近十年,未曾說過什麼驚人之語,奏疏都是附和大流,爲何敢在立儲這等天字第一號的大事上發言,而且還是那般的肆無忌,憚,爲何這麼一個沒什麼聲名威望的人上疏之後,朝中大佬到各地地方官,都是如此蹦趺的景從。

其實在大朝會那一日,衆人已經知道了誰是幕後的策動者,實際上不用朝會上那些折騰,大家也早就知道了誰是幕後的策動者。

但知道歸知道,程序歸程序,一定要用合情合理的手段,讓天下人都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是爲了長幼有別,爲了這聖賢大道的堅持,還是爲了爭權奪利,還是爲了讓自己有更高的地位,更大的權勢。

三司會審,司禮監派出宦官旁聽,這樣的盛大景象已經在大明好多年沒有出現了,而且還是個御史被審,這更是稀罕。

曾幾何時,言者無罪這個嫵矩似乎成了大明的成例,如果說錯了話上錯了奏摺就被治罪,那後來者肯定會畏縮不前,會堵塞言路,讓政治昏庸,這個冠冕堂皇的道

理已經成了真理,多少言官清流爲了掐名天下,故作驚人之語,肆意的污衊攻訐朝臣,甚至是針對天子,對他們最重的懲罰也不過是廷杖和流放。

廷杖和流放盡管嚴酷,但畢竟不傷及性命,甚至被當做是文人的勳章,某人不過是第三流的人物,一旦捱了廷杖,馬上成了天下第一等的名人,若回到鄉里,那就是當地清望,若還在官場,那就等着步步高昇,流放也是如此,只要有回來的機會,那就是聲望倍增,衆人矚目。

天子、權闋、權臣們也是知道這個道理,所以對胡言亂語的文官都是一個態度,由他們說去,只當鳥叫而已。

可就是這樣的態度,讓言官冉更是沒有顧忌,也讓別有用心的人看到了這個可以利用的手段。

不過這次不同,那日出現在奉天門廣場上的甲士已經說明,城外的虎威軍兵馬也是旁證,王通從來不知道什麼是言者無罪

左都御史趙錦告病,古都御使韋正尹也想要稱病,卻被上門宣旨的宦官堵了個正着,這個案子,利部尚書還能拉下臉去審問,都察院的本管去審都察院出來的綁史,這不等於是自己打自己的耳光嗎?可也不能不去。

鬧騰了這麼久,連京師的小孩子和老太太都知道如今再爭論什麼,現在要做個了結,還要三司會審,這個熱鬧可有不少人想去看看。

大理寺要地大家自然是進不去的,可好奇心都是免不了,所以在大理寺一干當差的人這幾天都拿了不少的好處,讓他們打聽審案的經過。

據說城裡的戲班子最爲熱心,這個案子如果能改編成戲文劇目,那是肯定可以大賣的。

審問的過程沒那麼故事化,以往司禮監的宦官旁聽,不過是坐在一邊不發一言,邊上有幾個小宦官和文吏記錄而已,這一次,除了記錄的人之外,還有東廠的利名差役到來,也不說話,只是把東廠的各色利具擺在了堂上。

這些東西都是扒皮剔骨的工具,上面血跡都已經成了黑色,更顯得煞氣森森,那宦官說的明白:

“這次也別打板子給這人漲名聲,若是不說,就讓他嚐嚐東廠的手段是了。”

這話說得淡然,聽到的一干官員卻禁不住打了個寒戰,這位公公說的這麼明白,表達的這麼肆無忌憚,想必是宮裡的意思了。

很多人都以爲,能敢爲天下先的言官,當然也有幾分風骨在,這等人下詔秩都沒嚇住,別說是用利了。

但姚博被帶上正堂之後表現卻大出衆人的意外,大理寺這邊纔開始問話,還沒等宮裡那宦官說用利的事情,這位清流名望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全說了。

“各位大人,下官是冤枉的,下官上這封奏疏,也是被人逼迫的,當時有人用下官的妻兒脅迫,說如果下官不上這個奏疏,下官的妻兒就要死於非命,下安和妻兒相儂爲命,感情深厚,實在是被逼無奈啊!!”

