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這一世,還是上輩子,對於舒錦來說,坐在光明的教室中上課都是十分遙遠的回憶了。
國子監新立的庖廚課,就如同算學,書學一樣作爲輔修科目,喜歡學習的,感興趣的都可以報名,剛好在外國使節團帶來的學子入學試之後,庖廚課的統計也完成。
既然是要學廚藝,那上課之時少不了要多動手,因此廚藝課的課室是特地按照舒錦的要求改造的:
寬敞的課室裡,擺放着九排長桌,每排五列。桌子有八十釐米寬,一米二長,每張桌上都已經擺放好了刀架,但是因爲暫時用不到太多,所以刀具類只放置了兩把簡單的菜刀;刀架邊上還放有打磨光滑的木製案板以及擀麪杖,課室內的一應用具都不許帶走;
不同於旁的課室,廚藝教室除了這一間,還有另外兩間小一些的課室與此間相連,一間裡邊用來放置調料以及各種食材還有炊事用具,而另一間則是竈臺。
所有來此上課的學子可以領一件外袍,專門上廚藝課時穿戴。用具之類都刻有國子監的圖樣,上課前下課後有專人清點;課上所使用的食材如果沒有烹飪,剩下的都直接送去國子監的廚房,如此食材也就不會浪費。
按舒錦的要求,報名參加庖廚課的學生名單開課的頭一天就送到了舒錦手裡,因爲有“君子遠庖廚”的聖人訓,所以在舒錦看來應該不會有多少人願意來學習這一門課程的。然而讓她驚訝的是,名單上的學生竟然多達八十多人,而且,其中佔多數的竟還不是女學子。
在這份名單中。舒錦還看到了眼熟的名字:李恆昌以及喬弘毅。不知道他們兩個是不是都打着給自己捧場的想法報的名。
因爲報名的人數挺多,爲了教學效果,所以庖廚的學生分兩個班次上課,每個月上課八節,一節課一個時辰。至於教材,舒錦就是教材。
“鮮料製備最佳,乾貨全靠漲發。湯出十二辰。菜增味三分。”
舒錦授課自然不會像其他科目的夫子那樣,就坐在講臺上搖頭晃腦,她此刻正揹着手。沿着桌子之間的空檔邊走邊說。
“這說的是廚藝中的四大技藝:刀工,漲發,制湯跟火功。廚藝精湛與否,也就取決於這四大技藝了。
而這四大技藝若是再細化講解起來就太多了。比如刀工跟漲發主要是對食材的先期處理。單是刀法,就可以分爲切片剁劈拍剞六大類。再細化的話每一種又可以分成好幾種,比如,切就包括:直切推切拉切鋸切鍘切滾切;片有推刀片拉刀片斜刀片,反刀片鋸刀片和抖刀片等。我不一一細說了。
烹飪時所用到的技藝。日後會有機會慢慢實驗跟學習,若是學習中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問我。若是有興趣學好這一門課。那有機會可以多加練習。今日咱們練習刀工中最基礎的兩樣。”
“庖廚的所有技藝都是相輔相成的,能否做出一道好菜不會是單靠一門技藝就能成功的。除此以外,食材的選擇也能決定菜品是否美味。所以,在你決定做法以前,要先好好確認手中的食材。
諸位,曾經下過廚房的請起身。”
對於這些人爲什麼選擇上這門課舒錦不清楚,但她並不認爲這些人全都是喜歡做菜所以纔來上課的。可能多數還是因爲好奇,而身爲國子監的學子,恐怕多數人連廚房長得什麼樣子都不清楚吧?
因此她纔有此一問。
這纔是第一節課,雖說舒錦並不是指望着國子監這節廚藝課教出幾個大演名廚來,但是若是一節課後這些學子們對於做菜就失去興趣了那就太丟人了。所以,第一節課,還是要讓這些學子們動一動手,讓他們保持對於烹飪的興趣才行。
這些人多數是富家子弟,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長到這麼大,恐怕連食材都認不全吧?
果然,這一問只有寥寥幾人起身,其中還包括了喬弘毅。
“很好,你們幾人同我來。”
說着,舒錦帶着幾個人進了一旁的小房間,選了幾樣食材出來,然後分發給諸人。舒錦拿了蘿蔔,白菜,雞肉,豬肉這樣十分好辨認的食材。
“食材已經分發完畢,現如今你們每人面前都會有一顆蘿蔔,一顆白菜,一塊雞肉跟一塊豬肉。”
舒錦面前也同樣只這幾樣東西,她讓所有的人都淨了手,然後抽出菜刀來,開始處理這幾樣食材。蘿蔔切丁,白菜切片,雞肉切丁,豬肉切絲,一邊切着,舒錦一邊講解着一些基本知識:
“在廚師中是分爲紅案跟白案的。所謂紅案主要指肉菜和裝碗蒸碗的烹飪範疇,包括紅燒肉酥肉蜂蜜肉糟肉排骨肉丸子肘子水菜碟等等;而白案主要指以麪食,炊餅,糕點之類等,衆位剛剛接觸這些,所以也不需要細分,注意看我的動作,想要做一道好菜,少不得要認真觀察。”
到切肉時,舒錦特地講了注意事項,切之前一定要注意看肉的紋理,順着,跟縱切,肉的口感會不同。
舒錦的動作絲毫不亂,很快就把食材處理完成,然後就讓這些學子們動手開始處理。然後她就四下走動,做的不錯的給予肯定,動作有誤的就稍加指點。
兩種青菜跟雞肉只不過是直切跟推刀片的技法,十分簡單,這些學子們還是頭一次親自動手做這些,所以覺得很新奇,若是得了舒錦的表揚,心情就更好了。直至到後來處理豬肉時,這些學子才發現切絲要比切丁難。
而他們切出來的東西也什麼樣子的都有,舒錦切出來的都是半釐米款,七八釐米長左右的肉絲,但是到了學生那裡,就成了肉條,肉丁,甚至肉末了。
到舒錦說停手時,學子們一對比自己切的跟舒錦切的,便立刻看出了差別。明明是那麼簡單的兩種切法,爲什麼他們跟舒錦做出來的就會有不同呢?
不過也正因爲這樣,他們才更有學下去的動力。