說完這句話之後,審案的正堂這邊面面相覷,衆人都沒有想到這姚博居然是這樣的反應,正因爲這樣,刑部和都察院的主審官員一時間也忘了出聲,任由那姚博自顧自的說了下去。

“陛下的家事,那裡容得了外人插嘴,下官上這個奏疏就是大不敬啊,一直是悔之不及,慚愧無地,想要在披中自行了斷,卻又想到,若是下官不能說明真相,豈不是讓聖上蒙受了不白之冤,那真是死了也無從贖罪,下官這才苟延殘喘活到今日。”

審案的幾人在那裡臉都黑了,按照他們內心想法,這姚博自然是不必苟延殘喘,可審案正堂,身邊又有宮裡的宦官盯着,只能是板着臉問道:

“姚博,你不必這般作態,既然你說有人指使挑唆,到底是何人所爲啊!?”

“國子監司業吳作來,他給了下官大筆的銀子,又給了下官田莊的地契,到最後還拿着下官妻兒的性命要抉

。”

聽到這裡,審案的官員面面相覷,卻沒有人願意問下去了,國子監司業吳作來是誰,大家心裡清楚的很,可萬曆皇帝的意思真要牽扯的那麼廣嗎?

“這國子監的吳作來不過是一個六品的冷街門閣官,他那來的這麼多銀子,那來的這地契,唆使你上疏又是圖的什麼,他個芝麻官難不成還想在其中得利不成。”

一直在那裡旁聽的宦官卻開口了,聽到這宦官的幾句話,審案的幾名官員立刻就明白了宮中的立場,臉色黑歸黑,渾身卻也覺得發寒,看來皇帝是準備大辦這個案子,要大肆株連了。

不過他們也是奇怪,這姚博當初敢上這個奏疏,沒幾分膽色也是不能,怎麼現在卻知無不言了。

“那……,吳作來說是他恩師的意思,這吳作來的恩師想必公公和幾位大人都是知道,就是那吏部尚書櫪巍櫪大人,那吳作來威脅下官的時候,也說這是櫪巍櫪大

人的意思,若是下官不照做,必將隨入萬劫不復之地,下官不過是個都察院的小小御史,如何敢和當朝太宰相抗,實在是不得不爲啊!“

“一個七品的御史,去和那正二品的尚書碰,的確是當不得,這人倒是有幾分可憐啊!”

那邊姚博涕淚俱下的說完,這邊的宦官卻充滿同情的說了一句,這審案正堂上的所有人都是無言,難不成這鬧了幾個月的言潮不過是引君入甕的圈套不成,這還有什麼可說。

姚博在酷刑威逼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骨氣,他直接就把吳作來和當初一干事全部交待了出去。

不過這些交待是在詔披卓作出的,宮內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並沒有懷疑太多,還是安排這個姚博在三司會審的時候招供,爲的就是把這件事通過姚博和三司會審這個場合宣櫪出去。

既然姚博已經咬出了吳作來,只要將吳作來抓起,吏部尚書櫪巍也會被問罪下披,徹底被抹黑。

到了這個地步,萬曆皇帝和王通發現自己這一邊低估了文臣們的能量,在錦衣衛兵卒上門捉拿吳作來的時候,卻發現他已經服毒身亡。

發現吳作來的時候,他已經臉色青黑死去多時了,倒是這吳作來的家人早早的回家鄉去了,也問不出什麼端詳。

去查臉的錦衣衛和利部的仵作回報,的確是毒死,但到底是自己服毒又或是被人下毒,這個就說不清楚了,儘管在吳作來家中的跡象都似乎這吳作來服毒自殺,可這樣的局面形勢,下毒的可能性也似乎很大。

人一死,一了百子,姚博的攀扯也只能到吳作來身上,至於是不是櫪巍主使,吳作來已經暴斃,這個就說不清了。

這件事之後,吏部尚書櫪巍以管教不嚴爲由自貴,說自己無顏擔任這吏部尚書之職,請求告老還鄉,這一來,雖然丟了權位,卻不會有任何罪責上身。

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299章 天家無兄弟第1051章 破城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170章 滿城風雨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293章 一切如常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80章 萬曆五年的百戶門前 . .第835章 報信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150章 首尾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1025章 清城第1104章 魔怔第749章 斬使待戰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951章 大敵臨寧夏第930章 尋釁第493章 不得閒第988章 瀋陽城下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598章 己所不欲 勿施於君第811章 許多事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855章 山門見血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1011章 櫓車左翼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965章 袖手旁觀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904章 聰明 定盟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424章 迎兵如賓 京外相見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255章 前奏第199章 治安司有用第998章 虎威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1115章 兀良哈第78章 請罪脫身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925章 爭權奪利而已第1339章 帝業畫前第496章 各方各意成例不改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619章 眼中釘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791章 聯動第81章 武館 武學 將門子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414章 財帛動人遠憂海疆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29章 禍事又上門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161章 錦衣衛二百戶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16章 生意開業第510章 有險不守列陣攻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923章 見清流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128章 開始第33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
第359章 金山銀海齊聚津門第516章 三路齊至大勝在即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698章 名將亦** 嚴打立見功第299章 天家無兄弟第1051章 破城第996章 誰爲勇者第170章 滿城風雨第1010章 平原上的初遇第954章 物盡其用所圖長遠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476章 以利換助 將入山東第293章 一切如常第384章 兄弟而已何謂親情第415章 似有善意大利禁軍第80章 萬曆五年的百戶門前 . .第835章 報信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927章 分權保富貴爲利行大險第728章 炒家該殺第150章 首尾第307章 把頭潘明第755章 虎威軍 虎威軍第1025章 清城第1104章 魔怔第749章 斬使待戰弟四百六十七章天家大忌斷爾財源第951章 大敵臨寧夏第930章 尋釁第493章 不得閒第988章 瀋陽城下第703章 法前無貴賤第598章 己所不欲 勿施於君第811章 許多事第921章 由小見大 富貴陷人第992章 我和你們一起走第776章 衆商集歸化第855章 山門見血第765章 城下活報應第363章 本官的人不能受委屈第1011章 櫓車左翼第1133章 資歷和往事第965章 袖手旁觀第340章 辦家塾新商行第900章 大朝 大潮第588章 社稷爲重第970章 田義籌辦 問策王通第904章 聰明 定盟第1081章 震動之下暗流涌第90章 高評過譽 名將種子第424章 迎兵如賓 京外相見第202章 新官上任難第282章 漸進漸近第1023章 烏煙瘴氣松江府第1100章 都在意料之中第246章 大內無情或有義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6章 怪僕 沉悶差事第255章 前奏第199章 治安司有用第998章 虎威第472章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659章 出位需罵人第1115章 兀良哈第78章 請罪脫身第1009章 我能記住的第925章 爭權奪利而已第1339章 帝業畫前第496章 各方各意成例不改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352章 賞罰立軍威第619章 眼中釘第301章 王千戶的人第926章 分析 說客來第584章 謹慎萬端 終有事來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791章 聯動第81章 武館 武學 將門子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414章 財帛動人遠憂海疆第138章 小麻煩和紀念品第258章 虎狼入城第485章 番人議明軍第29章 禍事又上門第1026章 屠刀下的開始第161章 錦衣衛二百戶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16章 生意開業第510章 有險不守列陣攻第911章 利害得失終決斷第570章 百密一疏 皆有端倪第58章 並非處處威風第712章 萬事有始 起於微末第332章 此消彼長真乃賢王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923章 見清流第1056章 走就走了第1128章 開始第334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